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290827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甘肃省甘肃省 20232023 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通关试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通关试题库题库(有答案有答案)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面试热点:疫情下的毕业季,大学生如何突出重围【热点背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内各地高校开学时间一再推迟,对于本该从 2 月就马不停蹄完成毕业课题、找工作或出国留学的 874 万名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意料之外的考验。面对被疫情打乱的就业季,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创新推进网上就业服务,鼓励网上面试签约;学校指导学生及时调整毕业设计方案,助其顺利完成论文和课题;有学生借助疫情期间可免费访问多种学术资源的机会,完善自身研究;也有人一边参

2、加各种视频面试,一边备考选调生和公务员,做多手准备。大家都用最大的努力,在这场疫情攻坚战中奋力突围。【模拟试题】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各地高校开学时间一再推迟,在享受漫长假期的同时,大多毕业生却面临着论文、毕业、就业、落户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针对疫情当下毕业生面临的“窘”状,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概括话题,表明态度。就业是民生之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疫情打乱的就业季,不仅打乱了毕业生的心,更是打乱了社会稳步发展的布局。因此,面对疫情下毕业生的“窘”状,更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助力毕业生奋力突围,打赢这场就业大考。2.分析问题、危害。(1)对于毕业生而言,疫情的防控导致论

3、文书写过程中的各种调研和材料收集进程搁置,导致毕业论文完成质量和完成时间受影响,开学日期的一再推迟可能导致延期毕业的情况,那么对于找工作、就业协议的签订也带来一定的困扰,同时对于留学申请、落户申请等有时间门槛的情况可能会使部分毕业生失去这些机会,整体打乱个人规划;(2)对于企业招聘而言,虽说疫情的影响存在部分企业缩减人员,但是整体企业的人才需求还在进一步的增加,春季正是招聘的旺季,然而疫情之下毕业生面临的种种问题导致就业的意愿大大降低,无疑给企业在招聘过程增加阻力;(3)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在疫情防控中做好防止企业大规模裁员的同时,还需要引导解决今年 874 万毕业生就业,无疑是增加了巨大的就业

4、负担和压力;3.提出对策。(1)国家要做好宏观调控,一方面深入激发“双创”驱动,增强企业创造能力和稳定企业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做好就业市场的引导,通过专升本、研究生、入伍的扩招,去吸纳部分毕业生,在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增强社会保障功能;(2)高校要做好引导关怀,一方面适当开放学术资源平台,尽可能给毕业生提供论文书写过程的帮助,导师要持续跟进论文书写,远程进行论文指导和心理情绪上的关怀;另一方面也要开展专项招聘和就业指导,简化就业手续的审批;(3)企业要克服现有情况,多渠道去开展招聘活动,通过空中宣讲、H5 页面宣传、高校和人才市场联合宣讲等方式去展示企业需求,为毕业生提供应聘的渠道;(4)毕业生要

5、正确认识现状,不急不躁,清楚自身的择业方向,找准自身的定位和选择的职位,关注各种渠道的招聘信息,尽可能认真对待把握每一次的投简历机会,同时要关注细节,充实自身的能力,满足职位要求,顺利斩获 offer。二、面试热点:“空中课堂”也要落地【热点链接】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传统线下授课模式难施拳脚。根据有关方面“停课不停学”要求,各地纷纷组织线上授课模式,“空中课堂”成为此次特殊时期教学工作的主力军。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空中课堂”普及水平远差于城市地区。西部某县教科局统计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整个县城初、高中学段未能在线学习人数占各自总人数一半左右。记者在一些乡村调研发现,由于处于农忙、复工季,许多家长

6、无暇监督孩子按时上网课,孩子自觉性不足,“有课而不上”的情况突出。【模拟试题】由于疫情原因,各地纷纷组织线上授课模式,“空中课堂”成为此次特殊时期教学工作的主力军。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空中课堂”普及水平远差于城市地区。对此,你怎么看?【答案】1.表态。“空中课堂”是在疫情的特殊时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正常教学的有效尝试和探索,但广大农村地区的“空中课堂”不能落地,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2.分析影响。“空中课堂”的出现,保障了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有效复学,且授课老师多数是由一些非常优秀的师资授课,让广大农村孩子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体验,也让不少乡村学校老师趁着网络课程共享的机会,学习到优

