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3003739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课程标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课【适用专业】各类专业【授课单位】【总学时】38【教 材】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管河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企业在招聘人才 时,除了对从业人员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明确要求外,还格外注重从业人员 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要想在 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足,从业人员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为此,特开设了 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课程。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将企业文化与职业

2、素养相结合,并将二者与校园 文化有效融合,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课程分为理论篇和实 践篇,在使学生充分认识员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以及职业素养对职业生涯发展 重要性的基础上,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应用写作、职场礼仪和自 我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职业素养的相关要求及提升途径。通过学习本课程,学 生能够对企业文化有正确的认识,自觉树立提升职业素养的意识,并在日常学习 和生活中积极实践,为将来走向职场及提升职业竞争力做好准备。(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总体是做到真正贯彻高等教育的要求,注重实用性,理论为实 用而设,教师为实用而教,强调以案例为引导、以实训为手段,以实际技能为

3、目 标。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 验相结合、把知识传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水平。1、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层次性、趣味性,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2、在教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建立个案辅导。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1尚晓梅,高静,郝路露.中国商道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9.2华瑶.企业文化与评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崔正华,王伶俐,李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Em.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2018.4苏万益,成光琳.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

4、道德(第三版)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21.需要,对教学内容可以在标准的基础上灵活掌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按适当的 比例进行。3、构建“体验一理解一对话一反思”的教学模式,遵循“教师引导,学生 思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原则。4、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同时兼顾态度、知识、技能、情感等基本要素。以“先 学做人,后学做事”作为课程内容安排和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自始至终强 调义务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显性目标, 以增强学生的综

5、合素质为隐性目标,系统讲解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 责任意识、竞争意识等职业意识,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能力,实现知识传 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积极融入企业文化;(2)掌握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践行企业文化的策略,明确员工在企业文 化中的角色,能够积极践行企业文化理念,做合格员工;(3)掌握性格和职业兴趣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与职业的关系,明确职业选 择的方法和步骤,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职业兴趣,明确职业方向;(4)熟悉职业素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掌握

6、提升职业素养的意义和途径, 能够自觉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5)理解诚信的内涵、价值和培养方法,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以 诚为本,讲求信用;(6)掌握爱岗敬业的内涵和三种境界,熟悉增强敬业意识的方法,能够在 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积极进取;(7)理解创新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自觉增强责任意识;(8)掌握提高安全意识的方法,明确竞争意识的基本要求,以及竞争中矛 盾化解的方法,能够正确看待竞争,并能采取恰当的方式化解竞争中的矛盾;(9)掌握职业能力的了解途径和提升方法,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个人的 职业能力水平和沟通能力;(10)掌握执行能力的内涵和提升方

7、法,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执行能力,以适应社会各行业卤位工作需要(11)掌握常见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方法,以适应社会各行业岗位工作需 要;(12)掌握条据、启事、倡议书、申请书、计划和总结的结构与写法,明确 撰写的注意事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口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应用写作问题;(13)能够按照职场礼仪的要求,自觉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着装等,能够 自觉遵守职场中的日常礼仪及办公室礼仪;(14)掌握时间管理方法及提高自我效能的策略和缓解压力及情绪管理的方 法,能够运用时间管理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有效提高自我效能管理好自己 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2、素质目标(1)树立正确

8、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明确企业文化理念和价值导向, 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2)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增强职业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3)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4)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职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与修养, 提升未来职业竞争力;(5)重视执行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未来职业竞 争力;(6)培养良好的应用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7)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培养大局意识,服从上级的正确指示,在工作中钾足干劲、只争朝夕,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出色地完成上级

9、安排的各项任务。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序号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分配1企业文化(1)认识企业文化(2)掌握企业文化的内容(3)明确员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1)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2)能够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积极融入企业文化(3)掌握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4)明确员工在企业文化中的角色(5)掌握践行企业文化的策略(6)能够积极践行企业文化理念,做合格员工(7)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8)明确企业文化理念和价值导向,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42职业与职业素养(1)认识职业(2)熟悉职业素养的基本知识(1)了解职业的内涵、特征和分类(2)掌握性格和职业兴趣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与职业的关

10、系(3)明确职业选择的方法和步骤(4)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职业兴趣,明确职业方向(5)熟悉职业素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6)掌握提升职业素养的意义和途径7)能够自觉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5)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增强职业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43职业道德(1)认识职业道德(2)诚实守信(3)爱岗敬业(1)了解职业道德的特征、作用和主要内容(2)理解诚信的内涵、价值和培养方法3)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以诚为本,讲求信用(4)掌握爱岗敬业的内涵和三种境界(5)熟悉增强敬业意识的方法(6)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积极进取(7)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44职业意

