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语文复习:社科类文本阅读 解题方法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1826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高考语文复习:社科类文本阅读 解题方法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3年新高考语文复习:社科类文本阅读 解题方法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新高考语文复习:社科类文本阅读 解题方法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高考语文复习:社科类文本阅读 解题方法与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新高考语文复习:社科类文本阅读解题方法与练习题汇编一、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情况概述】1、一般为1小题,共2或3分2、常见问法:“ X X X ”在文中的含义是?“义义X ”在文中指的是? 【学法指导】1.文中的含义表层意思准确把握指代内容关注感情色彩,作者的观点、情感、风格特点修辞手法梳理文章结构思路,综合分析词语、句子的含义。2.文中的指代:回到文中寻找。一般都是在段落前后,少数在上下文【答题模式】1.文中的含义:修饰对象(1分)+语境义(1-2分)2.文中的指代:原文【需考真题】(2022 上海春)相似性与网络社区融入近10年来,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主流的人际交往平台,人们的

2、交流从面对面的现实世 界延伸到非面对面的网络社区,在一个“人人皆有麦克风的意见市场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 喜好需求,选择接受的内容,通过“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参与到社交媒体活动中, 那么用户又是如何融入到网络社区中的呢?社会学中的相似性效应理论及相关论述,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根据相似性效应理论,人们更偏爱与自己特征相似的人。相似性效应之所以产生,与 人的社会性分不开,因为相似性让人与人交流更顺畅,理解更容易,预判对方的反应也更准 确。相似性增加,人们互相之间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强。但是在有些社会学家看来,某些情境下相似性并不一定产生吸引,甚至会抑制吸引。 根据社会学中的自我扩展模型

3、,人们有将新内容(如观点、资源)融入自我的需求。获得自 我成长和自我提升,基于这一模型差异较大的个体能提供更多新的信息资源,更具吸引力相 似反而具有排斥作用。用户融入网络社区的情形可以印证社会学家提出的这些看法。因在社交媒体平台,用 户通过与相似用户的互动获得并增加认同感,社交媒体平台上具有相似性的用户聚集在社区 标签下,形成虚拟社区。虚拟社区的价值理念、共同目标等要素吸引用户,并促进社会认同 的形成。用户对所在社区的认同程度影响他的行为,比如对社区高认同度的用户,更愿意与 社区内其他成员进行紧密合作。一旦用户的价值观念与社区的一致,他们就会关注集体的利 益和目标,并将用户个人的贡献与社区价值

4、联系起来,社会认同对贡献量的影响可以通过用 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数学是人类理性发展最高的成就之一。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其永恒的主题是 “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数学把理性思维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 致。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 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简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考题分析】本题意在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这类题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回答。结尾段一般 都具有总结全文的作用,另外结尾段提到数学是一种文化,在文章首段出现过,所以这里还 有

5、前后照应的作用,使得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内容的重复出现具有强化的作用,作者在此想 要强调数学这种文化的永恒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突出数学文化对一个民 族来说非常重要,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参考答案末段在结构上呼应开头,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更严谨;进一步强调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其最根本的特征与探索的永恒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以此突出数学的理性 思维的力量对于一个民族的作用,再次表明作者的观点与写作意图。(3分)(评分说明:结 构1分;内容1分;意图1分。)【练习题】(2018 奉贤二模节选)像马林诺夫斯基这样的人类学家,大凡都要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他的日记给人以“羌

6、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感。从一个角度看,他们成为人类学家,与他们遭受的 磨难有直接的关系。马林诺夫斯基之所以是马林诺夫斯基,是因为他离开了家园,离开了波 兰和英国,到蛮荒的特里布恩德岛;费孝通之所以是费孝通,是因为他离开了家乡,离开了 自己的学院,偕同妻子双双去了大瑶山 为什么这些人类学家非要这样实践他们的人 生?要把他的青春耗费在遥远的穷乡僻壤?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地表达了作 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然 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里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 正是特殊的人类学家理解能力的发挥

7、。第段中加点词“大凡都”的表述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3分)参考答案:不矛盾。”都”表明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是一般规律,“大凡”表明 不排除例外,体现了科普类文章表达的严谨性。(评分说明:“都”的作用1分;“大凡”的 作用1分;严谨性1分)(2023 金山 一模)文学作品的物性存在是词语。然而,词语却是观念的符号。我们可不可以说词语也是 一种声音的存在呢?自然,词语总可以被朗诵,若朗诵得合拍中节,抑扬顿挫,富于韵律, 那会很好听。若非常好听,会差不多成为音乐,但那是歌唱了,不属于文学,文学作品不是 如此接受的。文学总是一组观念的符号,而不是一组悦耳的声音。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真