7、秀教师的教学技巧。但是农村地区普及水平差,反而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首先,部分学生疫情期间无法学习,影响了后期学校的复学工作。其次,对于一些无法听课的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最后,还加大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助长了教育不平衡现象。3.分析原因。(1)思想认识不足。一方面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网上教育认识不足,没有很好的督促子女网上学习;另一方面,学生本身没有养成网上学习习惯,自觉性不足。(2)师资力量有欠缺。许多村屯学校教师年龄普遍较高,对于网络教学操作不熟练,第一次网络教学,相关经验缺乏。(3)基础设施不到位。山区网络信号差,不少学生冒着寒风在雪地中听课,甚至无法收看“空中课堂”的情况也很常见。

8、4.对策。(1)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大力宣传,让师生及家长认识到疫情期间网络教学的重要性,家长做好监督,老师积极教学,学生认真学习。(2)年长的教师选择网课的方式要及时调整,进入状态,因地制宜的进行线上教学,尤其是一些免费的网络教育平台也可以号召学生利用起来。(3)加强农村地区电视、手机信号覆盖,并对农村学生硬件使用情况进行排查。除了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也可以利用电视和网络资源共享,这也满足了那些偏远农村无网络无信号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4)在疫情风险低的地方采取小范围互助学习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组织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党员干部作为临时家长,督促学生学习。三、面试热点:新规出台,告别“舌尖上的

9、地铁”【热点链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将于 4 月 1 日起施行,包括地铁内进食、手机外放音乐、乞讨等七种行为上了“乘客行为黑名单”。【聚焦热点】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并于 4 月1 日起施行。其中地铁内进食被上“黑名单”,以此约束的不文明行为,对此你怎么看?【答案】日常出行是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已然是客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需要有相对舒适的环境。所以该政策对于,提升广大乘客出行满意度,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地铁空间属于公共场合,日常生活中无伤大雅的行为,在公众场合可能就显得十分不合

10、时宜。地铁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如果有人“大快朵颐”则很容易产生各种异味,影响其他乘客的心情,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比如易滋生老鼠、蟑螂,老鼠咬断轨道交通设备线路的事故也曾真实发生过。另一方面,地铁不仅仅起到交通出行的作用,还是城市里的一个流动窗口,代表着城市的文明水准和城市形象。地铁进食并不是个例,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上班族来说,一旦出现迟到情况,就可能直接影响到收益。对于上学族来说,课业负担较为繁重,为了能够准时赶到学校,在地铁上吃早餐也实属无奈。但其实每天只要早起几分钟,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之所以在地铁车饮食,关键在于认识不清,误认为个人权利、没有认识到该行为已然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办法的出

11、台对不文明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但是也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消除这些行为,在执行中还具有一些挑战。首先至于什么不能吃,饮品是否包含在内之类的细节问题,要通过细化法规条文来规范处理。其次地铁营运方面,服务质量也要不断提升,可以在醒目处多多张贴警示、在广播中播放提醒,更可在刷卡闸口之外设立“进食区”、提供桌椅和车辆进站预告等服务。并且要想有效缓解这一“城市病”,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内,都应当为干部职工建立营养膳食中心,而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要保证孩子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健康成长!最后还是需要从每个人做起,需要公民个人素质的整体提升。四、面试热点:如何打好个人信息的“保卫战”

12、热点背景:之前 C 学院就有超过千名学生遭遇个人信息泄露,他们的个人信息被不法企业用于虚报员工身份及工资记录,目的是为了偷逃税款。据媒体报道,近日,一所大学发生一起 50余名学生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这些泄漏的信息均被一家企业所利用,伪装成在这家企业兼职的大学生,利用大学生的身份来达成偷逃税款的目的。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和讨论。近期,一所大学发生一起 50 余名学生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这些泄漏的信息均被一家企业所利用,伪装成在这家企业兼职的大学生,利用大学生的身份来达成偷逃税款的目的。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表明观点。这家企业冒用学生信息的行为无疑是利欲熏心的表现,同时利用

