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4562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八年级2021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去年的国庆节,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1日至2日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收玉米,体会农业劳动 的苦与乐。10月3日至4日和同学一起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航天科技馆,被我省(山东)历史悠久、厚重 的文化和日益兴旺的航天科技深深宸撼。5日将参观后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完成了实践作业。6日参加社 区节水公益宣传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7日完成假期作业准备开学。据此完 成下面问题。1 .从建立的基础看,同学之间的关系主要属于()A.业缘关系B.血缘关系C.地缘关系D.初级关系2 .从小

2、华 活动感悟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会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是一个人具有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过程A.B. C.D. 3 . 2018年夏季,临沂市某中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带着学生参加博物馆、纪念馆等,这一过程属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中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A.B. C.D.4 .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 的过程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局部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3、A.B.C.D. 5 .小华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路上是遵守交规的行人,在家里是孝亲敬长的孩子。这告诉我们 ()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身份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A. B. C.D.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国事天下事是大人的事,跟初中生关系不大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A.B.C.D.【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关注社会开展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启示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积极关心社会 的变化和开展,关心国家大事,认识到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等,观点正确;观点绝对化, 是错误的;关心国事

4、天下事是包括初中生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D。7 .以下对漫画网络问政认识正确的选项是()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民意只能通过网络传达互联网卡富了民主A.B.C.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网络的作用。:图文信息涉及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说明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 宽了民主渠道,故正确;:错误,说法过于绝对互联网是传达民意的方式之一,故排除;故此题选Ao.教育部网站发布预警,近期有人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媒介假冒学校教师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开 学和组织开展线上教学为由发布诈骗信息,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方式缴纳

5、各项费 用,致使局部家长上当受骗。这一案例启示我们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提高区分能力要理性对待网络信息网络空间没有诚信A.B.C.D. 2X3)【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合理利用网络。有人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媒介假冒学校教师或班 主任身份,对学生家长进行诈骗,启示我们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要提高区分能力; 要理性对待网络信息;说法正确。说法的说法太绝对,没有看到网络的积极方面,错误。此题选【)。 9.某网络购物平台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客,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这 反映出()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网络为经济开展注入新的

6、活力网络改变了生产方式网络改变了以往的消费方式A.B.C.D.【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根据题干,“某网络购物平台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每天有超过6000 万的固定客,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说明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网络改变了以往的消费 方式,让我们节约了本钱,提高了效率,表达了网络为经济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 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开展水平,所以符合题意。在题干中 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B。10 .近年来勒索病毒在全世界肆意猖獗。2019年上半年我国受勒索病毒攻击的计算机有225. 6万台。其 中,受害最

7、严重的行业包括IT行业、科研和技术服务行业以及制造业等。这警示我们()网络安全已成为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维护网络安全,人人有责要正确使用互 联网,恪守道德和法律,传递网络正能量网络上的风险无处不在,我们要远离网络A.B.C.D.【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遵守网络规那么。:分析材料可知,表达了网络的消极影响,病毒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警示我们网络安全成为 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维护网络安全,人人有责,要正确使用互联网恪守道德和法律,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故正确;:错误,忽略了网络

8、的积极影响。故排除;故此题选A。11 .习近平主席主持十九屈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 气氛,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更加注意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开展建言献策遵守交往的规那么和秩序,自觉传播网络正能量可以有多种“声音”和“调子”,想怎样说就怎样说A.B.C.D.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我们要恪守道德和法律。我们要遵守交往的规那么和秩序,充分利用网络 平台为社会开展建言献策,自觉传播网络正能量,而不能想怎样说就怎样说,说法错误,说法正 确:故此题选A。1

9、2 .某同学因为国庆假期期间和父母一起出京旅游,回京之后到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时,发现原先一扫就 可以通过的健康码这次不灵了,而是要求他填写臼己14天内的出行记录。他如实填写之后,健康码显示 可以通过,在检测完体温后,公园门口的保安才允许他入内。对此认识错误的选项是()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需要规那么遵守规那么需要敬畏规那么,要自律无需他律北京已经有很多天没有确诊病例了,保安有些大惊小怪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我们需要自觉维护它A.B.C.D.【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社会秩序、遵守规那么。:题干中,某同学的做法是遵守规那么的表现,说明了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需要规那

10、么,遵守规 那么需要敬畏规那么,要自律也要他律,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我们需要自觉维护它,说法 正确,不符合题意;:遵守规那么,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保安的做法是积极维护规那么的表现,不是大惊小怪,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o13 .李某用手机发布恐怖信息,导致机场航班延迟起飞,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告诉我们社会规那么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的行为要遵守法律的规定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隙违反规那么、扰乱秩序的行为要受到相应处分A.B. C.D. 【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可知,“发布恐怖信息”“法律制裁”说明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世界没有绝对的自