8、实的文学经验,在这种独特的语言经验中,我们确实就在一个感 性的世界里。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在于我们当如何解释这种语言经验。解释的困难来自我 们通常具有的对语言之本性的误解。我们会以为语言的词和句总是表达着观念及其相互之间 的逻辑关系。人类用语言的词语来指称外部对象或由外部对象引起的观念,这种指称本身, 作为符号,总是超感性的。这个想法表明,我们实际总是采取了逻辑理性的立场来思考语言 的本质。初民形成语言,并非仅仅为了用词语赋予外部对象以一个符号。语言在其起源上讲, 乃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交往的内容并不是关于外部事物所形成的共同的概念,而是交 往者共同进入其中的那个“生存场”。生存就是与外物

9、打交道。外物并非首先作为我们的认 识对象而进入语言,而是作为与我们的存在休戚相关的东西而进入语言。在词语中凝聚了我 们对存在的领会。“树”“河流”“田野”“羚羊”“风”“雷”等词语,所表示的并不是关于自 然物之概念,而是这些自然物与我们的生存的一种关联,表示着它们在我们的生存中的意义。 它们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与力量,我们人类对这些自然物有一种真切的生存感受,在这种感受 中凝聚着我们的情感、愿望、体验。海德格尔从中指认了人类所用词语之“原始的命名力量”。 词语之意义是在人的“生存场”中形成起来的,就像今天的孩童在彼此交往中仍然会做的那 样,他们总会创设一些成年人不明其义的词语来表达存在于他们共同的

10、生存场中的那些对于 事物的神秘体验。然而,成人世界已在相当的程度上“形而上学化” 了,语词在成人的用法 中已与确定的概念体系建立了稳固的对应关系。因此,孩童在长大之后便顺从成人世界的原 则而“准确地”使用词语,把他们在孩提时代的语言创造遗忘了。作为“物性存在”的词语,即是能显示其原始的命名力量的词语,它们在语言日常的 和逻辑的用法当中必定被掩蔽,而只在语言的艺术用法中才得以保存和展示。所谓“文学”, 就是语言的艺术用法。唯在文学中,词语才真正地作为词语而得到保存,并显示其感性的力 量。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文学家的写作并未“消耗词语同而是“保持词语同这是见地深 刻的。我们日常使用词语是为了传达信

11、息或观念,一旦达成此任务,词语就消失了,它们只 是充当了传达载体的角色。意既已达,言即被弃。然而,文学阅读却始终让读者停留在词语 本身之中。在文学经验中,我们不可能对词语采取过河拆桥的态度。我们不能想象当我们读 杜甫的一首诗时,会在得其意之后便把词语本身遗忘了。事实上,只要我们确实在欣赏着这 首诗,那么我们就始终驻留在它的词语之中,我们感受着它的每一个词语的感性魅力。在文学创作中,我们运用语言的目的,原就不是为了传达观点和见解,而是为了让某 种生存场、某种生存体验成为在读者的想象世界中能够被建构起来的意境。这一切是作诗者 所不能不知道的第一原理,除非一个作诗者只是把散文式的句子分行排列,并且合

12、辙押韵, 让它具有“诗作”的模样。在文学中,词语作为观念符号,是通向感性形象的桥梁,并且在感性形象已被通达、 已经形成之时,这个桥梁却并没有被拆除。桥梁还在,亦即词语的观念性还在。不过,这时 候,词语的观念性与它们的感性意趣这两个方面已经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这从哲学上说, 就是观念通过形象而被带进了感性世界。“文学形象”之所以是“文学的”,就在于它们都是 已被观念所渗透了的感性形象,感性要素与观念交织在一起,所以,文学形象是高度“精神 化”的形象,这就是文学的感知特性。(节选自王德峰艺术哲学)6,第第段,两处画线句都引用了海德格尔的说法,简析其不同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4分)第段画线

