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docx

上传人:33****7 文档编号:7321178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docx(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1 课例类别:部分探究 学习科目:数学/社会 学段年级:小学三年级 学习时间:2周的课外时间+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年月日以及相关知识的理和理解,让学生了解人类创造历法、认识世界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不同的历法,知道现行太阳历的产生发展完善过程和特点。 2、通过理信息和合作交流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

2、过创造“希望日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对年月日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形成认真科学的态度;通过对科学史的侧面了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和崇敬;通过对古代历法和人类文明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克服妄自尊大、妄自菲薄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二、学习资源 1、文本信息,互联页,介绍人们对历法的探索过程和有关各种历法的形态。 2、万个为什么(天文分册),工具书,有日历的相关介绍。 3、少儿百科全书(自然分册),工具书,有日历的相关介绍。 4、数学(第6册,第三单元),数学课本。 5、20_年当年年历或者月历。 三、教学过程实录 1、师生会话,创设情景。 时间: 一

3、个朝读(20分钟,下同。) 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知道人类创造日历的必要和艰难,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作铺垫。 过程: 教师:你多大了?你是哪一天出生的? 教师:很好。我们现在乘坐“机器猫”的“航时机”,时间倒退3万年,那时候人们在做什么?注意现在是上午9时。 学生讨论:刚起来,在吃早饭。有的学生反对:他们没有早饭吃,他们要去找东西吃。小孩也要上学。不,那时候没有学校,没有书本和纸张。对,才会造纸,那时候他们不会 教师:你们知道的真多,有的老师也不知道,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想知道一个人多大了,什么时候出生的,你想他会怎么说? 学生七嘴八舌:他会说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不,那时候没有

4、年月日。没有人告诉人时间。他会说他看见了多少次花开花落,或者多少次发大水,或者多少次下雪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小就知道这么多,看的书真多,不愧为提前读写实验班的学生。看来下面这些问题我不需要问了,你们自己就可以看书找资料解决。这里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资料:有的需要在信息技术课上查找,我已经跟你们的计算机教师说好了,有的需要自己想办法找。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 2、自主探究。 时间: 一个周的课余时间 目标: 自己找到关于年月日的产生发展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发给学生年月日探究提纲人手一份。 请同学们查阅以下资料,分小组(6人小组)认真讨论

5、后面的问题。一个星期以后汇报。 十万个为什么(天文分册) 少儿百科全书(自然分册) 数学(第6册,第三单元) 当年年历、日历、月历。 你认为人类最初掌握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为什么? 怎样叫做一天,一天是怎样形成的? 怎样叫做一年,一年是怎样形成的? 人类为什么需要日历?日历是怎样来的? 你知道要哪些不同的日历? 我们现在的日历是怎样来的? 一年12个月、一个星期7天是人们安排的还是自然形成的? 一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是自然的还是人们安排的? 你对我们的日历满意吗?你希望日历是怎样的? 小明的是1993年2月29日出生的,小明的奶奶记得清清楚楚,这是怎么回事? 布置任务之后,同学们显得异常

6、兴奋,纷纷说自己家里有这个有那个,有的说家里有计算机,有的同学说他有十万个为什么。有的说他的爸爸肯定知道同学们天天交流和炫耀着自己的“重大发现”。在计算机课上,同学们上浏览了规定的内容(我们已经下载了整个页)。他们非常兴奋,看得很仔细,做了很多笔记,当他们看: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古罗马的日历全年分10个月,一个月30天或者29天,还有70几天是年末休息日;曾经有一年竟然有455天;7月8月都是大月竟然是皇帝定的感到十分新鲜和惊讶。 3、小组汇报交流。 时间: 一课时。 目标: 主要能清楚以下几个问题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一年365天5小时48分4

7、6秒是自然的,人们制定日历尽力符合这个时间,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一年安排12个月,一个星期7天,一个月30、31、29、28天也是人为的。 我们的日历并不完美,除了因为一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而不是整天数以外,还有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每年天数不一样,每月天数不一样,每月星期不固定等。 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是如何安排的。 我们的农历大致是怎样的。 过程: 教师:为了这一节课,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了,同学们肯定有很多东西想说出来,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知道的告诉老师。注意想好了再说,表述要清楚,可以看笔记,别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尊重别人,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有补充的要举手。已

