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反思.pdf(2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反思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任一年级数学课程。本班共有 64 人,其中男生有 31 人,女生有 33 人。虽然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
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 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三、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 2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 0-20各数。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 10 以内的减 2 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
3、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0 以内的加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4、。教学难点:1、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 五、方法与措施: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5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
5、维偏慢的学生。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六、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约 59 课时的教学内容。一、准备课(2 课时)二、位置(2 课时)三、1 5 的认识和加减法(11 课时)1 1 5 的认识 6 课时 2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 课时 4 30 的认识和有关 0 的加减法 1 课时 整理和复习1 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2 课时)五、6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20 课时)16、7 的认识和加减法7 课时 28、9 的认识和加减法5 课时 310 的认识
6、和有关 10 的加减法3 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 课时 整理和复习2 课时 六、1120 各数的认识(5 课时)1数 1120 各数、读数和写数 2 课时 210 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 课时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 课时)七、认识钟表(2 课时)八、20 以内的进位加法(10 课时)19 加几 3 课时 28、7、6 加几 2 课时 35、4、3、2 加几 4 课时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九、总复习 4 课时 5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一 8.198.23 一、准备课 二、位置 1.上、下、前、后 2.左、右 2 1 1 机动一节 二 8.
7、218.30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1 4 三 9.29.6 1.15的认识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2 3 四 9.99.13 3.0的认识和有关 0 的加减法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四、认识图形(一)1 2 2 五 9.169.20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和 7 的认识 1 3 中秋节放假 六 9.239.27 2.6和 7 的加减法 3.8和 9 的认识 4 1 七 10.110.7 国庆节放假 八 10.810.11 3.8和 9 的认识和加减法 4 九 10.1410.18 4.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 十 10.2110
8、.25 6.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3 2 十一 10.2811.1 六、1120各数的认识 1.数 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 6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 十二 11.411.8 数学乐园 七、认识钟表 1 3 机动一节 十三 11.1111.15 八、20 以内进位加法 1.9加几 2.8、7、6 加几 2 机动一节 十四 11.1811.22 3.5、4、3、2 加几 4.用数学 2 2 机动一节 十五 11.2511.29 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 3 机动一节 十六 12.212.6 总复习 5 十七 12.912.13 全册复习及期末考试 15 十八 12
9、.1612.20 十九 12.2312.27 7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数一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美丽的校园”情境图;二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10 以内的、用集合圈呈现出来的人或物;三是配合此部分内容的练习题(练习一第 1 题、第 2 题)。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有如下特点。(1)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提供丰富的计数资源,并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2)丰富的计数资源为学生充分计数服务。单元教学目标:1 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2 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
10、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 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4 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单元教学重点:1 通过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培养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2.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单元教学难点:8 1.通过教学,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单元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2 5 页的内容。
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学生交流)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9 1 初步感知。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
12、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2、数数交流。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总结方法。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往右,从上往下等)4、抢答练习。提问:1 个(学生接:1 个滑梯;2 架(学生接:2 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 10 幅片段图)学生自己看图
13、说图意。如:3 架木马 5、用点子图表示数。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 10 么符号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 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 1 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探索:什么物体的数量用 7 个点子表示?8 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 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校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园)1、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里藏着许多数娃娃,你们愿意去找它们吗?找到后
14、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2、说说数娃娃。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自己从课本第 2、3页上找到的物体及其个数。3、练练用点子表示数。学生尝试用点子表示刚才所说的物体的个数。四、课堂演练 练习一 1、2 题 五、小结提升,兴趣延伸 11 谈话:写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数学王国的每一个成员都眨着智慧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呢!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吗?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
15、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数数方法进行数数。12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材第6 页的内容,以及第7 页 做一做,第8 页练习一的第3、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 同样多 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16、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多”“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 多、少 的比较。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教学用具:将第 6 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小朋友们爱看动画片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2、学生讲故事。13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你观察得真仔
17、细!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物体的个数。2、小组交流。(我知道有 4 个萝卜,3 个苹果;我知道有 3 只小猪,4 只小兔;有 4 根木头,4 个小凳;我发现 1 只兔子搬 1 块、没有多余的砖或兔子)同学们说得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时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板书:同样多)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谁愿意说说?1 只小猪吃 1 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1 只小兔吃 1 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我还发现 1 只小猪扛 1 根
18、木,还剩 1 根木头)你发现了谁多谁少吗?(木头多,小猪少)(板书:多 少)很好,还可以怎么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14 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I (板书课题:比多少)3、同桌互相说一说。动画片中还有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同学们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数一数,写上数。对齐摆,长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样长的表示同样多)他们的方法都好,你们是怎样摆的呢?我