11、由, 要受到规那么的制约,正确。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那么,否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B“.下边漫画的寓意是让座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要懂得换位思考平等待人乘公交车要讲究个人卫生A.B. C.D.【答案】B【解析】【详解】观察漫画,“你穿的这么脏应该自己走路回家”的说法是没有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表现,每个人都 是有尊严的个体,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观点正确,观点曲解了漫画的意思, 错误,所以此题选择B答案。【点睛】在解答漫画型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观察漫画,尤其是漫画的标题、文字提示、人物表情等,准确提取有效信息;二要深刻理解漫画的寓意;三要与

12、课本知识相结合。14 .对以下列图漫画中两位同学的不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这是你要的书这是你要的书谢谢!喂,快给我拿 本武侠小说阿姨,请您给 我拿一本优秀作文选。,语言有明显的高下、美丑之别,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A.B.C.D.【答案】C【解5【详解】此题考杳文明守礼。:漫画中两位同学的不同结果说明在待人接物中,语言是否文明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有天壤之别,文明 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文明交往,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故 正确

13、;: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此题选c。15 .以下对民事违法行为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民事违法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分法的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C.民事违法行为都要承担赔偿责任 D.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违法行为。A:错误,行政违法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分法的行为,故排除A:B:错误,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故排除B:C:错误,民事违法行为不一定都要承担赔偿责任,故排除C;D: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D正确;故此题选I)。17.2019年4月3日,福建省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共安徽省委原常

14、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 长陈某隆受贿、滥用职权等一案。判处陈某隆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 其违法所得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选项是()陈某隆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无期徒刑与罚金属主刑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费任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与没收财产是附加刑A.B.C.D.【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分析福建省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共安徽省委原常委、安 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陈某隆受贿、滥用职权等一案。判处陈某隆无期徒刑,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最本 质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故说法符合题意;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附加

15、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 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故说法错误;触犯刑法规定要承担刑事责任,故说法错误;附加刑包括罚 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故说法正确。所以说法符合题意;应选D。【点睛】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犯罪的三个特征,主刑和附加刑的内容,从而做出正确判断。二、 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井然有序 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那么的维系。有同学认为规那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等等,针对这样 的观点同学们众说纷纭,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一.A(鼠会生活有秩序TWT里靠规那么来维护二J判断: 社会规那么限自由,4k 遵守规那么靠他律。理由:【答案】判断:女生的观点是正确的,男

16、生的观点是片面的。理由:社会生活有秩序,社会规那么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那么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那么划定 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那么的约束。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有自由 的保障。人们建立规那么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 规那么、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分。自由与规那么是统一的,讲规那么,才能享有自由;要自由,就要讲 规那么,自由与规那么二者可以兼得,不可偏废。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 那么,将规那么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那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7、,而不是仅靠他律。【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两人关于秩序、规那么、自由的关心考点考查:自由和规那么的关系、遵守规那么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品质【详解】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题干中女生的观点是正确的,男生的观点是片面的。论据:社会规那么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那么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论据: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论据: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他律和自律。第二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此题是辨析题,首先判断题干中观点的正误,然后结合教材知识,明确答题 方向,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作答,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言简意赅。18

18、.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何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2019年6月17日楚天都市报道称,从金银湖公园站乘6号线前往江汉路方向,中途上来两 名50来岁的中年男子。两人拿着绳索、钢丝等劳开工具,看打扮应该是农民工。他们进入车厢时,车厢 内比较空,还有不少空座位。可能是怕身上的泥灰弄脏座位,两位农民工没有坐在座位上,而是将绳索等 物放在车厢内空旷处,然后坐在了上面。材料二 重庆市某中学,在全校学生期中考试中,设置了 4个“诚信考场”,以无人监考试点的方式,考 险学生的诚信。初二(1)班杨智宇同学说:“考试中每个同学都在认真答题,我们要用诚信回应老师给予我 们的信任,同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1)结合材料一

19、,谈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待基层劳动者?(2)结合材料二,思考杨智宇同学的言行对我们有何启示?【答案】(I)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 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包容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感恩他人的付出。(2)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 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

20、扬诚信文化,共同 营造“以老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气,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 进社会开展和文明进步。【解析】【分析 1背景素材:正确对待农民工、“诚信考场”考点考查:尊重、诚信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品质【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此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需要调用尊重他人的有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材料中两位农民工怕身上的泥灰弄脏座位,而没有坐在座位上一这是一种设 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行为。启示我们对待基层劳动者,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会换位思 考,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