8、经说过了的,不要重复。 学生交流的综述,(尽可能保留了学生的语言)。 我们认为人类最先知道的时间单位是天,他们每天看到日出日落这就是一天; 地球自转1圈是一天,就是24小时。地球绕太阳转1圈,是一年,是365天5时48分46秒; 人们为了记录一些事情和安排农业生产非常需要日历,日历是人们长期观察太阳星星月亮的运行确定的,我们现在的日历,是从古埃及人7,000多年前创造的日历逐渐发展演变来的; 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日历一年365天,闰年366天,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是大月,每月31天,4、6、9、11是小月,每月3欤?年安排了一个闰年,今年(2年)是平年,平年2月28天。

9、我们还知道怎么算平年还是闰年,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我们还知道有农历,还有藏历,的少数民族许多都有自己的日历,有的还用绳子做日历; 每年12个月,每个星期7天,这些都是人们自己定的。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有时只有28天都有时有29天也是人定的,是罗马皇帝定的,他们不喜欢2月,2月要杀犯人。7月8月都是大月也是他定的,因为那是皇帝的月份。一年365天5时48分46秒是自然的; 我对现在的日历不满意,有的时候一个月30天,有的时候一个月31天。特别是星期几一点也不规律,比如我出生的时候(1993年3月6日)是星期六,今年的生日却是星期三,明年是星期四,要是还是星期六多好,可以休息

10、两天; 我希望的日历应该每个月天数是一样的,每一天是星期几也的是固定的,没有现在这样麻烦。我还知道春节是农历的过年。农历一年就是354天,有时却有380多天。有时一年有12个月,有的时候一年有13个月,不怎么好; 其实人早就知道的一年是365又四分之一天;古代的科学家多数是天文学家,比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天文学家有很多,比如祖冲之;张衡,郭守敬等等。古代科学很伟大,但是古代埃及罗马也很伟大。 是1913年开始使用公历。公历也叫做阳历,也叫做太阳历。再过3000年,现在的日历也要调整一天。 第十个问题我认为可能是奶奶记错了。可能是奶奶记的是农历日期,农历2月有29。 4、巩固练习。 时间:

11、 一课时。 目标: 掌握判定平年闰年的基本方法。能应用年月日知识分析相关实际问题。二次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过程: 第一部分:基本练习(1课时) 先阅读教材,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下面的日期,某学生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回答:非法日期。是怎么回事? 1965年2月29日 1983年2月30日 1999年12月32日 1996年9月31日 学生知道从日历的规定来思考问题。 下面那些日期是有效日期: 1993年4月5日 1998年5月31日 0年2月28日 8年2月29日 1998年2月29日 4年2月29日 2100年11月31日 20_年2月29日 第二部分:探究练

12、习。 创设情景引入。 公元4000年,人类在外太空中找到一个和地球环境差不多的星球-希望。希望的资料如下:自转一圈(一天):24小时;公转(一年):300天(7小时整);没有月球这样的卫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人类将移民到希望上,遗憾的是,地球上的历法在希望上不适用,但是又希望保留一些地球上的生活习惯。请每个小组研究制定适合这个星球的历法-希望历法。要求仔细考虑,大胆设想,认真讨论,广泛咨询,不要像我们的历法一样,留下千年的遗憾。一个星期以后,我们交流评选出最佳。 学生非常兴奋,跃跃欲试。 5、第二次自主探究。 时间: 一个周的课外时间 目标: 创造出希望日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13、能力。 过程: 学生非常积极,有的同学一下课便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查找书籍,有的同学和家长商量,有的同学还上查询。同学们一般是按照人们制定太阳历的思路制定日历,因为对太阳历的形成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对太阳历的利弊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希望日历”的制定都考虑到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每个月应当天数一样。 日期、星期应当是固定的。 应当尽量考虑到地球上的生活习惯。 一年能分为四季。 由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充分,因此小组的结果逐渐趋于统一,还形成了几个派别。 6、第二次交流。 时间: 一个朝读 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自我认识能力。 过程: 我知道同学们很想展示自己的希望日历,请同学们派代表介绍自己

