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练习十四 古代诗歌阅读(一)(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练习十四 古代诗歌阅读(一)(原卷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练习古代诗歌阅读(一)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下列小题。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清-曹雪芹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燕短菜,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苏轼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量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注】
2、红楼梦中,林黛玉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 “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熬rub:点燃。桀qing:灯 架,蜡烛台。脉脉:细雨连绵。此词创作于公元1094年8月。是时,作者由定州贬往 英州、惠州。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在诗人眼中,蜡烛也具有灵性。曹诗中它会同主人公一起因悲愁而流泪,在这里,外 界的物象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情感,正像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委婉含蓄。B.曹诗共用了十五个“秋”字,五个“风”字,五个“雨”字,对秋意极力铺陈渲染,反复咏叹,形成一种“秋”气弥漫、“秋”味浓郁的诗境。C.苏诗中“更听寒量促机杼”一句深秋蟋蟀的鸣叫,似在
3、催促妇人织布之意,可以看出 诗人处境苍凉下感怀民生,也有一份泰然心态,朴中见真,实中见情。D.苏诗中“夜凉枕簟己知秋”这句明写秋凉,实写人心之凄凉,与李清照的词“佳节又 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有异曲同工之妙。2、两首诗都因秋雨引发悲秋之情,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主旨的不同。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满纸荒唐言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咏菊 林黛玉无赖诗魔昏晓侵, 毫端蕴秀临霜写, 满纸自怜题素怨, 一从陶令评章后,绕篱欹石自沉音。 口齿喻香对月吟。 片言谁解诉秋心? 千古高风说到今。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满纸荒唐言是作者的高明预见,每
4、个人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红楼梦。B.满纸荒唐言的作者借红楼梦给世人消愁解闷,同时寄托了内心的感慨。C.咏菊的颔联描写黛玉临霜作诗、对月吟咏的情景,富有美感。D.咏菊的尾联借写陶渊明歌咏菊花的高风亮节,暗示作者高洁的品格。4、有人说,曹雪芹借咏菊中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表达了自己 的心声,请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之处。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白海棠曹雪芹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编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注】此诗为红楼梦中大观园众姐妹“海棠诗社”结社后首
5、次咏诗时探春所作。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通过写景,交代了秋天雨后黄昏的时令特征,这是白海棠生长的环境。B. 一般咏物诗描摹物象都由实而虚,本诗却直接切入白海棠的精神气韵,从“神”上入 笔,突出赏花人的超凡脱俗。C.颈联描写海棠的“形”。“倩影三更月有痕”,将带着雨珠的白海棠描写成独自落泪的 美人,楚楚动人。D.尾联化用唐代刘兼海棠花诗“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写海棠在黄 昏中多情地伴着诗人吟咏。6、这首咏物诗塑造了白海棠怎样的形象,是怎样塑造的?。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点绛唇咏梅月 陈亮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人梦魂,千里人
6、长久。君知否?雨偶云禽,格调还依旧。【注】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被劾罢官闲居己整整七年,此年冬,志同道合的好 友陈亮远道来访,二人共商恢复中原、抗击金军的大计,分别后又互相诗词唱和。倨佬(ch an zhou):摧残。7、本词写月,却不道半个“月”字,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下列红楼梦中, 香菱所写咏月诗句,也采用这种写法的一项是()A.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B.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C.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D.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8、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这首词是怎样体现 刘熙载这个观点的,结合具体词句
7、,加以分析。五、阅读下面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林黛玉 葬花吟选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题。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杳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9、下列对葬花吟选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葬花吟选段表达了林黛玉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的失落与绝望,到生命的最 后都是“花落人亡两不知”,倘若能够“质本洁来还洁去”就好,而不应被世俗污染。B.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8、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表达 林黛玉心中绵绵的悲苦,也暗示了整个贾氏家族终将走向衰败的结局。C.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 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D.贾府众女子在清明节祭花神时,林黛玉独对百花凋落的春景,拟成这首葬花词。这首 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悲叹落花飘零无依,实则仅仅写入对时光流逝的无奈。10、林黛玉葬花吟选段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哪些复杂情感?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杏帘在望林黛玉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若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杳。盛世
