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乘车》教案1(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乘车》教案1(完美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乘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在学习中提高计算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学重点(难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与含义。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出示一些小贴画,用来送给上课特别棒的小朋友和表现
2、最好的小组,大家想得到吗?2、请大家仔细看一段视频(公共汽车上)人员上下车的情况。3、指名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人上车,有人下车,车上的人员在发生变化)4、请大家谈谈乘车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师小结:你们说得都对,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遇到老人我们要主动让座,还不能把头伸到车窗外,要注意乘车安全。其实乘车也有许多学问,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乘车。二、创设情境,模拟演示,探索新知。1、导入。师:教学王国里淘气和笑笑小朋友的邀请,我们今天要到数学王国去做客,去数学王国的路比较远,所以得乘车去,可是这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让我
3、们跟他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但在上车之前,司机叔叔想看看我们有没有资格去数学王国,所以要考我们10 道口算题,大家有没有信心通过?(出示课件)102630473801 374584541052、探索连加。师:淘气和笑笑 2 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你们啦(课件演示图1),三家店站到了,先上了 3 个人,还有 2 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们终于没被丢下,都上了车。谁能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生:原来车上有 2 人,到三家店站后,先上了 3 人,又上了 2 人,现在车上有 7 人。(在学生叙述时,板书:2,3,2,7 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师:(指着黑板上各数
4、)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引导说出:2327(师板书)。师:2,3,2,7 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生:2 表示车上原来有 2 人;3 表示先上 3 人;2 表示后上来 2 人;7 表示现在有 7 人。师:同学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 7 的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老师边讲边板书:2327)师:2 加 3 再加 2 等于 7,像老师这样读,谁来?(指名 3 人,全班齐读)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它有两个加号,有 3 个数相加。)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3
5、、探索连减。师:车继续行驶,到了下一站,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出示图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原来车上有8 人,七里庄到了,先下车1 人,又下车 4 人,现在车上有 3 人。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板书:81438413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减”。4、探索加减混合。师:车继续行驶,到了下一站,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出示图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原来车上有 9 人,九棵树到了,先上车 1 人,又下车 5 人,现在车上有 5 人。师:谁能用
6、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板书:915595151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板书:91559515104引导学生: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后一个数算。设疑: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小组讨论交流)师: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生:有加号和减号。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计算。三、动手操作,激趣练习,应用拓展,深化新知。(出示图片课本 46 页试一试)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 1:合唱队里有 4 个男生,5 个女生。生 2:第一排有 2 人,第
7、二排有 3 人。师: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学生列式回答)(出示图片课本 46 页练一练第 2 题)师:终于进了数学王国,看(看第一幅图),小鸟们正欢快地唱着迎宾曲,有几只小鸟在唱歌啊?(8 只)小鸟们看见我们来了,飞出来迎接我们了(看后面两幅图),你想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发生的变化?板书:8233。四、课堂练习。师:同学们分组做课本练一练 3、4、5,看谁做得又快又准。集体交流反馈。1374584541052、探索连加。师:淘气和笑笑 2 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你们啦(课件演示图1),三家店站到了,先上了 3 个人,还有 2 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们终于没被丢下,都上了车。
8、谁能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生:原来车上有 2 人,到三家店站后,先上了 3 人,又上了 2 人,现在车上有 7 人。(在学生叙述时,板书:2,3,2,7 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师:(指着黑板上各数)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引导说出:2327(师板书)。师:2,3,2,7 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生:2 表示车上原来有 2 人;3 表示先上 3 人;2 表示后上来 2 人;7 表示现在有 7 人。师:同学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 7 的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老师边讲边板书:2327)师:2
9、 加 3 再加 2 等于 7,像老师这样读,谁来?(指名 3 人,全班齐读)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它有两个加号,有 3 个数相加。)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3、探索连减。师:车继续行驶,到了下一站,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出示图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原来车上有8 人,七里庄到了,先下车1 人,又下车 4 人,现在车上有 3 人。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板书:81438413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减”。4、探索
10、加减混合。师:车继续行驶,到了下一站,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出示图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原来车上有 9 人,九棵树到了,先上车 1 人,又下车 5 人,现在车上有 5 人。师: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板书:915595151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板书:91559515104引导学生: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后一个数算。设疑: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小组讨论交流)师: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生:有加号和减号。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