13、学生来避税,该企业已经涉嫌违法;而之所以会出现大学生个人信息被冒用,其关键还是在于个人信息的安全。2.阐述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原因。(1)学生缺乏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一些掌握学生信息的个人和组织也对信息保护不够重视,尤其是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习实践时,不经意间留下的个人信息可能被他人利用。(2)部分学校在公布某些资助、获奖名单时,“坦然”地把学生身份信息放在网站上,根本不做任何“保护”。(3)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身份信息的获取和复制变得极为便捷。加之大学生处于社会环境与校园生活的缓冲地带,大学是年轻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拥有比中小学更为开放的个人身份信息流动环境。4.提解决对策。如何保护学生

14、信息,看顾学生隐私,维护学生权益,不能只靠学生后知后觉的报告,必须提前做好预防。(1)对冒用学生信息的企业严惩不贷,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和惩罚力度,才能杜绝此类现象发生,给予企业更多压力,培养全民保护信息的意识,对侵犯信息权、隐私权的行为“零容忍”。(2)完善技术,加大技术投入,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加大对“数据脱敏”技术研究,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五、面试热点:浅谈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一、热点背景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

15、、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近几年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已明显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需求的能否精准对接,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二、模拟题目当前农村中面临粗放式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带来的“水土不服”、效果不佳等问题,你怎么看?【答案】1.表达态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落实,尤其不精准的提供服务,还会导致资源浪费。2.消极影响(1)乡村本土文化衰落,落后文化泛滥,尤其低俗文化;(2)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没有改善;(3)浪费公共资源、国家资源。3.面临问题(1)供给不足;(2)供需结构失衡;(3)供给质量不高。4.形成原因:(1

16、)公共文化供给结构不合理:公共文化设施选址不佳;文化产品不符合农民口味;农民参与度低。(2)政府产品供给模式化,部分政府财政收入不足,文化经费短缺使得政府用标准化、统一化的方式进行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5.解决办法六、面试热点:让群众有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热点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来到 A 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在这里,多部门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让基层社会问题矛盾纠纷的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这里实行 1+6+10+N 模式,设立 1 个导引区、6 个功能区(信访调处区、劳动仲裁监察区、司法调解区、纪检投诉区、诉讼服务区、联合接访区)、10 个开放式接访窗口、

17、N 个功能室,一站式管理、一条龙处理。目前,该中心已经累计接待群众超过 6500 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 91.3%。【模拟试题】为解决群众纠纷矛盾,浙江多地基层建立了县(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行 1+6+10+N 模式,即设立 1 个导引区、6 个功能区(信访调处区、劳动仲裁监察区、司法调解区、纪检投诉区、诉讼服务区、联合接访区)、10 个开放式接访窗口、N 个功能室,让群众有矛盾纠纷时“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对于该举措,你怎么看?【答案】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机构设置和分工也日趋细化,群众在遇到问题和矛盾的时候,往往由于不清楚各部门具体职能,加上行政审批流程

18、比较复杂,经常出现在街道、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来回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叫苦不迭。同时,相应部门的沟通不及时,导致一部分群众矛盾积压,成为治安隐患。浙江省敢为人先,率先创造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社会治理的经验。这项举措充分利用集中办公的优势,汇聚多个部门集中解决群众问题,高效沟通,提高了化解矛盾的效率,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效避免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群众免去了“多头跑、来回跑”的痛苦,实现了“最多跑一地”,这让老百姓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我们更应该肯定的是,浙江在社会治理的思路和手段

19、上的创新,是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是真正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间的体现,虽然这是浙江的一小步试验,但实质上是服务理念转变的一大步。当然,在建设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时候,也要避免硬件上来了,调节质量却不达标的问题;还要思考到底要引进多少部门进驻才比较合适,以免出现人手不够或者人浮于事之类的问题。因此,首先是要科学设置部门数量和规模,梳理各个部门的职责,明确问题归属,针对性化解矛盾;其次是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解决问题的专业性、精准度;同时还要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明确解决问题的流程、时限和责任人等,倒逼工作人员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最后,解决矛盾靠的不仅仅是一个调处化解中心,需要将化解

