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docx

上传人:33****7 文档编号:7323495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5篇 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去掉严肃的表情,和学生们成为朋友。你会写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对每个四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许多的帮助。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 2.在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简单识别方法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到数学推理的严谨性。 3.培

2、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方法。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方法与应用。 教学准备方格纸、直尺、图钉、剪刀。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平行四边形对边( ),对角( ),对角线( )。 2.( )是平行四边形。 二、探索,概括。 1.探索。 (1)按照下面的步骤,在力格纸上画一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步骤1:画一线段AB。 步骤2:平移线段AD到BC。 步骤3:连结AB、DC,得到四边形ABCD,其中ADBC,AD=BC。 (2)如图,沿四边形的边剪下四边形,再在一张纸上沿四边形的边画出一个四边形。把两个四边形重合放在一起,重合的点分别记为A、

3、B、C、D。通过连结对角线确定对角线的交点O,用一枚图钉穿过点O,把其中一个四边形绕点O旋转,观察旋转180后的四边形与原来的四边形是否重合,重复旋转几次,看看是否得到同样的结果。 根据上述的过程,能否断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概括。 我们可以看到旋转后的四边形与原来的四边形重合,即C点与A点重合,B点与D点重合。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_BAC=ACD,从而ABDC,又ADB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可知道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由此可以得到: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三、应用举例。 例4 如图,在平行四

4、边形ABCD中,已知点E和点F分别在AD和BC上,且AE =CF,连结CE和AF,试说明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四、巩固练习。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M和N分别是AB、CD上的中点,试说明四边形BMDN也是平行四边形。 五、拓展延伸。 在下面的格点图中,以格点为顶点,你能画出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六、看谁做的既快又正确?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八、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2 一、 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 教材在“简单的数据整理”之后编排了“平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平均数是统

5、计知识中的一个信息数,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测、探究等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对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估算能力、统计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已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常识。”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参与、体验、应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构建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 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动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数学重

6、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应用。 二、 教法、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拫据这一基本理念和本课知识学生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我采用尝试教学法为主。激励、演示、迁移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中,老师准备了实物投影片、大小一样的4个水杯等教具;学生4人一组准备大小一样的4个水杯等学具。 三、 教学流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 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应用拓展回顾小结 下面我从这四个环节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设疑激趣

7、 采用淡话导入,问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学过哪些带有“数”(板书:数)这个字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说发现数学真和“数”这个字联系紧密,于是设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数”这个字有联系的数学知识,它是什么呢?老师想,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自己发现这个秘密。你们有信心吗?本环节学生谈的过程,就是整理原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激活初步形成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做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的准备。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动手实践,感知均等。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桌上4个不同高度的水杯的水倒匀,鼓励学生用最少的次数,最快的速度完成。 学生充分活动后,小组汇报实验过程时,

8、请完成最快的一组到前面边演示边谈谈怎样快又准的分均,从而渗透移多补少、巧合均分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估计预测,探究解疑。 让学生估计一下现在水面的高度,并把这个数记下来。那准确的高度是多少呢?让学生探究解决。预计学生会用尺子量,或先求总高度,再求每杯水的平均高度。学生得出结论后,选择有差异的两个小组汇报并板书,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肯定学生的方法后,让学生看板书说想的过程。教师再让学生说4厘米怎样得来的?通过这样的强化,学生明确4厘米就是把4杯水的总高度平均分成4份,就求出每杯水的平均高度,我们可以叫它什么数呢?(板书:平均)让学生再谈谈对平均数的理解?由此揭示课题,突破重点

9、。 本环节让学生在实践、猜测、探究中亲历亲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能力。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目的是降低个人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学生讨论时,老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使课堂教学在着眼发展,凸显主体中进行。 第三环节:应用扩展(分四个层次进行) 1.列举实例: 生活中什么地方你遇到过平均数?学生谈完,教师出示一组平均数的资料。此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数与生 活的联系。老师出示的资料,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对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也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 1、未来100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将达180岁。 2、

10、一年里,有1032万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森林正已平均每分钟20公顷的速度减少着。 3、一天平均笑15次。 4、 唐山市通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的身高明显上升。712岁男生平均身高增长2.1厘米,女生增长1.7厘米;1315岁男生平均身高增长1.9厘米,女生增长0.8厘米。 2.尝试练习:出示例3,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对照课本我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和自己的身高对比,以及猜测全县四年级学生的身高为一组,推广对全省以至于全国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3.明辨真伪:深化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关注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前了解自己家每月平均电费的支出,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教育。再结合第1题

11、,唐山开展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育。 4.参与实践:教师选8名学生做拔河游戏,4名高大强壮,4名矮小瘦弱为一组,问学生这样把他们平均分成两组行不行,学生参与其中,谈理由,使学生对平均数体现出的公平和不公平性都有一定认识。培养了学生动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教育。 本环节的设计遵循了学生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4种题型,达到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目的。使课堂教学彰显人文关怀和应用性特点。 第四环节:回顾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平均数,通过和它打了这么长时间交道,你想对平均数说些什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整个教学

