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ppt(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与的实施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 以以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契机的实施为契机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1.1.经经济济全全球球化化下下劳劳资资关关系系的的特特点点n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与资本全球化n劳资力量对比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与劳工运动重组n劳工标准与国际经济贸易挂钩及反倾销n中国的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n如何通过合理、妥善的劳工政策来协调劳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和法律问题2.2.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和趋向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和趋向n劳动关系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但
2、调整机制尚不完善n劳资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n劳动关系正在由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发展。n社会劳资关系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n劳动关系和谐度的形象标志n用手投票:机制协调n用脚投票:消极抗争n集体行动:积极抗争 3.3.劳动合同实施状况劳动合同实施状况 社会背景:社会背景:n 劳动关系原子化:工人尚未形成集体力量n 劳动法制的不完善:立法、执法、司法n 劳动合同的实施状况及问题n 无合同随意用工n 合同短期化降低人工成本n 合同不规范劳工权利不明确n 劳工标准不落实劳工权益受侵害4.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一)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一
3、)19942003年中国争议数量及人数情况年度劳 动 争议 总 数量(件)劳动争议总人数(人)集体争议数量(件)集体争议人数(人)集体争议数量占劳动争议总数量的比例()集体争议人数占劳动争议总人数的比例()199419098777941482526377.7567.661995330301225122588773407.8363.131996479511891203150922036.5648.7519977152422111541091326475.7459.9919989364935853167672512687.2270.08199912019147395790433192417.526
4、7.36200013520642261782472594456.0961.39200115500046700098472870006.3561.462002184000608396110243749565.9961.62003226000800000110005150004.8661.65.劳劳资资矛矛盾盾已已经经成成为为影影响响社社会会和和谐谐发发展展的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二二)n中国劳动争议的特点趋势劳动争议呈现不断增长的争议的性质主要是权利争议集体争议占到争议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体行动开始具有规模化和同盟化的趋向将集体劳动争议分解为个别劳动争议以应急措施将集体行动作为“突发事件”来处理结
5、论:结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二、劳动合同法二、劳动合同法的的立法趋向及其评价立法趋向及其评价1.劳动合同的立法基点和趋向劳动合同的立法基点和趋向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基点:国家和民主的竞争力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n立法重心:劳工权益保护n立法原则:劳资力量平衡n立法要求:劳动合同长期n立法目标:劳资关系安定2.劳动合同的立法原则劳动合同的立法原则n合同基本原则:劳动者权利保护n合同签订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n合同内容原则:依据国家劳动标准和集体合同(并非完全契约自由)n合同履行原则:亲自履行(防止中间盘剥,对转包的限制)n合同解除
6、原则:解雇限制3.3.劳动合同法主要特点和评价劳动合同法主要特点和评价特点:特点:n1.在总体思路上,体现了劳动法的立法原则,通过对劳动者保护调整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n2.在总体内容上,符合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需要调整的现状,特别是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诸如短期雇佣,劳动派遣等问题;n3.在具体规定上,借鉴了国际上劳动合同立法的一般性经验和做法,并和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比较适合目前中国的劳动法制需要。4。法律规定具体、法律责任比较明晰,具有可操作性评价:评价:n是一个适应中国劳动关系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的法律,n但仍有一些规定不够严密,条文比较粗糙需要。需要通过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予以完善
7、。4.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意义和影响n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中国劳动关系法制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有重大的影响。n中国的企业经营和企业发展将会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转型。n建立在劳动法制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选择。5.5.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企业的影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企业的影响n企业现行的经营理念受到挑战是企业发展还是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发展n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适应是将劳动者当成管理对象还是竞争和合作伙伴n企业竞争模式面临调整靠低劳动成本还是靠创新能力竞争结论:n中国企业面临历史性的转型三、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原则三、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原则1.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性质
