《降低新建本科院校管理成本的量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低新建本科院校管理成本的量化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降低新建本科院校管理成本的量化研究内容摘要:当前,新建本科院校中存在的管理成本虚高、管理资源浪费、内耗严重、负债较多、财物紧缺等问题比一般大学更多,严重影响了它们的发展。本文以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为案例,对其管理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降低该类院校管理成本的初步设想。 本文关键词语:新建本科院校;管理成本;量化 截止到2008年2月,全国新建普通本科院校有208所,占普通本科院校的近1/3。这些院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升格院校,一种是合并升格院校。本文只研究合并升格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成本。当前,该类院校中存在的管理成本虚高、管理资源浪费、内耗严重、负债较多、财物紧缺等问题比一般
2、大学更多,严重影响了它们的发展。文中将以蚌埠学院为例,采取量化研究方法对其管理成本进行分析,并就降低该类院校管理成本提出初步设想。 一、新建本科院校管理成本虚高现象之分析 1、人力资源浪费极为严重,导致管理成本高昂。 人力资源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包含行政管理资源和老师资源两大类。、行政管理资源浪费严重。本文所研究的新建本科院校由多所专科及下面院校构成,在合并之前各个校区的行政建制基本是完全的,行政人员也各有岗位,合并之时大多是全盘接管,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机构,多套班子,因此行政人员冗员严重。如蚌埠学院各行政二级机构、系部班子等都是一正几副,多的以至到达了一正七副之多。这种情况下,官多人杂,多头领导,
3、导致管理混乱、办事效率低下,同时也大大增长了行政管理费用。、老师资源的浪费也比较严重。重要表如今两个方面,一部分老师资源浪费是由于合并后学校人才培养方向的改变,导致有的专业老师不能适应新的需要而无课可上。另一部分是在升格时为了到达教育部规定的拥有硕博士学位的老师在专任老师中所占的比例,因此掉臂专业,盲目引进专业不对口的硕博士,导致人才闲置,资源浪费。如蚌埠学院2007年时共有专任老师和双肩挑老师595名,其中工学学科老师144名(含计算机专业老师40名),占老师总数的24.2%,当时学校共有36个专科专业,工学学科就有16个,占学科总数的44%;文学学科老师204名,占老师总数的34.3%,共
4、有专业9个,占学科总数的25%;理学学科老师103名(也含计算机专业老师40名),占老师总数的17.7%,共有专业2个,占学科总数的6%;管理学学科老师56名,占老师总数的9.4%,共有专业6个,占学科总数的16%;经济学学科老师60名,占老师总数的10.1%,共有专业3个,占学科总数的3%;教育学学科老师45名,占老师总数的7.6%,共有专业2个,占学科总数的6%。从中能够看到,占老师数24.2%的工学学科老师却要承当占学科总数的44%工学学科专业的学生的教学任务,而文学、理学和经济学等专业老师资源闲置较多。 2、管理水平低下,导致管理成本增长。重要表如今:内部机构臃肿、多头领导、人浮于事;
5、管理方法简单、管理手段陈腐,套用机关的行政管理方式对高校进行管理,以召集会议、印发文件、逛逛看看为主,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导致管理成本增长。例如,蚌埠学院2007年有行政人员350余名,其中工人就有140余名,约占40%。这些人员当中文化水平低的占大多数,不会用电脑的占大多数,现代化管理手段对他们基本不起作用。进而导致管理成本增长。 3、“公地悲剧导致财政管理浪费较大。“公地悲剧理论来源于英国教授哈丁发表的公地的悲剧一文。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是指公地是公共的,谁都能使用,收益是自己的,浪费是大家的。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利用公权使用“公地,无论成本有多大,买单者永远
6、是“公家,而不消自己买单几乎成为一种特权。无论结果怎样,效益多大,在财政管理的经过中使用的成本是无条件地由“公家来承当,即便事情没有办妥,个人也不会被追查过错与责任。这样,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财政管理时,完全没有顾虑,更不会考虑节约了,个人只是使用者和享受者。 4、巨额负债,还贷压力导致管理费用大为减少。当前,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经费来源比较单一,重要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而“巨额欠债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又一阻力。如蚌埠学院当前负债已逾亿元,而所收学费重要用来保障正常运转,假如要从中划出相当一部分用来还贷,等于变相增长了管理成本,肯定会影响学院的管理效果。 二、降低新
7、建本科院校管理成本的初步设想 1、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行量化管理。首先,根据本能机能需求量化岗位设置,精简机构、压缩行政人员编制,量化人员总数。其次,根据岗位,责任到人,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构成各安其位、各负其责的体制。实行责任追查制,建立责任成本,责任追查量化。使各个部门的每一位教人员工对成本控制都有一个感性认识和责任感,把降低学院管理成本变成每位教人员工的自发行为。 2、打破高校校际之间人员流动的壁垒,借鉴球员转会、租借的管理方式,促进充裕人员合理流动。造成老师资源的浪费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国家的高校老师管理实行的是以计划为主的体制,高校之间的人员流动束缚过多,导致老师资源不能分享
8、。我们能够借鉴球员转会、租借的管理方式,促进人员合理流动。例如能够在一定的区域(能够是省或者地区)建立充裕高校老师资源库,由各需要的高校有选择的进行“租借或“转会。假如此办法能得以施行,既解决了老师资源浪费问题,也解决了一些学校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 3、建立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评价制度,进行量化管理。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评价是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或预算进行比照分析,将各种管理成本进行深切进入分析,去除不需要的,多余的管理成本,逐步建立合理、量化的成本控制及鼓励赏罚制度。实用合理的赏罚、鼓励制度,能鼓励和鞭策全校教人员工努力工作,自发地将自已的行为纳入到与学校成本控制总目的一致的轨道中,获得最佳的办学效益。 4、积极争取支持,力争政策还贷。新建本科院校重要靠学费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假如贷款数额宏大,想靠学费还贷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一定要积极争取支持,力争政策还贷。例如,采用老校区置换、新校区划留商业园区等办法,把贷款尽可能消化掉。只要这样新建本科院校能力良性运转。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周玉华,董 捷,卜斌姬.“公地悲剧与高校成本管理缺失j.群众科学2007,1. 2 刘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原则的几点考虑j.高等函授学报(天然科学版)2006,10. 3 张文昶.高校成本控制工作探析j.经济师2006,10. 4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