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名师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997271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名师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名师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名师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名师表格式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1古诗词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 时间3课时学标 教目1 .会认“杂、篱”等6个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2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 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教学 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 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 完整地理解诗意。第一课时(四时田园杂兴)教学 目标L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 想感情。2 .自主识字,会读“杂、篱”两个字,会写“杂、稀、蜻、蜓、蝶”

2、等5个生 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4 .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 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 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 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L揭题。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 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出示课件2】(学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 “杂”字,下面的部分

3、,不是“木”。2.读诗题,解题意。导入环节的设计,回顾 旧知,引起新知,激发 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 准备。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一字,故学者称其为“诚 斋先生”。【出示课件23】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 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 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 触发了他的诗兴。【出示课件24】课学神 新教分J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25】(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借助课 文

4、注释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26】(1)生字注意读准平舌音“宿”,翘舌音“疏”,边音“篱” 指导书写“篱、疏”注意“篱”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倒数第二笔是撇折。“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撇,下面的“止 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2)词语理解。【出示课件27】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疏疏:稀疏。阴:树荫。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1 .了解景物。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 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 些景物。预设:杨万里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篱笆)“树” “菜花”(油菜花)“儿童”“黄蝶”;预设:从图中还

5、能看到田边小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课 文,解决字词障碍,可 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 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 兴趣。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 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 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 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 习古诗“欣赏风景”的小窗。从诗中找景,再 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 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 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 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篱落”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板书:篱落、一径、 枝头(静)儿童、黄蝶、菜花(动)2.再读诗句,读通顺。四、重点突破,理解诗意1 .看看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出示课 件28】.读诗句,作者是怎样描写这

6、些景物的?说一说。()的篱落 ()的小径()的儿童 ()的蝴蝶()的菜花 ()的树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 基础,在理解过程中, 辅以画面帮助,在联系 中发现古诗理解的规 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 了知识,掌握了语言规 律,使学习有规律可 循。根据对词语的理解,小组讨论交流。选代表展示交流:预设:篱笆很稀疏,小路很长。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 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 是跑。“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没有找到) 我们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中的“无”也是指“没有”的意思?(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无”是没有的意思。).再读诗句,读好节奏。【出示课件29】宿新

7、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入诗境、悟诗情在交流 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 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 的境形成共鸣。五、吟吟诵诵,渐入诗境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 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吧!小组交流说诗意,再在全班交流:【出示课件30】(诗句的大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 花儿谢了,露出一些新绿,叶子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黄山的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板书:黄新绿黄).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 他有怎样的感受呢?【出示课件31】预设: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

8、吸引了,非常喜爱这乡村田园 风光。(板书:情:喜爱)请你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2 .配乐一齐读诗。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 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 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 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 境,使诗境丰满,境入 人心。六、图文对照,学编故事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 是一个短短的镜头,展开想象,把你“见”到的说给同学 听听吧。【出示课件321(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 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 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

9、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 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 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 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 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 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 把手合拢,那蝴蝶己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 了,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 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 去寻找新的快乐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在背诵的基础上,把这首诗默写下来,注意不要写错别字。课

10、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分钟七、课堂总结,再现课文。【出示课件33】1 .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生活 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用喜爱 的语气再读一读全文吧!2 .本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也是一个有趣的 故事,请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看谁写得生动,想象丰富。板书 内容诗宿新市徐公店【出示课件34情 喜爱画:篱落、一径、枝头(静)画追入儿童黄蝶菜花(动)意色:黄(绿)(黄)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35-37】一、一字多音我会选。xiu su1 .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2 .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二、读拼音,写汉字。)的11 ba ()上

11、,准备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ii xu ()落在xishQ (要在这儿借si () 一晚。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宿()未()径()菜(宜()味()经()彩(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1 .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诗中描写了 种景物,分别是。表达了诗人 之情。2 . “ ,。”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答案】一、徐徐篱笆生疏二、住宿适宜未来品味小径经过白菜彩色三、1. xiu 2. su四、1.宋 杨万里6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1 .注重诵读指导。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

12、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 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 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2 .图文结合,读中理解诗意,悟出诗情。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感 受诗情讲求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 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 扑蝶图”中。不足之处:在朗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今后应该多联系

13、生活,谈体会和感悟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感情朗读,多多培养学生的感 情朗读古诗的能力。第三课时学标 教目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认识“锄、剥” 2个字,会写“茅、檐、翁、锄、赖、剥”等6个字,适时 引领学生理解“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3 .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 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4 .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 的方法学习古诗词。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 钟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 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

