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双周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双周测-语文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语文双周练(一)2022.0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此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王昌龄出塞(其一),之所以引起争议,就是因为它的后面两句,把豪情直截了当地抒发出来了。 意境艺术最忌直接抒发,一旦直接抒发出来,把话说明了,意境就消解了,或者转化为另一种境界了。这 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另一种艺术境界,至今我国的诗学还没有给它一个命名,使之成为一种范畴,它不以意 境的含蓄隽永、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特点,它的特点不是意境式的温情,而是激情,其想象如天马行空, 不可羁勒。关键在于其直接抒发的情感与理性拉开了距离,17世纪的诗话家
2、将之总结为“无理而妙”。中国诗中直接抒发的杰作也比比皆是。但是,直接抒发容易流于直白,也就是流于“议论”。王昌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所以引起争议,就是因为其多少有点抽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类 似议论的诗句都是命中注定流于抽象的,如李白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 忧”,又如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等。我 国古典诗话曾经把这个问题提到理论上来总结,最早是清代贺裳在载酒园诗话卷一中说:“诗又有以 无理而妙者,如李益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为语。至如义山八骏日行三 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李商隐
3、瑶池),那么又无理之理,要进一层。总之诗不可执一而论。”这里说 的“无理而妙”,“理”是与人情对立的,与一般的物理、事理之“理”有根本的不同,主要是与情相对 立的“实用理性”。明代钟惺、谭元春读奉益江南词中的“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以为其好处是“荒唐之想,写怨情却真切”,“翻得奇,又是至理”,就隐约提出了理论上的“情”与 “理”的关系:于情“真切”,乃为“至理”,但又是“荒唐”之想;“无理而妙”,超越通常的“理”, 才是“妙语”,结论是“无理之理”。从一方面来看,是“荒唐”的,是“无理”的;从另一方面来看, 又是有理的,不但有理,而且是“妙理”,很生动。关键是这里
4、的“理”是唐诗的“理”,和宋人诗话所 谓“理”不是一回事。宋人的理是抽象教条之理,而这里的“理”是人情,和一般的理性不同。它不是直 接的“理”,而是一种间接的“理”。间接是通过一种什么东西到达理的呢?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说: “此诗只作得一个信字要知此不是悔嫁瞿塘贾,也不是悔不嫁弄潮儿,是恨朝朝误妾期耳。” 意为不是真正要嫁给船夫,而是表达一个“恨”字,恨什么呢?无“信”,就是没有一个准确的期限,造 成了 “朝朝误妾期”。这就是说,这里讲的并不完全是“理”,而是一种“情”。从“情”来说,这个“恨” 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这不是通常的理,可以说是“情理”。其境界不是一般的“意境”,而是“情理 境”
5、。(摘编自孙绍振意境的“情景交融”和直接抒情的“无理而妙”)材料二:在中国文论史上,清代词论家贺裳总结前人创作经验,提出了 “无理而妙”的理论。贺裳而后,对“无 理而妙”的论述很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这些论述多囿于典型范例的罗列与介绍,缺乏从理论的高度 俯瞰其审美内蕴,仍然局限于贺裳所论及的中国古典诗词范围。事实上,“无理而妙”概括了一个较为普 遍的文艺美学规律,它既见诸诗词,也存在于小说、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部类。文学艺术的情感逻辑是“无理而妙”的摇篮。情感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它贯穿于文学活动之中。 文学不仅再现现实,而且也表现主体情感。有时,作家要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种情感
6、密度大, 浓重而强烈,常取反常的形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主体要遵循情感逻辑,就不得不违反生活逻辑。 形神兼备固然是好,但二者假设不可得兼,那么弃形似而取神似,虽无理却有情。在接受主体一方,由于情感 逻辑压倒了生活逻辑,感情的满足压倒了对“无理”的排斥,从而与创作主体和文学作品形成一种默契。 贺裳论“无理而妙”时所举二例,看似无情情更切,看似无理实有理,深刻地揭示了闺中少妇情到深处人 孤独,由爱而生恨的内心情感世界。又如牡丹亭中杜丽娘因梦而死,又因爱情感召死而复生;卡夫卡 的变形记写入变成大甲虫等等,都是“无理而妙”的典型例子。“无理”并不是胡编乱造,它是基于生活真实,并加以想象虚构而成的。