8、和立法依据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性质和立法依据n立法依据:合同法还是劳动法?n法律性质:社会法n特点:以私法为基础,以公法为主导n原因:劳动合同关系形式的平等和实际的不平等n方法:以公权干涉私权n目的:追求劳资关系的平衡2.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与劳工标准与劳工标准n劳工标准的概念和分类n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工标准的规定n劳工标准高低争论的意义n劳工标准是一个体系,工资标准是核心n中国的劳工标准的现状n劳工标准的高低与执行的关系n不断提高劳工标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 3.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在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所占比重中所占比重年份年份职工工资总额(单位:亿元)职工工资总额(单位:亿元)GDP(单位
9、:亿元)单位:亿元)比重()比重()19946656.446759.414.241995810058478.113.851996908067884.613.3819979405.374462.612.6319989296.578345.211.8719999875.582067.512.03200010656.289468.111.91200111830.997314.812.16200213161.1105172.312.51200314743.5117251.912.57注:此表格根据注:此表格根据注:此表格根据注:此表格根据2004200420042004中国统计年鉴电子版数据制作。中国
10、统计年鉴电子版数据制作。中国统计年鉴电子版数据制作。中国统计年鉴电子版数据制作。4.4.中美雇员工资总额占中美雇员工资总额占GDPGDP的比重比较的比重比较5.劳工标准与企业竞争力劳工标准与企业竞争力n劳动力低成本能否形成企业的优势?n企业创新能力与低成本的关系n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反倾销与劳动力低成本n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能保持多久?n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劳动力低成本结论:劳动力低成本无法提高企业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6.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合同法的关系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合同法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是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n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追求增强企业竞争力n劳动法律的目标追求实现劳资力
11、量的平衡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现状n忽略了劳资关系调整是人管的核心内容n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化为减成本、增效益n人力资源管理的火爆和企业风险的加剧的悖论n劳动合同法必然要对于现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冲击结论:结论: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将促使中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行历史性的转型。7政府规制应放松还是收紧?政府规制应放松还是收紧?n全球化与政府规制的争论n西方规制放松的社会条件n政府介入与市场调节的相互关系n发展经济不应以牺牲劳工为代价n我国劳动关系的分子化与工会的作用n政府规制的内容:立法、监督、保护、仲裁n加强政府规制是目前劳动关系平衡的必然选择四、劳动合同法的四、劳动合同法的 主要内容和特点解
12、析主要内容和特点解析1.关于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关于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n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n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n基本理论指导: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和人事管理要并轨n实施难点:身份转变和管理转变,要以新的规定制定管理办法n法律解析。2.关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关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n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条款(第四条)n规章制度的性质及其法律依据n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制定程序、公示n关于管理权限与劳工参与n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新挑战n法律解析:该条的意义、地位和运用n基本要求:n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期限一个月。(10条)如不订立,支
13、付两倍工资(82条)n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订立是劳动者的权利(14条)n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n连续工作十年、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合同n用人单位违反规自应当订立之日起支付两倍工资n法律解析:关于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区别和意义3.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4.关于试用期关于试用期试用期限:19条不满一年:一个月不满三年:两个月三年以上和无固定期限: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一个单位和一个劳动者只能一次工资待遇:(20条)工资不得低于同档最低工资或劳动合同工80%解雇限制:解除合同的条件:39条、40条1、2款法律解析:背景、意义和影响5.关于服务期和竞业限制关于服务期和竞业限制n服务期(22
14、条)n专项培训费用、专项技术培训。n关于服务期、关于违约金。n竞业限制(23、24条)n双方约定,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补偿。n竞业限制期限两年。n法律解析:6.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协商解除。劳动者解除的情况:n劳动者提前30日通知即可解除(37条)。n劳动者不须通知即可解除的(38条):用人单位在劳动条件、报酬、社保、规章制度方面违法及欺诈等原因。用人单位解除的情况:n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付补偿的条件:劳动者违章违纪(39条)n用人单位解除需支付补偿的条件:劳动者病伤、不胜任工作、客观情况重大变化(40条)n违法解除以补偿金两倍支付赔偿金(87条)7.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解析劳动合同解
