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群文教学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群文教学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群 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进入高中,已经广泛接触过先秦诸子,如初中阶段,七年级上 册有论语十二章,八年级上册有孟子三章,八年级下册 有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通过学习这些作品,他们对儒道 两家的思想学说有了一定的了解。高一学生刚刚告别初中生活,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充满朝气富有 活力,学习热情高,思维活跃,对高中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只是他们 文言文基础薄弱,学习文言的能力也不强,课前需要花大量时间落实 文言基础知识、整体感知文本、梳理文本脉络等,这些环节需要老师 督查到位。对于儒道两家的思想主张,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学 生在初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有了一定
2、的积累,这有利于学生借助所学 历史知识深度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而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联系 现实思考其现代意义,从而实现深度学习,滋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 三篇先秦诸子文章内容,加深学生对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主张的了 解,感悟他们心中的理想社会。2、思维发展与提升比较论语孟子庄子在体例、语言、说理等方面的特点,领 会其说理的艺术魅力;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 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三篇先秦诸子文章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蓝 图,探究其原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汲取思想养分,滋养理性精神, 发展思辨能力,提高思维品质。3、审
3、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儒、道思想的不同特点,把握先贤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看法,从 不同角度思考其深层意蕴,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活,思考其现代 意义;依据儒道两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引导学生认识其文化价值, 思考其现代意义,感悟先哲的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提高对社会理想 与生存姿态的认识水平。4、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 解牛三篇先秦诸子的经典作品,弓I导学生从先秦诸子的论说中汲取 思想养分,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领略先秦儒家、道家的智慧,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热爱,自 觉维护和发扬“中华文明之光”;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强化
4、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梳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三篇先秦诸子文章内容,强化学生对孔子、孟子、庄子 思想主张的了解,感悟他们心中的理想社会。教学难点:体会儒、道思想的不同之处,把握先哲对社会理想和生存 姿态的不同看法,从不同角度思考其深层意蕴;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文 化生活,思考其现代意义,提高对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的认知水平。 板书设计先哲关于社会想与人生彝的探寻一 仔路、曾皙、自有、公西华侍坐一两造壮事庖丁解牛群娘谈中华献(孔孟)文桐社会明善体社会之入世由为)光根店互补诙(庄子)田民个人出世(无为) 药店追求人的幸福教学过程(必填)
5、一、学习情境 二、梳理整合 三、合作探究 四、群文拓展 五、迁移 延伸隐藏内容一、学习情境(设计意图:统编版教材的教学,遵循“以情境为载体,以任务为导 向”的宗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 丁解牛三篇诸子文章,涵盖了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的思想, 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重要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思维方式和行 为模式。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三篇文章主要涉及“理想的社会是 什么样的?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这两个问题,因此不妨 围绕着“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来设置学习情境,通过阅读与研讨来 理解古人对这一永恒话题的思考。“学习情境”涵盖群文阅读的议题 先哲关于社会理想与生
6、存姿态的探寻,贯穿到整堂课的教学之中, 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先哲的社会理想与生 存姿态”的探讨,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中国的先秦是一个战事频仍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迸发的年代。先 秦诸子百家之中,对后世影响之大者,莫过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 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身处乱世的他们,更渴求幸福生活。 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对此,先哲 的探寻从未停止过。二、梳理整合(设计意图:“梳理整合”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梳理三篇先秦 诸子文章中观点的内涵、表述方式以及与文中其他观点的关系,学生 对三篇文章的掌握由零散转向系统,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整合信
7、息的 能力,又能让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提升学生从文本中发现关联及 推断、归纳、整合信息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导学案”交流1分钟,使用希沃“计时器”功能。让学生在交流之 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提高思维能力。通过限时交流,高度集 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用希沃手机“拍照上传” 功能,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学习的成就感。)三篇先秦诸子文章中,孔子表示“吾与点也”,孟子提倡“保民而王”, 庄子重视“依乎天理”,请分析以上观点的内涵、表述方式以及与文 中其他观点的关系。(交流1分钟,使用希沃“计时器”功能;使用 希沃白板“手机拍照上传”功能,学生