7、透过它表层的无理性,往往 可以发现它蕴含着深层的更为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理”就是有理,“无理”比有理更为合理, “无理而妙”是艺术创造的极致,艺术的辩证法就是如此。(摘编自周然毅“无理而妙”新论).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含蓄隽永的氐关贵界,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作品中直接抒情是其 忌 OB. “无理而妙”的“理”,并不是一般的物理或生活中的事理、哲理,而是与人情相对立的“实用理 性”。C.唐诗的“理”不同于宋人诗话的“理”,前者的“理”是人情的“理”,后者的“理”那么是抽象教条 之理。D. “无理而妙”作为一种文艺美
8、学规律,普遍地存在于各种艺术部类之中,但后人论述的范围较局限。1 .根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只要拉开直接抒发的情感与理性的距离,抒情就不会变成直白抽象的议论,并能产生“无理而妙”的 艺术效果。B.贺裳说“诗不可执一而论”,意即诗歌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可以因时因人而有不同,即所谓“诗无 达诂”。C.卡夫卡变形记写人变成大甲虫,虽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妙”在夸张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被 异化的现实。D. “无理而妙”是一种艺术极致,愈无理愈妙。因此,艺术家可以违背生活逻辑进行大胆的想象虚构。2 .结合材料内容,以下选项中能支持“无理而妙”观点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诗者
9、,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B.古人亦不废议论,但不着色相耳。C.感人心者,莫先乎情。D.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关汉卿窦娥冤也是“无理而妙”的典型例子。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这部戏曲作品中的“无理而 妙”。(6分)(二)现代文阅读H (此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偷砖梁晓声春天来了。春天,到底还是来了。某一个季节会姗姗来迟,却从没有哪一个季节能蓄意不至。细想想,海誓山盟不大靠谱沧海桑田 往往也是瞬间之事,地老天荒可谓永恒,但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变化真是不可阻遏。春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期盼的季节,夏季烂漫热烈,牵着的可是
10、春姐姐的手。踏春也是觅夏的另一种 说法。A市的春天比历年都来得迟,三月下旬居然降了一场大雪,有几天气温又冷到了零下二十四五度。那 几天一过去,天气一下子变暖了。如同一列晚点的列车突然提速想要正点抵达终点站似的,人们还没从多 雪寒冷的冬季缓过神来,春季便以猝然到眼前的方式无言地宣布我来了!从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A市冰雪融化的积水到处都是,对人们出行造成了极 大阻碍。学生,都不得不穿上了夏季大雨后才穿的防水靴。光字片的情形比往年更糟。光字片的泥泞程度,甚至超过了 “二战”纪录片中德军曾在苏联大地上 经历的泥泞。光字片人家的大人和孩子,这二十多天里生活得也很狼狈。小孩子还好说,吃
11、喝拉撒全在家 里,不出门就是了。中小学生也好说,几所学校临时放假。大人们却不能不上班,一回到家里就不出门也 太失家长的尊严。即使出门上厕所,几处东倒西歪的公厕经过冰雪水灌,都满得忽悠忽悠的,上公厕对大 人们来说也成了一件危险事。许多光字片的大人穿的防水靴那些日子里根本就没弄干净过,一出门全是泥 靴。市政府调给共乐区几辆卡车,特批了一批砖。有些区干部跟着满载新转的卡车到处转,见着哪些地方 泥泞得不成样子,便命车停住,指挥跟车的环卫工人往泥泞中垫砖。往光字片的泥泞中垫的砖最多,因为 光字片的街道坑凹多,有的地方需要垫两层砖。共乐区的群众很感激。春天来了。严寒终于过去,天气逐渐暖和,人们的情绪也变好
12、了。至于泥泞,与刚刚度过的严寒相比, 那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党和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在积极主动地想方法。一天,秉昆回到家里,郑娟背着两个儿子悄悄问他:“别人家一到了晚上就偷外边那些砖,咱家也把 近的砖往回搬几块行不行? ”秉昆说:“不许。别人家怎么样咱们不管,咱家人不可以那样。都那样,不是白垫了吗?不是又不好 走了吗? ”郑娟说:“可别人家不这么想啊!反正泥泞一干,那些砖也不会再有人拉回去了。下手晚了,都成别 人家的了。”秉昆说:“现在泥泞还没干。”郑娟说:“都是新砖秉昆听得起疑了,沉下脸问:“你是不是已经往家搬了呀? ”郑娟只得成认,她和两个儿子弄回家了二三十块。秉昆问放哪儿了。郑娟就指
13、有的摞在桌子底下,有的垫在箱子底下,都用布帘遮挡着,还有的埋在煤堆里了。秉昆说:“难怪咱家有了一股不好闻的味儿。”郑娟说:“别人家那味道也好闻不了多少J秉昆生气了,训道:“我再说一遍别人家是别人家,咱们家是咱们家,咱们没必要跟别人家照样 学样J秉昆生气另有原因。共乐区光字片的街道如此泥泞不堪,他无法再骑自行车上班,每天得提前一个小 时出家门,回到家里也便晚了一个小时。区里派人往泥泞中垫砖,作为家住光字片的人,他也心存感激。 毕竟,区里起码把该做的事做在前边了。当下,也只能做到那个份上。有人把垫在泥泞中的砖往家里搬, 他是知道的,甚至看见过,而且看见的不是别人,是春燕她二姐和二姐夫。他们被他见到
14、了一点儿都不害 臊,还厚着脸皮跟他打招呼呢。他当时说:“那样的砖弄回去多脏啊!”春燕她二姐夫却说:“脏也是好东 西,夏天用水冲冲就见新了。”他快到家时,一脚踩向白天明明垫着砖的地方,不料踩了个空,扑哧踩到 泥泞中,险些跌倒。当时不由得对那些贪小廉价的人内心骂出了脏话,及至明白了是自己妻子带着两个儿 子干的事后,他自然生气。这天晚上,由于妻子和两个儿子的行为,周秉昆觉得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扇了一耳光,连日来他的不 良情绪再也掩饰不住了。他让正在写作业的楠楠放下笔,让正在给猫梳理毛的聪聪停下来,立刻把那些藏匿起来的砖再搬出去, 原先垫在哪儿还垫在哪儿。两个儿子不情愿地看着母亲。郑娟不以为然地说:“爸