15、除的法律解析n劳动合同运行的“出口”n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意义n企业如何运用法律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n劳动者如何防止被解雇n解除劳动合同的保护条款(42条)n关于解雇的指导思想n关于劳动规章制度n关于绩效考核n关于解雇善后8.关于集体裁员关于集体裁员n集体裁员的含义(41条)n集体裁员的法定条件人数程序原因n集体裁员的善后n集体裁员的法律解析:“出口”之二n集体裁员与个别裁员9.关于经济补偿关于经济补偿n支付补偿的条件(46条)n雇主过错、雇主辞退、40条解除、41条解除、合同终止、企业破产或吊销执照等。n补偿标准(47条)一年一个月。平均月工资的三倍12年n法律解析:规定的意义、对于企业的影响
16、及对策。10.关于劳务派遣关于劳务派遣n劳务派遣的评价及立法原则:严格规制n规制派遣公司(58条)资格限制:50万元注册资本合同期限:两年以上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或最低工资n规制用工单位1.明确用工单位义务(62条)2.承担连带责任(92条)3.限制工作岗位: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68条)n法律解析:劳务派遣发展趋向、关于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的策略选择五、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发展趋势五、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发展趋势1.劳动关系由个别调整劳动关系由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的发展向集体调整的发展n关于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n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特点n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n劳动合同法
17、关于集体调整的规定n工会、集体合同、集体参与在劳动合同法中的地位。2.关于劳动者意识关于劳动者意识劳动者意识的意义劳动者意识的表现关于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关于劳动者的组织意识关于劳动者的行动意识劳动者意识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劳动者意识对于法律执行的影响劳动者意识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劳动者意识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3.关于工会的作用关于工会的作用n中国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n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地位n劳动合同法关于工会的规定:规章制度制定;劳动合同订立、履行、解除;签订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法律解析:n关于工会规定是权利,更是职责和义务n中国工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n中国工会需要解决的问题代表性、工会体
18、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会组织机构。核心问题是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定位。4.关于集体合同关于集体合同n集体合同规定在本法中的地位n企业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51条)n行业级、区域级在县级以下的特定行业(53条)n集体合同的内容(52条)n法律解析:n关于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关系n关于工会代表签订与劳动者作为权利主体的关系n关于工会的权利和义务5.劳动争议的发生和处理劳动争议的发生和处理n劳动合同争议的特征n劳动合同法与劳动争议的发生和处理n劳动合同法在劳动争议中的地位和作用n劳动者与劳动合同争议的策略选择n雇主在劳动合同争议中的策略选择n工会在劳动争议中的策略选择六、六、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实
19、施与的实施与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1.劳动关系法制化的市场背景劳动关系法制化的市场背景n市场供求:劳动关系市场化的基础市场供求:劳动关系市场化的基础n劳劳资资博博弈弈与与工工会会谈谈判判:劳劳动动关关系系市市场场化化的的基基本本特征特征n政府介入和干预:劳动关系市场化的主要特点政府介入和干预:劳动关系市场化的主要特点2.2.劳动关系的法制化调整(一)劳动关系的法制化调整(一)n 劳动关系是一种法律规制劳动关系是一种法律规制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义务关系n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在法律框架下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在法律框架下实施n由自上而下的单向度到权利对等的双向度关系由自上而下的单向
20、度到权利对等的双向度关系n由纵向到横向由纵向到横向n 程序构成:程序构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集体合同 劳动争议劳动争议3劳动关系的法制化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制化调整(二)(二)n 实体构成:实体构成:(劳动标准劳动标准)就业与解雇、就业与解雇、工资和工时、工资和工时、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职业培训、职业培训、职业安全与卫生等职业安全与卫生等 工会工会 集体谈判集体谈判 民主参与民主参与4.4.关于雇主意识和雇主策略关于雇主意识和雇主策略n雇主策略的提出雇主策略的提出n雇主策略的含义雇主策略的含义n相对应的劳工策略或工会策略相对应的劳工策略或工会策略n性质:法律框架下的劳资博弈性质:法律框架下
21、的劳资博弈n劳资博弈案例分析:劳资博弈案例分析:薪酬设计与工资谈判薪酬设计与工资谈判绩效管理与劳工标准绩效管理与劳工标准沃尔玛事件的启示沃尔玛事件的启示富士康事件富士康事件5.5.协调劳动关系已经成为协调劳动关系已经成为HRHR的重要任务的重要任务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凸现企业劳动关系问题的实施凸现企业劳动关系问题需求与现状的矛盾需求与现状的矛盾意识和理念的缺乏意识和理念的缺乏 机构设置上的缺位机构设置上的缺位能力和训练上的不足能力和训练上的不足 将劳动关系调整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劳动关系调整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已成为一项急迫的战略选择已成为一项急迫的战略选择6.HR的劳动关系战略构想
