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项目建议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供热项目建议书.pdf(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集中供热项目建议书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目录 附表:1.热负荷计算表 2.集中供热热负荷汇总表 3.供热管网水力计算表 4.供热工程投资估算表 附图:1.西安国际港务区区域位置图 2.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区域位置图 3.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分区总平面图 4.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管网总平面图 5.直埋供热管道管槽断面图 6.补偿器安装图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工程 二.项目资金来源 申请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 三.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王哲 联系电话:四.项目承办单位概
2、况 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大唐灞桥热电厂,地处西安市东郊,东临灞河,西临浐河,南临西蓝与南绕城高速公路接壤处,环境幽雅,交通便利。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7 年。公司主要经营:发电、供热、灰、水的批发与零售;燃料管理;劳务检修等项目。大唐灞桥热电厂 2 台 300 兆瓦供热燃煤发电机组技改工程,是响应了国家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节能减排”政策,为西安市东部地区的工业用热和居民采暖提供优质、高效、清洁、经济的热源,而优先发展的城市热电联产环保项目。目前,两台 300 兆瓦机组已经建成投产,供热水能力为每小时9600 吨。加之 2 台 100 兆瓦机组的供热能力,东郊能源有限公司
3、的供热能力达到:供应蒸汽每小时 400 吨,热水每小时 11200 吨,供热能力大大提高,供热采暖面积由原来的 680 万平方米增加到近 930万平方米,能够满足更多热用户的用热需求,使更多的市民享受到集中供热带来的优越和便利。五.项目概况 为满足西安国际港务区内广大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初期拟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建设港务区供热站作为集中供热热源(158MW+3116MW),远期利用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600MW 热电联产机组作为该区域的主要热源,同时建设配套的供热管网工程,概况如下:1、供热热源:根据港务区的区域条件以及用热需求,在规划近期主要利用自建港务区供热站 158MW+3116MW 高温
4、热水锅炉作为港务区规划核心区的主要热源;远期利用灞桥热电厂七期 2600MW 热电联产机组作为港务区规划建设区的主要热源,港务区供热站在远期作为港务区远期规划控制区发展的主要热源,兼作规划建设区的调峰热源。2、供热管网:一级供热管网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制枝状管网,供热介质为130/70高温热水,系统与热用户换热站采用间接连接。本项目供热管道最大管径为 D122014,供热半径约为 6.5km,最远供热距离约为 8km。3、热交换站 换热站选址尽可能靠近一级热网又接近小区负荷中心,并根据项目热负荷规模,结合道路的走向、自然街区划分的区域等条件进行设置,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供热半径不宜超过800
5、 米,同一热力站供热区域内建筑高度差不宜过大,以便于选择同一种连接方式。本次西安市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规划,采暖换热站数量按每个换热站平均共热能力为 15MW 控制。4、中继泵站 本项目在远期以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600MW 热电联产技改为主要热源,由于灞桥热电厂距离西安港务区较远,仅靠设在热源内部的热网主循环泵运行,难以满足热媒输送要求,为控制整个管网工程的压力级别,在供热管网中需设一座加压泵站,将管网工作压力控制在以内。供水设置加压泵,是为了减少网路电耗和适应换热设备的耐压强度;供、回水上设置加压泵是为了满足用户设备的承压要求,减少投资并简化运行操作和管理。中继泵站的设备选型应在中继泵站站
6、址确定后,根据水力计算和水压图确定。5、供热负荷 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规划(规划核心区及规划建设区)采暖热负荷为 MW,其中:规划近期增加采暖热负荷为 MW;规划远期增加采暖热负荷为 MW;第二章 区域概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陕西省省会;是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西部及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安将建设成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西安市位于陕西省的中部,北部属渭河平原,南部属秦岭北坡,地理坐标为东经 10740109
7、49,北纬 3342344430,总面积 9983km2。西安城区在关中盆地中部的渭河南岸,中心位置为东经 1085545,北纬 341524。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地处我国腹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最重要的经济带,地处联接西北、西南、华北、中南以至华东的重要位置。西安南和东南以秦岭山脉主脊为界,与汉中市、商洛市相邻;西以太白山及青化台塬为界,与宝鸡市接壤;西北以渭河为界,与咸阳市隔河相望;东以零河和灞塬山地为界,与渭南市相接。西安东与渭南地区为邻,西与咸阳地区相接,东西最长约 204km,南北最宽 116km,总面积 10108km2,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
8、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 9 区 4 县。二.地形地貌 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俊俏、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西安市的地表形态大体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属秦岭山地,北部属渭河平原。全市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秦岭山脉主脊海拔 2000-2800 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 3763 米,是中国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床最低处海拔 345 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三.工程地质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