15、如果活着,那些砖就都是他眼里的宝。”秉昆没好气地说:“但我爸绝不会赘成你带着他的两个孙子干这种事!”(节选自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年版)注这是一九八八年的春天。共乐区光字片是小说中周秉昆一家生活居住的平民区。5 .以下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下了大雪之后天气骤然变暖,是造成泥泞的直接原因,这推动了下文情节的展开。B.郑娟认为政府铺的砖并没有计划收回,是公共服务的消耗,所以自己不是在“偷砖”。C.家里“不好闻的味儿”其实并不存在,周秉昆是想借此喻指偷砖这一行为令人厌恶。D.两个儿子不情愿搬砖,是因为手中正有别的事情在忙,却忽然被父亲强行打断。7.以下对小说艺
16、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文中插叙周秉昆先前在回家路上禄勤加泞的情节,既补充说明了他如此生气的原因,也说明了偷砖可 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B.从周秉昆和郑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秉昆过世的父亲艰苦朴素、老实正直,他的为人也影响了周秉 昆,成为家风的传承。C.小说开头写春天到来的温暖美好,与下文的泥泞麻烦形成比照,寓意生活总是苦乐参半,困境之中更 能凸显人性的光辉。D.本文围绕偷砖这一生活化的小事件来构建小说的矛盾冲突,展现主人公正直诚信的品质,于人间烟火 处彰显了道义和担当。8郑娟在成认已把砖搬回家之前与周秉昆有一段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双方当时的心理。(4分).茅盾文
17、学奖在人世间的授奖辞中称赞作者梁晓声“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请根据你对现实主 义文学的认识,谈谈这一评价在文中的表达。(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此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一)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 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 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 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18、;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假设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荡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冬药石丕远壬里遍游东中诸 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且我军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日:“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J 羲之日:“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
19、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 征之。(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二)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蟋站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 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稣。有 鸟焉,其名为鹤,背假设太山,翼假设垂天之云,技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 适南冥也。斥房笑之日:“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 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节选自庄子逍遥
20、游).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B.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C.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D.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1L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山阴:绍兴古县名,秦代始设,会稽郡二十六县之一。县址在会稽山的南边,故名。B.丝竹:丝,指弦乐器;
