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瑶族舞曲》教学设计.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 格特点。2、通过欣赏瑶族舞曲各主题音乐,从情感体验入手,分析音乐要素、分 析音乐进行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3、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 乐产生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2、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情绪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三、教学用具 钢琴电脑多媒体课件音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问:我们曾学过哪几个民族的歌曲?请同学们举例。2、展示瑶族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猜是哪个民
2、族的。师作总结介绍。3、通过瑶族的相关视频片断,让学生产生对瑶族的直观印象,认识瑶族。4、播放瑶族长鼓舞蹈,让学生感受瑶族舞蹈的风情和特点。二)、欣赏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1、初听全曲,了解全貌。2、分主题让学生欣赏。3、完整全欣赏全曲,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4、引导学生讨论: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特点。三)、总结:我国幅员辽阔,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乐 器,他们通过这些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民俗。希望同学们能 喜欢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并乐于去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建议(一)欣赏瑶族舞曲 1.可能的话,在课前引导学生收集一些
3、有关瑶族的资料(如:地理的、历史 的、民俗的文字、图片、音像),查阅一些有关瑶族舞曲的介绍材料,以调动 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2.初听乐曲时,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乐曲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有几个音乐 主题?各主题的主奏乐器都是什么?学生有可能听出部分内容,而对听不出的内容 产生期盼解决的悬念。老师可借此引导深入进行研究和探索。3.要唱一唱乐曲的音乐主题。至少要唱唱前两个主题。在唱了主题的基础上,解决初听时遗留的问题,并进一步听出前两个主题各出现了几遍?基本情绪是怎样 的?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总之,唱主题要为深入聆听乐曲服务。4.复听时除解决上述问题外,要引导学生对乐曲内容进行联想想像。对学生的
4、想像要予以鼓励,特别是学生表现出来的求异思维更要悉心爱护。因此,富有民主 气氛的讨论研究是很必要的。5.对瑶族舞曲的主题,可鼓励学生自选主题填词演唱。(二)演奏瑶族舞曲 1.可与聆听瑶族舞曲结合起来,用以熟悉主题;也可以在聆听乐曲之后作 参与性的实践活动。2.如能引导学生提前在课下练习,对节约课上教学时间有利,特别是在教学时 间紧的条件下更需如此。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1、能对民族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从中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场境。3、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 乐产生学习兴趣
5、。教具准备:电脑机房,课件、学生自备自己能演奏的乐器、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曲调特点。教学难点:能为全曲分段,分辨各乐段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学 瑶族风情 课件展示:瑶寨风景、瑶族服饰、瑶族婚俗、瑶族长鼓舞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瑶族的风土人情,瑶族是一个古老的山地 民族,他们以大山为依靠,赶山、吃饭、逐山而行,世代流动繁衍,是我国少数民 族中迁徙最频繁的一个民族。瑶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等 130 个 县。瑶族有 30 多种称谓,主要以头饰区别划分支系。订婚仪式上,瑶族妇女往男 方来宾脸上抹泥巴,以图吉利,他们常常跳长鼓舞进行自娱自乐。这节课
6、我们一起 来欣赏瑶族舞曲,共同感受和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生活吧!二、新课教学 1、演唱主题音乐。学生跟音乐演唱 2、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思考题:1)全曲分为几部分?2)注意听刚才演唱的主题旋律依次在哪一部分出现?3)听完全曲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教师小结:瑶族舞曲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同名管弦乐改编的民族管 弦乐曲,它展现了瑶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动人场面。全曲分为三部分,属于带引子的 复三部曲式。课件展示:复三部曲式结构图:ABA 引子|:a:|:b:|cdcab 尾声 第一部分:引子、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 第二部分:主题音乐三、主题音乐四 第三部分: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 三、
7、实践与创作 1、给学生提供大鼓、碰铃、木鱼、响板、镲等打击乐器,学生为瑶族舞 曲的主题旋律即兴配打击乐器伴奏,分成四大组,每一组配一段。在配打击乐器 伴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部分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2、会演奏乐器的同学根据自己所演奏的乐器音色,商量好选一段主题音乐进 行练习,教师也参与到学生当中进行演奏。教师可以选引子部分和第一部分的第二 主题用琵琶演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班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第一组:引子第 二组: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第三组:第一部分第二主题 第四组:第二部分主题 再现部分在老师的指导下配打击乐器伴奏。3、合奏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长鼓舞是瑶族常跳的一种自娱性的舞蹈
8、,今天我们也随着 瑶族 族舞曲一起走进欢乐的瑶家山寨,去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按复三部曲式结构 演奏瑶族舞曲,在演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旋律的速度和力度,不会演奏乐器或 没有拿到打击乐器的同学,可以用手拉成一个圈或者是即兴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 作进行表演。)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 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 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 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 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 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
9、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始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 族音乐文化。教学反思 优点:一、课前调动学生学习氛围很好,运用了最短的时间与学生形成默契,在短时 间内运用坐如钟站如松等口令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还强调了学生的坐姿以及 站姿。还让学生模仿救护车的声音,大胆的张嘴来模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课程中所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一一给大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二、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还是可以的,主要是因为这节课在问题的设 计上由浅入深,学生容易回答,并且能较好的组织语言回答,跟着教学的思路走。另外在与学生互动的环节选用的节奏拍打、画旋律线
10、、以及运用图形谱等等形式辅 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以至于在后面的主题听辨环节学生能很好的掌握。不足:一、学生在唱旋律的过程中,我没有关注到学生演唱的准确性,主要是固化的 思维左右了我,一方面设计的流程我是唱两遍,因而就担心时间不够,就有点跑流 程,没能在这个关注到学生的演唱,这是课堂生成的问题,应该要及时解决才行。不能一味跑流程,要时刻关注学生。二、本节课在时间的把握上也有问题,学生一般 情况来讲在公开课上的反应 是非常好的,都乐于表现自己,配合度也是相当高,前面的 A 段部分讲解的非常顺 利,以至于时间比较充裕,到了 B 段的时候就明显有拖拉了,以至于在后面的听辨 环节,结构的讲解环节时间就非
11、常的紧张。因而在公开课比赛的过程中,一定要准 确的把握好时间。总结:总体来说这节课完成的还算比较顺利,然而作为一节常规课是很好了,但是作 为优质课还是需要加强需要更多地打磨的。一节好的优质课,必须要在教学设计上 新颖并且符合学生的学情,在教学的方法上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一定越难的 东西就越好,一切的教学活动律动都是辅助学生欣赏音乐的,而不是破坏音乐的 美。并且一节好的欣赏课,还必须要能充分的将老师的专业素质展示出来善于利用 自己的优势。瑶族舞曲教学设计3 一、引入教学:1.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记2.让学生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采用瑶族舞曲里的三个主题旋 律);3.引入并提出问题:刚才欣赏
