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pdf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282043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78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 1 一、水旱灾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二、寒潮 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三、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树立学生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活动方式:在整个学习完成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客观的评价季风和台风,并写成小论文。参考题目:“我眼中的季风”、“台风真的很可怕吗”提示:前一节主要侧重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不利方面,所以应该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季风的影响。台风是作为灾害性天气来介绍的,但它也确实给安

2、徽、湖南、江西等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

3、,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1、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2、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 i 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展示三江源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讲授新课 展示三组图片:高

4、海拔,高寒气候影响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通过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三江”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即源头,发源地;“三江源”就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板书:一、江河的源地:1、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展示:青藏高原和青海省区域图,请学生描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利用地图找出三江源大概位置,教师指导并板书。板书:2、地理位置:青海省南

5、部。阅读:结合图 9.17、9.18 阅读教材 92 页文字,引导学生了解“三江”水量数字,感受并理解三江源地区海拔之高、水系之多,被称为“中华水塔”,是我国巨大的蓄水池和河流的输水管。(板书)转折:既然被称为“水塔”,就要有水源;(展示中国年降水分布图)请同学们阅读我国年降水分布图,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说与半干旱地区,降水量比较少,那么三江源水塔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板书)3、水源。学生:发表见解,教师指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结合教材的资料,我们知道水源除了少量的降水还有雪山和冰川的融水。讨

6、论:冰川、高山积雪和湖泊、沼泽是怎样发挥作用,使“三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海的。学生:阅读、小组讨论并发言。最后教师总结: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最后汇集成江河的源流;湖泊和沼泽是河流天然的调蓄器,雨季和冰雪融水丰盈时,湖泊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冬、春季节时候。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讲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因此湖泊和河流是天然的调蓄器。(板书)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意义:对三江源地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下游地区的意义。讲述:但是,目前的三江源地区正经历着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展示几组图片:淘金挖矿、树木砍伐、源区污染、冰川消融、虫鼠

7、破坏、过渡放牧。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了解到,三江源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板书)2、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自然原因:冰川消融、湿地缩小、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讲述:三江源地区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它本身,也会给长江、黄河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带来不利影响。下面我们来完成 96 页活动题:三江源如果遭到严重破坏,会对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堂指导;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并反馈小组讨论成果,教师指导并评价以及总结。转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你有什么好方法去保护三江源地区

8、啊?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见解,教师知道并归纳板书。3、措施与对策: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三江源地区,那么你有收获吗?学生分享个人收获,教师适当指导。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 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主要讲的是地形与地理,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经过计算感知。1.教材用中国地形图引入新课

9、,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形象、直观。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利用颜色的深浅不同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地区的地势走向。不难看出,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2.图 2.1 和图 2.2 是关系十分紧密的两幅图像,学生从图 2.2 转化到图 2.1 有一定的困难,应该结合以前学过的地形剖面图的形成指导学生观察。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

10、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3.地势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而地形我们讲常见的五种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结合图2.4 中的景观图,请学生归纳五大地形的特征:山地的绝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沟谷幽深;丘陵的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高原的绝对高度大于 500 米,相对高度小,顶面面积较大,起伏和缓,四周较陡;平原的绝对高度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只有理解了,才印象深刻。4.我国的主要地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知识点也较多,老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

11、进,条理清晰。我的思路是先讲山脉,因为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有了地形的基本网格后,再嵌入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5.中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里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适当介绍下山区的概念,它不是仅指山地,还包括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在同学们以前的认识中,往往觉得山区是不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学习本课之后,他们发现其实山区还有一些优势,比如山区虽然不适合发展农业,但为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较好的条件。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在认知目标,学习方法,活动开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1.对地理学科没有兴趣。认为地理学科不是中考学科,学不学没多大关系,

12、只要及格就行,久而久之,对主要学科兴趣越高,对一般学科兴趣很低。2.学生学法不恰当。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科目,必须学会看地图来学习,而学生会读图,识图,填图,用图的能力较差,也就不能很好独立完成作业,学生“死记硬背”。3.本节的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由感性到理性,有特殊到一般的认识。4.本节要通过看地形剖面图和地势三阶梯示意图学习我国地形的阶梯状分布,任何看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点。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的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知道我国五种地形的分布比例。2.了解我国地形的特点,知道我国五种地形的分布比例。3.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和交通等的影响