12、设计既尊重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寓教于拓、寓教于理,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有知识的雨露滋润心田,更有智慧的阳光普照心灵。 四、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清晰、开放,我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带者浓厚的兴趣,学得积极主动,变知识的接受过程为科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过程中,教师棵前的预设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的大门,如导入新课部分,我问学生从一年到现在我们学过哪些带“数”这个字的数学知识,学生可能想得比较复杂,我适时地举起卡片(3/5)是什么

13、数?(9)是几位数?学生的思维闸门一下被打开,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并且还说出小数、带分数?等没学过的知识? 教师富有激励性和生动的语言活化了学生的思维,如应用拓展地1题,教师出示的材料有一题是“人一天平均笑十五次”,教师说,老师希望看到你们的第十六次、十七次的笑,笑一笑,看谁笑得开心自信,那第十八次笑是什么笑?学生各抒己见,脸上洋溢着笑意、童趣,教师做后总结:老师真希望每天看到同学自信开行胜利的笑。接下来还有几道题挑战同学们,看你们能否露出胜利的笑。 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儿童的天性好玩、好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构建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都有益,我在本节课

14、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在游戏中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教师也在学生收获的同时,不断地修正着自己的从教的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处处体现着人性的关怀,我充分注意到好中差的价值取向,努力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和机会,力争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舞台,让学生有学有所获的富足,又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本节课虽然有许多可以自慰的地方,但还存在着学生动中思的不到位,学生回答问题逻辑性不强的弱点。在小组合作时,我没有完全照顾到个体差异,这也让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教学如何面向全体,面向每一名学生,这是我在教学中要不断完善的课题。 (140+185+170+

15、125)4 (140+185+170+125)365 (140+185+170+125)12 3、 某机械配件厂,两个枝术革新小组进行技术竞赛,下面是他们10分钟生产的零件总数: 第一小组:57+68+73=198(个) 第二小组:49+36+75+42=202(个) 由此推断:第二小组获胜。 1、 几天,老师统计了一下我们班三月份同学们零用钱的花销情况,其中5名学生零用钱平均花销16元,请你猜猜他们各花多少钱? 姓名 李明新 韩天婷 刘威 张强 周艳琪 花销金额(元) 13 19 18 16 14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3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

16、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 (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17、。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可以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

18、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在中心点的哪个方位和偏角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游戏:找找我在哪? 游戏说明:在全班同学的座位上,编好行和列,根据老师指定同学的位置,说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获胜。 师:请根据老师指的同学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几行和第几列。请根据老师报的行和列快速确定同学,并说出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游戏的形式,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复习根据行、列两个条件确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小结 师:怎样才能快速地确定位置呢?如果只告诉你们行或者列,你能快速找到确定的位置吗?

19、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创设 一提到位置与方向,老师就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炮兵小王,小王在炮兵连里开炮技术算是的一个,但就是判断不好目标的位置与方向。咱们一起到他那里看看好吗? 这就是小王演习的炮兵阵地。(出示地图)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再来找一找他的训练目标(出示目标1) 让小王先开几炮咱们看看。(开炮4下不准) (画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帮帮我,告诉我目标的位置,我一定可以百发百中的。” 看得出来,小王真的挺苦恼,那咱们同学愿意帮助他吗? 那就请同学们来当小王的阵地观察员怎么样? (二)角度确定方向 谁能告诉小王目标1的位置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说出在东面,在北面,或者在东和北中间等

20、等。) 你是根据什么说出目标1的位置的?(引导学生复习看地图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都是大炮的大概位置,像你们所说的方向开炮,能击中目标吗? 军事上对目标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学们可要准确地向王叔叔汇报呀! 在以前的学习中提示方向时我们经常会画一个方向轴。那你们觉得今天这个方向轴应该画在哪比较合适呢? 也就是画在我们的大炮的位置上。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分辨它们的方向,可以标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条件够了吗? 你认为我还要提供什么? (引导说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东偏北方向,或北偏东方向,并说出偏多少度。(板书:方向)。 两种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们有什么区别与

21、联系呢? (强调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个方向.) (三)距离确定位置 可以了吗?现在可以告诉小王了吗?开不开炮? A.开(打不准,或远或近) B. 不开,那你还要告诉他什么? (引导说出距离) 怎样确定目标1的距离呢? 你从哪里发现了秘密? (观察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这样的几段)(板书:距离) 那么目标1到大炮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四)总结方法 一切都OK了吧,现在我们把勘察的数据报告给小王。 谁来报告? 既然是在训练阵地,我们就要像部队军人一样,提出报告形式。 (报告,目标1在大炮的北偏东40度方向,1200米处。) 还可以怎么报告。(角度的另外一种) 准备开炮,你们认为小王