14、的日历,然后我们稍加。 第一组: 一年10个月,每个月30天,每个星期6天,每个月5个星期。 很好记,跟地球上的习惯差不多,每个月星期几都是固定的,一个星期六天一开始可能有点不习惯,但是我喜欢,尽管没考虑季节,但是这不要紧。 第二组: 一年4个月,每个季节一个月,每个月75天,一个星期7天,每个月一号都是星期一,每个月10个星期,剩下5天都休息。 一个月长了点,一个星期7天和我们一个样,每个月星期也都是固定的,还考虑了四季,每个月放长假安排有意思。 第三组: 一年12个月,每个月25天,每个星期5天,每个月5个星期。每个季节3个月。 除了一个星期5天外,保留了地球上的生活习惯,很好。一个星期只

15、有5天,要是工作3天休息2天,真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不过那时候都是机器人干活,可能不成问题。 第四组: 一年分10个月,一个月30天,每个星期7天,每个月第一天星期一,每个月4个星期,剩余的2天是公休日。 同第一组差不多,每个星期依然保留地球上的习惯,每个月安排两个公休日也很有创意。 我们需要一个最好的希望日历,如果我们是希望公民,我们同意使用那个日历呢?这可是关系到千万年的大事,我们应该搞一个全民公决,我们举手表决好吗? 经过表决,最终确定第三组的日历为正式的“希望历法”。 最后,教师,赞扬同学们的智慧,然后又提出一个问题: “希望日历”的公元205年(将地球人类第一次踏上希望规定为希望公元

16、1年,大批向希望移民是公元年),人们遗憾地发现,希望-这个人类的新家园,没有美丽的月球,全球的人们通过集体表决一致决定给希望一个人造月球,你认为这个月球的速度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继续讨论。 四、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的表现,不难发现效果好极了。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仅仅了解了现行日历的特点,能完成有关日历的简单计算,而且通过了解日历的产生发展,体会到了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艰难,培养了学生对于科学家的崇敬和对科学的向往,通过创造“希望日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人们合作交流的能力。总之

17、,这次课所取得的效果,是立体的多层次的,是常规课堂教学所不能企及的。 五、教学体会 年月日这个内容,我上过两次,听过4次,其中有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的授课,从纯粹的知识要求上说,内容简单。事实上,我们以前上这堂课,都是直接找出年月日的编排规律,或者找出计算年月日的数学模型。对于为什么这样,曾经是怎样,以后会怎样等等,该不涉及。这就是典型的“掐头去尾烧中段”,后果就是:学生根本成了装知识的篓子,不知道为什么,更不知道要问为什么。我问了许多人(包括大人、小孩、高中学生):你知道为什么7、8月都是大月,而2月只有28天呢?他们的回答很简单:日历上就是这么写的;可能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有关;自然的;没有一个

18、人说是人们自己规定的。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了不问所以、唯书本是崇的书生,谈何创造? 单是就知识上说,以前的教学,因为学生的知识不是自主建构得到的,因此难以牢固,不得不用一些口诀(比如: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或者拳头来记住大月和小月。但是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告诉我们,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次课的,正因为遵循了建构主意认知理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设计方法和全新的教设计。所以学生不知不觉地清楚了七月和八月都是大月,因为他们知道:七月是罗马国王居里

19、(july)的月份,八月是罗马国王奥古斯都(august)的月份。 总而言之,探究式学习的生命除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的东西,这就是所谓忘光了所学的知识之后剩下的东西。还是那一句话:学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学到的。 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2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5册第49页-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并会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进行互换。 3、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0、。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进行互换。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和两圈时间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 两个6时:同学们会看钟表了,下面这个钟面表示几时? (6时)。这时你一般在干什么?怎么会有的同学在吃晚饭,而有的同学才刚起床?(因为一个是早上6时,一个是晚上6时),看来一天中有两个6时。 2、两个7时:现在钟面上是几时?同上。 说明一天中有两个7时。 3、发散与设疑 一天中还有2个几时呢? 也就是说一天中钟面上所有的时刻都会出现2次,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来回忆完整的一天。 二、明确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转2圈 1、你们知道1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比如今天是从什么

