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和屈光不正汇编.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301287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屈光和屈光不正汇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屈光和屈光不正汇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屈光和屈光不正汇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光和屈光不正汇编.ppt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屈光和屈光不正汇编屈光和屈光不正汇编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眼球光学眼球光学眼球光学眼球光学n n眼和成像第1页/共48页n n眼睛作为光学系统,与照相机相似而又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n n其成像原理总体上说是凸透镜成像。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第2页/共48页n n眼的光学特征 眼球的光学结构眼球的光学结构 角膜:整体屈光力约为角膜:整体屈光力约为+43D+43D,占眼球总屈光力的,占眼球总屈光力的2/32/3以上。以上。前房:前房深度会影响眼光学系统的总屈光力。前房:前房深度会影响眼光学系统的总屈光力。虹膜和瞳孔: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通量。虹膜和瞳孔: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通量。晶状体和玻璃

2、体:晶状体的屈光力约为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的屈光力约为+21D+21D,不同,不同调节状态下的屈光力不同。调节状态下的屈光力不同。视网膜:可以被认为是眼光学系统的成像屏幕,是视网膜:可以被认为是眼光学系统的成像屏幕,是一个凹形的球面。其中黄斑区具有最强的分辨能力。一个凹形的球面。其中黄斑区具有最强的分辨能力。第3页/共48页n n人眼的调节人眼的调节 调节(调节(AccommodationAccommodation)是人眼为了对不同物距的目标成像而改变其屈光力的)是人眼为了对不同物距的目标成像而改变其屈光力的过程。过程。人眼的调节通过晶状体的曲率改变而实现。人眼的调节通过晶状体的曲率改变而实

3、现。非调节状态(静息状态):非调节状态(静息状态):睫状肌松弛睫状肌松弛晶状体悬韧带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收缩晶状体曲面平坦晶状体曲面平坦第4页/共48页模型眼模型眼模型眼模型眼n n建立一个适用于进行眼球光学系统理论研究且模拟建立一个适用于进行眼球光学系统理论研究且模拟人眼的光学结构。人眼的光学结构。n nGullstrand IGullstrand I号模型眼:又称号模型眼:又称Gullstrand Gullstrand 精密模型眼,精密模型眼,共有六个面(角膜两个面,晶状体四个面),非调共有六个面(角膜两个面,晶状体四个面),非调节状态下其等效屈光力为节状态下其等效屈光力为+58.64D+58

4、.64D,调节状态下为,调节状态下为+70.57D+70.57D,为高度远视。,为高度远视。n nGullstrand IIGullstrand II号模型眼:包括单一面的角膜和薄晶状号模型眼:包括单一面的角膜和薄晶状体,共三个面。体,共三个面。n n简化模型眼:假三面,忽略晶状体的厚度,非调节简化模型眼:假三面,忽略晶状体的厚度,非调节状态下其等效屈光力为状态下其等效屈光力为+60D+60D。n nEmsleyEmsley改良了改良了Gullstrand IGullstrand I号模型眼,称为号模型眼,称为G-EG-E模型眼,模型眼,是目前最广泛接受的。是目前最广泛接受的。第5页/共48页

5、第6页/共48页n n简略眼是将眼的光学系统简略为仅有一个折射面的简略眼是将眼的光学系统简略为仅有一个折射面的光学结构。光学结构。n n其设计原理为:两主点相近,在调节状态下几乎不其设计原理为:两主点相近,在调节状态下几乎不发生变化;两结点也相近且固定,与晶状体后表面发生变化;两结点也相近且固定,与晶状体后表面距离较小。距离较小。第7页/共48页视网膜像视网膜像视网膜像视网膜像n n视视网网膜膜像像与与光光学学像像:视视网网膜膜像像可可以以是是清清晰晰或或模模糊糊的的,与与成成像像条条件件和和网网膜膜位位置置有有关关。光光学学像像是是物物体体经经过过光光学系统所成的清晰像,不考虑视网膜位置。学

