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65164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识字6画教学目标1 .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通过偏旁归类法、反义词识字法等方法,识记生字。认识2个偏旁。教学课时1课时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1 .师:同学们,我们都听过不少儿歌,今天我给大家背诵一首:“有头没有手,有尾没有 腿。能行千里路,不能离开水。”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鱼)2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谜语诗。(课件出示配图诗歌)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多媒体课件展示山水画,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图

2、画,然后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 了些什么。2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情境中。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歌,画出文中生字。4 .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助。5 .谁会读下面这些生字?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指名读,师正音)重点指导:“听、声”为后鼻音;“还”在课文中读hd i o三、诵读古诗,理解诗意1 .让学生自由读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2 .模仿诗人远看山,近听水。(1)请学生扮演诗人,看挂图中的山。5 .展评书写,奖励大红花。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课、早”等3个生字,会写“早”字。2 .了解常见的学习用品的用途,学

3、会正确使用。3 .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一复习回顾1 .出示文具的相关图片,同学们认一认,然后将音节补充完整。2 . 一起读一读这些音节。二、学习儿歌1 .同学们读得真是太棒了,上节课我们学到了恨多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也陪着我们每 天上学、放学,它们是怎样陪“我”去学校的呢?读读下面的儿歌你就知道了。(1)课件出示课文儿歌,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朗读时要作合适 的停顿)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2 .认读“课、早、校”,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读准音:“早”

4、是平舌音;“校”是三拼音节。重点指导:“课”识记偏旁“i ”,拓展偏旁为“1 ”的生字;“早”可以利用熟字加熟字 的方法进行识记,理解相关词语“早晨”的意思;“校”字可以通过口头组词的方式进行识记。3 .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我”的书包里有什么?(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4 .学生自助合作,讨论交流儿歌中“静悄悄不乱跑”的意思。教师引导:静悄悄:上课的时候应该认真听讲,不要随便地翻动书包,让书包里的文具静悄悄地待着。不乱跑:下课了,要及时将书本、文具收拾好,不乱丢乱放,不让它们“乱跑”。5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养成哪些好习惯呢?试着看看课后的插图,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说 一说。6 .儿歌中是谁

5、“起得早”呢?书包又是怎么陪“我”去学校的呢?(“我”早上起得早, 背着书包去学校。)7 .教师总结:书包是我们获取知识、学习本领不可缺少的好伙伴,我们要爱惜自己的小书 包和里面的学习用品。(3)识记生字,认清字形。(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部件等方法识记生字) 比拟记忆:“笔”和“毛”,“刀”和“力”,“本”和“木”,“作”和“昨”。(4)师:这些学习用品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可乖了。三、拓展练习,整理书包1 .怎么样才能将书包里的“朋友”放整齐?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小书包。2 .请学生介绍:你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这么放?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3 .小结:书包里的“朋友”有很多,所以

6、我们以后去上学的时候,要每天整理好我们的小 书包,看看要带的东西是不是带全了,还要保护书包里的这些文具。四、指导书写1 .出示会写生字“早”,指名读。2 .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学生练习书空。3 .教师指导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认真观察。早:“早”字第五笔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4 .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四个会写字,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爱惜自己的文具,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引导学 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现在很多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对于自己的学习用品、玩 具等都不知道如何整理。因此,我教学时在课堂上开展了整理小书包的

7、活动,活动目标是:1.熟悉、了解书包及常见文具用品的名称与用途,在操作中学习有条理地整理小书包。2.让学生 在活动中体验做小学生的愉悦感。识字9日月明教学目标1 .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 个笔画。2 .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4 .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3 .学写笔画卧钩。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9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 林”

8、2个生字。2 .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一、揭题导入1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两个字读什么吗?(课件出示日、月的图片及对应文字。)2 .师:这两个字如果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字呢?(“日”和“月”组成“明”。)3 .相机出示红日图和明月图,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月的明亮。4 .揭示本课的识字特点: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 “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亮之意,本课要学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二、朗读课文,趣味识字1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2 .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3 .指名诵读课文,识记前两行生字。4 .课件出示:日月明,田

