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_2.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315427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_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_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_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_2.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7 病理学 一、课程简介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结局及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病理学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来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在医疗实践中,病理学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通过病理知识的专业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形态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间的有机联系,为医学相关实践提供坚实理论基础。二、理论教学内容 1.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掌握内容: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类型。可逆性损伤的类型、概念及病理变化。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的类型、概念及病理变化。坏死的结局。了解内容:病理性萎缩的原因。损伤的原因

2、与发生机制。凋亡的形态学特征。2.损伤的修复 掌握内容:再生的概念。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肉芽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创伤愈合的类型和基本过程。了解内容:各种细胞的再生过程。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瘢痕组织的作用及对机体的影响。骨折愈合的过程。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掌握内容:充血的概念和类型。瘀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血栓的类型和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栓塞与栓子的概念。栓子运行的途径。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概念。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了解内容:肺瘀血和肝瘀血的病变与后果。漏出性出血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内出血和外

3、出血的病理变化。血栓形成的过程。水肿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4.炎症 掌握内容:炎症的概念、原因、基本病理变化、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炎症的结局。急性炎症血行蔓延的结局。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和特点。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和病变特点。了解内容: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急性炎症的病变特点及发生机制。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5.肿瘤 掌握内容:肿瘤的概念,肿瘤的组织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生长速度。肿瘤的局部浸润和转移。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的命名原则。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及早期浸

4、润癌的概念。癌和肉瘤的区别。了解内容:肿瘤的分级与分期的意义。常见的上皮性肿瘤和间叶组织肿瘤的病变特点。6.心血管系统疾病 掌握内容: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脏、肾脏、脑的病变特征及后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点,冠心病的概念,心绞痛发病机制及分型,心肌梗死的分型及各型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心肌梗死的形态学变化及合并症。良性高血压的病理变化特点。高血压致心脏、肾脏、脑的病变特征及后果。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心脏及血管的病理变化。了解内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风湿

5、病的病因、48 发病机制。风湿病除心脏以外其它器官的病变特征。心瓣膜病的病因、类型和病理变化。心瓣膜病对机体的影响。心瓣膜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心肌病、心肌炎的概念及类型。克山病的基本病变。心包炎的类型,动脉瘤的概念、类型及并发症。7.呼吸系统疾病 掌握内容: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肺气肿的概念、病理变化、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并发症。硅肺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并发症。肺癌的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机制及病理变化。了解内容:肺炎的分型。病毒性肺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肺心病的

6、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8.消化系统疾病 掌握内容: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并发症。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点。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早期胃癌的概念,良恶性溃疡的大体鉴别。胃癌的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了解内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型、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胃癌的转移途径。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三、参考资料 病理学8年制(第三版)陈杰、周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病理学(第二版)王恩华主编.

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出版 病理学(第八版)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8 月出版 病理学(第三版)陈杰、李甘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年 8 月出版 Robbins Basic Pathology,9th edition.Vinay Kumar,Abul K.Abbas,Jon C.Aster.Elsevier Saunders.2013 出版 四、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参考学时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1 细胞和组织损伤与适应 4 4 0 2 损伤的修复 2 2 0 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 4 0 4 炎症 4 4 0 5 肿瘤 4 4 0 6 心血管系统疾病 6 6 0 7 呼吸系统疾病 6 6 0 8 消化系统疾病 6 6 0 合计 36 36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