11、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计算。三、动手操作,激趣练习,应用拓展,深化新知。(出示图片课本 46 页试一试)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 1:合唱队里有 4 个男生,5 个女生。生 2:第一排有 2 人,第二排有 3 人。师: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学生列式回答)(出示图片课本 46 页练一练第 2 题)师:终于进了数学王国,看(看第一幅图),小鸟们正欢快地唱着迎宾曲,有几只小鸟在唱歌啊?(8 只)小鸟们看见我们来了,飞出来迎接我们了(看后面两幅图),你想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发生的变化?板书:8233。四、课堂练习。师:同学们分组做课本练一练 3、4、5,看谁做得又快又准。集体交流反馈
12、。1374584541052、探索连加。师:淘气和笑笑 2 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你们啦(课件演示图1),三家店站到了,先上了 3 个人,还有 2 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们终于没被丢下,都上了车。谁能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生:原来车上有 2 人,到三家店站后,先上了 3 人,又上了 2 人,现在车上有 7 人。(在学生叙述时,板书:2,3,2,7 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师:(指着黑板上各数)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引导说出:2327(师板书)。师:2,3,2,7 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生:2 表示车上原来有 2 人;3 表示先上 3
13、人;2 表示后上来 2 人;7 表示现在有 7 人。师:同学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 7 的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老师边讲边板书:2327)师:2 加 3 再加 2 等于 7,像老师这样读,谁来?(指名 3 人,全班齐读)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它有两个加号,有 3 个数相加。)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3、探索连减。师:车继续行驶,到了下一站,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出示图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原来
14、车上有8 人,七里庄到了,先下车1 人,又下车 4 人,现在车上有 3 人。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板书:81438413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减”。4、探索加减混合。师:车继续行驶,到了下一站,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出示图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原来车上有 9 人,九棵树到了,先上车 1 人,又下车 5 人,现在车上有 5 人。师: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板书:915595151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板书:915595151
15、04引导学生: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后一个数算。设疑: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小组讨论交流)师: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生:有加号和减号。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计算。三、动手操作,激趣练习,应用拓展,深化新知。(出示图片课本 46 页试一试)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 1:合唱队里有 4 个男生,5 个女生。生 2:第一排有 2 人,第二排有 3 人。师: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学生列式回答)(出示图片课本 46 页练一练第 2 题)师:终于进了数学王国,看(看第一幅图),小鸟们正欢快地唱着迎宾
16、曲,有几只小鸟在唱歌啊?(8 只)小鸟们看见我们来了,飞出来迎接我们了(看后面两幅图),你想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发生的变化?板书:8233。四、课堂练习。师:同学们分组做课本练一练 3、4、5,看谁做得又快又准。集体交流反馈。1374584541052、探索连加。师:淘气和笑笑 2 人坐着公共汽车来接你们啦(课件演示图1),三家店站到了,先上了 3 个人,还有 2 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最后他们终于没被丢下,都上了车。谁能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生:原来车上有 2 人,到三家店站后,先上了 3 人,又上了 2 人,现在车上有 7 人。(在学生叙述时,板书
17、:2,3,2,7 四个数字写在黑板上。)师:(指着黑板上各数)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引导说出:2327(师板书)。师:2,3,2,7 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生:2 表示车上原来有 2 人;3 表示先上 3 人;2 表示后上来 2 人;7 表示现在有 7 人。师:同学们,那你们是怎样得出 7 的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老师边讲边板书:2327)师:2 加 3 再加 2 等于 7,像老师这样读,谁来?(指名 3 人,全班齐读)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它有两个加号,有 3
18、 个数相加。)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3、探索连减。师:车继续行驶,到了下一站,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出示图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原来车上有8 人,七里庄到了,先下车1 人,又下车 4 人,现在车上有 3 人。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板书:81438413小结: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减”。4、探索加减混合。师:车继续行驶,到了下一站,车上的人数又发生了变化,出示图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的,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原来车上有 9 人,九棵树到了,先
19、上车 1 人,又下车 5 人,现在车上有 5 人。师: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小声地商量商量。板书:915595151 师: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板书:91559515104引导学生: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面两个数,再和后一个数算。设疑: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小组讨论交流)师: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生:有加号和减号。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计算。三、动手操作,激趣练习,应用拓展,深化新知。(出示图片课本 46 页试一试)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 1:合唱队里有 4 个男生,5 个女生。生 2:第一排有 2 人,第二排有 3 人。师: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学生列式回答)(出示图片课本 46 页练一练第 2 题)师:终于进了数学王国,看(看第一幅图),小鸟们正欢快地唱着迎宾曲,有几只小鸟在唱歌啊?(8 只)小鸟们看见我们来了,飞出来迎接我们了(看后面两幅图),你想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发生的变化?板书:8233。四、课堂练习。师:同学们分组做课本练一练 3、4、5,看谁做得又快又准。集体交流反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