22、和策略选择的劳动关系战略构想和策略选择nHR劳动关系调整的战略构想将HR放在劳动法制的大环境下将HR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层面的劳动关系调整nHR劳动关系调整的策略选择n关于产业冲突n关于威权管理n关于合作绩效7.HR的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调整的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调整n组织架构服从战略构想和策略选择n劳动关系调整应是HR的基础和中心工作n中国HR在组织架构上的严重不适应nHR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问题:理念的缺位机构的空缺人才的匮乏能力的不足8.8.美国人力资源职位薪酬变化美国人力资源职位薪酬变化9.20042004年美国中级人力资源职位的薪酬年美国中级人力资源职位的薪酬 (单位:美元)(单位:美元
23、)职位职位2004年平均现金总收入年平均现金总收入高管薪酬主管高管薪酬主管121800组织发展组织发展/培训主管培训主管103400劳动关系主管劳动关系主管102600薪酬主管薪酬主管100800雇佣和招募主管雇佣和招募主管93000薪酬和福利主管薪酬和福利主管90500福利主管福利主管89400员工关系主管员工关系主管86000雇员沟通主管雇员沟通主管84500培训主管培训主管83000工薪税主管工薪税主管7410010.关于员工招聘和解聘关于员工招聘和解聘n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必须将企业状况以及被聘人员的相关权利义务如实告知,同时应严格被聘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能力的审查、测试和甄选,并严格按
24、照劳动合同订立程序订立劳动合同。n在解聘员工时需要遵照相关规定谨慎实施。以防止在可能发生的劳动争议中出现企业方面的疏漏而造成损失。11.关于企业的薪酬管理关于企业的薪酬管理n企业在薪酬管理中,需要进一步测算并制定合理的薪酬计划,这一薪酬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到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及工会或员工的影响和作用,如工资集体协商的规定等,并严格执行薪酬确定和实施的相关程序。12.关于企业绩效管理关于企业绩效管理n企业绩效管理,必须要考虑到绩效评价的多种方法和多方介入,要将企业发展和员工权利结合起来,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氛围。13.关于员工培训关于员工培训n要将员工培训作为增强企业
25、竞争力的基础。企业需要由单纯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转变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培训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便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1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n面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法制化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型,即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以劳动法制为基础,逐步从形式的、技术的管理方法转变为注重实质内容和宏观系统的管理方式,并将劳动关系管理贯彻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现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成绩与缺陷,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劳动法制的新形势1、关于基本指导思想的调整:、关于基本指导思想的
26、调整:在劳动法制框架下人力资源管理2、关于工作内容和方式的调整:、关于工作内容和方式的调整:关于招聘、关于薪酬和绩效、关于培训要将劳动关系管理作为HR的基础和重心3.关于解雇限制关于解雇限制n解雇限制的意义:就业权保护与促进长期雇佣n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法定(三十一、三十四条)n关于劳动者提出解除和雇主解除的差别(三十六条)n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第三十九条)n关于集体裁员的程序(三十三条)n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4.关于劳动派遣制度关于劳动派遣制度n我国劳动派遣制度兴起的原因n劳动派遣制度的性质和作用n劳动派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n国外劳动派遣的借鉴n劳动派遣制度严格规制的思路:(第十二、二十四、
27、四十条)派遣单位资质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连带责任派遣的行业派遣的时间5.关于竞业禁止关于竞业禁止(第十六条第十六条)n竞业禁止的性质:n劳动关系与商业关系的交叉n当事人的特定性n关于竞业限制的期限、补偿6.关于集体合同和劳动监察关于集体合同和劳动监察n集体合同在劳动合同法中的地位n草案关于集体合同的技术处理方式n劳动监察的性质和现状n加强劳动监察的意义和作用n集体合同和劳动监察的相互关系七、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七、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 关系的影响及其对策关系的影响及其对策 1.总体影响和预期作用总体影响和预期作用n总体作用:劳动关系法制化的基础工程n社会影响:促进劳资分野更加清晰n短期效果:推进和
28、规范劳资博弈的过程n长期效果:劳动合同长期化和安定化2.对于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影响对于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影响n规范劳动力市场:需求与规制相结合n劳动标准确定:逐步提高与多方决定n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奠定基础并予以推动n劳动争议处理:要求与之配套3.对于劳动者的影响对于劳动者的影响n劳动者保护具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n提升了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n培育了劳动者的社会阶层或阶级意识n促进了由个别劳权向集体权利的发展4.对于企业的影响对于企业的影响n短期内将增加一些企业现有的用工成本n企业将面对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劳动者n现有的法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受到冲击企业的应对策略:n改进管理、将低成本n善待工人、主动示好n实施企业社会责任n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增强企业持久竞争力5.对于工会的影响对于工会的影响n关于企业工会身份的明确劳动者代表n进一步加重了工会的责任和义务:n关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n关于民主参与n关于代表诉讼(35条)6.对于政府的影响对于政府的影响n促进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市场定位n明确政府法律责任和义务(六十二条)规制者、监督者、损害控制、调节仲裁n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干预n劳动关系运行:政府主导的三方机制n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监察n劳资争议:调解和仲裁 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