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并捻纱自捻问题探讨.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7312370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纱并捻纱自捻问题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细纱并捻纱自捻问题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纱并捻纱自捻问题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纱并捻纱自捻问题探讨.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细纱并捻纱自捻问题探讨 并捻纱因为并捻的方法不同造成不同的并捻效果,并捻纱的自捻问题直接会对后道工序产生不利的影响,二次并捻纱的自捻情况同样存在。标签:并捻纱;自捻;捻幅;捻度;退捻 前言:并捻纱的加捻过程是靠捻线机的尼龙够回转时对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或多股线进行加捻。其过程和初捻纱基本相同,当尼龙够回转一周时纱线上便获得一个捻回,管纱上的并捻纱捻度为在客户使用过程中通过轴向退捻时又在纱线上加捻捻度为客户使用纱线捻度为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并捻纱的自捻问题而影响后道工序对并捻纱的使用,见图1。T 为并捻纱捻度 V 为送纱线速度 ns 为锭子转速 Dx 为管纱直径 并捻纱加捻有同向加捻和反向加

2、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用反向加捻。本文主要探讨反向加捻并捻纱的自捻问题。1 双股纱反向加捻自捻问题 双股并捻纱在使用过程中双股纱的反向加捻最为常用,并捻纱的各种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捻纱纱线中纤维所受的应力分布状态和纱线的结构的相互关系,一般用捻幅来描述纱线的以上关系。假设单纱的截面为圆形,通过以下几个图说明单纱并捻后的捻幅变化。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2 为加捻前单纱原有的捻幅 P0 为距离单纱圆心 O1 为 r 的一点的捻幅 O2 为并捻纱中心 r0 为单纱圆半径 P0=P0 r/r0 图 3 为并捻纱加捻后造成的捻幅 P1 为距离并捻纱中心为 R 的捻幅 R=r+r0 P1

3、=P1(r+r0)/2r0 图 4 为单纱和并捻纱加捻后捻幅综合后的捻幅 PX 为单纱并捻后的捻幅 r1 为并捻纱圆半径 r1=2r0 PX=P0-P1=R(2P0-P1)/2r0-P0 由图 4 可以看出当逐渐增加并捻纱的捻幅时并捻纱的外层纤维的捻幅越小,当 P0=P1 时并捻纱最外层纱线与轴线平行,但是并捻纱内部的捻幅大小一致,造成并捻纱仍然有退捻的趋势。当 2P0=P1 时,并捻纱内外层捻幅一致见图 5,内外层应力分布均匀。因为 P=2rT P1=2r1T1 P0=2r0T0,2P0=P1 所以 22r0T0=22r0T1 即:在 T0=T1 并捻纱捻度等于初捻纱捻度时不会产生纱线的自捻

4、,初捻纱的捻度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并捻后的纱线存在自捻。初捻纱的捻度是通过在初捻纱原有的捻度的基础上由初捻锭子二次加捻所得,所以:初捻纱二次加捻的捻度=并捻纱捻度-初捻纱原有捻度,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初捻纱本身的捻度与设定的有偏差,需要对初捻捻度设定值进行相应的修改 2 并捻紗二次并捻自捻问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形成并捻纱时单纱受力均匀,一次并捻一般控制在6 根以内,当大于 6 根时需要对并捻纱进行二次并捻。按照图 5 所示可知在形成并捻纱时纱线内外层应力分布均匀,单根并捻纱没有退捻的趋势,这不同于单纱形成并捻纱前有退捻的趋势,所以形成进行二次并捻前的并捻纱视为没有任何捻度的原纱,在进行并捻时并捻纱二次加捻的捻度=二次并捻纱捻度只有在此情况下经过二次并捻的并捻纱才不会产生自捻问题。3 结论 无论是一次并捻还是二次并捻,并捻纱的自捻问题最终是因为纱线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当纱线内部的应力分布达到均匀的时候纱线自然呈现柔顺的状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因为纱线需要纱线的纱线、光泽、耐磨性等要求的不同,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纱线有一定的自捻。参考文献:1 纺纱学 2 纺纱工艺学 3 棉纺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