9、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据今约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据今约 300 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击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四.区域概况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北灞渭三角洲,地跨西安、临潼、高陵三地。它是西安市主城区外围四个组团之一,是西安城市未来空间发展格局“东接临潼,西连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格局的战略要地,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北迁、东拓、西联”的前沿区域。西安国际港务区距市中心 20km,距西
10、安咸阳国际机场 35km,距窑村机场仅 5km,通过绕城高速与三环路、咸宁路、华清路、太华北路、大白杨路、枣园路、友谊路、京昆高速,连霍高速,陕沪高速、包茂高速等城市环路、城市主干路、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西安是全国六大铁路枢纽之一,国际港务区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实现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多式联运。西安国际港务区西接灞河,与浐灞生态区、世界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和 2011 年世界园艺世博会会址隔河相望;园区以北为渭河湿地保护区。园区东接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临潼;作为城市现代文明体现的载体,西安国际港务区具有的生态文化环境优势无可比拟。西安国际港务区服务于“四区两基地”、泾渭
11、产业区、纺织城等产业基地,能够完善相关产业链,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供地区发展机遇和就业岗位。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将优化国家中西部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格局,承接西安市产业功能转移的需求;将推进西安经济结构调整合发展的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增长的需求;将拉动西咸一体化,服务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四大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关中城市群的需求;将服务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体现中心城市核心带动作用的需求;将打造“西三角经济圈”,壮大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的需求;将体现新亚欧大陆桥中心城市地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需求。第三章 规划概况 一.总体规划概况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北灞渭三角洲,地跨西安、临潼、
12、高陵三地。它是西安市主城区外围四个组团之一,是西安城市未来空间发展格局“东接临潼,西连咸阳,难拓长安,北跨渭河”格局的战略要地,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北迁、东拓、西联”的前沿区域。西安国际港务区距市中心 20km,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35km,距窑村机场仅 5km,通过绕城高速与三环路、咸宁路、华清路、太华北路、大白杨路、枣园路、友谊路、京昆高速,连霍高速,陕沪高速、包茂高速等城市环路、城市主干路、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西安是全国六大铁路枢纽之一,国际港务区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实现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多式联运。西安国际港务区西接灞河,与浐灞生态区、世界欧亚经济
13、论坛永久会址和 2011 年世界园艺世博会会址隔河相望;园区以北为渭河湿地保护区。园区东接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临潼;作为城市现代文明体现的载体,西安国际港务区具有的生态文化环境优势无可比拟。西安国际港务区服务于“四区两基地”、泾渭产业区、纺织城等产业基地,能够完善相关产业链,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供地区发展机遇和就业岗位。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将优化国家中西部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格局,承接西安市产业功能转移的需求;将推进西安经济结构调整合发展的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增长的需求;将拉动西咸一体化,服务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四大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关中城市群的需求;将服务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体现中心城市核心
14、带动作用的需求;将打造“西三角经济圈”,壮大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的需求;将体现新亚欧大陆桥中心城市地位,透应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需求。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控制区范围为西沿灞河、北抵渭河、东连临潼、南接西安绕城高速,总用地范围为 120km2。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建设区范围:西沿灞河、北至铁路北环线、东至西韩公路、南接西安绕成高速,总用地范围 44.6km2。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核心区范围:西沿灞河、北至集装箱中心站、东至西韩公路、南接西安绕成高速,总用地范围 28km2。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建设区内规划人口万人。二.供热规划概况 1、热负荷 热负荷计算采用“采暖面积综合热指标”估算,工业生产热负荷是进行实