13、句引用了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为了说明词语表现了自然物与我 们生存的关联,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与力量,凝聚着我们的情感愿望与体验,海德格尔的指认 既明确了词语最初命名的意义,又区别了词语以符号存在的意义;第段中,画线句引用了 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为了说明文学写作不是消耗词语而是保持词语,E证了作者唯在文学中, 词语才真正地作为词语而得到保存,并显示其感性力量的观点。(2022 崇明-二模)人应该有所敬畏王学泰就在不远的二三十年前,“无所畏惧”几乎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成了英雄主义的同义 语。电影或戏剧中,当创作者写到他心爱的英雄人物时往往要加进一句“我们是无所畏惧的” 之类的台词,再配合一些假大空话,以鼓舞台

14、下的观众和台上的自己,从而使剧中的人物“高 大”起来。这种现象是司空见惯的,似乎谁也没有感到它的谬误。然而人们在过分的“无所 畏惧”的鼓舞下,仿佛世间真是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横冲直撞,而不负任何责任。于是,社 会上充斥了一种带有愚昧色彩的虚骄之气。四十年前的“天上没有玉皇,地下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 五岳开道,我来了许多人希望靠这股“英雄之气”改天换地、为民造福,结果是“玉皇” “龙王”都没有当成,“天” “地”也越“改”越糟,越“换”越差,对自然界大破坏是实实 在在的。直到现在人们还能直接感受到由此造成的后果,如生态失衡、荒漠化等。更令人惊 讶的是“无所畏惧”论调的末流

15、竟演变为“我是流氓我怕谁,真是令人感叹:”播下的是龙 种,收获的是跳蚤”。与凸现于外的“无所畏惧”相对的是存于内心的“敬畏”。这个词在近几十年来几乎 成为绝响。有的人认为“敬畏”就是“畏惧”,它大悖“无所畏惧”之道,从而与“谨小慎 微”“奴隶主义”结了缘,为热心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所不齿。在这些人看来人们(实际上, 这“人们”往往就是主张者自己,从不把他以外的人算进去的)只耍活着就是天地间的“老 大”,可以为所欲为,无所畏惧。“畏惧”与“敬畏”是有根本区别的。它们一是来之于外部的刺激,一是发之于内心 的反省;一是有特定的对象,一是由于信仰有别,各有不同的理由。外部自然界高大迅疾的 事物、不可抗拒

16、的力量、未知的世界、社会上种种压迫人的势力、生活中的困难都可能成为 畏惧的对象,但是它却不能成为敬畏的根源。懂得反省的人们才会有敬畏之情,“敬畏”的 本质是人类对自己有限性的清醒的认知,只有心存敬畏,人类才能逐步实现对无限世界的追 求。孔孟等儒家的创始者们的忧患意识即与此有关。这种敬畏促成了他们和敬德修业,不断 提升自己;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了敬畏才会有自尊、自爱、才会有所守、有所不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也就是守法 公民。懂得有所守、有所畏的人们是有责任心的,他们在困难面前也会表现出勇气,所谓“知 耻(行有所止)近乎勇”,就是这个意思。而“无所畏惧”不在一定操守的支持下就会

17、变成无所不为,甚至邻近残忍,这就不是 什么“勇” 了。红楼梦中的王凤姐也曾向“地狱阴司报应”挑战,表现出“无所畏惧。 颇有点“彻底唯物主义”气概。可是当她失去支撑、面临着强大外部力量,很快就会显示出 其懦弱的、无所守的本性来。因此“彻底唯物主义者”的“勇敢分子”与懦弱分子往往是一 个人的两面。柏杨在他的自传中也写过一个故事。1948年淮海战役后,沈阳解放。当时解放军的 政策是许可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回关中,而且还发通行证。柏杨也打算回北京,便到 火车站买票。火车站的情景令他大吃一惊。平常喧声鼎沸的车站,现在居然鸦雀无声;“平 常凶暴得不可一世的国军官兵,现在却那么有秩序地鱼贯排列在各个售票

18、窗口,有的甚至排 到车站外的广场上,有的像S形转来转去。吃惊的是,没有一个人吵闹和大声讲话,也没有 一个人插队,好像一夕之间,都成第一流国民”,成为懂得遵守纪律、自尊自爱的人。对此, 柏杨评论说“这是恐怖下的产物,中国人没有管束自己的能力”。平常好像什么都不怕,“无 所畏惧。那是因为对手的弱小,没有能力阻碍他们为非作歹,他们可以一马平川地冲过去, 简直是英姿勃发;一旦眼前出现了强大外力,马上就会呈现出另外一种姿态。此时他们为什 么不在火车站大吵大闹,施展自己的蛮横了呢?因为他们打败了,可以进关自谋生路,如果 自己节外生枝,闹出些事来,走不成了,会有什么下场?所以他们害怕。这个故事启发我们 能想