14、习一首词,它 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一一清平 乐村居。【出示课件39】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边写边提醒:写字像做人导入课文,解题入手, 介绍词牌,扫除题目带 来的阅读障碍。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齐读课题。2 .(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 么?(师板书“村居”)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师 板书“清平乐yu6”,并齐读)“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想象一下: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清凉舒 适。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 觉。)3 .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 灵性、有生命,就活起来了。学语文就要这

15、样。指读:清平乐村居4 .师介绍:【出示课件40】“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 奏的。光听这个词牌名,你有怎样的感受?(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 的感觉。)新课 教学 ( ) 分钟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1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 正腔圆,一字不差。2 .学生自读课文。提醒: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 来,去寻找那种清静、平利、惬意的感觉。3 .检查初读。谁来都给大家听?(读得正确即可,教师相机正音。)【出示课件41】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檐”。 “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五笔是点,最后一笔是撇,别忘记写。“檐”左窄右宽,右边的

16、横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 长短不一,“言”字上面一横最长。初读课文,分散识字、 写字,鼓励学生带着任 务自学、自读。体现学 生学习主人翁地位。4 .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全词。5 .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42】(词的特点: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词有上下片;词 是押韵的。)6 .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没有哪个字、哪个词 语、或是哪个句子不理解。有问题吗?有了问题,怎么办?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 一想、同桌议一议。学生自主学习。7 .交流释疑。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预设:“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翁” 字上面是一个“公”字,那就是说“

17、翁”指老公公。“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就是指老婆婆,老奶奶。 翁媪就是指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预设:谁知道“溪东”这个词的意思?预设:“锄豆”这个词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得联 系上下文。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锄豆就 是锄豆子地里的杂草)我们可不能被文字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不过,我们总 是在错误中长大的。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之美1 .我们理解了一部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 首词。生齐读。2 .听到你们读,老师也非常想读。师用清新的语调读,力求读得入情入境。3 .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吗?【出示课件43 “词”也叫长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小”“草”“媪”,发现了

18、什么?(第一、二、四此环节鼓励学生 质疑释疑,合作交流探 究自己提出的问题。真 正把学习的主动权放 给了学生,训练了学生 动脑及合作的能力。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 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 本首诗词,既可以加深 对诗词的理解,又可以句末尾三个字韵母都相同,都有“ao” )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古人写诗写词讲究押 韵,所以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大家把词的上片读读, 感受一下。(生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们看词的下片哪些字押韵?(东笼 蓬)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这首词有意思吗?我们再读一读。四、放飞想象,浸润静谧之美1 .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 着,你的眼

19、前浮现出哪些阿面?【出不课件44】(生简介画面: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 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2 .品环境(1)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 就细细品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的一 二两句?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词人为什么说是“青 青草”,而不是“青草”?(2)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出示课件45(课件播放潺潺的溪流声)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品读课文,品环境,品 人物,从整体到部分, 读中想象,与文本对 话,感悟诗人表达的感 情。(3)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茅檐”是用泥 巴

20、垒的墙,茅草盖的房,乂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 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老师告诉你们:很多 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笔 下频频出现。(板书:茅檐低小)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 气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 觉读出来。生齐读。3.品人物【出示课件46-47(1)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住着怎样的一家人呢?请接 着读下面。(2)这一家一共有几口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预设:品小儿我最喜欢小儿,因为他很可爱。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儿可爱呢?我说:“你是个无赖,你高兴吗? ”为什么?那作者为什么说小儿是“无赖”呢?(活泼、可爱) (板书:小儿无赖)是的,

21、古代有许多词的意思到了现在就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这就是古今词义的差别,今后我们还会遇到这 样的词。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儿可爱呢?品“卧”。“卧”是什么样的姿态?“卧剥莲蓬的样子”能想象出来吗?(很专注,很认真,还会哼着歌,一会儿还会仰着, 高兴就打个滚,摇头晃脑,晃动着小脚,侧着身子, 用手托着头)师生小结提升:是的,小儿卧的姿势可多了,他愿意 仰着就仰着,愿意师引说:他是多么一一快活、愉快、自由自在、幸福、 惬意难怪冰心奶奶说,“除了宇宙,世上最可爱的就是孩 子”,就是你们,就是这个小儿。谁来读读这句? 品大儿和中儿喜欢大儿,因为他很勤劳。喜欢中儿,因为他会编织鸡笼。会编织鸡笼,那就是说他心灵