13、。4.发展学生读图的能力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读图,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过程,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及对我国交通、气候的影响。情感与态度:了解祖国的基本国情,培养热爱祖国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地势的特征,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读东西地形剖面图和地势三阶梯图、地势分布图,并从中获取效果信息。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 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NBA 是美国乃至世界水平最高的篮球职业联赛,它的队员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从外表看他们有哪些差异?为什么?生:人种不同。师:对。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人种和人口。第三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种与人口

14、 第一课时 一、三大人种 师:同学们,我们在电视节目上可以看到体质特征各异的人,主要有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我们从哪些方面来区别他们呢?生:观察图 A、B、C、D。(让个别学生来描述)师:不错,他们的区别在于肤色、头发、脸型等三大方面,其中主要是肤色。生:阅读课文,区别三种人种的体貌特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交替)白种人体貌特征: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黄色人种体貌特征:皮肤呈淡、黄色面庞扁平、体毛中等。黑种人体貌特征:肤色黝、黑头发卷曲体毛很少。师:那么,我们属于哪一种人种呢?生:黄色人种。承转:不同人种之间有交往吗?(引导学生阅读“文化交流

15、的见证”)生:有。师:其他人种又分布在什么地方?生:阅读课文 P50 第 1、2、3、4 段,看世界主要人种分布图 E,让学生指图说出不同人种的分布。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美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西北部。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不同地区气候不同。那么,人种的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二战其间,希特勒屠杀尢太人;美国的种族歧视。他们有没有优劣之分?(指导学生阅读“人种特征的形成”资料)生:人种的差异,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在三大人种交界的地带和人口迁移

16、频繁的地区,还生活着混血儿,他们之间没有种族优劣之分,只有体貌的差异。承转:人的生产与生活都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各异,那么,人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否平衡?二、人口的分布 师:指导学生读图 F 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 200 人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 1 人以下?生: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部人口密集(200 人平方千米/以上)。在干旱、过度潮湿、严寒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地区人口稀少(1 人/平方千米)。师:是什么因素影响人口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生:读课文 P51 页。是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影响的,自然条件优越

17、的地区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条件好的人口密集。师:指导学生读图 G 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人口在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2、人口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生:读图思考回答,1、在高纬度的地区人口稀疏,低纬度地区人口稠密。因为纬度越高得到的热量越少,自然条件越恶劣,人类生存困难。2、北半球的人口多,南半球的人口少。因为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世界各国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的人口比南半球的人口要多。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大人种和人口的分布,了解人种的区别是依据体貌特征来分的,没有优劣之分。以及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种的形成与分布也不同,在自然条件

18、优越和社会经济好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布置作业:课后收集资料,了解各人种的其他特征现状,看看周边有没有其他种族的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运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3.能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4.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5.学会分析人口增长率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掌握问题 教学准备: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

19、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出示幻灯片 1:标题 出示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习新课: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出示幻灯片 3: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回答:(1)17501800 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2)18001950 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渐加快)(3)1950 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出示幻灯片 4: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18 世

20、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 世纪到 20 世纪中期,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 20 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 60 亿人口日是哪一天?(60 亿,1999 年 10 月 12 日)出示幻灯片 5:“资料:地球上的第 60 亿位居民”活动(一)P65 页第 1 题,让学生读 P65 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出示幻灯片 6: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用的时间及说明问题并讲解 (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它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是逐渐加快的。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口基数越大,增长也就越快。)出示幻灯

21、片 7: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如何计算?(让学生阅读 P64 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总数100%)出示幻灯片 8: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表示人口增加;死亡人口多于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 0,表示人口减少。出示幻灯片 9:举例计算人口增长率 活动(二)P65 页第 2 题,让学生回答并提问: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最高?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最低?出示幻灯片 10:图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长速度 提问: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哪一个地区?最慢的是哪一个地区?出示幻灯片 11:

22、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好还是低好?为什么?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必须同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如果增长率过高,可能会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贫困人口增加;如果增长率过低,可能会造成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出示幻灯片 12: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1830 年以来,由于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婴儿死亡率降低,人的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加的速度就愈来愈快。活动(三)让学生完成 P66 页图 44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并巡视,指定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名画折线图,一名画曲线图。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板书)世界上的人口分