19、起很多事,虚骄之气支配下的“无所畏惧”,往往有极其可鄙的一面。柏杨说的中国人不能“管束自己”,正是由于缺少内心自省,这是童年的特征? 一个 民族只有学会了 “管束自己”才是真正的成熟,而敬畏心是人们走向成熟的开端。人有了敬畏心就会减少虚骄之气、浮躁之气,杜绝狂妄之气,昏暴之气,不仅能少犯 错误,大约是人们事业的取得成功初步保障。(有删节)6.第段转述柏杨自传中的故事在论证上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4分)参考答案:承接上文论证“无所畏惧”者面对强大外部力量时往往显示出懦弱以及无所守 (1点);并通过对国民党军政人员表现出的“遵守纪律、自尊自爱”的原因分析(1点),论证“无所畏惧”的实质是

20、缺乏管束自己的能力(1点);进而论证虚骄之气支配下的“无 所畏惧”往往有可鄙一面(1点);为下文进一步论述一个民族只有学会了 “管束自己”才 是真正的成熟、敬畏心是走向成熟的开端张本(1点);同时,选取名人自传中故事进行论 证,使论据更具有真实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1点)评分说明:1点1分,任答4点即可。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步骤】1.审题2.通读3.定位4.聚焦5.对照【方法】1.摘要法2.归纳法 3.合并法【准则】简明、清晰、规范、通顺【筛选】1 .体现作者请改态度的句子.体现文章主旨、作者观点的句子2 .对重要概念进行阐述的句子.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3 .标题、首段、末段、过渡

21、段.结构性的标志词语【高考真题】(2019 上海秋)记忆与写作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 难理解了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 逝。我们无法做到一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 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 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看来没什么道理。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 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如果 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

22、自己的创作。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 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见、习惯、 写作目的的影响。另外,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 中,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某种作用。有人十分形象地将写作比喻为反刍:草料进入牛腹,只是储存,未及消化,营养尚未被吸 收,而写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当然,反刍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 地发生。也就是说,在命不同时段,只要愿意,作家随时可以对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储存物进 行反刍,从而完成对材料的多次使你和父亲去钓鱼,河边开满了金银花,你们在烈日下坐了三个小时,最后在日落时分钓到 了一条鱼。第二天

23、,你去上学,把这件事告诉同学的时候,由于钓到大鱼并享用美食的骄傲 尚未消退,你讲述的心也许会集中于那条鱼的大小重量,而那三个小时的完整信息自然会被 简化。我们知道,讲述本来就是种选择性行为。通过选择,这个故事中有太多的内容被忽略 掉了。记忆中的大部分元素仍然在酣睡,但不能说明这些元素不存在,只是经历在记忆中尚 未充分发酵,假设二十年后,当你再次来到这条河边,你现河流的原址上矗立着厂房,如果 你猛然回忆起当初跟随父亲去河边钓鱼的情形,你是否会想起清澈的水,天空中的白云在水 面上投下的斑驳阴影?是否有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之感?经历在记忆中的灵光重现虽然依赖于时间距离,但我要说的是,时间距离却并非是真

24、正关 键的因哪些记忆内容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渣泛起,取决于作家的召唤。这种召唤的契机多种多 样,但经历的“重”也许最为常见。“重复”所引发的回忆究竟要将我们的意识导向何方, 我们事先并不知晓。促使你回忆起与父亲去河边钓鱼情形的契机,也许是你再次回到那条河边,也许是你再次 见到一金银花或闻到一缕花香。此时,你是否会回忆起二十年前河边的金银花丛那醉人的幽 香?回忆起温暖的光下植物卷曲的叶子?在这里,现实境遇的真实感让位于回忆中感觉的真 实感。这些被感觉所唤起的容,可能是已经被我们“遗忘”的记忆,这些内容其实仍然存在, 只不过暂时沉睡在记忆之中,因此有人称为“非意愿性记忆:我们的理智总是希望将记忆简化成