9、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注】这是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林黛玉替贾宝玉为大观园中一处景点“杏帘在 望”所作的诗,元妃认为是宝玉所作四首中最好的。“杏帘”句:从明代唐寅题杏林春 燕一诗中“红杏梢头挂酒旗”化用而来。帘,酒店作标志的旗帜。招,说帘飘如招手。 芍:芍菜,水生,嫩叶可食。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出句用典,传达出春风中红杏梢头酒旗飘扬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对句自然引 出山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式的农庄生活一片向往之情。B. 一畦畦韭菜于春风中长得翠绿欲滴,一片片稻田飘溢着阵阵花香,好像在预告丰收的 年成。颈联描绘了这片理想的乐士远远望去幸福而安谧的景象。C.尾
10、联借景抒情,以“颂圣”结束全诗,流露出对没有饥荒的太平盛世的颂美之情,这 也体现了应制诗粉饰现实的一面。D.全诗点面结合,笔法细腻,动静相间,色味协调,充满了一种怡然自得的农庄生活气 象。12、颔联描绘出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临江仙柳絮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红楼梦中薛宝钗所作的一首柳絮词,该词因不落俗套被众人推选为独占鳌头 的作品。B.上片“几曾”、“岂必”的反问句式,化消极
11、为积极。同时,为下片抒写柳絮的心愿做 了铺垫。C.词的最后两句,直接抒写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使整首词的主题得到 了升华。D.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实际上则是薛宝钗这位开朗豪放的封建“淑女”自我个性的写照。14、红楼梦中写到,湘云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 你是否赞同史湘云的看法,请简述理由。八、阅读下面这首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的诗歌,完成各题。问菊林黛玉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黄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注】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蛋:蟋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12、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想知道秋天的信息,众人皆不知,只有问东篱下的菊花,将诗人自己的情 怀赋予了菊花。B.颔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菊花不与百花争艳、深秋开放的特点。C.颈联交代菊花生活的环境,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寂寞、相思之情。D.尾联是在菊花中寻求精神寄托之意,用拟人手法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赞美菊花 的“孤标傲世”的高洁风格。16、这首诗名为“问菊”,有人却评价它“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 那么林黛玉到底为什么而愤懑呢?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九、阅读下面两首咏柳絮的词,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唐多令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
13、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韵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临江仙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韵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注】燕子楼,在今徐州市,唐朝张建封为其爱妾关盼盼所建。张死后,关盼盼独居 此楼十多年。逐对成逑: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粘在一起。“逑”即“球”。17、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词“粉堕”、“香残”用柳絮随风飘残,喻指红颜终将老去。借用“燕子楼”的典故, 暗示出女子特有的孤独悲愁。B.林词“叹今生、谁拾谁收”既是对柳絮命运的哀怜,也是对自
14、己身世的感叹,其凄凉 悲楚之情溢于言表。C.薛词“蜂围蝶阵乱纷纷” 一句,以蜂蝶纷飞之状,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着一 “乱” 字,尤其传神。D.薛词“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表现了柳絮的志趣和追求,为下文的“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张本。18、同是写柳絮,但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词却明显不一样,请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不同之 处。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缗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探春发起海棠诗会,此诗由黛玉所作。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碾冰”句因白海棠花的高洁白净想象到栽培它的也不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用碾 冰为土、以玉为盆来侧面烘染花的冰清玉洁。B.颔联对仗严谨而又天然工巧,白海棠白净如梨蕊,又有梅花的精魂与风韵;“偷”“借” 二字,拟人手法更增添了诗句的巧妙与别致。C.颈联以月宫仙女缝制的白色舞衣与秋闺怨女擦拭啼痕作比,继续描绘白海棠的高洁白 净,同时也表现出了林黛玉的“别一样心肠”。D.全诗托物言志,借花喻人,通过对白海棠形象的描绘,写出了林黛玉的内心世界,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林黛玉的内心情感O20、此诗借花以自况,写出了林黛玉的哪些特点?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