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每课精解之中庸之道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每课精解之中庸之道公开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语选读每课精解第十四课中庸之道1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 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 “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 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 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强调取两用中一一温和的处事原则。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 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强调“权”的重要性。(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
2、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 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 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2 .和而不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 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工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 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 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 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
3、 不和”的区别。3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 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 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应借鉴孔子的这一理论。“中庸”不是“折中主义”。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 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 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孔子“中庸”思想包含做事、考虑问题要“执中”而不 偏(考虑全面,不走极端),“和而不同”,对人宽容包含,但又坚持道德原则
4、,做事、考虑问 题要稳健、合情合理等内容,不应片面理解。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折中主义者,称之为“乡原”,贬之日 “乡原,德之贼也二论语选读每课精解第十二课高山仰止1 .商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 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为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 “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宋朱熹则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 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朱熹说“高山”,就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没有什么 喻义;而“景行”是大道、大路,
5、“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2 .用行舍藏“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最为精练地表达了儒者时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 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里面所蕴涵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显 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3 .割鸡焉用牛刀孔子的本来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小小的县城,怎么用得着礼乐之道这种治国的方略呢”。 我们现在已不能确知孔子到底是在跟子游开玩笑还是一时失言,但子游“当仁,不让于师” 的精神和孔子师生之间畅所欲言的风貌却跃然纸上。从子游的答辩词来看,有时候,杀鸡用 一用牛刀也未尝不可,虽然是治理一个小县城,也应该与治理一个国家同步,因为其性质是 一样的,
6、总是在上位的人学了礼乐就会懂得爱人,在下位的人学了礼乐就容易听使唤,只要 目的能够达到,用鸡刀牛刀有什么关系呢?孔子完全同意子游的看法,所以立即表态修正, 向学生们宣布自己的错误,足见孔子知错就改,从善如流。4 .墙子贡在回答叔孙武叔“子贡贤于仲尼”时把自己比做一堵齐肩高的墙,人们只需在外面 把头一伸,自己内部的一切就尽在眼中了,而孔子则不同,他的“墙”非常高,如果你找不 到门进去,里面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你根本就不知道。叔孙武叔之所以说子贡比孔 子贤,是因为他只能看到子贡这个“矮围墙”里的东西,孔子的“围墙”里有什么,他连门 都没有找到。所谓“深见者深,浅见者浅”,对于我们而言,当尚未
7、进入一个门时,切勿妄加评论, 以免贻笑大方。14中庸之道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评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 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 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 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 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 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
8、 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 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 并不是真正的“中庸”。11T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评析】“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 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 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 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
9、”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 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评析】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 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 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 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
10、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评析】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 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 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 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利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乂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 肃的,其
11、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 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 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 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 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评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
12、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 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 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 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 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 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评析】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 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
13、判断一个人优劣的 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17T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评析】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 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 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1724子贡日:“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 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 讦以为宜者。”【评析】这是对中庸思想的具体化与补充,强调的是中庸的原则性,正与上一条乡愿相对应, 君子有所好恶,以仁为本,以义为本,并不轻言苟且,更不唯唯诺诺,丧失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