15、际调查统计和同类企业类比确定。采暖热指标的确定 采暖热指标是根据对西安市现有采暖设施的办公、住宅、厂房进行综合调查统计分析后,并与其他城市建筑物采暖面积热指标相对比,参照有关节能标准,依据城市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02)推荐的热指标计算后并参照规划区的总体规划要求确定。城市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02)推荐的热指标见下表。采暖热指标推荐值(W/m2)建筑物 类型 住宅 居住区 综合 学校 办公 医院 托幼 旅 馆 商 店 食堂 餐厅 影剧院 展览馆 大礼堂 体育馆 未采取节能措施 58 64 60 67 60 80 65 80 60 70 65 80 115 140 95
16、 115 115 165 采取节能措施 40 45 45 55 50 70 55 70 50 60 55 70 100 130 80 105 100 150 根据城市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02),结合对西安市主要供热对象建筑物的结构及楼层层高的比例分析,考虑到今后建筑物标准的提高、建筑物节能措施的普遍应用以及近年来西安集中供热的实际情况,参照西安市集中供热总体规划和西安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的有关内容,确定规划区各类建筑热指标如下:民用居住建筑物热指标为 45W/m2;公共建筑物热指标为 70 W/m2;工业建筑物热指标为 100 W/m2;综合平均采暖热指标为 52 W/m2。采暖面
17、积统计估算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建设标准的提高,集中供热面积及热负荷增长很快。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建设区总供热面积为万 m2,规划近期增加供热面积为万 m2;,规划远期增加供热面积为万 m2。热负荷 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建设区总供热面积为万 m2,其中:近期采暖供热面积为万 m2,远期采暖供热面积为万 m2。采暖期规划总热负荷为,其中近期增加热负荷为,远期增加热负荷为;非采暖期规划总热负荷为,其中近期增加热负荷为,远期增加热负荷为。详见采暖热负荷计算表及集中供热热负荷汇总表 2、供热规划方案 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范围内采用以 130/70高温热水为供热介质的二级换热热网系统。供热介质 供热介质的
18、选择既要能满足多数热用户的需要,也要符合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的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以民用建筑采暖供热为主的城市供热管网宜采用高温热水作为供热介质,结合对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热负荷的统计分析,按照远期与大唐灞桥热电厂联片供热的需要考虑后,确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一次网供热介质采用高温热水。一级供热管网系统 一级供热管网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制枝状管网,供热介质为130/70高温热水,系统与热用户换热站采用间接连接。一级网130的高温热水由供热站供出后,经一级供水主管道,进入各分区换热站,经过换热器水温降到 70,然后经一级管回水主管道返回供热站。二级供热管网系统 各供热分区二级供热管网系统采用闭式
19、双管制枝状管网,供热介质为 90/65或 60/50低温热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二级网采暖回水回到换热站集水器,由集水器的回水总管引至二级管网循环水泵,经升压后,进入换热器,置换成所需温度的采暖热水至换热站的分水器,由分水器分支路,再经二级供热管网供至各热用户。3、供热管网敷设 热水供热管道的直埋敷设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考虑,主要采取有补偿直埋敷设方式,具备条件的路段可以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方式,局部特殊的管段采用地沟(顶管)敷设方式或架空敷设方式。第四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存在问题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安市北部,属西安市城北供热区域。港务区规划范围内无集中供热设施,区域内仅有西港花园利用
20、自建的67MW 燃煤热水锅炉房供热。区域内集中供热的要求极为迫切。所以,西安港务区供热区域的核心问题,是解决集中供热上的空白。集中供热的方式不仅减少了企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和运营费用,而且减少了污染源和能耗的节约,符合国家现行的能源环保政策;区域内各企业单位如果自行采用分散式燃煤锅炉进行冬季采暖及生产用热与西安市实施“蓝天工程”相抵触,严重阻碍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区域内要求集中供热、实施蓝天工程的呼声颇高。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本区域是西部大型现代化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地,是体现新欧亚大陆桥陇海兰心线中心城市建制的重要载体,使率先实现西部地区“第二次现代化转型”的城市综合新区,是中国最
21、大的国际型陆港和黄河中上游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具有充分的必要性:1、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需要 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集中供热普及率、热化率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它标志着一座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地面交通运输、城市垃圾处理的文明程度。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必须要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其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等。集中供热是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2、城市热负荷发展的需要 针对港务区目前具体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