21、案。得分点: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此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需要调用诚信的有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杨智宇同学说要用诚信回应老师给予我们的信任,同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珍惜个人诚信记录,弘扬诚信文化。20. 阅读材料,I可答问题。小明的父母都很忙,没时间管小明的学习和生活,逐渐迷恋网吧,变得无心上学,上课经常迟到,旷 课,还经常恶意扰乱课堂秩序,学校对他进行记过处分,一次,小明与几个在网吧结识的“兄弟”一起勒 索几个小学生,公安机关对他们实行了拘

22、留三天的处分,小明没有因此而改过,还是经常与这帮“兄弟” 纠集在一起闹事,一次,在勒索过程中把一个小学生打成重伤,小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1)根据材料分析,小明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2)小明的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答案】(I)一般违法行为:勒索小学生;犯罪行为:纠集闹事,勒索致人重伤。(2)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谭慎交友等。【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不良行为容易导致走向犯罪考点考查:违法行为、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

23、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小问I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此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需要调用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一般违法行为:勒索小学生被公安机关拘留,属于行政处分;犯罪行为:纠 集闹事,勒索致人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属于刑罚处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根据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 罪。【小问2详解】此题考查预防犯罪有关知识,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四、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1.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了以“与法同行,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卜面是局部探究内容,请你参与并回答以下问题。

24、与法同行案例导读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到达80毫克/100毫克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 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分。(I)根据材料,可知“醉驾”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这种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2)材料说明“醉驾”违反了刑法,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与法同行警钟长鸣与法同行,让我们摒弃脆弱和懵懂,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在船上任何行动 是自由的。但超过这个船的底线,就要落入水中受到法律的制裁。与法同行,必将 走出一道属于自己的亮丽风景。(3)材料说明什么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4)超过船的底线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犯罪的法种类有哪些?与法

25、同行知法守法生活在法治社会,法无处不在。要将法作为生活的准那么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 将“法”根植于广大青少年心中。只要法在心中,行在法中,让法,与青春同行,才能 唱响自信的人生。(5) “法在心中,行在法中”,说明什么是社会和谐的保证?(6)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做?【答案】(1)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2)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3)法律。 (4)刑罚。主刑和附加刑。(5)遵章守法。(6)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事关心。”这告诉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和开展走近社会是我们知

26、晓国事家事的唯一途径关心国事天下事是大人的事,跟初中生关系不大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D.A.B.C.以下对漫画网络问政认识正确的选项是()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民意只能通过网络传达互联网丰富了民主A.C.D.教育部网站发布预警,近期有人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媒介假冒学校教师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开 学和组织开展线上教学为由发布诈骗信息,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各项费用,致使局部家长上当受骗。这一案例启示我们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提高区分能力要理性对待网络信息网络空间没有诚信A.B.C.D. 7 .某网络购物平台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客,平均每分钟售出

27、48万件商品。这反映出()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网络为经济开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改变了生产方式网络改变了以往的消费方式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与法同行,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考点考查:违法行为的相关知以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此题 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需要调用犯罪行为的有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分。醉驾是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

28、: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分 性。其中严重社会危害性是最本质特征。【小问2详解】此题考查刑法的作用,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此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需要调用法律的有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材料中与法同行,必将走出一道属于自己 亮丽风景。要求我们遵守法律。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小问4详解】此题考查刑罚的种类,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小问5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此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需要调用遵章守法的有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法在心中,行在法中“,表达了我们要

29、树立法治观念,遵章守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小问6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此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需要调用预防犯罪的有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A.B. C.D. .近年来勒索病毒在全世界肆意猖獗。2019年上半年我国受勒索病毒攻击的计算机有225. 6万台。其 中,受害最严重的行业包括IT行业、科研和技术服务行业以及制造业等。这警示我们()网络安全已成为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维护网络安全,

30、人人有责要正确使用互联网,恪守道德和法律,传递网络正能量网络上的风险无处不在,我们要远离网络A.B.C.D.10 .习近平主席主持I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 气氛,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更加注意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开展建言献策遵守交往的规那么和秩序,自觉传播网络正能量可以有多种“声音”和“调子”,想怎样说就怎样说A.B.C.D. 11 .某同学因为国庆假期期间和父母一起出京旅游,【可京之后到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时,发现原先一扫就 可以通过的健康码这次不灵了,而是要求他填写自己14天内的出行记录

31、。他如实填写之后,健康码显示 可以通过,在检测完体温后,公园门口的保安才允许他入内。对此认识错误的选项是()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需要规那么遵守规那么需要敬畏规那么,要自律无需他律北京已经有很多天没有确诊病例了,保安有些大惊小怪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我们需要自觉维护它A (2X3)B.C.D.12 .李某用手机发布恐怖信息,导致机场航班延迟起飞,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告诉我们社会规那么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的行为要遵守法律的规定社会规那么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那么、扰乱秩序的行为要受到相应处分A. B.C. D.13 .下边漫画的寓意是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