6、系统所成的清晰像,不考虑视网膜位置。n n例例如如:对对于于标标准准简简略略眼眼,高高50mm50mm的的物物体体放放置置在在距距主主点点250mm250mm处,则该光学像的位置和大小为:处,则该光学像的位置和大小为:1=-250mm1=-250mmL=1000/-250=-4.00DL=1000/-250=-4.00DFe=+60.00DFe=+60.00DL=L+Fe=+56.00DL=L+Fe=+56.00D1=1000Xn/L=1336/56=+23.86mm1=1000Xn/L=1336/56=+23.86mm像高像高h=hXL/L=50Xh=hXL/L=50X(-4.00-4.00

7、)/(+56.00+56.00)=-3.57mm=-3.57mm由由上上可可知知,像像距距(23.86mm23.86mm)大大于于轴轴长长(22.22mm22.22mm),故故光学像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实际是不存在的。光学像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实际是不存在的。第8页/共48页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正视与屈光不正正视与屈光不正正视与屈光不正正视与屈光不正n n人眼屈光状态的发育和临床分布 主要集中在正视,并逐渐向近视方向移位,其中,中高度近视多于中高度远视。主要集中在正视,并逐渐向近视方向移位,其中,中高度近视多于中高度远视。从出生到学龄前,屈光不正分布向远视方向倾斜;到学龄前,分布逐渐

8、向正视从出生到学龄前,屈光不正分布向远视方向倾斜;到学龄前,分布逐渐向正视方向移位,并向近视方向倾斜。这个屈光度向正视方向移位,整个屈光度趋方向移位,并向近视方向倾斜。这个屈光度向正视方向移位,整个屈光度趋于稳定的过程成为正视化,多在于稳定的过程成为正视化,多在6-86-8岁完成。岁完成。影响屈光不正分布的因素中,年龄起到重要作用。影响屈光不正分布的因素中,年龄起到重要作用。第9页/共48页n n正视(正视(emmetropiaemmetropia):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外):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界的平行光线(5m5m)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

9、黄斑中心凹聚焦。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n n屈光不正(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refractive error):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故不能产生清晰像。又称非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故不能产生清晰像。又称非正视(正视(ametropiaametropia)。)。n n远点(远点(far pointfar point):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与视):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

10、的位置。n n正视的远点在无穷远,近视的远点在眼前与无穷远正视的远点在无穷远,近视的远点在眼前与无穷远之间的一定距离上,而远视的远点则在眼后某距离之间的一定距离上,而远视的远点则在眼后某距离上。上。第10页/共48页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近视近视近视近视n n近视(近视(myopiamyopia):人眼屈光力相对于眼轴长度过大的一种屈光不正,即在非):人眼屈光力相对于眼轴长度过大的一种屈光不正,即在非调节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即远点调节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即远点移近的一种屈光状态。移近的一种屈光状态。看远不清看远不清看近

11、不需调节看近不需调节或需调节小或需调节小第11页/共48页n n近视眼矫正的镜片度数由镜片到眼睛的距离和近视近视眼矫正的镜片度数由镜片到眼睛的距离和近视眼实际矫正度数(镜眼距离为零时)两者共同决定。眼实际矫正度数(镜眼距离为零时)两者共同决定。第12页/共48页近视的发病机制n n后天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后天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1.1.眼内肌的作用学说眼内肌的作用学说2.2.眼外肌的作用学说眼外肌的作用学说3.3.眼内压的作用学说眼内压的作用学说4.4.眼球充血的作用学说眼球充血的作用学说5.5.角膜散光的作用学说角膜散光的作用学说n n先天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先天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n n继发性近视

12、眼的发病机制继发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n n并发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并发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第13页/共48页n n近视眼的分类 按近视程度轻度近视 为-3.00D及以内的近视中度近视 -3.25D至-6.00D的近视高度近视 -6.25D至-10.00D的近视重度近视 -10.00D以上的近视按屈光成分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屈光指数性近视调节性近视按病程进展单纯性近视病理性近视按有无动态屈光参与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性近视第14页/共48页n n其他类型的近视其他类型的近视1.1.外伤性近视外伤性近视2.2.中毒性近视中毒性近视3.3.药物性近视药物性近视4.4.糖尿病性近视糖尿病性近视5.5.