21、时候开始的? 我们的1天是从夜里12时开始的,夜里12时既是昨天的结束,又是今天的开始,1天就从这里开始了。 2、时针转第一圈 (课件出示钟,时针指向12时),这就是夜里12时,这时我们正在睡觉,时间慢慢过去,我们要起床上学,上午上完了三节课,要吃午饭了,这时就到了什么时候?(中午12时)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几圈?(走一圈)经过了几个小时?(12个小时),这时,一天结束了吗?(没有)对呀,太阳正挂在头顶上,才过去了一天中的一半。 3、时针转第二圈 继续看屏幕,时针继续走着,上完了下午三节课同学就放学回家了,回到家吃饭写作业,又要睡觉了,睡呀、睡呀,就到了半夜12时,这时一

22、天才结束了。如果再走(就是明天了)。对呀,这个半夜12时既是今天一天的结束,又是明天一天的开始。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又经过了几个小时?时针又转了几圈? 4、解疑 (1)、完整叙述24小时与2圈 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完整的一天,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再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在这一天里,一共经过了几小时、时针转了几圈呢? (2)、呼应 刚上课时同学们都认为钟面上所有的时刻会出现2次,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吗?(一天共有24个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转2圈,第一圈从数字12-12,第2圈又从数字12-12,就出现了两圈一模一样的时间)。 三、记时法的产生 1、设疑 (教师出示钟面图)如果我

23、说一个6时,你知道是哪个6时吗?对,仅仅说几时,是很难区分的,那怎样表达才能分清它们呢? 2、学生分组讨论。 3、交流: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1:可以给它们增加一些时间名词,如凌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师:这样行吗?我们以这个6时为例说说看。 生2:也可以把下午1时-12时改成12时-24时。 师:(黑板上出示钟面)下午1时改写成13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一圈又一个小时,所以是13时。 师:表扬!对下午1时是时针走了12小时后又走了1小时,所以是13时,那下午2时改成几时呢? 晚上7时呢?你是怎么想的?(依次数数) 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生:只要在一圈12时上再加上7

24、就可以了。 师:这个办法真棒!那晚上10时呢?晚上12时呢?除了这几个,其余的时间你会算吗?都只要怎么算? 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3 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5、 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26、、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挂图: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27、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南宁市的东西南北方向?(琅东、西乡塘、江南区、城北区) 5、背儿歌: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四、小结。 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4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解决与“倍”或“差”有

28、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在练习中还有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教材先安排口算的教学,再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经常运用学到的口算,既便于解决实际问题,又巩固了口算能力。 1、口算教材有四个编写特点 (1)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倡导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还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口算的重要基础。教材考虑到学习资源比较丰富,第39页与第41页的

29、例题都让学生先计算,再把自己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学生的计算思路必定是多样的。这和被激活的旧知识有关,也和学生的思维习惯、个性特点有关。如44+25的计算。 思路一: 40+20=60 4+5=9 60+9=69 思路二: 44+20=64 64+5=69 思路三: 44+5=49 49+20=69 学生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算法,无论哪种算法,在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题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题。教学最关注的是学生转化过程中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合理性,思维活动的连贯性、灵活性。所以,教材提倡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法。 (2)组织对比,区分进位与不进

30、位、退位与不退位,既能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又为估计打基础。 教材先教学加法口算,再教学减法口算。在加法口算中把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用题组的形式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住加法口算思路上的相同点和具体处理上的不同点。同样,在减法口算中也把不退位减和退位减作出类似的教学安排。为此,教材在两道例题里分别组织学生进行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对比,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对比。由于学生的算法多样,所以这里的比较应是同一种计算思路和具体方法的比较,是每一名学生自主进行的比较。不能是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比较。仅以上面的思路一为例: 相同点两道题都分别算几十加几十与几加几,再把两个结果合起来。 不同点由于前一道题里的几加几结