9、力男。(指名学生读)(1)课件出示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2)出示汉字“男”,揭示字义: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3)齐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5 .课件出示:小大尖,小土尘。(指名学生读)(1)课件出示“尖、尘,字形变化的动画,思考:谁来说说“尖、尘”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补充。揭示字义:末端细小为“尖”,细微的土为“尘二(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尖”的东西有哪些?在哪里见到过“尘” ?三、举一反三,学习生字1 .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1)小组成员每人选择一句学习,猜想“从、众、林、森”的意思。(2)小组成员交流

10、自己的学习收获。(3)派代表交流小组学习成果: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人多为“众”;成片的树林为“林”, 更多更茂密的树木为“森北2 .课件出示生字的相关图片,再次引导学生体会会意字的含义。3 .师小结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以上生字“明、男、尖、尘、从、众、林、森”有个共同的 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局部的意义合成而成。4 .齐读课文,巩固识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条、心” 2个生字。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2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一复习导入1 .出示含有课后生字的相关词语,指名学生认读。2 .全班齐读词语。二、朗读课文,理解感悟1 .男女生互

11、相赛读课文的后半局部、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2 .认读生字“条、心”。读准音:“条”是三拼音节;“心”是前鼻音。重点指导:“条”,理解“条”作为量词,通常用来形容细长的东西,可引导学生进行量词 搭配。如,一条鱼、一条河、一条腿“心”可结合“心”的字形演变,理解“心”字的含 义。3 .读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你又读懂了什么。预设1:我有一个地方不懂:什么叫“黄土变成金”? 预设2:我知道“众人一条心”的意思就是要团结。4 .(出示课文插图)结合插图理解后一句。可让学生先说说图中孩子们在做什么(你扶 树苗,他培土,我浇水,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帮助小树安家)。5 .教师

12、总结: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是说一个人不能成为一个团体,一棵树不能成为 森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说很多人的心中一样的想法,一起努力,黄土也能变声金 子。这两句话告诉我们:齐心协力能办大事,团结的力量大。6 .让我们齐心协力来把这两句话读好,好不好?(学生齐读课文,读出感情)三、书写指导1 .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力、土”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生反应后,教师一边示 范书写,一边说要领。力:横折钩的折和最后一笔撇的斜度基本保持一致。:第一笔是短横,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长横要写平直。木:横要写得平直,竖要与竖中线重合,写端正,撇与捺要写舒展。林:整体要写得左窄右宽,左边的“木”作偏旁

13、,略窄小,捺改点。右边的“木”略宽 大。心:第二笔的卧钩像弯弯的月牙,不能写得太直,注意三个点的位置。2 .指名学生书空“木、林”的笔顺。教师适时指导。3 .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外拓展,趣味识字1 .课件出示“泪” “休” “歪”图。(1)眼睛里面有水,即是泪(1。i );(2)人靠在木桩上休息,即是休(x i u);(3)东西放得不正,即是歪(wd i )o2 .你还知道哪些会意字朋友?和大家交流一下。3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读生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是一一(会意字)我们祖国的文字真是太有趣、太神奇了,只要你勤动脑,多看书,就会发现 它的无穷乐

14、趣!教学反思在导入新课时,直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认知“明”是由“日”和“月”组合而成。让 然后出示“日”和“月”的相关图片,学生马上能联想到“明”的意思,将他们的发现表达出 来并初步领略到了此类汉字表意的特点。最后我顺势告诉学生,这样的字就称为会意字。因为 有了前面对“明”字的感知作铺垫,学生对“会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点,学习起来也不 至于那么困难。识字10升国旗教学目标1 .认识“升、国”等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会写“中、五”等4个生字。2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 国旗。4 .激发学生热

15、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识记“升、国”等5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会写“中、五” 2个生字。2 .理解国旗的含义,了解国旗的相关知识。一、歌曲导入,揭示新课1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这个音乐你们都很熟悉吧,你平时会在什么时候听 到它?2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在升国旗时)3 .揭题:同学们说得太对了,升国旗时演奏的就是我们的国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 升国旗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升国旗。)4 .指导认读“升、国、旗”。(1) “升”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读的时候要注意。比一