13、器械性近视器械性近视6.6.空间近视空间近视7.7.夜间近视夜间近视8.8.其他其他 如早产儿近视、潜水性近视、癌症性近视如早产儿近视、潜水性近视、癌症性近视等等第15页/共48页近视的诊断和处理近视的诊断和处理近视的诊断和处理近视的诊断和处理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1.视功能:远视力下降,近视力尚可。视功能:远视力下降,近视力尚可。2.2.可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闪光感等。可有不同程度眼底改变,如可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闪光感等。可有不同程度眼底改变,如豹纹豹纹状眼底状眼底 、近视弧形斑近视弧形斑、黄斑部病变黄斑部病变、后巩膜葡萄肿后巩膜葡萄肿、周边眼底改变周边眼底改变等。等。3.3.

14、一般近视者,较少发生弱视,但可有外斜视。一般近视者,较少发生弱视,但可有外斜视。第16页/共48页n n近视眼矫正的基本原理是经准确验光后确定近视度近视眼矫正的基本原理是经准确验光后确定近视度数,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散开光线,使其进入眼屈光数,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散开光线,使其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上。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上。n n矫正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最佳视力的同时让患者感觉矫正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最佳视力的同时让患者感觉舒适和用眼持久。舒适和用眼持久。1.1.光学矫正:框架眼镜和接触镜光学矫正:框架眼镜和接触镜2.2.角膜塑形镜:一般只能暂时矫正角膜塑形镜:一般只能暂时矫正-6.00D-6.00D以

15、内的近以内的近视视3.3.手术治疗:角膜屈光类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手术治疗:角膜屈光类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4.4.药物药物第17页/共48页n n近视眼的预防近视眼的预防1.1.预防近视的发生预防近视的发生2.2.预防近视的并发症预防近视的并发症 近视眼致盲的主要原因是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近视眼致盲的主要原因是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和青光眼。第18页/共48页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远视远视远视远视n n远视(远视(hyperopiahyperopia):是指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是指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后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感光

16、细胞层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的一种屈光状态。视远不清视远不清视近更不清视近更不清始终需要调节始终需要调节容易视疲劳容易视疲劳第19页/共48页n n远视眼的远点为一虚像远视眼的远点为一虚像点,位于视网膜之后。点,位于视网膜之后。n n远视眼的近点随调节力远视眼的近点随调节力的不同而变化。的不同而变化。n n远视眼矫正的镜片度数远视眼矫正的镜片度数由镜片到眼睛的距离和由镜片到眼睛的距离和远视眼实际矫正度数远视眼实际矫正度数(镜眼距离为零时)两(镜眼距离为零时)两者共同决定。者共同决定。n n远视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远视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眼球的眼轴相对较短致眼球的眼轴相对较短或眼球屈光力下降或眼球屈光力

17、下降第20页/共48页远视的分类远视的分类远视的分类远视的分类按解剖特点轴性远视:生理或病理性眼轴缩短屈光性远视按远视度数低度远视:+3.00D+5.00D低度远视:+5.00D按病理生理学生理性远视病理性远视第21页/共48页按调节状态隐性远视显性远视全远视绝对性远视随意性远视全远视显性远视(接受矫正)隐性远视(不接受矫正)年龄增长绝对性远视(调节失代偿)随意性远视(调节失代偿)年龄增长第22页/共48页远视的诊断和处理远视的诊断和处理远视的诊断和处理远视的诊断和处理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1.视疲劳:过度调节视疲劳:过度调节2.2.内斜视:远视内斜视:远视过多的调节过多的调节过多的集合过

18、多的集合调节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斜视性弱视斜视性弱视3.3.病理变化:常伴小眼球、浅前房病理变化:常伴小眼球、浅前房,视乳头小、色红、边界不清,视乳头小、色红、边界不清,“假性视乳假性视乳头炎头炎”第23页/共48页框架眼镜矫正框架眼镜矫正n n矫治原则:矫治原则:1.1.出生到出生到6 6岁,如无视力和双眼视功能异常,可不岁,如无视力和双眼视功能异常,可不矫正。矫正。2.2.6 6到到2020岁,保守矫正。因调节能力较强,正镜度数岁,保守矫正。因调节能力较强,正镜度数可适当减量。可适当减量。3.3.2020到到4040岁,如有症状,近距离全矫,远距离矫正岁,如有症状,近距离全矫,远距离矫正可