31、果不满10,后一道题里的几加几结果超过10,所以前一道题的最后一步算的是几十加几,后一道题的最后一步算的是几十加十几,两道例题后面的“想想做做”第1题都预设了可进行比较的空间。如,25+44=69,25+49=74,两道题都是25加四十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六十几和七十几呢?57-32与57-39都是57减三十几,为什么差分别是二十几和十几呢?这些对比能引起学生对进位与退位的注意,能有效减少口算的错误。同时,这些对比还为估算作了充分准备。 (3)带出得数是一千几百的整百数加法口算和相应的减法口算。 在前面的教材里,学生已经学会口算不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还

32、没有出现。教材第40页第4题安排了得数是一千几百的整百数加法口算。 二年级(下册)教材曾经从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带出整十数加整十数(进位),如6+8=14,60+80=本单元教材又从整十数加整十数(进位)带出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如60+70=130,600+700=。教材以旧带新,不仅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识,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实现迁移。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这样的题组5+9=14、50+90=、500+900=,会从中想到许多、得到许多。 第42页第4题用类似的方法带出了一千几百减几百的退位减法口算。教学以后如果把几百加几百和一千几百减几

33、百进行综合练习,如500+700、1200-500、1200-700,学生的计算思路能有新的拓展,思维能更加灵活,而且又一次感受了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4)加强估计。 结合口算教学,教材从两方面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一是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从而学会估算的方法。如第40页第5题与第42页第5题。学生只要掌握了口算方法,又能正确地区分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完成这些估算不会有困难。二是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估计,如第40页第6题。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三条路,很明显中间那条路最近,渗透了两点之间直线路程最短。比较小明从猴山到蛇馆,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谁走的路近?内涵就更丰富了。

34、小明从猴山到蛇馆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经过老虎馆,即44+42;另一条是经过熊猫馆,即35+54,这两条路都要走八十多米。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也有两条路可以走,分别是44+52和35+38,后一条路只要走七十多米。显然小红走的路比小明近。第42页第6题通过估计可以发现足球价钱最贵。 2、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材有两个编写特点 (1)利用线段图启示算法,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43页例题求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常见解法有两种。教材不是把两种解法展示给学生看,而是引导他们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体会数量间的联系,形成思路,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教材

35、引领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线段图。根据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已经画了一条线段表示裤子价钱为28元,并用挑战性问题“你能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吗”激发学生继续画线段图的兴趣。多数学生能够从“倍”的意义出发,画出与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同样长的三段来表示上衣的价钱。预计学生会有两种画法。 这种线段图清楚地表达出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学生借助线段图思考自己的解题方法,教材及时组织学生交流,理解各种解法,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线段图是形象地显示数量关系的方式,学生画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也允许是多样的。教材在这里倡导策略的多样性,不是要求学生一题多解。 “想想做做”第1题用图表达了红线条

36、的长度是蓝线条的4倍,帮助学生巩固对线段图的理解。 (2)举一反三,让学生解决一些变式问题,组建认识结构。 教材在“想想做做”里设计了许多变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例题中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从例题到“想想做做”的变化线索是:“几倍”求和的实际问题“几倍”求相差的实际问题“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 “试一试”是例题的延续,从求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多少元到求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是问题变式。问题虽然不同,但求总和与求相差数在思路与方法上有相近的地方。 “想想做做”第2、3题是从“几倍”求和到“相差”求和的过渡。第2题用线段图呈现“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学生能够从图中得

37、到解法的启示。第3题用表格呈现的连续两问,学生从中体会在求“合计”之前必须先算第二次跳的下数。 “想想做做”第69题解决“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以及本单元教学的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从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到先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虽然条件变了,解题思路仍然是一致的。 这部分教材以例题的思想方法为基础,在“变”中有“不变”,在“不变”中有“变”,既突出了解题思路主线,又培养学生灵活面对具体情况的能力。 3、练习五的编写特点 (1)整理口算思路,重视口算练习。 第1题把本单元教学的口算比一比,其中三组题分别是不进位与进位、不退位与退位、加法与减法的比较。在这些比较中,既有知识内容,也有

