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0端午的鸭蛋备课手记【澄明小溪-潺潺流水】读汪曾祺散文散文不拘一格。洋洋洒洒的气势恢宏的文化散文汗牛充栋;穿越时空的或悲或喜的政治散文也颇兴盛;空灵透彻的悟禅悟理的禅理散文幽然天降;温情脉脉的酸情泛滥的小资散文琳琅满目;移步换景的抒情写景的游走散文更喋喋不休各有各的道,存在即合理,文化的兴盛总归是一件乐事福事,满 足不同的群落,各得其所,这是个多元的时代需要包容的多元心态。你不喜欢的你不要打搅别人喜欢。不喜欢厚此薄彼,但我可以说 我喜欢什么什么。托翁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化用一下托翁的话,但愿托翁不介意说:好书好的文字都是相 似的,不好的文字各有各的不好。找到
2、自己喜欢的书是幸福的。碰到自己喜欢的作家是幸福的。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文字作品抑或书籍是一座心灵的桥梁,作家在那头,我们在这头, 作者投入的感情与灵性,穿越时空透过字里行间传承出那时那地那人 的怎样的心灵之歌。优秀的作家都是最优秀的魔术师,只不过作家的 道具是文字,神奇的文字,什么都可以变演出来。不同的是作家的舞 台是文字,文字不仅是道具。所以我们看不见作家本人的本来面目。 雨果和曹雪芹我们是不得见得的。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 二是见见钱钟书。”钱钟书先生有个宏论很好玩的。杨绛先生在钱 钟书与围城中提到钱钟书曾在 里对一位求见的英
3、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但我们可以看见作家的心灵,最好的桥梁就是文字本身。文字是很神奇的。我们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文字一旦打上人 的个性痕迹,这些字就永远属于这个人,这些文字的排列里会悄悄排 列出这个人的秉性、心魂。生存在文字世界的人是幸福的。用文字创作世界的人是伟岸的。我只能是一叶扁舟,在文字的世界里,流浪。安静,又喧闹。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就是走进一个世界。读汪曾祺的作品,走进一条澄明的小溪,走进俗世但不俗的境界。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会在这世俗的世界生活得更加惬意、透明、 幸福。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更加热爱着俗世的生活,褪去年轻的浮华, 涤清少年强装
4、的惆怅。1989年4月11日,汪曾祺在新民晚报发表四言诗一首,题为我为什么写作,诙谐有趣。诗云: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那么雅。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汪老先生的这一首自说自话的诗,让人哑然失笑。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能看到一个宁静淡雅、白发白衣的老人, 安详而静雅。“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贾平凹如是说。老贾说得不假。最喜欢汪曾祺先生在一个作品自序中的一句话:“我的作品不
5、是悲剧。我的作品缺乏崇高、悲壮的美。我所追求 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这也许是我们走进汪文世界的一把钥匙。美学里讲:美是和谐。或者说和谐是美。和谐自然、淡雅清净是 汪老散文的精髓。汪曾祺曾说:“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 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的。”淡有淡的味道。汪曾祺的散文自然淡雅。内容多是风俗、文化、 旧闻、乡情、花鸟鱼虫、花草树木、五味饮食。这些和汪老的丰富情趣有着必然联系,也是对人间的无比热爱。 没有爱是没有这些看似平淡而雅静的文字。汉书杨雄传:“大 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大味必淡。淡的背后是 大味
6、、大情、大爱。苦瓜是瓜吗一文中:“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 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 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可见汪老的包容随性。汪曾祺说:“小说的结构象树”“一棵树是不会事先想到怎样长 一个枝子,一片叶子,再长的。它就是这样长出来了。然而这一个枝 子,这一片叶子,这样长,又都是有道理的。从来没有两树枝,两片 树叶是长在一个空间的。小说的结构是更内在的,更自然的”其实汪老散文,更是如此自然。说到语言,汪曾祺在揉面:谈语言中说:“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的
7、分子不发生变化。写作也是这样。下笔之前,要把语言在手里反复拉弄。”“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 语言只他没有说出来。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一枝一叶总关情”。好的语言是从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是对 生命思索的呈现。在闲来无事独静坐一文中,汪老谈到:“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 有几十年了。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 多小时。虽是端然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 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 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我 的一些小说散文,
8、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这样地气定神闲的创作,写出这样自然宁静清爽的文字也就理所 当然。偶然在书店看见汪老的人间草木、五味两本书。赶紧买 了。人间草木中,葡萄月令一篇,写得别致晶莹。我甚是喜 爱。其中二月的内容:二月里刮春风。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 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雪化了,土地是黑的。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葡萄出窖。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 乌黑的。有的稍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 经等不及了。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不大一会,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
9、会,绿了。汪老的散文就像这旺盛茂密的葡萄藤自然成长,读来味甘醇绵 远。在沈从文先生80岁生日时,汪曾祺给沈先生写的一副联: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这副对联切合沈从文先生。我想也适合汪老。汪老的散文是娓娓流淌的小溪,澄明透彻潺潺缓缓。1997年的5月16日,那个给别人澄明文字世界的老头离开了他 眷恋的世界。人间草木唯有情,五味杂陈自多情。汪老在自报家门一文结尾写到:我是较早意识到要把现代创作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和传统 文化脱节,我以为是开国以后,50年代文学的一个缺陷。有人 说这是中国文化的“断裂”,这说得严重了一点。有评论家说我的作 品受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可能有一点。我在昆明教中学时
10、案头常放的 一本书是庄子集解。但是我对庄子感到极大的兴趣的,主要是其 文章,至于他的思想,我到现在还不甚了了。我自己想想,我受影响 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并且是个诗 人。他可以发脾气,赌咒发誓。我很喜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 华侍坐章:“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日:“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泳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写得实在非常的美。曾点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 界的美的极致。我很喜欢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说得更实在的是:“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因此我自许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读来可窥汪老这位可爱老人的本性,地地道道的人道主义者。仁 爱慈悲,热爱尘世。中国古代文人琴棋书画皆精通,甚至有集大成者。汪老兴趣相当广泛。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生命和生活热爱的表现。我们也可以理解汪老散文中的典雅之美,他把传统文化和现代融汇承 联。又到一年5月16日,好吃、好玩、好文字,精通绘画善聊医道 的可爱老头,可好?是否在另一个世界里闲来无事独静坐,又在构思更雅静的文字?我本凡尘草木,不敢妄称纪念。仅寂然边角涂抹几字,怀念那个 可爱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