19、适度减量。可适度减量。4.4.4040岁后,近距离全矫,远距离矫正可少许减量。岁后,近距离全矫,远距离矫正可少许减量。5.5.内斜,建议全矫。内斜,建议全矫。6.6.外斜,部分矫正。外斜,部分矫正。n n睫状肌麻痹验光:反映一个相对准确的屈光状态。睫状肌麻痹验光:反映一个相对准确的屈光状态。第24页/共48页处方考虑因素处理处理睫状肌张力一般情况下,将将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减去1.00DS患者年龄患者越年轻,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降低量越大病史初诊时验光结果适当减少;有镜片佩戴史者亦然残余调节量一般应小于1.00DS非睫状肌麻痹验光非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越接近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其结果越接近最终处方度

20、数接触镜矫正屈光手术第25页/共48页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散光散光散光散光n n散光(散光(astigmatismastigmatism):平行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平行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焦线间的最小弥散圆的一种屈光状态。其差异透镜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焦线间的最小弥散圆的一种屈光状态。其差异透镜为一个球柱联合透镜。为一个球柱联合透镜。n n生活中很难找到一只完全没有散光的眼睛。生活中很难找到一只完全没有散光的眼睛。第26页/共48页散光的光学基础散光的光学基础散光的光学基础散光的光学基础n n标准的眼科光学角度标

21、记法标准的眼科光学角度标记法18045 090135垂直定律:散光的某一子午线所成像为一垂直于其本身的直线。第27页/共48页n nSturms 光锥第28页/共48页n n球柱镜转化:球柱镜转化:“和球变号轴和球变号轴”+2.00+2.00+3.00+3.00PL+1.00-1.00PL+2.00+3.00+2.00DS/+1.00DCX60 -1.00DCX150第29页/共48页n n等效柱镜等效柱镜1.1.将光学十字中两主子午线的屈光度相加,取平均将光学十字中两主子午线的屈光度相加,取平均值。值。2.2.将柱镜成分的一半与球镜成分相加,取代数和。将柱镜成分的一半与球镜成分相加,取代数和

22、。如:如:+3.00/-1.00X180 +3.00/-1.00X180 等效球镜为等效球镜为+2.50+2.50 -2.00/-2.00X90 -2.00/-2.00X90 等效球镜为等效球镜为-3.00-3.00 +1.00/-1.00X155 +1.00/-1.00X155 等效球镜为等效球镜为PLPL第30页/共48页散光的病因散光的病因散光的病因散光的病因1.1.曲率原因:可能影响眼球各屈光成分曲率的因素曲率原因:可能影响眼球各屈光成分曲率的因素就必然会影响到眼球的屈光状态,当这种变化在就必然会影响到眼球的屈光状态,当这种变化在眼球各子午线方向不等时,就产生散光。眼球各子午线方向不等

23、时,就产生散光。2.2.眼球各屈光成分偏斜:晶状体半脱位、后巩膜葡眼球各屈光成分偏斜:晶状体半脱位、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脱离术后手术填压。萄肿、视网膜脱离术后手术填压。3.3.屈光指数的改变屈光指数的改变4.4.轴长变化轴长变化第31页/共48页散光的分类散光的分类散光的分类散光的分类n n按照散光的规则程度按照散光的规则程度1.1.规则性散光:最大屈光力与最小屈光力的子午线相差规则性散光:最大屈光力与最小屈光力的子午线相差9090。2.2.不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与最小屈光力的子午线相差不等于不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与最小屈光力的子午线相差不等于9090。n n按照眼球屈光成分按照眼球屈光成分1

24、.1.角膜前表面散光角膜前表面散光2.2.角膜后表面散光角膜后表面散光3.3.晶状体散光晶状体散光4.4.其他其他第32页/共48页n n顺规、逆规的斜轴的分类顺规、逆规的斜轴的分类1.1.顺规散光:角膜高屈光力子午线位于垂直位顺规散光:角膜高屈光力子午线位于垂直位(3030),即),即6060到到120120之间。之间。2.2.逆规散光:角膜高屈光力子午线位于水平位逆规散光:角膜高屈光力子午线位于水平位(3030),即),即3030到到150150之间。之间。3.3.顺规散光:角膜高屈光力子午线位于顺规散光:角膜高屈光力子午线位于3030到到6060之之间,或是间,或是120120到到150