16、比“升”和“开”,找出两 个字在字形上的区别。(2) “国”字引导认识偏旁国字框。(3) “旗”字引导学生进行口头组词识记。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2 .听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3 .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课文生字词。读完后检查自学情况。wu xTng h6ng qf sheng qT duo me gu6 ge sheng zhong出示:五星红旗 升起多么国歌声中m6i 1111 zheng美丽立正(1)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2)去拼音,开火车认读。4 .出示课文内容,指名学生朗读。中国 国旗 五星红旗。(1)引导认

17、读“中、红”。“中”可出示生字的字形演变图,引导理解“中”的意思。“红”字可通过“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同时引导识记偏旁绞丝旁,5 .引导学生用“中国、国旗、五星红旗”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加深对词语的认识。(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6 .介绍五星红旗的相关知识。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上面有5颗黄色的五角星。一星较 大,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的中心点。国旗旗面的红色 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 .(出示:中、五)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读,老

18、师相机正音,并进行口头 组词。2 .你学会了哪些生字?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学生自由识记,介绍方法如:数笔画。3 .课件演示会写字笔顺书写动画,学生书空。第2课时教学目标;1 .识记“歌、起”等6生字,会写“立、正” 2个生字。2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 国旗。4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复习导入1 .出示上节课学习的词语“中国、国旗、五星红旗”进行认读。2 .出示句子“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进行齐读。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指导看图引读,出示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19、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出示五星红旗的图片)(2)指导朗读: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你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读这句吗?(3)指导朗读第一句。自由练读,全班齐读。2.课件播放升旗仪式视频,引读第二、三句。(1)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了什么?(2)在国歌声的伴奏下,国旗缓缓升起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体会自豪庄严的情感)(3)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在祖国的蓝天上空随风飘扬。多美啊!谁 能把这样的美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4)指导认读“歌、起、美、丽”等字,可通过口头组词的形式进行识记。3.学习第四、五句。(1)升国旗的时候,同

20、学们应该怎么做呢?(立正、脱帽、敬礼)(2)教师引导学生认读,用开火车的方式读。(强调要特别注意的字音)(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立正,向国旗敬礼吗?(指名回答)是的,国 旗代表着我们的祖国,向国旗立正、敬礼,就表示我们对国旗的尊重,也表示对我们伟大祖国 的热爱和尊重。师: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远看山有色)(2)随文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色”的偏旁为斜刀头,理解字义。(色: 颜色,诗中指景色。)(3)请学生到画前听听流水。师: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这是 一幅画,不是真的流水。)(4)小结:是啊,因为是画,所以说“近听水无声二(

21、5)教学“远、近”: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远”和“近”是一组反义词,它们都 有偏旁走之。(拓展“走之”:出示“走之”的古字形,走之下面的捺像是奔波中的人的腿,含 有走之这个偏旁的字表达的意思多数和走路有关。)“无声”是什么意思? “无”的反义词是什 么?(有)(6)教学生记生字“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土”不是“土,(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3 .感悟诗歌情境。(1)春天已经过去了,许多花都已经凋谢,可是课文里却是怎么说的?(出示:春去花 还在)为什么?(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受到惊吓,飞走了)(3)让学

22、生自由举手模仿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师:小诗人,这回你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了呀?为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出示:人来 鸟不惊)(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行。(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4 .出示挂图,根据画面提示背诵课文。5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 有鸟的美丽的画呢!四、指导书写1.师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生字。水:共四笔,第三笔撇和第四笔捺分开,不要连成一笔。去: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笔顺为。注意按笔顺规那么书写。(4)引导认读“立”字,可出示“立”的字形演变,理解字的含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上动作读

23、,加上表演读。练习背诵。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 .(出示:立、正)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读,老师相机正音,并进行口头 组词。2 .你学会了哪些生字?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学生自由识记,介绍方法如:数笔画。3 .课件演示会写字笔顺书写动画,学生书空。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借助国歌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受到了很好的刺激,为接下来 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教学本课知识时,我又结合课文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告诉学生:国 旗是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无数革命英雄用鲜血染成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 都要尊敬它、保护它。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 .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2