32、个体让座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要懂得换位思考平等待人乘公交车要讲究个人卫生A.B.C.D.15.对以下列图漫画中两位同学的不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的高下、美丑之别,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A.B. (2X3X4)C.D. 2X3)16.以下对民事违法行为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民事违法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分法的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C.民事违法行为都要承担赔偿责任D.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17.2019年4月3日,福建省

33、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共安徽省委原常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 长陈某隆受贿、滥用职权等一案。判处陈某隆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 其违法所得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选项是()陈某隆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无期徒刑与罚金属主刑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与没收财产是附加刑A.B.C.D. 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那么的维系。有同学认为规那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等等,针对这样 的观点同学们众说纷纭,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判断:判断:理由:18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

34、题材料一 2019年6月17日楚天都市报道称,从金银湖公园站乘6号线前往江汉路方向,中途上来两 名50来岁的中年男子。两人拿着绳索、钢丝等劳开工具,看打扮应该是农民工。他们进入车厢时,车厢 内比较空,还有不少空座位。可能是怕身上的泥灰弄脏座位,两位农民工没有坐在座位上,而是将绳索等 物放在车厢内空旷处,然后坐在了上面。材料二 重庆市某中学,在全校学生期中考试中,设置了 4个“诚信考场”,以无人监考试点的方式,考 验学生的诚信。初二(1)班杨智宇同学说:“考试中每个同学都在认真答题,我们要用诚信回应老师给予我 们的信任,同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1)结合材料,谈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待基层劳动

35、者?(2)结合材料二,思考杨智宇同学言行对我们有何启示?19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小明的父母都很忙,没时间管小明的学习和生活,逐渐迷恋网吧,变得无心上学,上课经常迟到,旷 课,还经常恶意扰乱课堂秩序,学校对他进行记过处分,一次,小明与几个在网吧结识的“兄弟”一起勒 索几个小学生,公安机关对他们实行了拘留三天的处分,小明没有因此而改过,还是经常与这帮“兄弟” 纠集在一起闹事,一次,在勒索过程中把一个小学生打成重伤,小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1)根据材料分析,小明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2)小明的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四、综合探究题(本大题

36、共1小题,共9.0分).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了以“与法同行,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面是局部探究内容,请你 参与并回答以下问题。与法同行案例导读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到达80毫克/100毫克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 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分。警钟长鸣(1)根据材料,可知“醉驾”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这种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2)材料说明“醉驾”违反了刑法,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与法同行警钟长鸣与法同行,让我们摒弃脆弱和懵懂,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在船上任何行动 是自由的。但超过这个船的底线,就要落入水中笑到法律的制裁。与法同行,必将 走

37、出一道属于自己的亮丽风景。(3)材料说明什么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4)超过船底线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犯罪的法种类有哪些?与法同行知法守法生活在法治社会,法无处不在。要将法作为生活的准那么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 将“法”根植于广大青少年心中。只要法在心中,行在法中,让法,与青春同行,才能 唱响自信的人生。(5) “法在心中,行在法中“,说明什么是社会和谐的保证?(6)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做?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八年级2021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去年的国庆节,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1日至2日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收

38、玉米,体会农业劳动 的苦与乐。10月3日至4日和同学一起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航天科技馆,被我省(山东)历史悠久、厚重 的文化和日益兴旺的航天科技深深宸撼。5日将参观后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完成了实践作业。6日参加社 区节水公益宣传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7日完成假期作业准备开学。据此完 成下面问题。1 .从建立的基础看,同学之间的关系主要属于()A.业缘关系B.血缘关系C.地缘关系D.初级关系2 .从小华的活动感悟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会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是一个人具有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

39、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过程A.B. C.D. 【答案】1.A2. D【解析】【详解】1.此题考查社会关系建立的类型。A:题干材料中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即业缘关系,故A正确; 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 故此题选A。3 .此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亲社会行为。:题文中小华对生活的感悟,说明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会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 神滋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是一个人具有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 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过程,故正确; 故此题选Do. 2018年夏季,临沂市某中学积

40、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带着学生参加博物馆、纪念馆等,这过程属于 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中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A.B. C.D. 【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正确认识。题文中临沂市某中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带着学生参加博 物馆、纪念馆等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利于中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 来越深刻,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观点正确;参加亲社会行为和提高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 观点错误,所以此题选择B答案。3 .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

41、是我们走向成熟 的过程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局部社会生活绚丽多彩A.B.C.D. 【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 题意,都应入选。故该题选D。4 .小华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路上是遵守交规的行人,在家里是孝亲敬长的孩子。这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身份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A C.D. (2X3X4)【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社会身份与社会化关系。: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 同的身份,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故正确;:在题干中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此题选C。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和开展走近社会是我们知晓国事家事的唯一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