25、可以把握的内容加以储存、识别和归类,可实际上,写 作有时就要敞开一个理性无能为力的世界,呈现那些曾被省略的非意愿性记忆。构成文学作 品真正质地的,也是可以被理智归类的现实“经验”,而是有待完成的诸多可能性。(节选自文学的邀约,有删改) 以下对“非意愿性记忆”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oA.非意愿性记忆难以被理性驾驭。B.非意愿性记忆能被多种契机唤起。C.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被遮蔽的记忆。D.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未被储存的记忆。【考题分析】据题于关键词“非意愿性记忆”,可以找到文章第6段,根据上下文内容的关联性。可以将 重点关注的语区扩大到第段至第7段。由第5段“重复”所引发的同忆完意要将

26、我们的意以 导向何方,我们事先不知晓以及第段“写作有时就是要蔽开一个理性无能为力的世界。呈 现那些曾被省略的非意愿性记亿。可知A选项符合文意;由第段”这种召唤的契机多种多 样”可知B选项符合文意,由第6段”这些被感觉所唤起的内容,可能是已经被我们“遗忘”的 记忆,这些内容其实仍然仔在,只不过暂时流睡在记忆之中”和第段“呈现那些曾被省略的 非意愿性记忆”可知“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直存在于人类的记忆中的,只是暂时“沉睡”,由 此可知C选项符合文意,D选项不符合文意,所以选择D。参考答案D【练习题】(2021 上海秋)合作之谜长久以来,合作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这里所说的合作,是指群体(至少由两个成

27、员构成)中的成员为让群体中所有成员都获益而做出贡献,不论其他成员是否也做出贡献。 根据进化论,自然选择会促使个体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而合作者在获益的同时还需要付 出一定的成本,所以每个人在和他人互动时都更有动力去“搭便车”,那么合作行为按说应 该不会存在。然而,从远古的狩猎采集,到如今维护公益、组织大型活动,所有这些人类行 为之所能够成功,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我们愿意广泛地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于是,我们必 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有广泛的合作呢?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广泛的合作可以由亲缘选择机制来解释。母亲会为了拯救不慎 落水的孩子而跳入水中,她这样做显然要付出个人的代价,甚至自己的生命

28、。虽然这种合作 行为以及有助于这种行为的基因对个体而言很危险,但有助于家族获益。即使这位母亲去世 了,她的有助于合作的基因仍然会在她的孩子身上存续下去,并传递给更多的后代。这种理 论就是亲缘选择理论。不过,这种理论如果要成立,就需要满足以下假定:早在主要生活于很小的家族群体 中时,人类的合作行为就受到亲缘关系的限制,而且现在的人类基因仍然留有这种合作的印 迹。但现今居住在坦桑尼亚的哈扎人的生活方式对此假定提出了挑战。哈扎人有着与人类祖 先相近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亲缘关系之外的合作,家庭内部的合作行为反而不 多。很显然,解释广泛合作需要其他理论。有人提出了直接互惠理论来解释广泛合作。该

29、理论认为,广泛合作基于直接互惠机制, 其基本内容是:明天继续合作的承诺可以激励今天的合作。这强化了人们的信任和期望:当 你认识了某人并建立起合作关系后,无论此人是不是亲属,你们俩都能从中获益,并且这种 关系在未来仍然有益。直接互惠与随时间推移而不断重复的互动有关,最优策略是“一报还 一报”:一开始时你采取合作;如果对方合作,你将在下一轮互动中合作;而如果对方“搭 便车”,你将在下一轮中“搭便车”。但直接互惠理论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与他人的互相都是一次性的,为何 其中仍有大量的合作?比如,一个人会避到一边让陌生人先走,有人会对流浪者慷慨相 助科学家发现了直接互惠机制的局限,于是提出间接

30、互惠机制:个体间的互动情况会被 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观察到,并分享给更多的成员;成员之间对各种“好事”“坏事”的分享 会影响当事人的声誉。张三对李四很友好,是因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其他人日后对张三友 好。这就是间接互惠理论。直接互惠机制和间接互惠机制都是有效的,因为它们都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无法占对 方的便宜。你可以不再与那些喜欢“搭便车”的人继续交往,也可以一开始就避免与这类人 交往。在这两种机制的运作下,人类社会足以发展出高水平的合作。但当人口规模足够大时, 这两种机制就不那么有效了,因为“搭便车”者可以在欺骗一个人后接着寻找下一个目标, 从而绕过“一报还一报”;而传播信息并跟踪社会中的每个人也

