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第4页--.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27803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第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第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第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第4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问题调查研究第4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所谓“农民富,天下富;农民稳,天下稳,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建设社-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农村改革20多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先后采取了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民收入结构等办法来推动农民增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97.60元增加到1990年的686.31元,1995年进一步增加到1577.74元,1996年

2、又在国务院采取大幅度提高订购粮价格的情况下出现9%的增长,达到1926.07元。但是自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为4.6%、4.3%、3.8%、2.1%,分别比上年减少4.4、0.3、0.5、1.7个百分点。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纯收入达到10642元。随着农民收入状况的不断变化,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改变,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村公共商品的供给和农村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生活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农村经济;分析,农民收入分为工资性、家庭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四个方面的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劳务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主要包

3、括农业生产如种粮、饲养畜禽等的收入,财产性收入主要是对外和财产租赁等取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与国家的支农政策等有关。从全国的情况看,在各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最大,增长势头也比较好。因此,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措施和潜力是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如下表:;表1;2004年1-6月四川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结构;倘若说收入状况说明的是农民改善生活水平的基础的话,那么消费才是真正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途径。而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所以收入状况对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整体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1997年之后中国农民收入持续缓慢增长是其消费增长显著低于GDP增长的直接原因。1998

4、-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9%,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前者显著慢于后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也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逐步拉大。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已由1985年的1.86:1上升到1990年的2.20:1,1995年的2.71:1,2000年的2.79:1和2003年的3.23:1。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所享有的各种福利,比如,公费医疗、养老金保障、失业、最低生活救济等,农村居民并不享受这些福利。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福利因素考虑进去,有专家估计,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一)农民收入;分析大约从20世纪90

5、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以及农民工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使得农民收入;结构摆脱单一形式,出现了多元化构成格局。1、收入构成从目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角度,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有以下5个部分:(1)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这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最稳定的方式。根据数据,2000年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仍占家庭总收入的65.5%,由此可见,这部分以农业种养业为主的收入;仍是目前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基本部分。(2)家庭在乡从事非农经营收入:这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收入多样化的一个新亮点,主要包括农民在家庭农业经营之外进行的诸如工业、商业等第二、

6、第三产业收入。这是在乡农民的一个重要增收点,也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3)外出务工收入:伴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民工潮的出现,改革开放浪潮下,外出务工成了农民获得农业收入以外收入的新选择。这是一种工资性收入,2000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这项收入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4.7%、14.5%、15.4%、14.2%。这种收入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切入点。而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也成了我国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4)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曾是改革开放后乡镇等集体经济刚刚兴起时农民的重要增收;,但是由于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

7、济都遇到了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问题,这种收入的增长逐渐开始乏力。(5)其他各种收入:包括来自于各种财产性的收入、政府财政或支农政策的转移性收入、租赁变卖财产收入、亲友赠送等各种收入。下表反映了上世纪最后10年我国农村农民家庭收入的;及其结构变化:;表2;19902000年农户家庭纯收入及其构成变化(单位:元、年、%)资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方财政研究中心杨灿明,刘京焕主编:(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引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九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状况实证分析),载(中国农村研究)第四期。;2、收入构成特征从以上关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分析可见,虽然农业盈利水

8、平降低,农民从农业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出现负增长,但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而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新;,也在支撑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农民收入的增量来看,主要表现为二、三产业经营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二、三产业及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3左右。特别是随着农民从农业中得到的收入增长乏力,乡镇发展速度放慢,农民通过外出务工经商和在乡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得到的收入逐渐在农民增收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与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

9、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全民共享、城乡共进。然而,在城市奔小康呈现大好局面的同时,与之相对的却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慢,从而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的尴尬局面。农村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1997年至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3.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达到8.6%,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44%;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10、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由此可见,农民不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市民,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也远远低于市民。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永远赶不上市民,而且会进一步被远远抛在后面。此种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值得认真思考、深入探索。1、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1)农业生产成本高,收益少农产品市场的长期供大于求必然导致价格下跌。由于信息不畅通,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很难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理性地调整自己的生产,这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时难以改变。而同时随着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更加剧了价格的下跌趋势。这是导致农业生产收益少的直接原

11、因。虽然政府也曾为改变这种局面而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但是同时也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产生刺激,造成农资价格也随之上升,结果依然是增收空间十分有限。另外,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也是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原因。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但农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使得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明显偏高。农产品价格下降,或者虽然农产品价格上升但是农资投入成本价格过高,这两种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民增收的困境。(2)市场经济不发达,就业和致富门路有限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民资金积累不多,影响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市场不发达,小的集贸市场多、上规模的市场少,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全、流通不畅。由

12、于农民积累的资金不多,没有能力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或投资其他生产领域,这使农民通过市场增加收入的可能受到阻碍。(3)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观念因素的限制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低,在观念上往往会有很多局限性,这些限制因素既影响了在农村科学种田,也难以找到其他就业机会实现劳动力的转移,这是来自于农民自身的阻碍农民增收的原因。(4)农民负担过重农民负担过重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政策性原因。要真正把增加农民收入落到实处就必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政府的很多改革措施让减轻农民负担开始见到实效。农民负担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其分界线。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控制并减少农民税

13、赋、确定农民应承担的劳务、精简机构和人员、财政转移支付和限制农村公g产品供给成本。从政策实施过程来看,农民负担的增减交替进行、农民负担增也政府减亦政府、农民负担项目日益合法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制订多落实少;从政府措施上看,减轻农民负担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措施“单兵突进、农业税等据实征收不可操作、只给政策基层无法持久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再决策应该做到: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财权与事权统一的公g产品供给体制、构建乡村良性发展的制度变迁机制。2、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1)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更多致富门路虽然乡镇企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已经大不如前,但是科学

14、发展乡镇企业,使之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吸附器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在总结乡镇企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提高技术含量,完善管理制度,引导乡镇企业布局适当集中,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理顺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财政和支持力度,建立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来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加速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之余有更多的致富门路可以选择。(2)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向国家、集体和社会无偿支

15、付和承担的一切费用、实物、劳务和压力的总和。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负担减轻后,使其更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生产活动,进一步增加收入,因此,减轻农民负担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3)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政策保障,加快城镇化进程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需要城乡统筹发展,根本的出路还是要走城市化道路。为了实现城市化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进一步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消除农村地区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障碍,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提供政策保障;改革公共财政和社会保障制度,充分体现“城乡公平;改革农村市场制度,打破农业生产资料和主要农产品购、销双重垄断的市场结构,

16、同时,将政府补贴直接与农户棉粮产品挂钩;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加快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改变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户籍制度及粘附其上的二元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壁垒,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正常流动,剥夺了农民分享现代工业、城市文明和社会福利待遇的权利,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两极分化。因此,应当尽快废除二元户籍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这是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中国的消费率,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基础。(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科教兴农,知识富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使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落实科教兴农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针对长期存在于我国的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