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枫桥经验”实现“三个聚焦”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枫桥经验”实现“三个聚焦”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坚持“枫桥经验”实现“三个聚焦”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近年来,市南区深刻理解和把握“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 将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根本目 标,从构建联动调解机制,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打造特色调解 品牌入手,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市南传承发展,有效发挥 了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共有3份经验被司法部人民调解杂志刊发,19个单位和个人被司法部、省市表彰。聚焦矛盾纠纷多发领域,构建“多维度”的联调机制坚持将人民调解的触角向重点行业领域、矛盾纠纷多发地带延伸,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目前,全区 已建立1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
2、调解组织。一是建立裁调衔接联动机制。针对劳动人事纠纷逐年增多的 趋势,在区劳动争议仲裁院设立了全市首家劳动人事争议纠纷人 民调解室,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与人 民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意见、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工作室规 程,对区、街、居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体系,劳动争议纠纷 调委会受案范围、工作职责和组织保障,以及调解员的选任培训 和队伍建设等,分别作了具体的明确和严格的规范。同时,又进 一步规范了三种调解方式,即裁前调解式、裁内委托式和裁中协 助式,还建立了纠纷联调机制、质量考评机制和法律援助衔接机 制,实现了有机衔接和高效联动。经验做法被司法部人民调解 杂志刊发。二是建立物业纠
3、纷调解机制。针对我区物业化管理度高,物 业矛盾纠纷频发的态势,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南区物业纠纷 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区、街、居三级物业纠纷调解组 织。建立了逐级调解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报送三项制度, 明确要求凡是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和高层商务楼宇均要成立物 业纠纷调解组织。区成立了物业纠纷调解律师团,对全区重大影 响的疑难复杂案件,进行联合会诊,交由专家调解。各街道、社 区也积极探索有效的化解模式,比如,珠海路街道的海口路社区 建立了社区、物业、楼组长、片警、业主委员会五方联动联调模 式;湛山街道建立了物业、业委会、业主三方对话机制,推行小 区和事佬协会、社区和街道调委会“三级联调”模
4、式,成功化解 多起久拖不决的物业纠纷。2013年4月,市局在我区召开物业 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现场观摩会,推广了市南区的经验做法。三是建立金融纠纷调解机制。针对金融消费纠纷不断增多, 且情况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在市局的指导下成立了全市首家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建立了一支由30名来自监管机构、高校、律师事务所、金融机 构等行业的专家组成的专业调解员队伍,并开放热线电话、电子 邮箱、中国金融消费纠纷调解网等多种调解受理通道,为当事人 提供现场调解、电话调解、上门调解、网络调解等多种纠纷解决 方式。先后制定了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工作规则、调解员 聘任及考核管理办法等
5、制度,做到了调解文档管理的规范化, 程序标准化,调解专业化。目前,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 会已调解案件31件,成功28件,涉案金额200余万元。有关经 验做法被青岛日报刊登。二、聚焦优质法律产品供给,建设“多面手”调解员队伍围绕人民群众对优质法律服务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强人民调 解员队伍建设,致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调解员队伍,目前, 全区共有人民调解员619名,其中专职调解员30名。一是优化调解员队伍结构。针对调解员队伍存在的兼职多专 职少,老人多年轻人少,阅历多高学历少的状况,认真贯彻落实 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一 方面,从政法系统退休干部、律师、基层法律工
6、作者、仲裁员中 聘请兼职调解员;另一方面,聘请从事医疗卫生、劳动人事、物 业管理等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加入。今年,面向社会招聘了一批经过法律专门学习、岗位特别训练的年轻司法协理员,充实到了专 职人民调解员队伍,还建立了市南区人民调解咨询专家库。目前, 建成了一支既懂法律又懂专业,既有调解经验又有干事活力的队 伍,较好地改善了调解员的专业知识和年龄结构。二是强化调解员专业培训。既要把懂行的人吸收到调委会, 也要把选进来的人培训成懂调解的人。坚持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员 分级分类培训体系,结合街道和社区调委会换届,定期组织人民 调解员业务培训,落实岗前培训和年度培训制度。与市南区人社 局联合,每年举办一期劳
7、动人事争议调解专题培训班,实现持“双 证上岗”,调解员不仅懂民间纠纷调解,而且会调解劳动人事纠 纷;邀请区人民法院业务庭法官授课,适时组织调解员参加庭审 旁听;积极组织人民调解员参加律师事务所举办的法律实务讲 座,收看司法部人民调解大讲堂视频会议等。坚持开门培训,走 出去学习,专门组织司法所长赴“枫桥经验”发祥地浙江诸暨参 观学习。2018年以来,全区共组织调解培训15场,培训调解员 500余人次。三是深化调解员工作创新。坚持走内涵式调解的路子,即通 过外部调解力量的介入,使双方当事人内增法治观念,实现真正 的握手言和,达到“案了情在”的良性结果。为此,我们结合“一 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
8、,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特长和职业优势,引导他们参与人民调解,将法治宣传融入到人民调解全过 程,通过以案释法,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解决矛盾纠纷。积极鼓励 开展创新,基本上是街街有亮点。如,云南路街道的“四坚持” 调解法、中山路街道的“加减乘除”调解法、湛山街道的“三字 经”调解法等,改进了原有的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调 解的质量和效率。2017年以来,全区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533 件,调解成功3531件,成功率达到98%以上,有力地维护了社 会的和谐稳定。三、聚焦提升人民调解影响力,打造“多样化”的调解品牌 着眼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新追求,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品 牌建设,形成了 “一街一品牌,一
9、所一特色”的人民调解新格局。一是强化品牌价值。积极应对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新需 求,本着体现时代特色、彰显核心价值,群众广泛认同的原则,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完善、创新发展,确立了以“家庭和 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践行“以情为重、以法为教、 以和为贵”的调解理念,和“热心、公心、诚心、耐心”的工作 方法,打造出了具有市南区特色的“和解万家”工作品牌,收到 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提高品牌质量。为推广“和解万家”品牌,市南区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标准和流程,积极开展“十大品牌调解室和十大金 牌调解员”创建活动。首批表彰命名的“双十”调解员
10、中,均是 社会知名度高、调解艺术水平高、群众认可度高的“老字号”调 解员,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据统计,市南区建立推行“十 大品牌调解室和十大金牌调解员”制度以来,共参与调解矛盾纠 纷1655件,其中疑难复杂案件148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 截止目前,由金牌调解员调处的矛盾纠纷,无一起民转刑案件、 无一起群体性上访案件。三是发挥品牌效应。为最大限度地共享人民调解优势资源, 发挥“十大品牌调解室和十大金牌调解员”的影响力,我们制作 印发了 43000本市南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指南,将金牌调解 员和品牌调解室的联系方式向社会公布,形成了 “开门理案,挂 牌调解”的模式,不仅使所在社区的居民随时能找到金牌调解员, 其他街道、社区的居民也可以到这些品牌调解室申请调解,逐步 形成了一个跨社区、跨街道矛盾纠纷调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