31、变得更加困难,很可能在对 方的“坏声誉”传到你耳边之前,你就被人家占了便宜。而且我们不应忘记,人类许多重要的合作行为都需要由多人构成的群体整个参与,遗 憾的是,对于此类合作行为何以能够存在,仅凭本文目前讨论的互惠机制仍然无法做出完满 的解答,而需要做进一步探索。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合作的一项是()(2分)A.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交流,一对爱看电视的夫妻卖掉了家里的电视机。B.为了当上寝室长,某寝室的两名同学每天打扫寝室卫生。C.为了改善与同桌的关系,小洁主动在课间帮同桌打水。D.为了全家人的健康,小亮力劝爸爸戒烟。参考答案:B(2023 浦东 一模)虚拟型熟人社会:一个新乡村社会形态在

32、市场经济高度渗透的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嵌入给基于血缘和地缘形成的乡村熟人社 会的运行逻辑带来了新变化。有学者指出,互联网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有 效拼接。鉴于此,我们把数字时代乡村社会的基本形态界定为虚拟型熟人社会,即数字技 术嵌入乡村社会,留守村民与打工村民之间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数字关联、数字约束、数字 互助及数字共享的社会形态,它总体上维持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价值内核,最终呈现熟人社 会运行逻辑的虚拟化展现形式。虚拟型熟人社会的形成,一方面与村民的生计变迁与情感需求具有强相关性,另一方 面与数字技术在乡村社会的应用密切相关。当从前人们常挂在口边的“过日子”的逻辑遭遇货币支付的压力时,

33、村民不得不尝试 着走向城市,这本是无奈之举。同时,现实的情感需求也为互联网技术嵌入乡村社会奠定了 基础。一方面,留守村民大都由老人、小孩、妇女等构成,属于熟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另 一方面,打工村民基本属于漂泊于城市的边缘人,与城市社会保持着融入与隔离并存的尴尬。 他们都需要内心深处的情感慰藉,这为虚拟型熟人社会的形成提供了社会性条件。止匕外,数 字时代拓展了村民交往的时空。个体基于血缘、地缘、乡情而建构起的社会连接,随着数字 技术对乡村熟人社会的进一步渗透,村民交往空间从“横向”向“纵向”发展,呈现“纵横 交错”的景象。村民们从真实的“线下交流”,逐步转移到“线上交流二互联网成为弥合村 民之间

34、联络日渐松散,情感日渐缺失的技术工具,化解了村民谋生的现实需求与寻求情感慰 藉的矛盾。在人口不断流失的背景下,“知识精英”大多认为乡村社会正在走向衰败,指出“乡 村社会没有未来”。但基于对虚拟型熟人社会形态的研究,我们对传统乡村社会的走向有了 新的判断。村民可以基于互联网平台重构乡村熟人社会的运行逻辑,重塑熟人社会的价值内 核。这首先表现在“数字关联”上。在传统乡村社会中,频繁地互动、交流对维系熟人社 会具有重要意义。而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关系,重构了传统社会基于血缘和地缘的边界, 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留守村民与打工村民的“数字关联”。村庄治理主体可以把乡村公共议题 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同时空下

35、的本村村民便可以就议题展开对话、讨论与协商。在交 流的过程中,村民之间的关联得到加强,进而重现熟人社会的景象。其次,互联网实践驱动下的村庄公共舆论依然在发挥维系公共秩序的功能。“面子不 能丢”是熟人社会中公共舆论制约机制的重要体现。虽说大量村民为了生计脱离熟人社会的 自然边界,但并没有脱离熟人社会的生活边界。相比于传统的熟人社会,虚拟型熟人社会的 公共舆论传播速度比熟人社会传播得更快更有效。在熟人社会中,村民可以紧锁大门来逃避 谴责,但数字时代所带来的舆论约束力具有更大的震慑力和穿透性。再者,数字时代下传统意义上的互助精神并未瓦解。邻里互助、帮工换工原是乡村熟 人社会的日常场景。有人认为,当村

36、民开始请专业队伍修建房屋,使用现代机器进行农业生 产,村庄中的互助精神必将远去。而笔者认为,互联网实践的介入反而为传统熟人社 会的 互助精神注入了新的动力。比如个别在城市打拼多年的“成功人士”具有较大的人际交往圈 子,往往会成为留守村民到城市发展的引路人,有务工需要的村民由此渠道可以得到一份 城里的工作。这说明熟人社会中的互助精神依然还在,只是以与以往不同的方式表 现出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践,赋予传统熟人社会中的乡村记忆以新的展现形式,重 构熟人社会的乡村记忆因子。比如,乡村举办的地方特色民俗活动可以在数字平台上展现, 实现外出打工村民的“数字参与”,从而让乡村记忆在“线下”和“线上”