25、150之间。之间。第33页/共48页n n按照屈光状态分类按照屈光状态分类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第34页/共48页单纯远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第35页/共48页复合近视散光复合近视散光第36页/共48页复合远视散光复合远视散光第37页/共48页混合散光混合散光第38页/共48页散光的诊断和处理散光的诊断和处理散光的诊断和处理散光的诊断和处理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1.视力下降:未矫正的散光患者由于不能清晰地将外界事物成像于视网膜上,视力下降:未矫正的散光患者由于不能清晰地将外界事物成像于视网膜上,必然造成视力的下降。必然造成视力的下降。2.2.视物疲劳:散光患者通过调节尽可能将最小弥散圆成像于

26、视网膜上,从而视物疲劳:散光患者通过调节尽可能将最小弥散圆成像于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持续的调节最终产生视物疲劳。改善视力,持续的调节最终产生视物疲劳。第39页/共48页n n规则性散光的处理规则性散光的处理1.1.框架眼镜矫正框架眼镜矫正低度散光:如有症状,予柱镜处方。低度散光:如有症状,予柱镜处方。高度散光:给予柱镜以提高视力。高度散光:给予柱镜以提高视力。逆规散光:如有症状,予柱镜处方。逆规散光:如有症状,予柱镜处方。斜轴散光:如有症状,予柱镜处方。斜轴散光:如有症状,予柱镜处方。2.2.接触镜矫正接触镜矫正3.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n n不规则散光的处理:临床上多由眼外伤或眼部手术不规

27、则散光的处理:临床上多由眼外伤或眼部手术造成,可以通过佩戴造成,可以通过佩戴RGPRGP矫正。矫正。第40页/共48页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 屈光参差屈光参差屈光参差屈光参差n n屈光参差(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anisometropia):双眼在一条或者两条主子午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双眼在一条或者两条主子午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异,且差异异,且差异 1D1D。n n相关问题相关问题1.1.双眼矫正视力不等带来的棱镜效应。双眼矫正视力不等带来的棱镜效应。2.2.双眼所需调节不等。双眼所需调节不等。3.3.双眼相对放大率不等。双眼相对放大率不等。第41页/共48页屈光参差的光学基础

28、屈光参差的光学基础屈光参差的光学基础屈光参差的光学基础第42页/共48页屈光参差的病因屈光参差的病因屈光参差的病因屈光参差的病因n n多认为屈光参差的发展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具体机制不明了。多认为屈光参差的发展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具体机制不明了。n n还有其他因素引起屈光参差还有其他因素引起屈光参差1.1.发育因素发育因素2.2.双眼视功能异常双眼视功能异常3.3.外伤和其他疾病外伤和其他疾病4.4.手术因素手术因素第43页/共48页屈光参差的分类屈光参差的分类屈光参差的分类屈光参差的分类n n按照屈光状态的差异按照屈光状态的差异1.1.散光性参差散光性参差2.2.同性屈光参差同性屈光参差复合远视

29、性参差复合远视性参差复合近视性参差复合近视性参差复合散光性参差复合散光性参差3.3.混合性屈光参差混合性屈光参差4.4.单纯散光性参差单纯散光性参差5.5.单纯远视性参差单纯远视性参差6.6.单纯近视性参差单纯近视性参差7.7.垂直性参差垂直性参差第44页/共48页n n按照参差量按照参差量1.1.低中度:低中度:0 0到到2D2D之间,患者多可耐受之间,患者多可耐受2.2.高度:高度:2.252.25到到6D6D之间,患者会有较明显的双眼视之间,患者会有较明显的双眼视的问题的问题3.3.重度:超过重度:超过6D6D,出现单眼抑制,出现单眼抑制n n按照病因按照病因1.1.遗传性:先青、先白等遗传性:先青、先白等2.2.获得性:外伤、球内占位获得性:外伤、球内占位n n按照眼球屈光成分按照眼球屈光成分1.1.眼轴长度眼轴长度2.2.晶状体晶状体3.3.角膜角膜第45页/共48页n n儿童患者应予以全矫,防止弱视或抑制的出现。儿童患者应予以全矫,防止弱视或抑制的出现。n n成人患者成人患者1.1.一般鼓励矫正一般鼓励矫正2.2.视疲劳或斜视时应全矫。视疲劳或斜视时应全矫。3.3.不等像视镜不等像视镜4.4.接触镜接触镜5.5.交替性注视交替性注视第46页/共48页谢谢谢谢第47页/共4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