20、问题的触角伸向更基层的地方,依靠街道、社区等群众自治组织,实现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七、面试热点:民法典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热点背景】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建立健全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是新时代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将散装的民法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表现,更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讨论、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更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并

21、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更加注重保护私权利包括: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可以从中寻找依据。【例题展示】某单位要向全市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增加群众法律意识,提高全民法治素养,领导让你负责此次宣传工作,你会怎么开展?【答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障群众的权利,能够助力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同时,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能够让群众更好的了解民事法,实现全民知法懂法并善于用法新格局,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助理法治社会的建设。一方面,调阅之前法治宣传的活动方案,吸取经验,保证此次宣传活动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到创新,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

2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具体条款,并结合我市市民的法律案件情况进行针对性宣传,真正实现法律成为公民手中的利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宣传效果,还会与同事和法治专家等相关人员进行探讨交流此次活动的具体流程和时间、地点等细节工作,并制定活动方案,上报领导,根据领导的指示开展下一步工作。第一,前期宣传,让我市市民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三微一端、条幅、海报、车体广告等方式加大宣传推广,营造全面学法的氛围,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包含的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等内容

23、。第二,进企业扩大宣传,在企业内部召开动员学习会,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合同条款,包括:如何规范拟定合同,以及合同条款的细则确定等,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学习工作,并采取领导负责制,进一步督促推广落实。第三,进社区开展宣传工作,开展以“全民学法,争做守法使者”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以及座谈会,通过声情并茂的文艺表演和专家主题视频、案例讲座等方式,让群众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缴纳物业费、离婚等条款,为后续涉及侵权行为进行依法维权奠定基础。第四,进学校开展“共建法治家园”主题班会,从娃娃抓起全民学法热潮,让孩子从小培养法治观念,做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八、面试热点:老人捐款该不该收一

24、、案例介绍疫情的发展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共同面对疫情。而在其中,很多老人的捐款行为让人感到五味杂陈。湖北武汉 93 岁的抗战老兵明学纯捐款时说,“只有15000 块钱,钱不够,向女儿借 5000 块钱”;重庆 87 岁的老人倪素英捐出她攒了 30 多年的积蓄 20 万元;江苏无锡 74 岁的拾荒老人徐美英拿出一年的收入和捡垃圾攒的 9000 元钱捐赠。而这种老人捐款的事迹,也让很多网友发起了“要不要让老人捐款”讨论。部分网友、自媒体则担忧老人捐款后的生活,认为:老人的微薄之力,仁爱之心,我们领受。但捐款不能收;有的网友则质疑:老人的善款如何使用,是否真的落到实处;而有

25、的网友则认为:善良不分等级,捐款也不分老幼,要尊重老人的善意。人民日报对于“老人捐款该不该收”这一话题,也发表了观点“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了这种捐赠本身的精神价值”,对于老人的捐款行为予以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对于力所能及的慈善提出了新的思考。二、试题训练抗击疫情期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与疫情奋战。而有这样一群人的善举却让人心生感动。湖北武汉 93 岁的抗战老兵明学纯捐款时说,“只有 15000 块钱,钱不够,向女儿借 5000 块钱”;重庆 87 岁的老人倪素英捐出她攒了 30 多年的积蓄 20 万。请你对老人的做法,谈谈看法。【答案】1.表明自身观点灾疫无情,人间有爱。耄耋老人的举措让疫情变

26、得不再可怕,让寒冬有了暖意,让心中平添了些许感动。但对于老人的善意,我们还是要提倡力所能及,尽力而为,切不能因捐赠影响老人的生活。2.分析意义(1)对当下的年轻人有能力的人,有示范表率作用。“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老人处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仍能伸出双手,帮助国家。给青年人、各行各业的企业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是学习的榜样。(2)传播友善正能量,营造和谐风气。在疫情传播人心紧张动荡的时期,老师的举动,释放了更多的善意,不仅营造了和谐的社会风气,也有利于促进当下社会风气的稳定。3.分析问题(1)老人可能会因捐赠影响生活。这些高龄老人本身收入不高,为了抗击疫情捐出了毕生积蓄。但如果因此影响他的晚年

