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64222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岩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岩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龙岩一中2024届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它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称它为“革命性的纤 维”;马克思说:“没有棉花就没有现代工业”。以下选项中与“棉花”相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B.棉花经新航路由美洲传入欧洲C.汉朝时棉布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衣料D.棉纺织业的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序幕.工业革命前,英国海滨城市主要是英国贵族和乡绅度假娱乐的地方;19世纪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中产 阶级和工人开始到海滨城市享受新鲜空气。这些城市修建了

2、大量的休闲设施,如剧院、咖啡屋等,价格昂 贵的温泉浴场成为富人的首选。这一变化表达出工业革命()A.促进了城市化逐步提升B.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推动了休闲方式商业化D.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在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的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22人,占当时全世界的44%,是无可争议的中心。文 艺复兴后期,英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7人,启蒙时期的法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8人,产业革命 时期的德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8人,在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人数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这折射出世 界文学艺术中心的变化()A.与资本主义经济开展密不可分B.呈现杂乱无序的开展状态C.表达了欧洲各国文化的传承性D.始终贯穿

3、人文主义的色彩.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 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说明()A.工业革命影响社会生活B.天文历法推动时代进步C.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D.英国法律体系更加完善5 .下表反映了英国局部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年份农林渔牧业工矿建筑业商业运输业180175505430405018317950117105900B.创造改变世界A.世界经济开展已失衡C.英国 世界贸易中心D.产业结构转型.创造飞梭的英国钟表工人凯伊拿到专利后,因为生意上和别人不断打官司,一气之下到法国去

4、开展。结 果他发现在法国,很多人都可以盗用他的专利,他自己根本挣不到钱,最后只好又回英国,以此可以推测 A.法国国民法律意识普遍不强B.法国科技应用程度高于英国C.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科技中心D.英国制度环境催生工业革命.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创造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 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 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A.创造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6 .如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开展的整体趋势。表述正

5、确的选项是()A.是共产党宣言发表B.是第一国际C.是巴黎公社革命D.是俄国的十月革命.恩格斯指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还隐藏在不兴旺的社会生产中,因此新的社会制度,它愈是制定得详 尽周密,就愈要陷入纯粹的幻想。”据此可知,社会主义由“空想”转为“科学”的根本条件是() A.无产阶级不断觉醒B.科学理论科学指导C.社会生产力的开展D.社会矛盾日益加剧10.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提出年 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等。这说明工人运动() A.推动民主政治开展B.走向国际性联合C.受马克思主

6、义影响D.进入开展新阶段11.下面为某课学习小结的局部内容。该内容的主题应该是()客观条件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经济危机的爆发, 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 台A.工业革命的背景B.工业革命的影响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12.17世纪,荷兰进口用于交换非洲黑奴的商品中,既有南非的小麦,也有印度的贝壳,因为贝壳在撒哈拉 以南非洲可以充当货币,荷兰人就用贝壳到那里购买黑人然后运往美洲贩卖。这说明()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B.美洲经济的快速开展C.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D.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13.近代以

7、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非洲的 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开展民族经济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14.1617世纪,西属殖民地进口产品中的90%都来自西班牙以外的国家。18世纪后,西属殖民地消费的物资中,只有5%是由西班牙人生产的,其他全部由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提供。由此可知()A.商业革命冲击西属殖民市场B.重商主义被西班牙殖民者所忽视C.早期的殖民贸易充满掠夺性D.西班牙工业落后制约其殖民扩张15. 1823年

8、,美国总统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 “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这一宣言本质上反映了美国()A.维护拉美独立的立场B.控制拉丁美洲的企图C.参与欧洲事务的愿望D.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16.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 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局部引入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A.加大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B.促进了印度民族意识觉醒C.使印度在经济上附属于西方D.制约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1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形