22、能打中吗?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这小王还真有两下子。当然这也和咱们同学报告的准确数据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把一个位置可以很清楚的表述出来,需要提供哪些要素才行? (方向,距离,观测点) 小结:我们具备了观测点,同时利用角度来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离表示它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物体的位置很清楚的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还想不想再试试?(出示目标2、3、4) 1、先观察目标2。(有准确的角度和明确的距离) (说到角度时做偏离动作) 向王叔叔汇报目标2的准确位置。 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2、再观察目标3,缺距离。 依照前面的报告形式,向王叔叔汇报目标3的位置。

23、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然后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1题 目标3在大炮的_偏_ _的方向上,距离是_米。 打目标3(课件演示) 3、最后观察目标4(缺角度) 这次能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2题。 目标4在大炮的_偏_ _的方向上,距离是_米。 正确答案是42度,教育学生量角度时要认真,不能单纯地依赖感觉。 4、打目标4(课件) 汇报完成后,然后打目标4,(打不到位置,出示对话,“对不起,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请考虑移炮到目标2。”) 我们该怎么走,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路线? 现在大炮移到了目标2,请问我们现在开炮,可以吗? (学生

24、提出质疑,重新勘测方向) 得出结论:观测点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勘测数据。 在小卷上完成第3题,测出目标4在目标2的方向。 汇报,开炮。 四、总结提高 1、课件演示:空炮,提示:没有炮弹了,请去弹药库取炮弹。(出示有关弹药库位置的数据) 你们能告诉王叔叔去弹药库怎么走吗? 2、我们不能这样总帮助王叔叔确定位置呀!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 谁能告诉他该怎么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呢? 3、再次强调先确定观测点,再根据角度确定方向,最后根据距离确定位置。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5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 2.内容解析 这节课承接了上一节平

25、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本节继续研究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课本先设置一个探究栏目,让学生发现结论,形成猜想,然后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这个结论,对角线互相平分是平行四边形的重要性质,在九年级上册“旋转”一章,通过旋转平行四边形,得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和对角线互相平分,学生会有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图案,还包括其性质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应用.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具体化,是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判定的重要依据. 教科书例2是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的直接运用,而且涉及勾股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

26、算.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结论并形成猜想,会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猜想.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等基本要素间的关系,会运用等量代换等进行线段长、图形面积等的计算,掌握简单的逻辑论证.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在已学习了三角形全等证明,平行四边形定义,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的基础上,在

27、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情况下学习本节课内容.例2是既是巩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又复习了勾股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些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勾股定理求平行四边形的高或底.这些问题比较综合,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前面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边、角这两个基本要素的性质,下面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 1. 引入要素 探究性质 问题1 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边、角这两个要素的性质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师生活动:学生回顾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边、角这两个要素的性质时经历的过程

28、,并请学生代表回答. 设计意图:回顾研究研究平行四边形边、角这两个要素的性质时经历的过程,总结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一般活动过程(即观察、度量、猜想、证明等),积累研究图形的.活动经验,为本节课研究对角线要素作准备. 问题2如图,在ABCD中,连接AC,BD,并设它们相交于点O,OA与OC,OB与OD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发现的结论吗? 师生活动:启发学生去发现并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你能证明上述猜想吗? 教师操作投影仪,提出下面问题: 图中有哪些三角形全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加以验证. 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思路,并讨论不同的验证思路. 教师点拨:图中有四对三

29、角形全等,分别是:AOBCOD,AODCOB, ABDBCD,ADCCBA.有如下线段相等:OA=OC,OB=OD,AD=BC,AB=DC证明中应用到“AAS”,“ASA”证明. 师生归纳整理: 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我们证明了平行四边形具有以下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设计意图: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猜想并验证所要学习的内容. 2.例题解析 应用所学 问题3如图,在ABCD中,AB=10,AD=8,ACBC,求BC、CD、AC、OA的长以及ABCD的面积. 师生活动:教师分析解题思路, 可以利用平行四

30、边形对边相等求出BC=AD=8,CD=AB=10,在求AC长度时,因为ACB=90,可以在RtACB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出AC= =6,由于OA=OC,因此AO=3,求ABCD面积是48,学生板演解题过程. 变式追问:在上题中,直线EF过点O,且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图中还在哪些相等的量? 设计意图:对于几何计算或证明,分析思路和方法是根本,本题既巩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又复习勾股定理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通过本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渗透“综合分析法”. 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的应用价值. 3.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1)ABCD的周

31、长为60cm,对角线交于O,AOB的周长比BOC的周长大8cm,则AB、BC的长分别是_. (2)如图,在ABCD中,BC=10,AC=8,BD=14,AOD的周长是多少?ABC与DBC的周长哪个长?长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深化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提高选择运用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小结 (1)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2)结合本节的学习,谈谈研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思想方法. (3)根据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套路,你认为我们还将研究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问题? 5.布置作业 教科书P49页习题18.1 第3题; 教科书第51页第14题. 第 33 页 共 3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