21、竹,指管乐器。文中“丝竹陶写”,意思是用音乐来陶冶性情。C.晦朔:晦是阴历每月月末日,朔是阴历每月首日。“朝菌不知晦朔”,言其生命短暂。D.羊角:羊的角。“技扶摇羊角而上者”中“羊角”借指一种回旋向上如羊角状的旋风。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王羲之不喜欢在京城居住,初到浙东:.便产生了终身长住的念头,会稽诸多名士与他志趣相投。B.王羲之弃官后,以游山玩水、射鸟钓鱼为乐,与谢安交好,二人共同拒绝了朝廷又一次征辟任用。C.斥娼腾跃“数仞而下。却嘲笑展翅“九万里”的大鹏,庄子以此说明“小”是无法理解“大”的。D.庄子说理善用譬喻,如选文(二)中或借“朝菌”等
22、生活常识类比,或用“汤之问棘”等寓言作比。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4分)(2)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4分).两篇文字都提到“彭祖”,各有什么作用?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兰亭陆游兰亭绝境擅吾州,病起身闲得纵游。 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丛桂一年秋。 酒酣起舞风前袖,兴尽回根月下舟。 江左诸贤嗟未远,感今怀昔使人愁。14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首联点题,交代了兰亭的地理雇置.与地位,以及得以游览的原因。B.颔
23、联写流觞曲水古迹还在,山上桂花芬芳,与首联“绝境”照应。C. “酒酣起舞”和月下归舟的场景,形象描写出诗人借酒浇愁的情状。D.诗人秋游兰亭陈迹,看曲水小山,怀想江左诸贤,表达了深沉感慨。16 .本诗与兰亭集序“兴怀”的原因相同,但内容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6分)(1)离骚中“,两句,说明了屈原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楚国献身, 一往无前的心志。(2)劝学中“, ”两句,拿木材和金属制品比喻,得出物体借助外力可以改变性 状,人通过学习反省,也可以让自己智慧明达这一结论。(3)谏太宗十思疏中,“, ”从正反两个方面反
24、复论述,指出了诚心和傲慢待人 不一样的结果。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此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觉醒年代用初心、匠心、诚心、史心、艺心,熔铸成有 质感的影像语言,追寻跨越历史长河的中华民族精神,为电视剧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再添一部具有里 程碑意义的精品力作,照亮了同类电视剧的创作之路。觉醒年代丕仅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内对国家 大势进行了展现,亦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凸显了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对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视 身的氤度拓宽2一导演张永新说:“中国两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如何应对西方的冲击与侵略?只有
25、一条路 觉醒J该剧堪称经典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对历史场景的完美再现,既有愚昧的晚清遗老、残暴的北洋军 阀、守旧的儒学大家,也有在新思想影响下率先觉醒的青年英才、寻求救国良方的知识分子领袖,还有在 近现代中华文化史上留下 的诸多人物。除了对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物的 外,其 他人物虽寥寥数笔却极为传神,如鲁迅、钱玄同、辜鸿铭、黄侃等人物均演绎得十分生动传神,就连跟随 辜鸿铭的两个封建思仆也刻画得。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分)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设问的手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
26、字运用H (此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人类的大脑每秒都会收到无数信号。多数时候, ,譬如树叶轻柔的沙沙声;与此同时,大脑会 对一些重要的线索保持关注,譬如汽车喇叭的声音、敲门声等等。大脑对信息流的筛选主要是通过数十亿 个突触组成的复杂神经网络实现的。突触是调节细胞间信号传输的专门连接,它们中的一些会抑制信号传 输, 。这种瞬息间即可完成的“平衡行为”,是大脑高速运行的保障。科研人员发现,大脑中的这 种微妙平衡, 。这些常驻免疫细胞通过与抑制性突触的互动,减缓信息在细胞间的流动,对建立平 衡的大脑布线至关重要。19 .以下各项中,与划线句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27、3分)A.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B.正如那位老乡所说,老根据地的百姓们做的鞋是“量天尺”。C.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6分) 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当今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中。对每位青年来说,时代就是一个考场,人生就是 一份考卷。在这场考试中,每位青年既要答好时代赋予的必做题,又要善答时代赋予的选做题,还要勇答 时代赋予的加试题,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