38、思考方法,还有学习习惯。第2题给教学提供了大量训练内容,创造高效率的训练方法,以激起学生的练习兴趣。第4题是加、减口算综合练习,把例题和“想想做做”中教学的口算结合起来,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口算状况的一次机会。在教学这道题时,要注意学生是不是都能算对,速度方面的要求不要过高。 (2)加强估算。 第3题中的上下两道为一组,同组两题中的数是精心设计的。在一组加法题中有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不同;有一道题不进位,另一道题进位。在一组减法题中或是减数相同、或是被减数相同,也有不退位与退位的比较。题目要求估计哪些题的得数比50小,哪些题的得数比50大,需要在估算的同时把得数分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

39、第10题结合估计渗透一些运算规律,教学时不仅要学生选用适宜的关系符号,还应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通过思考和交流,学生能初步体会各题里隐含的运算规律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估计一下”不是估算出结果,而是对式子的整体感知。如70-3270-23,两个式子的被减数都是70,减数32比23大,所以70-32的差比70-23的差小。 (3)开放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5题和第12题给学生的条件信息较多,但没有提出具体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这些题把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里,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第5题以提出一步计算问题为宜,并

40、口算出结果。第12题要鼓励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 第13题是答案开放的题,在回答第一问时只要看哪两种体育用品的价钱和小于100,可以通过口算或估算作出判断。这题的答案很多,教学时不必求全,但要让学生体会到解题的策略、方法以及答案的多样。 三年级有关数学的设计教案范本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2426页。 设计理念: 注意以生活中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体会,以课件的形式呈现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再安排说一说、画一画,比划比划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讨论,在观察讨论的过程掌握正确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最

41、后通过动手画一画,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适时引导启发提示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实际操作、想象合作交流等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的运动,使学生认识、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并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教学重点: 1、认识平移和旋转; 2、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片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火

42、车在轨道上直线运动。 电梯在上下运动。 小朋友玩电缆车。 在这儿,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师:同学们见过这些物体的运动吗?你能描述一下吗? 生:见过。 生:火车在向前开,电梯在上下移动,电缆车在向前开。 生:它们都是平着走的。 二、认识平移和旋转。 1、认识平移。 师:像刚才看到的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都是平移。 板书:平移 在这儿教师直接说明这种运动方式是平移,使学生对平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认识旋转。 课件继续出示:风扇的转动。 飞机螺旋桨的转动。 钟摆的摆动。 师:你能描述一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 生:它们都在转。 师:对,说得很好,这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式和刚才

43、那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学生讨论。 生:它们的运动不一样。 生:火车、电梯、电缆是平着走的,风扇、飞机的螺旋桨,它们都是旋转的。 通过比较讨论,使学生充分体会平移和旋转是两种不同的运动现象 师:像风扇的转动、收音机螺旋桨的转动和钟摆的摆动都是旋转。 板书:旋转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物体的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3、练一练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推拉窗的运动。 国旗的升降。 拧水龙头。 拨算盘。 旋转门的转动。 拉开抽屉。 转转盘。 VCD光盘的进出仓。 汽车方向盘的转动。 分别出示各个物体的运动,让学生独立判断,说判断结果,并描述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44、。 学生通过观察、判断、描述,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现象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师:生活中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通过让学生说进一步加深体会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用语言描述出平移和旋转 指名说。 生:自行车轮是旋转。 师:应该说成是自行车轮的转动是旋转。 生:小朋友滑滑梯是平移。 生:跑步是平移。 师:在跑道上直线跑是平移,转着圈跑是旋转。 (3)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吗? 学生先独立比划,教师再比划让学生判断。平移可以是横着移、竖着移、斜着移,只要在直线上运动都是平移。 通过用手势比划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三、学习方格纸上的平移 1、投影出示例2 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 金鱼图向( )平移了( )格。 火箭图向( )平移了( )格。 2、确定平移方向。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小房图是向右平移的,这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从箭头可以看出是向右平移的。 让学生独立观察后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等能力 3、确定平移距离。 师指着箭头说明:从箭头可以看出小房图是向右平移的。那平移了6格是怎样看出来的呢? 小组内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参与到其中:两个小房图中间空着两个小格,怎么说是平移了6格呢? 指名说讨论结果。 没有生举手。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