27、生活,显然有悖于社会道义的彰显。(2)影响捐赠价值。若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就偏离了“三次分配”的原初轨道,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假如捐赠人因捐赠而陷入困顿,那么最终还是需要政府和全社会来兜底。4.解决对策(1)人性处理,适度劝阻。对老人捐款尽可能劝阻,将已经收到的款项退还给老人及其家属等。及时宣传力所能及的抗疫举措。如:老人应及时更新观念,主动戴口罩、勤洗手,用实际行动体现科学抗疫。(2)优化制度设计。可以把老人的捐赠放入一类信托基金,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则可以撤回,以备捐赠人万一老无所依时使用。(3)数据共享。捐赠机构和相关部门实现数据联网,当捐赠名单中出现本就属于社会救济的对象时,有针

28、对性地做好劝导和保障工作。九、面试热点:精准问责才能担当尽责热点链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激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总结提炼党的十八大以来问责工作的实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的问责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等问题,要求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精准问责,着力提高党的问责工作的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制度保障。【模拟题】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进行修订,强调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等问题要求提高党的问责工作的

29、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请谈谈你对精准问责的理解。【答案】1.表明主要态度。随着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制度的不断深入落实,问责已经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把精准思维融入问责管理中,才能推动责任落实。2.阐述精准问责的积极意义。(1)有助于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有利于保障党的路线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惠及群众。(3)督促党员干部依据职能履行监督职责,层层传导责任压力,促进作风转变,体现精细化管理。(4)提高问责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规范化水平,有利于激发干部担当作为。3.阐述提出精准问责背后的原因。(1)问责主体单一。

30、在问责实施过程中主要是纪检监察机关,难以形成多部门监督合力。(2)问责对象模糊。问责对象既包括各级党委、纪委和党的工作部门等党组织,也包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现实中有时考虑问责对绩效的影响等因素,弱化集体,倾向于个人问责;有时考虑干部提拔,倾向于集体,责任无法落实到人。(3)问责片面化。问责主体认识不清或者理解偏差,把一些具体的一般性业务也用问责条例来框,出现问责泛化现象。(4)问责措施不合理。治标不治本,处罚措施让他们不敢放开手脚做事情,影响了他们做事的积极性。或是没有长效机制,没有对应的惩处措施。4.阐述具体措施。(1)加强宣传和教育。给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敲响警钟,做到严于律己。一十、面试热点

31、:文明交流互鉴的璀璨明珠【热点链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调研。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习主席发表了讲话,深刻阐明了敦煌文化的重要意义。敦煌文化是推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自信。他深刻指出:回顾历史,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现如今,多个新闻媒体重提讲话,必定说明其讲话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聚焦热点】习近平主席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深刻指出:“回顾历史,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

32、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总体观点。习主席的这句话揭示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是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极大鼓舞和肯定。2.对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理解。(1)敦煌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敦煌文化的灿烂,源于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长期融会贯通的典范。它彰显了不同文化的汇聚和交融,生动阐释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至理。(2)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中华民族善于取长补短,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历史上,中华民族自信而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交流,这才有了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敦煌文化、盛唐

33、气象。中华文化,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交汇,和谐共生。丝绸、瓷器等“中国造”传向西方,亚麻、香料等“外国货”进入中国;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走向世界;佛教在印度起源,又在中国发扬光大这些都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自信。4.结合实际谈践行。(1)秉持包容开放的文化态度。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2)坚定文化自信。挖掘文化的深厚底蕴,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共建敦煌文化研究服务“一带一路”,加强文明对话,加强敦煌学的研究。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3)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要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通过开辟广泛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敦煌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4)拓展文化的世界影响。通过“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周”、“对外交流文化节”等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兼收并蓄的中国。面对异域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自信、包容、豁达的大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事业单位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