23、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一个地方人口疏密的程度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人口密度)出示幻灯 13:什么是人口密度?它是如何计算的?(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地区面积单位:人)出示幻灯片 14:计算临盘地区的人口密度 活动(四)让学生填 P67 页第 1 题:世界人口的分布是怎样的?让学生读 P66 页图 45世界人口的分布并回答: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哪些?(每平方千米大于 200人)2.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有哪些?(每平方千米小于 1 人)出示幻灯片 15:指图讲解世界人口的分布 出示幻灯片 16:

24、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地区: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至于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原因我们下一节再讲。小结: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世界各个地区人口增长率情况、人口曲线图的绘制、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等知识,希望对同学的日常生活有用。出示幻灯片 17、18:巩固性测试题 1.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和决定的。2.到 1999 年 10 月 12 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亿。3.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来表示。4.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上看,亚洲的和部洲和洲的东部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25、5.某城市总人口为 100 万,1999 年出生并成活婴儿25000 人,死亡 15000 人,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我国陆地总面积为 960 万平方千米,20_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总人口为 12.95 亿,那么,我国的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查找“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说出六大语种的名称及分布地区。2、查找“世界宗教分布”图,说出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分布地区。过程与方法 1、图文对照,完成板书表格的填写。2、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图片资料及不同宗教信仰文字资料,展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讨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2、尊重各民

26、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世界主要语言和三大宗教的分布。三、教学关键:通过读图,分组完成。四、教学方法:读书法、读图指导法等。五、学法:读图查找法、填表比较法、练习法等。六、教师准备: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七、教学步骤:(1 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课前交流用英语宣布上课并提问。生讨论、交流并回答。2、画表格,指导生读图。图文对照、查找答案、填表格(写语言分布)3、组织活动。讨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4、师插入北京之行实例。生配合听并回答师提问。5、组织学生读图。自画表格完成三大宗教学习内容。6、达标练习。知识运用能力提高。7、总结并板

27、书课题。生总结所学内容(语言和宗教)。九、达标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情感交流,精彩过渡 师以闲聊的方式与学生就单元测试情况进行交流,肯定学生成绩,鼓励学生干劲,展现学习风彩,恰到好处时用英语宣布上课。2 师宣布:(Classbegin。Gdrningclass)1、生听,并群情激昂的表示一展自己的风彩。2、Gdrningteacher.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同学们,我们刚才的课前交流和相互问候共用了哪几种语言?你学到或听到的还有哪种语言?你会说吗?全世界主要使用语言有哪几种?它们分布在什么地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世界的主要语言”(师板书世界主要语言)3、指名做答:我们

28、用了两种语言分别是汉语和英语。4、还有俄语、蒙语 5、生试说蒙语 6、生带着问题读书读图,进入学习状态。十、世界主要语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读图 B“世界主要语言分布”。提问:世界主要语言有哪几种?2、师画表,师生共同完成汉语、英语的分布,其它四种语言的分布区,生分组完成。世界主要语言 语种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阿拉伯语 西班牙语 3、能力培养 (1)美国以南的美洲为何称拉丁美洲?(2)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什么语言?为什么?(3)讨论:怎样让汉语分布到全世界?4、师小结,鼓励学生的观点。5、师讲述亲身经历的事件。19_年,我和五名同志被奈曼旗教研室派到首都北京学

29、习。一天晚上,我们一同到天安门广场游玩。那时有很多老外,随行中有一人提出和老外照像做为留念。但苦于不会外语,无法沟通。我初中学过英语,便自告奋勇地与老外打招呼。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 4 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习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2 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

30、期末检测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在全县排在中等水平,由此可见,两个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较浓,这对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

31、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

32、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

33、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4、搞好单元测

34、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中国的疆域 1 课时 第二周中国的行政区划 2 课时 第三周中国的人口 1 课时 中国的民族 1 课时 第四周第五周中国的地形 4 课时 第六周第七周中国的气候 4 课时 第八周中国的河流 2 课时 第九周自然资源概况 2 课时 第十周中国的土地资源 2 课时 第十一周中国的水资源 1 课时 中国的海洋资源 1 课时 第十二周秦岭淮河线 2 课时 第十三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 课时 第十四周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2 课时 第十五周第二十周复习考试。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 5 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

35、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展开的;1、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是: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基本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1)能够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概况。(2)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用图和材料分析的能力。(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弄宏观的角度去学习地理,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

36、观念。学情分析 八年级有 45 位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且对地理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对地理课兴趣不大,学习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较差。所以本节课要充分利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料对学生进行地理兴趣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是很好的题材,既能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情趣,又能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3.能够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2.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内、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教学难点: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