22、变化。由于没有稳定的热源,造成大量用户的用热需求得不到满足,越来越多的热用户都采用自建小锅炉房和小煤炉自行供热,致使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这不但影响了西安市的城市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改善西安的环境质量,当务之急是变分散供热为集中供热,本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只有迅速实施集中供热才能满足港务区内日益发展的热负荷需要,才能有效的控制和减少该区域的大气及水质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节能和环保的需要 本工程的实施不仅对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且对提高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有重要作用。4、城市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本项目的实施能满足供热
23、区域内居民采暖的迫切要求,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民生工程,能极大地提高市民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为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正是为了解决目前港务区内无集中供热的现状,从而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本项目实施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显着的,因此本项目必将对港务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专项规划的要求,也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在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形势下,本项目的迅速实施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三.编制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节约能源和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的通知等相关文
24、件。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20092030)西安市集中供热总体规划(20042020)西安市热电联产规划(2007 年-2020 年)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及 2020 年规划纲要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技术规程CJJ/T81-98 西安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第五章 建设条件和建设目标及建设项目 一.建设条件 目前,区域内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形成,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条件已基本具备,现在,应着重处理好热源问题,及主要路段的热网敷设问题。1、港务区现状热源概况 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现
25、状无集中供热热源,区域内仅有西港花园利用自建 67MW 热水锅炉进行采暖供热。2、港务区周边主要热源:西安国际港务区在西安主城区东北灞渭三角洲之间,位于西安城北新筑地区,该区域位于西安市城北供热区域东部。距离港务区较近的城区热源主要是大唐灞桥热电厂和西安市太华供热站,太华供热站属西安城北供热区域的主要热源之一,供热介质为130/70高温热水,太华供热站近远期供热能力有限,近期不能保证向东路以南的用热需求;扩建能力有限,供热能力不能适应向东路以南中期热负荷的增长;大唐灞桥热电厂属西安城东供热区域的主要热源之一,供热介质为 130/70高温热水。利用灞桥热电厂 2600MW 热电联产供热机作为主要
26、热源,供热能力有保证;电厂设中继泵站后,可以覆盖港务区一期范围;二.建设目标:西安国际港务区供热站 158MW+3116MW 高温热水锅炉 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600WM 的热源 主要路段的一级管网 远期增设一座中继泵站,中继泵站的设备选型应在中继泵站站址确定后,根据水力计算和水压图确定。用户换热站为用户自建,不包含在此次投资范围 三.建设项目 本集中供热工程分为热源、热网、热交换站和中继泵站四大部分进行建设。1、热源 根据港务区的区域条件以及用热需求,在规划近期主要利用自建港务区供热站 158MW+3116MW 高温热水锅炉作为港务区规划核心区的主要热源;远期利用灞桥热电厂七期 2600W
27、M 组作为港务区规划建设区的主要热源,港务区供热站在远期作为港务区远期规划控制区发展的主要热源,兼作规划建设区的调峰热源。2、热网 由规划区域锅炉房向西引出 D112010 供热主管道至港务西路,沿港务西路敷设至草南二路后分南支线 D92010 供热管道和东支线 D82010 供热管道。南支线 D92010 供热管道沿港务西路向南敷设过港务南路,南支线供热区域内各用户用热均根据热负荷的大小由主管道引出分支供热管道。北支线 D82010 供热管道沿草南二路向东敷设至港务大道后,沿港务大道向南敷设过港务南路,东支线供热区域内各用户用热均根据热负荷的大小由主管道引出分支供热管道。北支线 D3778
28、供热管道由 D112010 供热主管道引出后沿港务西路向北敷设至柳林路。本项目供热管道最大管径为 D112010,供热半径约为 6.5km,最远供热距离约为 8km。热网系统型式采用间接连接的二级高温热水供热系统,一级热网采用 130/70高温热水系统经水水换热器换热后制备 90/65或60/50热水,二级热网采用 90/65或 60/50热水系统供用户使用。为节约管网占地,除在管线转弯处采用自然补偿、局部有条件处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外,其余均采用有补偿方式敷设,选用无约束金属波纹管部补偿器。3、热交换站 根据区域内热负荷分布情况,按远近期结合的原则,结合热用户单位的用热需求,适时建设热交换站。
29、二次网采暖回水经除污器、循环水泵进入换热器与一次网供水进行水-水换热,换热成设定的供水温度后至小区二次网供水管,供至各采暖建筑物用热。换热站循环水泵根据用户热负荷、一次网压差、站内损失及二次网压降确定,换热站补水定压系统应保证管网中任何一点采暖系统不倒空、不超压。为满足节能与供热的要求,换热站应有必要的调节措施。每座换热站根据供热量现状及发展,可分期建设。换热器采用板式换热器或换热机组,水泵采用变频装置,各热交换站热工控制采用微机联网,实施“遥感、遥测、遥控”三遥控制。4、中继泵站 本项目在远期以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600MW 热电联产技改为主要热源,由于大唐灞桥热电厂距离西安国际港务区较远
