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 专项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87097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 专项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 专项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 专项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 专项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默写(70分)(一)直接型默写。(每空1分,共24分)L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是非木柿,?(纪啊河中石兽)3.,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5.,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6.怒而飞,o (北冥有鱼)7.,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8.,骈死于槽杨之间。(韩愈马说)9.莫说相公痴,o (张岱湖心亭看雪)10.,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11.,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12.巴东三峡巫峡长,。(郦道

2、元三峡)13.,关山度若飞。(木兰诗)14.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5.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颍黄鹤楼)16.,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17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o (兼葭)18 .夜来城外一尺雪,。(白居易卖炭翁)19 .,不知饴阿谁。(十五从军征)20.忽如一夜春风来,o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1.,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周亭有怀)22.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二)理解型默写。(每空1分,共34分)L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态度,常引用论语十二 章中的“,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两句写出庭院景色,描

3、绘 出一幅月光澄碧、竹影斑驳的夜景。3.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四)1.(1)没有礼貌地吆喝(2)同“辨”,辨别(3)舍弃、丢下(4)单独、 独自2 . (1)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2)败坏道义来求生,怎么是我的行为呢?3 .列举了 “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人不能为了获得高官厚禄 而舍弃礼义的道理,更加充分地证明了文章“舍身取义”的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4 .荀巨伯称得上【甲】文所谓“贤者”,因为他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不忍心抛下 友人,鄙视“败义以求生”的行为,这就体现了【甲】文贤者的“舍生取义”之心。因此荀 巨伯能称得上“

4、贤者”。【参考译文】苟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 “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 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 败坏道义来求生,怎么是我的行为呢?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 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朋友有疾病,(我) 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贼兵听后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 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地方!”于是调动整个军队回去了,全城因而得以保留。(五)1. (1)借(2)询问(3)对感到奇怪(4)供给,资助2 . (1)已成年,更加仰慕占代圣贤的学说

5、。(2)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 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3 .【甲】文:“我”借书、抄书苦读。“我”恭敬地请教老师。【乙】文:匡衡 凿壁借光以读书。匡衡劳作不求报酬,只求借书读。4 .刻苦勤奋、博览群书。【参考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 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叫文不识的大户人 家,家中非常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问他为什么这样,匡衡说:“希望能得到主人家的书广泛地阅读。”主人深为感叹,把书借给 他读,后来他成为大学问家。4 .名著西游记中有一个名

6、号为“云程万里鹏”的妖精,他“行动时,拎风运海,振 北图南”。他的行动特点与北冥有鱼中大鹏行动时“, ”的 特点颇为相似。5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正面描写了邹忌外形的高 大美丽。6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引出对洞庭湖和岳阳楼壮丽景象描写的句子是7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 ”两句写他求学之路风大 雪深的情景,突出了其求学的艰苦。8 .诸葛亮出师表中,建议后主赏罚分明的句子是“,9 .借用明月来抒发怀人情感是一种常见的诗歌创作手法,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中,用“, ”来表达对友人的担忧和关切。10 .诗词文化源远流长,黄昏情结是其中最引人动容的文学现象之一。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7、中,借“夕阳”道尽了天涯游子无处安放的忧伤。11 .关雎中,“,”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男子长夜无 眠、思绪万千的情状。1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气势雄伟地点明送别之地的句子是13 .白居易卖炭翁中,从视觉角度刻画出卖炭翁形象的句子是1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触展现壮观独特的雪景, 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温暖与希望的句子是“, ”。15 .张养浩在山坡羊骊山怀古中感叹“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对 王朝兴衰的认识可谓深刻而清醒。而他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表达了相同的意思。16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 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

8、异曲同工之妙。17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句子是“,(三)主题型默写。(12分)1 .中国诗词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女词人,她们用诗词表达自己的追求与向往。浪漫如李清 照,“,(渔家傲)想象丰富,展现出辽阔壮美的图景, 似梦似幻;豪放如秋瑾,, ” (满江红)表明词人对贵 妇人生活的蔑视,表现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2 .登高览胜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最爱。王荆公登临飞来峰,用“,(登飞来峰)极言峰上古塔之高;杜工部用“? (望岳)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惊叹、仰慕之情。3 .文以传情,诗以明志。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以“?”暗含世人忙于追逐名

9、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之意;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一诗中,“, ”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自己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二、文言文阅读(80分)(-) ( 16 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 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看)【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 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 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选自颜氏家训)【注释】华(hud):花

10、。登:进用,这里指摘取。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虽有至迫至道:(2)学学半 学:(3)以孙不足也补:(4)但能说之也但: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3 .【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乙】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 o (2分)4 .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4分)(二)(16 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亚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 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 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楣,如蜗鼠缭绕,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 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

12、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 声切切不己。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忆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节选自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注释】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楣:栏杆的横木。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耳答之 具:(2)指太守 诣:(3)耳暮且:(4)不得昧寐: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3 .如何理解【甲】文中渔人做了记号却“不复得路”这一情节。(2分)4 .【乙】文结尾时作者写“往

13、往想见其事”和【甲】文中作者写刘子骥“欣然规往”原 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三)(16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富贵不能淫)【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屣巴贸贸然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