22、手巧请同学来读诗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 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出示课件3】(“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 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 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一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 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一一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 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 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 目。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 日” “秋日”“冬日”五组

23、。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 其中的一首。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4】(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土,吴郡(今 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 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土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板书:大儿:勤劳中儿:心灵手巧)品翁媪师讲解:虽然他们年岁逐增,青春不再,容颜己老, 可是童心未泯。人们常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其实 老人往往和孩子i样可爱。前面有同学提出“相媚好” 这个词不懂【出示课件48(课件出示图片:突出“相 媚好”)。你们看图,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靠得很近, 相互亲热地聊天,这就是一一相媚好。“相媚好”指

24、两个人很亲热地说着有感情的话。他们 嘴里操着吴音会说些什么呢?老人们,这么亲密地、甜蜜的说着话儿,拉着家常, 这就是一一相媚好。(板书:翁媪 吴音 相媚好) 如果此时大儿、中儿、小儿听到老人甜蜜的交流,他 们又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一家人生活得怎样?(幸福、甜 美、快乐、温馨、自由自在、与世无争)你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干自 己喜欢干的活,真是各得其乐。你们向往这样的生活 吗?师引读一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 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仅仅是“翁”和“媪”醉了吗?还有谁醉了?(诗人、 我们)(板书:醉)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让我们也醉一回吧! (放音乐,配

25、乐朗读)让我们闭上眼睛,记住这首清平乐。听了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画,仿佛听 到了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这 首清平乐!五、拓展延伸,写话练习【出示课件49】 出示这首词的画面,提出写话要求。1 .配乐写话。此时此刻,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2 .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丽的名字。3 .集体交流交流讨论: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 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4 .背诵这首词。茅檐低小【出示课件50】板书内容板书内容翁媪吴音相媚好醉清平乐村居大儿:勤劳中儿:心灵手巧小儿:无赖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51-53一、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26、。(画上“)清平乐(16 丫诧 )茅檐(yan yang)剥莲蓬 (b。 bao)亡赖(wang wu)相媚好(m6i mei)翁媪(wen do)二、填空。清平乐村居中,“”是词牌名,“村居”是,他的意思是。词的作者是代词人o这是一首描写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 、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三、写一写。“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 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答案】一、yue yan bao wu mei ao二、清平乐”这首诗的题目 乡村生活。宋 辛弃疾。农村景象茅檐、 小溪、青草、 吴农五口之家

27、 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三、示例:你看我们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多么勤劳能干,正在溪东给豆田锄草,二儿子最心灵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子最可爱,躺着在剥莲蓬吃呢!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一是初读词读通顺,正确。先让学生自己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读得字正腔圆。然后, 结合词的特点,如“长短句”“韵脚”以及“词牌名”等特点,让学生深入体会,从而读 出了词的感觉,品出了词的韵味。二是理解词意,解决关键词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指导 学生通过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自助解决困惑。在组织教学 中,根据学情,因生而动,紧紧扣住

28、“无赖”“相媚好”等关键词进行交流与体会,大胆 放手,鼓励学生探究,抓住诗中关键的词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从而深刻地理 解诗词的意旨。三是图文结合,想象画面。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出画面,才能让学生深 入感悟诗情与诗境。通过音乐,为学生创设词的情境,让学生轻声诵读想象,感悟诗词的 意境美。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小学古 诗词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感悟诗歌的意境之美。最后,又通过“这 是一幅 的图画”进行提升,将词的画面用词语进行提炼与升华,学生的“温馨”“幸福”“幽静” “和谐”“欢乐”等感悟将本课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29、四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前面的三个环节中,学生不断与作者 进行对话,也逐步想探究:辛弃疾为什么要表达一个“温馨”“幸福” “幽静”“和谐” “欢乐”的画面呢?不足之处:教学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走,但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了,互动交流的时间少了,大部分 时间老师在讲授,没有真正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后,我认识到除了老师自身有充 足的知识储备,在备课时还要预设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有应对能力,孩子是有思 想的,课堂情况是随时发生变化的,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能不受教学设计的限制, 跳出教学预设,将各个环节做扎实且能巧妙无痕衔接过渡,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备课素材【教

30、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 的生命力。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 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 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这首 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 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 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 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

31、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 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 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 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 往。【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 岁丧母。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 数千卷。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 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

32、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次年,拜刘才邵为师。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 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铃。王庭珪、张九成、胡铃等前辈的 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 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械介绍, 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 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 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胡铃当时谪