24、 .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3 .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4 .了解汉字“从左到右” “先撇后捺”的笔顺规那么,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5 .背诵悯农,懂得爱惜粮食。6 .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教学重难点认识5个生字,加深对偏旁的认识,学会用偏旁将汉字分类;分清读音相近的字。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重点)2 .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重点)3 .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一、课前导入感知时间

25、:看1分钟动画片(课件播放);学生闭上双眼默数30秒。师:你们觉得看动画片和闭眼睛哪个时间长?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时间的词语。二、识字加油站1 .学生根据拼音自由诵读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2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讲解词语意思。3 .教师板书“午、晚、昨、今、年”五个字,并指明拼读。4 .引导发现规律:4组词语按照“时一日一月一年”的时间顺序排列。三、我的发现1 .引导学生读读两组不同偏旁的汉字,说说自己的发现。(每组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组 成的。)2 .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学生说说两组汉字的特点。理解偏旁代表的意义,渗透偏旁表义 的构字规律。3 .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再给出一些汉字,让学生按不同的

26、偏旁归类;或给出偏旁,让学 生说出带有该偏旁的生字,并说说这些偏旁与什么有关,强化按偏旁归类的方法。四、字词句运用L教师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读词语。4 .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让读得好的学生带读一遍。5 .教师强调要注意区分这些近音字,带读三遍。6 .教师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举例还有哪些相似的近音字。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对汉字按偏旁分类,加深了大家对偏旁的认识?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 了解汉字“从左到右” “先撇后捺”的笔顺规那么,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2 .背诵悯农,懂得要爱惜粮食。(难点)3 .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一、书写提示1 .指导学生书

27、空同组里的两个汉字,观察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笔顺规那么。2 .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每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再进行书 写。3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汉字中,哪些也运用了 “从左到右”或“先撇后捺”的笔顺规那么。二、日积月累1 .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古诗,争取读正确。2 .通过教师范读、伙伴互读等方式进行正音。采用五言诗的一般节奏朗读。3 .简单交流读不明白的地方,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4 .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背诵。通过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填空等形式帮助学生 背诵。三、和大人一起读1 .多媒体出示萝卜图片,师:这些是什么?它们生长在哪些地方?2 .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

28、字圈出来。3 .教师范读,再让学生练读,通过同桌对读、自由读、评读,让学生熟悉课文。4 .续编故事。老公公他们最后有没有拔出萝卜?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哪些道理,学会了哪些新知识?教学反思本次语文园地,我们学习了关于时间的词语,初步学习给生字按偏旁部首分类等知识, 让学生对于知识进一步的梳理、强化。我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同时还进行了拓展教学,有 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拔高,但个别基础差的学生注意力有些不集中。5 .学生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教学反思本课以“画”这个谜语的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 横生。在教学本课时,我由学生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

29、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 同时又为猜出谜底做了铺垫。分句解析诗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歌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于是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识字7大小多少教学目标1 .通过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 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比照关系。背诵课文。3 .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含有量词“只”的短语。4 .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拟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教学重难点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识记生字。2 . 了

30、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3 .会写笔画竖折折钩。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通过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 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2 .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含有量词“只”的短语。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1 .出示两张不同大小的鱼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哪条鱼大,哪条鱼小。比一比班上男生和女 生的数量。2 .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拟,你知道了什么?3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拟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大小多少。4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

31、1 .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认读“黄、牛、只、猫”。(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读准音:“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 “只”是整体认读音节。重点指导:“黄”表示一种颜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颜色;“牛”是一个象形字,引 导学生观察字形;“只”作为量词,通常用于动物,此处可积累含有量词“只”的短语;“猫” 识记偏旁“3 ”,拓展偏旁为“力”的生字。2 .课件出示第2小节。(插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群鸭子,一只鸟)认读“边、多、少、鸭”。(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读准音:“边”是三拼音节;“少”是翘舌音。重点指导:“边”通过偏旁