9、式多样,但是,革命或改革的任务却非常相似。拉 丁美洲各国面临的共同革命或改革任务是()A.反对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B.反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渗透和控制C.反对军人专制D.反帝反封建18 . 1929年,桑地诺在一封信中写道:“自从1909年华尔街银行家把美元的祸水引进尼加拉瓜以后,我们的祖国就失去了和平。美国银行每向我国输出一千美元,尼加拉瓜就有一个人送命。”桑地诺旨在A.反思拉美经济落后的原因B.号召本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C.结束尼加拉瓜的殖民历史D.指出美国对拉美经济侵略的手段.亚洲的觉醒一文评价道;“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 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

10、的一个新阶段。”文中的“新阶段”的含义是()A.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时代B.帝国主义的统治体系受到冲击C.马克思主义政党普遍建立D.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919年4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刊文指出:“基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可能永久地破坏西方列强瓜分 中国的计划,所以没有能力捍卫主权的中国,必须依靠自身事业的正义、国际正义感以及巴黎和会所倡导 的持久和平原那么来维护自身利益。”这揭示出美国的意图是()A.声援中国B.维护正义C. “利益均沾”D.倡导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00 万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00万美

11、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那么从1914年的16900万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 116万美元。上述材料可用来说明()A.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具有必然性B.德军已经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C.美国借助战争时机获得巨大收益D.协约国与同盟国力量比照失衡19 .如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力量比照,根据此表可得出()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60年世界工业产量(位次)12341910年世界工业产量(位次)3412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245A.各国开展的不平衡为一战埋下隐患B.殖民地的数量与国家实力成正比C.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非洲 狂潮D.美国后来者居上成为了世界霸主20 . .1914年秋,当一个

12、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厮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爵士曾沮丧地说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可佐证这一评论的是()A.马恩河激战B.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21 .国际关系体系理论把国际关系视为一个具有某种内部关联的体系,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国际社会中的组 成单元按照一定的规那么相互作用,最终在长期的互动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以下关于凡尔赛一 华盛顿体系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建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基础上B.是封建主义在欧洲大陆的复辟C.它是现代国际治理体系的源头D.欧洲失去对世界的影响和控制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3题,共52分)

13、22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 英国天气潮湿,极宜于纺织类的工业:国内急流很多,故水力很丰富;英国的各种工业向来 不十分受各种同业公会的束缚;英国的剩余资本、技巧工人当时亦都比任何一国为多,而且各国都需要英 国的物品英国自从经过工业革命以后面目为之大变。从前的农村社会逐渐瓦解,小规模的村镇因此大都消灭。各乡农民多迁往工厂林立矿产较富的地方,大城市于是兴起。摘编自何炳松世界简史下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西欧各国及其移民国家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 土地所有制,促进了毛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的开展。德国的工业革命虽滞后于英法两国,但对 科研的大量投入,使其在化学、电

14、机和电力等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如通过热能转化机械动力理论, 改进内燃机等。独立后的美国那么逐步建立和开展了煤炭开采、钢铁生产、电力供应、石油加工、农业机械 制造等一系列工业部门,大型企业也出现了收购和合并潮。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喏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2)结合所学如识,任举一项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创造,并指出工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的突 破。(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开展出现的变化。23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是近代世界以来的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

15、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局部外表 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对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 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 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 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摘编自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殖民侵略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2)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简要分析

16、觉醒的原因。24 .【殖民体系与一战】材料一 1914年时的欧洲霸权不仅在广度上,而且在深度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一点能从欧洲所实行 的经济控制中觉察出来。欧洲已变成世界的银行家,为建造横穿大陆的铁路、开凿沟通海洋的运河、开发 矿山、建立种植园提供所需的资金。欧洲不仅成了世界的银行家,而且已成为世界的工业工场。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 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已向前开展,到达了 35.8%,但这一年 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o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

17、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 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由于德国人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之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 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 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毛坑不拉屎的”的自私鬼。然而,殖民地竞争决不只限于英国和德国。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对绝对统治权 的争夺,因此,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这些殖民地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 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 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