8、当堂展示预习成果。)篇名观点观点内涵观点表述方 式与文中其他观点 的关系子路、曾 皙、冉有、 公西华侍 坐吾与点 也向往太平盛 世,民生和 乐。态度明确, 内涵表达较 为含蓄与子路、冉有、 公西华的观点既 有差异,又不无 相通之处。齐桓晋文 之事保民而 王国之本在 民,只有让 人民衣食无直接、明确中心观点,全文 的思路由此出 发,又归结于此。忧,才谈得 上守礼知 义,也才会 天下归心。庖丁解 牛依乎天 理存身、做事、 处事都应该 顺乎自然, 不可强为。以寓言的方 式表达是对“解牛”过 程的解说,暗合 寓意,文中少有 明确的观点。小结:孔孟思想一脉相承,大同小异。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
9、齐桓晋文之事这两篇文章的思想有相通之处,他们都重视安 养民众;也有因论说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如孔子重视“为国以礼”, 孟子强调“发政施仁”。就整体而言,两篇文章爱“民”望治”,重“王轻霸”,推仁”讲“礼,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儒家的社会理 想和政治主张。庖丁解牛是庄子中的著名寓言,体现了庄子好以寓言 说理的特点,寓意的“基本点”和“出发点”都在因应自然、顺势而 为,就思考问题的路径和应对外部世界的姿态来说,与儒家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三、合作探究(三个问题,学生交流2分钟,使用希沃“计时器”功 能,学生当堂展示预习成果。)(设计意图:“合作探究”设置的三个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一步步引导学生通
10、过阅读与研讨来思考“古人对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 这一永恒话题的思考,体现出思维的纵深发展过程,从而有效训练学 生的高阶思维,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第一个问题,采用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第二个问题,结合课文内容、道家理想社会的补充资 料和初中已经掌握的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具体分析,化难为易,将初中 所学历史知识融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之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第三个 问题,是本堂课的难点。播放“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思想”的相关视频, 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直观呈现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借助所学历史知识来理解这 一问题,化难为易,
11、从而实现跨学科学习。三个问题,学生交流2分 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提高思维能力。 使用希沃“计时器”功能,通过限时交流,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利用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是教 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 能够创新教学、革新课堂教学模式。)1、通过三篇文章的学习,你觉得论语孟子庄子在体例、 语言、说理等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使用希沃“课堂游戏二选派 2个学习小组代表答题,得分高者为胜,并给予奖励;再用希沃“蒙 层”功能展示“参考答案著作名称体例语言特点说理特点论语语录体言简意赅直接议论,
12、平实简 约,思想深邃孟子对话体思辨性强,善于 取譬设喻,因势利导气势雄伟,富于雄 辩,善用比喻和寓 言庄子寓百形象生动,富于 启发性用比喻和寓言故事 来说明抽象的哲理提示:参考教材第9页“学习提示”。2、学了三篇文章,你认为儒家、道家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他们 认为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请结合文本和已经掌握的历史 学科知识具体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儒道两家的思想 主张“掌握较好,借助所学历史知识实现跨学科学习。)流派理想社会生存姿态儒家大同社会(社会安定、 经济稳定、天下太平、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 道德高尚)积极入世(有为),注 重为人处事的学习和 自我约束,讲求为君 王效力
13、,表现自身的 价值道家小国寡民(鸡犬之声 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无为而治;自 由而顺应天性,顺其 自然)追求出世(无为),消 极避世,养生乃至治 理国家,要像庖J那 样找准事物规律,抓 住事物的关键。补充资料:道家理想社会的描绘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 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译文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 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 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
14、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 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 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 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点拨:儒家主张实行“仁” “仁政”“王道”。追求入世,注重为人处事的学 习和自我约束,讲求为君王效力,表现人自身的价值,理想社会是阶 级分明、礼法严谨的状态。比如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 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谈话,四位弟子表现出了不同的人生志向,但孔 子唯独“与点”,因为曾点的话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 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生活在真、善、美的大同 和谐社会之中。曾皙表达的正
15、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比如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问答,较系统地表达了 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所以孟子在文中特别描绘了一幅人民安 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农经 济社会的画面。(大同小异)庄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孔孟很不相同,道家追求出世、消极避 世,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信奉清静无为的人生观,顺其自然。庖 丁解牛这个故事中,“因其固然”不仅仅是解牛的经验,“动刀甚微” 等也不只是描写解牛的动作;它告诉我们,养生乃至治理国家,不能 像族庖那样和世界死磕,也不能像良庖那样和困难纠缠,要像庖丁那 样找准事物规律,抓住事物的关键,久练技艺,方能