32、加熟字识记,回顾之前学过的含有“走之”的字;“多”进行口 头组词;“少”是一个会意字,出示古字形,引导理解;“鸭”识记偏旁“鸟”,拓展含有鸟字 边的字。3 .课件出示第34小节。(插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个苹果一颗枣,一堆杏子一个桃)认读“苹、果、杏、桃”。(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读准音:“苹、杏”是后鼻音重点指导:通过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苹、杏、桃”;出示“果”字的字形演变,理解 “果”字的意思。4 .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前面我们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 教师点拨,熟字加熟字,熟字加偏旁等方法)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

33、少”的比照关系。背诵课文。2 .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拟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一、复习导入出示与本课生字有关的词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认读。二 理解内容,学习反义词1 .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2 .比大小。(1)学习第1、3小节。(2)师: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 果和枣。)(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引导学生了解“头”表示物体大的量词, “颗”一般用于小而圆的东西,如颗粒状的东西。)(5)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

34、还有哪些事物能比拟大小?(学生讨论,交流。)3 .比多少。(1)学习第2、4小节。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一群鸭子和一只鸟, 一组是一堆杏子和一个桃。)(3)指导学生观察、比拟,明白什么多什么少。(引导学生了解“群、堆”形容数量多的 量词)(4)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学生讨论、交流。)4 .认识反义词。出示“大一一小”“多一一少”,认识反义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反义词。(如: 远对近,来对去,白对黑,高对矮,有对无。)么!1 .教师板书会写字

35、“小、少、牛、果、鸟”,指名读,开火车读。2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发现了什么。(“小”和“少”很相似。)3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注意:“小”的第一笔是“少”的第一笔是第”)4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5 .学生巩固练习。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富有童趣的儿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一些生字。 并引导学生结合图文,在情境中识字。学生都能很好地跟着我的引导学习。在教学反义词的训 练中,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什么是“大一一小”,什么是“多一一少”,让大多 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积累和运用反义词中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识字8小书包教学目标1

36、.会认“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 5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4 .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2 .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书、包”等8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书、尺”等4 个生字。2 .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一、猜谜引题1 .师引导学生猜谜:身体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多种知识肚里装。2 .学生猜谜,

37、师引导揭示谜底一一书包。3 .板书课题:小书包。(认读“书”为翘舌音,读s hil, “包”韵母为Q。)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师:大家每个人都有书包,大家的书包里面都装了些什么呢?谁能来给大家说一说。(学 生自主发言。)2 .师:大家书包里面的物品真是丰富,现在大家也来看一看老师的书包里面有什么吧。(师相机出示配图及词语)xiang pf chT zi zud ye b6n bi dai qian bT zhuan bT dao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 铅笔 转笔刀(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3)指名读,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好。3 .学习词语“橡皮、尺

38、子、作业本”。(1)图文对照,指名学生认读。(2)认读“黄、牛、只、猫”,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读准音:“尺”是翘舌音;“作”是平舌音;“业”是整体认读音节。重点指导:“作识记偏旁X ”,拓展偏旁为“彳”的生字;“本”可以利用熟字加偏旁 的方法进行识记。4 .学习词语“笔袋、铅笔、转笔刀”。(1)图文对照,指名学生认读。(2)认读“笔、刀”,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读准音:“笔”的声母是“b”; “刀”的韵母是“ao”。重点指导:“笔”引导学生认识竹字头。教师可出示古代毛笔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古时候毛笔笔杆都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是“林“刀”可以出示“刀”字的字形演变,让学生理解

39、“刀”的含义。5 .复习巩固:出示“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这6个词语及其读音, 学生齐读。三、书写指导1 .出示会写生字“书、刀、尺、本”,指名读,开火车读。2 .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学生练习书空。3 .教师指导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认真观察。书:“书”字的第一笔横折略小,第二笔横折钩略宽,竖要直,点不能碰到横折。尺:“尺”的捺要写得伸展、圆满,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本:“本”字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与撇捺不相连。刀:“刀”字的第二笔撇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撇的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 上。4 .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范写“书”和“尺”字。(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笔顺动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