30、,仅靠设在热源内部的热网主循环泵运行,难以满足热媒输送要求,为控制整个管网工程的压力级别,在供热管网中需设一座加压泵站,将管网工作压力控制在以内。供水设置加压泵,是为了减少网路电耗和适应换热设备的耐压强度;供、回水上设置加压泵是为了满足用户设备的承压要求,减少投资并简化运行操作和管理。中继泵站的设备选型应在中继泵站站址确定后,根据水力计算和水压图确定。第六章 工程实施计划 一.实施原则 本集中供热工程实施原则为:统一规划,通盘设计,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社会环保与经济效益并重。二.实施步骤 近期工程:新建西安国际港务区供热站158MW+3116MW 高温热水锅炉为热源,热网实施西安国际港务区内港
31、务西路主干管,并建设相应的支管线及热交换站。远期工程:利用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 2600WM 组作为港务区规划建设区的主要热源,在供热管网中设一座加压泵站,热网实施其余的支管线及热交换站,实施多热源联合供热。三.建设进度安排 针对本工程现状和规划,特编制建设进度安排如下:2010 年 12 月,完成项目建议书,申请立项;2011 年 3 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 年 5 月,完成项目初步设计;2011 年 7 月,完成本工程近期的施工图;2011 年 8 月,近期工程开工建设;2011 年 11 月,近期工程投入运营;2017 年 5 月,远期工程开工建设;2017 年 11 月,远
32、期工程投入运营。第七章 实施机构 一.组织机构 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应与港务区尽快协商建立热力公司,以负责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设、项目的运行和管理等工作,同时其他相关方面也应积极协调以保证项目总体进度,主要相关组织机构如下:成立西安国际港务区供热站,负责港务区供热站热源及供热管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电厂首站、中继泵站及电厂至港务区供热主管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协调大唐灞桥热电厂七期2600MW 机组热电技改项目的建设、运行及管理。各热用户接入点的换热站由热用户自行建设。二.工程实施 第一阶段(20102013 年)及时启动港务区供热站一期
33、工程建设,建设规模 158MW+1116MW 热水锅炉。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灞桥电厂至港务区供热主管道的规划、可研及勘测和施工图设计。港务区供热公司结合港务区整体建设进度计划,逐步实施规划核心区的供热主管道建设。第二阶段(20142016 年)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协调大唐灞桥热电厂完成七期技改 2600MW 机组热电联产项目。西安东郊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换热首站、完成灞桥热电厂至港务区供热主管道建设、完成中继泵站建设。港务区供热公司结合港务区整体建设进度计划,逐步完善规划建设区的供热主管网建设。第三阶段(20172020 年)西安国际港务区供热公司继续完善供热规划,开发规划区域
34、内热用户,发挥清洁有效能源的最大作用,在规划期末使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 50%以上。第八章 工程投资估算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制的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方法(2007);城市供热热源工程投资估算指标(1999);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价目表(2001);陕西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1999);陕西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材料信息价();人工费按陕建发2007232 号文发布的工资标准执行;结合目前类似工程投资等资料进行适当调整;二.投资估算 港务区集中供热规划近期投资估算为亿元,规划远期投资估算为亿万元。详见供热工程
35、投资估算表。第九章 节能与环保 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规划实施后,由于采用容量大、效率高的锅炉,煤耗明显降低,必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减少了煤灰的运输量;选用高效率除尘、脱硫装置,可减少烟尘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其除尘率达到95%以上,脱硫率达到90%以上;灰渣储放比较集中,有利于灰渣的综合利用,减少二次污染;采用良好的减震和防噪声措施,可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污废水可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使排水符合有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与分散燃煤小锅炉供热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万吨,年节电约 5055 万 KWh。通过高效除尘、脱硫等措施,烟气排放量减少约3555 万 Nm3,烟尘的排放量将
36、减少约 900t/a,而 SO2 减少约810t/a,废渣量减少约 3150 t/a,对改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十章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西安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工程一个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项目。本项目的实施能满足供热区域内居民采暖的迫切要求,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民生工程,能极大地提高市民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为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必将对西安市的蓝天工程、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必将对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推动港务区的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二.建议:建设单位应及早申请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并尽快完成前期的勘察设计工作,以使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从而尽早发挥该项目巨大的环保、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