16、达到目无全牛之 境界,游刃有余于天地间,踌躇满志。(大差异)3、你认为我们应该取法儒家还是道家?(播放“春秋战国时期儒道 思想主张”的相关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联系所学历史知识理解这一 问题,从而实现跨学科学习。教师补充“面对乱世,儒道两家的不同 回应”的相关知识之后,学生再谈认识,之后教师梳理“儒道互补 补充资料:儒道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春秋时期,西周控制力日渐减弱,诸侯国群雄并起,战乱频仍,礼 崩乐坏。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更是名存实亡。几个实力强大的诸侯 国都想通过战争吞并其他国家,统一天下,它们之间爆发战争规模更 大,杀人更多。为了解决上述社会问题,出现了典型的儒道之争,就 是回答如何更好地
17、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纷乱的社会,儒道两家的回应不同。儒家的回应 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企图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 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又各有特点。 其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道家的回应:道家所关心的,却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 自保。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 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 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因此,儒家所 重的是群体社会,道家所关怀的是个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之后教
18、师梳理。儒道互补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忧国忧民;道家追求内心调和。儒家的积极入 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有时候可以 统一起来,即我们常说的儒道互补。儒道思想之所以能够互补,是以它们存在的差异为前提的。但这种 差异又不是截然对立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以及角度不同,提出的 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而已,这使得社会对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 长,融会贯通。“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 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 功立业。同时,又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往往淡泊名利,洁身自 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回忆陶渊明、李白、苏轼等诗句)。正
19、如 南怀瑾先生所说的,儒家是粮店,人人非吃不可;道家是药店,生病 便要以药疗疾。小结:以上三:i先秦诸子著作中的经典段落,其中既有儒家的积极进 取、舍我其谁,也有道家的循乎天性、养生全身,两家观点虽截然不 同,但并无优劣高下之分,甚至可以说,无论孔子及其弟子、孟子还 是庄子,最终的目标都是落实到追求人的幸福,只是实现的路径有所 不同罢了。四、群文拓展(设计意图:“群文拓展”旨在学以致用,当堂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 情况,实现能力的迁移。课堂上,经过阅读与探讨,学生已经掌握了 儒、道思想的不同之处,把握了先哲对社会理想和生存姿态的不同看 法,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其深层意蕴,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生
20、活,思考其现代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的认知水 平。“群文拓展”还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 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态度思考其现代意义, 进行深度学习,进而滋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学生齐读三则材料后,当 堂展示预习成果)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材料二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孟子材料三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 持竿
21、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 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L孔子、孟子和庄子三者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在这三者的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 态度简要说一说。五、课堂总结(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对“梳理整合“合作探究”所学内容的 高度概括,凸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中华文明之光”,鼓励学生由课 内所学延伸到课外阅读,从中汲取思想养分,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 热爱。)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探讨,我们领略了儒道两家的“理想的社会 是什么样的?人应该以怎样
22、的姿态生存于世?”课后,同学们可以广 泛地阅读先秦诸子百家著作,用心灵去感受字里行间的真意,从中汲 取思想养分,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热爱,自觉维护和发扬“中华文 明之光”。这样才能找到我们真正想要的,而这将会是我们能够受用 一生的精神财富。六、迁移延伸(此教学环节,视课堂教学时间而定,灵活操作。如果 时间充足,可以让学生当堂展示预习成果;如果时间不允许,课后可 以将思维成果扫描作业二维码提交。)(设计意图:“迁移延伸”旨在让读写结合真正落地,进一步巩固、 提高、深化学生对儒道两家思想主张的认知水平,进行深度学习,训 练高阶思维;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多元化地理解古代文 化经典,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二维码提交作业,对于学生来说 便捷高效,教师也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检查学生的作业。)假如有一天,孔子、孟子与庄子相遇,三位就“圣人之道”进行一 番交谈,请发挥想象,描写一下当时的对话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