19、们应该多动脑,多思考,讲究方法。2、说说生活中1 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谁能用 同样多多些少些 说说生活中的事?(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比一比,谁最聪明。教师拿出一串红、白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生在组内说说。小组交流汇报。15(用数的方法比较:数出红、白珠子各有几颗,再比较。用找朋友的方法比较:一颗红珠子和一颗白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还可以这样比较:因为这串珠子是按一颗红珠子,一颗白珠子,一颗红珠子,一颗白珠子的顺序串起来的,如果最后一颗
20、是白色的,那就可以说两种珠子同样多;反之,就比红珠子多)4、课堂演练。完成第 7 页的 做一做。先摆一摆,再说一说。练习一第 3、4 题。第 3 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判断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公鸡和鸭子虽然摆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得密的鸭子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第 4 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A、用数的方法:先数出红珠子有几颗,黄珠子有几颗,再比较。B、.一颗红珠子和一颗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实数学王国里还有
21、许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板书设计 16 比多少 同样多 多 少 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选孩子喜欢的活动,给孩子质疑的空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以活动方式激发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第二单元:位置 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
22、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 17 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
23、“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单元教学重点:1.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单元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课时:3 课时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18 教学内容:教材第9 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
24、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过程与方法: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 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教学用具:课件,交通情景挂图,十二生肖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19 观察画面
25、,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 3 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练习。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
26、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前、后)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练习。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20 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b 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 在另一个同学的 (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2)做“说反话”游戏。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
27、”“前”“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板书设计:位置 上下 前后 教学反思:“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一般学生在 6 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可能很多老师都会觉得,既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经常 21 接触,应该懂得了。然而在课前我尝试对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发现学生掌握的并不如想象中的好,他们只是表面上的感知,理解得较为浅显,尤其是参照对象不同时,学生很容易做出判断。第二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教学
28、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 “左、右”的相对性。(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 己的语言表达。过程与方法:经历“左、右”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 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簧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教学用具:教师:课件,水果。学生:铅笔、橡皮、铅笔盒等学具。22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左”和“右”(1)活动一:认识汉字“左”“右”。教师:老师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
29、好多字了,对不对?出示汉字:左、右 教师:谁认识这两个字?认识的同学请把手举得高高的。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你用右手做什么?(2)活动二:介绍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教师提问:谁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3)活动三:“找朋友”游戏。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 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一说左手,你们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你们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
30、,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放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开始,教师由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说出: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右耳、左耳 23 (4)活动四:找位置。过渡语:你们爱吃水果吗?桌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请把它们轻轻倒出来。师迅速摆好三种水果。看见什么了?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橘子、梨)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拿出香蕉,把香蕉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让西瓜和梨挨着,放于梨的左边。教师:你们说说,橘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5)活动五:找同学家。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出示图片)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
31、玩。小龙只知小明家在中心医院的左边,到底是哪一栋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看图再帮帮他 三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1)活动一:讨论。指名学生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游戏。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右手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24 为什么?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2)活动二:帮一帮。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小明却被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指名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让学生像小明
32、那样站好指右边。(3)活动三:上下楼梯。出示图片:少年宫。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展开讨论。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a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b提问:(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都是靠右走的吗?那你们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之外,还在什么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4)活动四:找球。游戏规则:先找一个同学,蒙上他的眼睛,再找一个同学,让他拿好球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学生开始把行走路线 25 告诉给被蒙眼睛的同学。教师: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说得特别清楚,让他能顺利地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四、课堂
33、小结 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板书设计:位置 左右 教学反思:“左、右”的教学内容是排在“上、下、前、后”之后。对于左、右,一年级的学生其实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在描述上学生很容易将左右混淆。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动,以游戏形式融入教学环节中,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来感悟左右的相对性。第三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二1、2、3、4 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26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
34、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教学用具:挂图或投影 教学过程:一、第 1 题。教师组织学生游戏,游戏当中教师提出要求,如小东的前面是谁,小云在小华的 面。组织学生看教材第 11 页,或出示投影,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说一说。二、第 2 题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教师提出要求,如:从前往后 第 4位同学请站起来,请 xxx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 27 做。学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学生根据要求做。三、第 3 题。把附页中的小兔和乌龟贴在图中,再看图讲故事 说
35、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四、第 4 题。(1)教师出示第四题图画,提出要求:请帮小明布置房间。说一说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合适。(2)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板上贴。(3)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28 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一节数学练习课如何把它上生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难把握。考虑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教师在练习课的设计中应该安排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对本节练习课更加投入