37、双向建构,使得 留守村民与打工村民能够共享乡村记忆,最终为塑造村民个体对乡村社会的认同奠定基础。 4.以下对“虚拟型熟人社会”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o A.虚拟型熟人社会的构成基础是数字技术而非血缘和地缘关系 B.虚拟型熟人社会是数字时代背景下乡村社会形态的理论概括 C.虚拟型熟人社会理论的提出有助于弥合城市乡村之间的差异 D.虚拟型熟人社会理论是用来维持传统价值与运行逻辑的工具参考答案:B(2023 虹口 一模)【材料二】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叙事文体,应有自己的整一性、纯粹性。就此而言,将图像插入 小说叙事中是对文体纯粹性的挑战。眼见的插图通常与阅读想象并不一致,有的还差距甚远 以至于相反

38、,或使读者陷入“想得对”还是“看得对”的焦虑中。诚然,插图可以使小说在文人化之后继续亲近民间大众。问题在于这种“亲民”并非 是通过小说本身,而是转移给了不同于语言叙事的图像叙事。语言和图像则属于两种完全不 同的表意符号,在阅读过程中观看图像需要翻越符号的栅栏,即从沉浸其中的语言世界抽身 而出,去观看一幅自己不一定认同的“图说”。就此而言,图像对于小说的“插入”实则是 符号异类的入侵。图像作为“视觉诱惑”是难以回避的,如前所述,任何小说阅读都不可能 跳越其中的插图。于是,插图有着危险的负面效应一一诱惑它的读者“东张西望”,心神不 专,即干扰沉浸式的全身心阅读,使读者频繁出入于语言编织的想象世界,

39、何况这“想象世 界”并不像图像世界那样已被凝定,而是稍纵即逝、随时可能缺损、变形或破灭的幻影。就此而言,插图不能为阅读理解提供什么,尽管插图也能暗示画家对小说的理解,但 却被隐匿在了图像的背后而未能“明说”,而其“图说”出来的意义也十分有限且模糊不清。 原因当然还在于小说文体本身的虚构性,阅读它的根本意义在于激活想象力,引发多元、多 层面的阅读恰恰是其文体价值所在。就这一层面来看,插图以其视觉优先性施加话语霸权, 限制受众长期不能无视已经眼见过的“模样”。看来,插图有对小说叙事施加影响的图谋。 这种“图谋”当然是指负面影响,与叙事艺术的自由旨归背道而驰。既然如此,插图对于小说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40、?叶逢春说:“虑阅者之厌怠,鲜于首 末之尽详,而加以图像J 一言以蔽之,插图的目的在于刺激阅读兴趣。至少就文土书商们 的初衷而言,小说插图就是如此,不过如此,就像鲁迅说的“增加读者的兴趣”而已。概言之,插图作为静观图像对于叙事流的瞬间凝定,决定了 “暂停”与“川流”的不 可调和性。就小说文体的纯粹性而言,这是一种危险的“插入”。(选自赵宪章小说插图与图像叙事)4,对材料二理解恰当的一项的是()o (3分)A.插图最危险之处是使读者陷入“想得对”与“看得对”的焦虑。B.小说是一种独立的叙事文体;图像则属于视觉符号,不能叙事。C.利用视觉优先性原理,插图有预谋地对小说叙事施加话语霸权。D.插图对小

41、说有重重负面影响,而其意义却仅限于刺激阅读趣味。参考答案:D四、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思路户对社区的认知和情感认同来解释。以上表明,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是他们融入网络社区的动 因。然而,用户之间的相似性也会限制用户的自我扩展,如社会学家所说“人有自我扩展 的需要在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从其他成员的想法中获取信息资源,并将其视为自我价值 的一部分。结果感受到社交媒体教会了自己很多新东西,带给自己很多新体验,从而满足自 我扩展的需求,但是相似性较多的用户,熟悉彼此的认知边界,能为对方提供的新的信息资 源就少。这样,自我扩展倾向突出的用户的需求就难以得到满足,他们也就难以融入网络社 区。那又如何使这部分用户