12、的三个音乐片段是我们今天准备欣赏的民族管 弦乐合奏瑶族舞曲里的三个音乐主题,同学们是否能在乐曲中听到这三个主题 并分别用手势指出它是我们刚才听辨的第几个音乐片段呢?二、初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回答老师的问题;三、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1.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 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 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唱歌跳 舞)?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乐)?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 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
13、,再回答老师的问题;2.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四、细听三个主题 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 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1)先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3 次)?每次出现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如果把第一主题 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 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 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2)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2.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 1)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请同学们
14、注意一下,这个主题 共出现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犷豪放)的情绪和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如果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 娘们在跳舞,那么,第二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加入 了舞蹈的行列,尽情欢舞)?2)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3.第二部分主题 1)第二部分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 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相对于 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2)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五、再次复听全曲 刚才
15、,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复了第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 听乐曲的哪个部分最优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 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 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 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 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
16、器所不能达到的效 果.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4 内容分析: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管弦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 场面,欣赏瑶族舞曲教学设计。全曲为复三部曲式,在简短的引子后,进入首 部(第一部分),第一主题优美抒情,来自瑶族民歌瑶族长鼓歌舞(课本中 A 段 旋律),描绘了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态,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 加快,节奏变密(课本中 B 段旋律)音乐情绪起了变化,更加热烈欢快,甚至有些粗 犷,表现了小伙子们奔放的舞姿。中部(即第二部分)出现了三拍子的优美旋律,表 现了青年们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再现部(即第三部分)再现第一、第二 主题,人们又纷纷加入人群
17、舞的行列,欢跳、旋转、歌唱,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 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后结束。重点和难点:演唱主题 A,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教学要求: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主题,划分段落,并 能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的主要主题。教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1、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教案欣赏瑶族舞曲教 学设计。简介瑶族的服装、居住地、民族特点、生产劳动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 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主题,主题 A 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 矫健活跃。现在我们
18、先来学唱主题 A。学生随教师琴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先有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 A 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 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 B 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 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 入。(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烈,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 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
19、,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主题 A 做声势练习(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2)先随音乐练前 8 小结,(3)再练习后 8 小节。(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4、用打击乐器演奏主题 A 学生和老师琴瑟和鸣,其乐融融 5、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 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学吹竖笛瑶族舞曲。教学过程:(一)了解京剧行当 1、复唱歌曲龙里格龙作为导入,学生边唱教师边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或
20、实物。唱完后设问:你认识脸谱吗?你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人物性格、形象有什么 不同吗?2、认识京剧脸谱。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先分享交 流,教师再作小结补充。播放歌曲唱脸谱给学生听听,从歌词中给学生启发与 指引。如歌词中的“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 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等。3、介绍京剧行当。介绍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请学生对照教科书上的 剧照,分辨出来。4、听赏四大行当的唱腔片段,感知不同的演唱特点,要引导学生从音色等要 素上感受、体验、认识京剧的行当。可选择牧虎关中裘派花脸唱段贤妹暂坐雅之 厅,玉堂春中的梅派青衣唱段苏三起解,十老安刘中的马派老生唱 段淮河营,红娘中的苟派花旦唱段叫张生。为学生聆听京剧唱腔联 奏作铺垫。5、请学生课后选择一个喜欢的行当角色,画一个脸谱。(二)学吹竖笛 1、选择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乐曲不同的场景,体验不同的节奏给乐曲带来的情 绪变化。2、练习指导参照教科书 p31 所提供的步骤、方法。3、学生选择“xxxx”节奏吹奏时,要指导学生用双吐吹奏,类似读“吐库”的字音“TKTK”,前者由舌尖后移,后者由舌根前移发音。这种发音纯气声,声带 不能振动发声。三、全课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互相评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