11、识(1)增强责任意识(2)树立创新意识(3)提高安全意识(4)增强竞争意识(1)了解责任与责任意识,掌握增强责 任意识的方法(2)理解创新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3)能够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自觉增强 责任意识(4)能够跳出思维的局限看待事物5) 了解安全意识和常见安全事故的预 防与应对的相关知识,掌握提高安全意识 的方法(6) 了解竞争意识,明确竞争意识的基 本要求,以及竞争中矛盾化解的方法7)能够正确看待竞争,并能采取恰当 的方式化解竞争中的矛盾(8)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职业使命感与 社会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与修养,提升 未来职业竞争力45职业能力1)了解职业能力2)提升沟通能力(1)熟悉职业能力

12、的基础知识,掌握职业能力的了解途径6(3)增强团队合作能力4)强化执行能力5)提升创新能力(2) 了解沟通的基础知识,掌握职业沟 通能力的提升方法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个人的职业 能力水平(4)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5)理解团队合作的内涵、作用和原则(6)掌握执行能力的内涵和提升方法(7)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执行能力,以适应社会各行业岗位工作需 要(8) 了解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掌握常 见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方法(9)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 适应社会各行业岗位工作需要(10)重视执行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未来职业竞争力6应用写作(1)领会条据

13、写作规范(2)熟悉启事写作规范(3) 了解倡议书、申请书写作规范(4)明确计划写作规范(5)掌握总结写作规范了解条据、启事、倡议书、申请书、 计划和总结的基础知识(2)掌握条据、启事、倡议书、申请书、 计划和总结的结构与写法(3)明确撰写条据、启事、倡议书、申 请书、计划和总结的注意事项(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工作和 生活中出现的应用写作问题(5)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文书 并按照规范格式进行撰写(6)培养良好的应用写作能力和文字表 达能力: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 客观地看待问题67职场礼仪(1)掌握个人礼仪(2)熟悉日常礼仪(3)了解办公室礼仪1)了解职场中的仪表礼仪、着装礼

14、仪和姿态礼仪(2)能够按照职场礼仪的要求,自觉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衣、着装等(3)掌握称呼礼仪、握手礼仪、介绍礼仪和名片礼仪(4)能够自觉遵守职场中的日常礼仪5)明确办公室基本礼仪、电话礼仪和人际交往礼仪(6)能够自觉遵守职场中的办公室礼仪7)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8自我管理(1)加强时间管理(2)加强自我效能管理(3)做好压力管理与情绪管理(1) 了解时间管理的内涵和陷阱,掌握时间管理方法(2) 了解自我效辨的内涵,理解自我效 能的影响因素,掌握提高自我效能的策略3)能够运用时间管理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4)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有效提高自我效能5)明确压力的概念和类型,掌握

15、缓解压力的方法(6) r解情绪及其对个体的影响,掌握 情绪管理的方法(7)能够正确看待压力、而对压力、缓解压力(8)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9)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1增强自信心,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合计38四、课程实施(-)教学条件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 设备,实现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共享,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案例分析、项目 实训等。(二)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遵循“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原则,采用讲解.、多媒体演示、场景 模拟法、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知识应用的机会。(1)讲解法

16、:主要用于讲授本课程的基础知识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2)多媒体演示法:在讲解过程中,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直观手段来 呈现教学内容,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其知识储备能力和 综合文化素质。(3)场景模拟法:针对所教内容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化的模拟训 练来提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4)讨论法:根据知识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题讨论,使其在 讨论中逐步提升交际能力、思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5)翻转课堂法: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上对自己学到的知 识点进行分享和讲解,并对其讲解进行补充和评价,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

17、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课程的教学评价由形成性测评(40%)和终结性测评(60%)组成,其考核要 求如下:1.形成性测评形成性测评考核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 展情况,包括出勤考核(10%)、课堂参与程度考核(10%)、作业完成质量考核(20%) 等。(1)出勤考核本项考核通过课前点名考核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迟到15分钟以内每次扣1 分,迟到15分钟以上或无故缺勤一节课每次扣2分,该项考核累计最多扣10 分。(2)课堂参与程度考核本项考核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堂积极发言来评判

18、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 动性、课堂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的思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其对课堂教学知识 的掌握情况等。只要学生能按时上课听讲,即可获得5分的基本分。学生上课发 言一次,即可另外获得0.5分,课堂发言最多可得5分。学生的最后成绩为“5+ 课堂发言得分”。(3)作业完成质量考核本项考核主要通过学生作业来检测其对教学主体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实 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每次作业成绩按照 相应标准而定,学生作业质量划分为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7分)、 及格(6分)和不及格(0分)五个档次。最后的作业成绩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 成绩的平均数。2.终结性测评终结性测评主要考核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所达到的水平,通过期末考试进行 考核。期末考试由闭卷笔试(60%)组成,主要评估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知识的 掌握情况与综合运用能力。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教材使用1 .建议教材管河梁.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2 .参考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