42、纳入网络社区呢?我们可以根据用户认知需求加以调节,以满 足他们的扩展。事实上,这部分用户的认知需求是有差别的。高认知需求的用户倾向于收集 新信息,处理复杂信息。因此,针对这样的用户,社交媒体可以减少用户间相似性的提示或 重现,帮助其通过自我扩展获得成长。低认知需求的用户喜欢明示性信息,倾向于浅层信息 加工。社交媒体也可以争取相应的策略给予满足,通过这些调节,自我扩展倾向突出的用户 也能融入到网络社区中。3.“人人皆有麦克风”在文中的含义是 o答案示例: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借助社交媒体传播。评分说明:“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借助社交媒体传播”为2个点,1点1分。题目分析:麦克风

43、本义:自己说话一一表达自己意见【练习题】(2020 上海秋)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 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1913年。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儿童文 学”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在 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 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 因此,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J应注意的是,无论观点如何,双方都是在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上立论的。不可否认, 中国

44、古代确实不存在“儿童文学”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要对中国儿童文【步骤】1.通读全文.划分层次 常见结构关键句提示词2 .概括层次内容.整合各段内容,形成完整表述,指出结构特点【嵩考真题】(2020 上海秋)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 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1913年。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儿童文 学”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在 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 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

45、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因此, 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应注意的是,无论观点如何,双方都是在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上立论的。不可否认, 中国古代确实不存在“儿童文学”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要对中国儿童文 学做历史考察,不妨使用现代儿童文学标准的核心部分来衡量古代作品。之所以不是完全采 用现代标准,是因为古今有别,考察时应避免以今衡古。在中国古代,最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莫过于童谣。不过有很多童谣被统治阶级用来 制造舆论,也有不少被用来向儿童灌输封建伦常,这些童谣都不能纳入古代儿童文学的范畴。 当然,仍有相当数量的童谣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这类童谣明代以后尤多

46、,如明代杨慎所编 古今风谣中的部分童谣、清代郑旭旦所编天籁集、意大利人韦大利1896年所编北 京儿歌、美国人何德兰1900年所编孺子图歌。这部分童谣,内容取自儿童日常生活, 没有牵强附会,也没有强加道德诠释,且言辞质朴,多用叠音,节奏明快,适合儿童记诵, 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蒙书专为儿童编写,作启蒙发智之用,但细分又有不同。一类为识字百科,如三字经 百家姓千字文等,从目的和效果来看,这类书更像是后来的识字课本。另一类则有 一定的文学色彩,虽然内容简单,但都有明晰的人物、故事情节,用浅显的语言讲述故事, 用符合儿童性情的方式教之以事,以事寓理,或诱之以趣,以趣入情。如元代虞韶的日记 故事,

47、搜集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描写儿童才智的小故事。又如始撰于明代的龙文 鞭影,虽看似为典故大全,但对其中所含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儿童启蒙的途径。这类作品 应归入儿童文学的范畴。另外,不能认为只要是描写儿童的作品,就属于儿童文学。像左思娇女诗、李商隐骄 儿诗等以儿童入诗,情感真挚、刻画逼真、手法多样,但这不是儿童文学,因为这些诗只 是以成人的视角来审视孩子,用成人的笔触来描写孩子,表达的是成人内心的情感活动,唤 起的是与诗人身份、环境相近的那些人的共鸣。现在我们用这类作品来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 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既适合儿童阅读,又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如山 海经中

48、的“精卫填海”、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西游记中的部分篇章等。不过, 这部分作品不是专为儿童编写、创作的,它们可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经过加工后可供今天 的儿童阅读,但不能直接称为“儿童文学工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心理且适宜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 因此,中国古代虽没有“儿童文学”这一概念,但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说中国古代不存在 儿童文学是不客观的,只能说,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不是完全契合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和体 系,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没那么丰富,数量也没那么繁多。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考题分析】题目要求概括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要对文章的层次进行梳理。第段以一个问句抛出了论 题:中国古代是否有儿童文学?接着第段呈现了正反两种观点,第段提出“要对中国儿 童文学做历史考察,不妨使用现代儿童文学标准的核心部分来衡量古代作品”。第段到第 段列举了不同类型的古代作品,并用上文提出的“标准”来衡量这些作品是否属于“儿童 文学”,同时也对容易出现的误判进行了澄清。最后一段“综上所述”这四个字表示对全文 的归纳行总结,为文章开头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即结论“中国古代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