36、。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 页第 33 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5 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 5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 0 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 29 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 5 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 5 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 5 以内
37、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 5 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 5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5、能运用 5 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单元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
38、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单元课时安排:30 1、15 的认识3 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 课时 3、0 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 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 15 教学内容:15 的认识及书写(第 14 页第 16 页)完成第 18 页的第 1 题第 2 题 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会写 15 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 15 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3、会用 5 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点:掌握 15 各数的写法。教学难点:掌握 15 各数的基数含义和数的排列顺序。教学准备:师:各种动物的卡片 5 张以内,15 的
39、数字卡片,5 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棒。31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 15 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 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1 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像这样:1 个人、1 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 1 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1 表示的?(3)请你拿出 1 根小棒 2、认识 2 (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 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3 表示的,请你说一说。32 师:像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 3 表示。(2)
40、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3 表示的?(3)请你拿出 3 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 3 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 4、5 (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33 板书:5 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问:3 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 2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41、1、请你伸出 4 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 3 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 5 个圆片。三、教学写数字 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四:练一练 第 18 页的第 12 题,学生做在书上(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同桌相互说一说。34 板书设计:认识 15 1 2 3 4 5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学生对 15 各数的认识早在幼儿园及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并能认读。因此,从他们的实际经验出发,在这节课中我没有在认识数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是有序地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42、并随之在数一数中出示了 15 各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这节课的重点是写数字的教学上,把每个字的关键点讲出,用简短的话帮助学生记忆,并范写、讲解写数字的要领和书写位置。第二课时:比大小 教学内容:比大小(第 17 页的内容)完成第 18 页的第 3、8 题 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35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 5 以内的数比大小。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及其含义 教学准备:师:主题图或小猴图
43、片三个、梨的图片 4 个,桃的图片 3 个,香蕉的图片二个。生:15 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 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 15 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36(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 32 34 3 等于 3 3 大于 2 3 小于 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
44、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2、出示第 17 页下面思考:(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三、练一练 第 18 页的第 38 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课堂小结:37 说说你这节课学了什么?板书设计:比大小 33 32 34 3 等于 3 3 大于 2 3 小于 4 教学反思:在教学比大
45、小时,我利用情境图调动学生的兴趣,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的两个量之间的多少关系,并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三种符号,一开始让学生来区分这三种符号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并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得语言来记忆三种符号。第三课时:第几 教学内容:第几(第 20 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 23 页的第 1、2 题 教学目标: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38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
46、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第几的含义。教学难点: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 18 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二、探求新知 1、教学“第几”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39(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 2
47、的?(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 4 和第 5 的理由。(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2、区分“第几个”和“几个”(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 5 地是谁?(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 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 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1、投影出示:5 只小鸟 40 把左边的 4 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 4 只小鸟涂上颜
48、色。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 4 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四:作业:数学书第 20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课堂小结:说说看,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数量是多少。“第几个”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学反思:几和第几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认识几和第几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知识点是很容易混淆的。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是以活动为载体进行教学,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 41 燥为愉快,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深化新知。第四课时:分与合 教学内容:几和几(
49、第 21 页和 22 页的教学内容:5 以内数的组成)完成两个“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 4 和 5 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 4 和 5 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教学难点: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圆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向日葵吗?(出示课件)要把四朵向日葵分在两个框里。想一想,会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呢?42 二、学习新知:(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 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想一想,要把这四个
50、圆片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动手试一试,分好后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看谁的方法多。(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4 4 4 1 3 2 2 3 1 4、读的组成(1)先领读:4 可以分成 1 和 3,1和 3 组成 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先分成 1 和几,再分成 2 和几,再分成 3 和几 43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 2 个就可以了)(二)学生合作:学习 5 的组成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