33、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 斋记。他“一日而并得二师”,张浚、胡铮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范成大号石湖居土,谥文穆,吴郡(今 江苏苏州)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父母早亡,家境贫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初授户曹,历官监和剂 局、处州知府,累官起居郎。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 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与尤袤、 杨万里、陆游号称“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杨万 里称其:“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缗而不酿,缩而不倍。清新妩媚,奄有鲍谢

34、; 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晚年所作四 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 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 出使金国有日记揽辔录。另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 修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辛弃疾(1140 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 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己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 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 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 情,倾

35、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 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 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 西带湖。【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吴音,一般指吴地的方言,古诗道醉里吴音相媚好,描述的就是吴越的方言。 吴音是吴语的古称之一,也称江南话、江东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 久历史,底蕴深厚,通行于今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 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代表方言为苏州话和上海话。使用人口近一亿,与吴 越文化血脉相承。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

36、园诗,分春 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 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 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 的长幅画卷。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诗卷,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 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描写了 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学习心得分享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之前首先要培养学习的兴趣, 有了兴趣就会有无穷的学习动力。虽然学习的道路是艰辛的,但前 途是光明的,结果令人期待

37、的。现代社会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武装我们, 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变得无比强大。正所谓,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 我们只有把握住每一天,不断的鞭策自己,奋力前行,成功始终是属 于奋进的人。只要坚持学习,成功必将属于你我。我们也必将成为人 生的赢家。愿在好学奋进的道路上,你我结伴前行,相互搀扶、共同进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多彩。携手同行,力U油!钟 课学好 新教1)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 .认识生字:【出示课件5】杂、稀、蜻、蜓、蝶。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2 .指导书写【出示课件6】“蜻、蜓、稀、蝶”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 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3 .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

38、,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 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 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4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7】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2)麦花:养麦花。养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 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 供食用。(3)岐(jia)蝶:蝴蝶的一种。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1 .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个人自由朗读。(2)指名试读,评议。2 .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3 .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 m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 【出示课件8】(这

39、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 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交流学法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训练学生自读课文,自 行解决词语的能力,训 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为 学习古诗打下基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层层深 入,下面的学习降低了 难度。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 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预设: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预设: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预设:还可以问老师。

40、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 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 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 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2 .学生自学3 .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 有:只有;日长:天长了。)(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 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 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

41、 想法)【出示课件9】4 .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 .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示课件10】(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养麦花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2 .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峡蝶飞。”【出示课件11】逐词逐句概括句意,再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 意,并提炼成诗句,这 是教会学生抓住要点 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先交流学习方法,再让 学生自学,交流讨论, 并提出质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模式。(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 也

42、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 飞来飞去。)(3)读诗思考:【出示课件12】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 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五、再读古诗,交流探究1.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 什么?【出示课件13】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 景象。第四句中写“蜡蜓蚊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 以动写静。(板书:宁静以动写静)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4 .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 境。5 .尝试背诵:自由背一一同桌背一

43、一全班背 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 描写了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板书:清新、田园、安 逸闲适)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出示课件14】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 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通过对比阅读,了解范 成大田园诗歌的内容 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好了这首诗。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 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 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

44、想象画面,来 读懂整首诗的意思。2 .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1)指名读,(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 风光?3 .比较两首诗(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呢,诗人重点 在写什么呢?(写景),后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 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 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 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 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 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 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 如此有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 人,让

45、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 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 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生机,劳动的喜悦。来,让我们 再一起读读这两首诗吧!七、总结交流,拓展阅读【出示课件15】【答案】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分钟1.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让我们从中体会课堂延伸,训练学生的 概括能力和搜集资料 的能力。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2.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 欣赏。阅读板书 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出示课件16】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

46、、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清新、田园、宁静、安逸、闲适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17-19一、拼一拼,写一写。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i ()疏的篱笆上,几只qing ting ( 二、形近字组词。梅()麦()唯()蚊(海()青()惟()峡(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 J ”,错的打“ X ”)。1 .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ing) o ()*2 .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ing)奋极了3 .日长(chang)篱落无人过。()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蟆蝶飞。1 .篱落:蚊蝶:惟有:2 .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正落在上面休息。)O()一、稀蜻蜓二、梅子小麦唯一蝶蝶大海青草唯有山峡三、1. X 2, V3. V四、1.篱笆 蝴蝶的一种 只有2.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 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并在此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