14、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 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 可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屐:鞋。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奉:同“捧”,端着。 微与:不应当啊。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不得志,独行其道。(1)必敬必.(2)威武不能侬(3)以待饿者而食之(4)从而谢焉*戒:屈:食:谢:(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2 .【乙】文中曾子对于“嗟来之食”的态度是“”,对于黔敖行为的改 变,他认为饿者“(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3 .【乙】文中的事例能否

15、作为【甲】文贫贱不能移”的论据?请结合两文内容说明理 由。(4分)(四)(16分)【甲】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 曰:“远来相视,子令吾

16、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 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 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节选自世说新语)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呼尔而与之呼:(2)万钟则不理礼义而受之辩:(3)不忍黍之委:(4)而敢理止独: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3 .【甲】文列举了路人和乞丐“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后,还列举了什么事例?有 什么作用? (2分)4 .【乙】文的荀巨伯能否称得上【

17、甲】文中所说的“贤者”?请结合【甲】【乙】两文 内容加以分析。(4分)(五)(16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口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

18、而读之。邑人 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 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节选自西京杂记)【注释】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至IJ。大姓:大户人家。大学:大 学问家。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假借:(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援疑质理 质:(3)主人偻问衡怪:(4)资给以书资: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2)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3 .【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情? (4分)4 .【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都取得了成功,试分析他们取得成功的共同

19、原因。(2分)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一)1.濯清涟而不妖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晓雾将歇4.虽不能察必以情5. 青树翠蔓6.其翼若垂天之云7.苟全性命于乱世8.祗辱于奴隶人之手9.更有痴似相公者 1().野芳发而幽香11.能谤讥于市朝12.猿鸣三声泪沾裳 13.万里赴戎机14.独怆然而涕 下15.芳草萋萋鹦鹉洲16.我报路长嗟日暮1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18.晓驾炭车辗冰辙 19.羹饭一时熟20.千树万树梨花开21.年少万兜装22.无案牍之劳形(二)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音交横3.(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4.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

20、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联丽6.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7.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9.我 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0.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1.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1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1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6.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17.浩 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三)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2.飞来山上千寻 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 树前头万木春二、(-)1. (1)最好的道理(2)同“敦”,教导

21、(3)弥补(4)只是2 . (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 励自己。(2)学习就像种树一样,春天可以观赏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3 .重要性(重要)目的(作用)4 .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推行主张,造福社会;涵养德行,以利于事。【参考译文】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现在学习的 人是为了别人,只是用来取悦于人(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才学)。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他人, 实行道义有利于世人: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修养自身是为了升迁。学习就像种树一样, 春天可以观赏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解讨论攵章,是春天的花朵,修

22、养身心 而且利于实行(道义),是秋天的果实。(二)1. ( 1)详细(2)拜访(3)将要、将近(4)睡觉2 . (1)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2)窗间有数十 竿竹子,被风吹动互相摩擦,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声响。3 .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 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4 .新城游北山记中作者“往往想见其事”是在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的回味无穷,这 种“想见其事”,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处美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桃花源记中作者写 刘子骥“欣然规往”更加突出桃花源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 会的向往

23、。【参考译文】离新城的北面三十里,越往里走山就越深了,野草树木和泉水岩石越来越 幽静。稍往西,有一座很高的山峰,山下一条小路,界限分明,窄得只可容人行走。走了约 四五里,就听到鸡叫声。有僧人穿着布袍、跋着鞋子前来相迎,与他交谈,(僧人)惊愕地 与你对视着,像麋鹿一样不可接近。山顶有数十间房屋,曲折回旋,依崖壁建造栏杆,要像 蜗牛一样爬行、老鼠一样攀援迂I可着走,才得以出来。坐定之后,一阵山风吹来,堂殿上的 铃铎都响了起来。大家惊慌相视,不知道身在何处。已近黄昏,就都睡(在山上)。此时正是九月,天空高旷露水清莹,山间空寂月光明亮,仰看星斗,都大而光亮,好像 正在人头顶上。窗间有数十竿竹子,被风吹

24、动互相摩擦,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声响.大家不能 入睡。等到天亮,就都离开了。回家几天之后,(脑海中)还是恍忧惚惚地浮现出山上的情景,于是追记了这些。后来 (我)没有再到北山去,然而往往想起这次游山的事。(H) 1. (1)逆慎(2)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3)给吃(4)认错,道歉2 . (1)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2)我就是因为不接受那种呼喝的施舍,才 落到这个地步!3 .可去可食4 .能。因为【乙】文中黔敖侮辱性的施舍伤害了饥饿者的自尊,饥饿者没有因饥饿而屈 从。而【甲】文中贫贱不能移”体现的正是贫贱不能使人的操守动摇的道理。两者十分契 合,所以【乙】文事例可以作为【甲】文贫贱不能移”的论据。【参考译文】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做好食物摆在大路边,等待把食物给饥饿的 人来吃。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放左手端着食 物,右手端着汤,(对他吆喝)道:“喂!来吃吧! ”(那人)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 是因为不接受那种呼喝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 ”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 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 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