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振动噪声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振动噪声优秀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温振动噪声高温振动噪声第1页,本讲稿共18页高温的主要危害体温调节障碍水盐代谢紊乱循环系统的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的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降低肾脏负担加重第2页,本讲稿共18页 矿内气候卫生标准:矿内气候卫生标准: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1.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2.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3.新建、改扩建矿井设计时,必须进行矿井风温预测计算,超温地点必须有制冷降温设计,配齐降温设施。第3页,本讲稿共18页3、矿井降温的技
2、术措施: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尽量实现机械化。2)通风降温:可以采取减少风阻、防止漏风、加大通风机能力、采用合理分风与辅助风路法加强通风管理等措施。3)采用合理的开拓方式降温;一般情况下采用分区式开拓方式可以缩短入风线路长度,从而降低风流到达工作面时的温升。第4页,本讲稿共18页4)采用充填采矿法降温:充填采矿法可以减少采空区岩石散热的影响。5)减少热源法降温;6)移动式制冷机组降温;局部降温7)空调降温。当达不到要求时,采用空调,关键是制冷、输冷、传冷与排热。第5页,本讲稿共18页高温的防治第6页,本讲稿共18页4、矿井降温的营养保健措施:1)合理供应饮料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3、,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2)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膳食,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第7页,本讲稿共18页 工作服应宽大、轻便及不妨碍操作,采用质地结实、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性能好并能反射热辐射的织物,根据不同作业的需要,配备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鞋帽、护腿等个体防护用品。4、矿井降温的个人防护措施:第8页,本讲稿共18页 三、空气温度的监测:三、空气温度的监测:1.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2.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
4、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第9页,本讲稿共18页煤矿振动振动工具1、活塞式捶打工具;2、固定式转轮工具;3、手持式转动工具。振动的危害振动的预防措施第10页,本讲稿共18页振动的主要危害局部振动 暂时性听力下降永久性听力下降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工作效率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全身振动 第11页,本讲稿共18页振动的控制改革工艺采用液压机、焊接、粘接工艺代替使用风动工具的铆接,用拉铆机代替冲击式铆钉机等。应尽量减轻工具重量。采用减振技术设计制造减振工具;尽可能采用自动半自动操作装置。个体防护穿戴防振保暖手套、防寒服等。建立合理的
5、劳动休息制度采用定期轮换工作制度。保暖、隔振等。第12页,本讲稿共18页 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为主的疾病,发病部位多为上肢末端,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白指)。患者症状多为神经衰弱症状和手麻、胀痛、发凉、多汗、遇冷后手指变白等,其次为手部僵硬无力、运动不灵活等。第13页,本讲稿共18页 一、噪声作业 指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工作50周的平均等效连续噪声级85 dB(A)的作业岗位。煤矿作业场所噪声危害判定标准:煤矿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8小时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A);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小时的,可根据实际接触
6、噪声的时间,按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 dB(A)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最高不得超过115 dB(A)。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每年至少监测1次。噪声第14页,本讲稿共18页噪声的主要危害听觉系统 非听觉系统 暂时性听力下降永久性听力下降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工作效率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第15页,本讲稿共18页 煤矿作业场所噪声的监测地点主要包括:露天煤矿的挖掘机、穿孔机、矿用汽车、带式输送机、排土机和爆破作业等地点;井工矿的风动凿岩机、风镐、局部通风机、煤电钻、乳化液机、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车等地点。在每个监测地点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第16页,本讲稿共18页3、煤矿噪声的控制消除、控制噪声源一是选用低噪声设备或改革工艺过程、采取减振、隔振等措施;二是提高机器设备的装配质量,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和撞击,以降低噪声。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隔声、消声材料和装置,阻断和屏蔽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体防护在作业现场噪声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正确合理地佩戴防噪护具,也是预防噪声危害的有效措施。第17页,本讲稿共18页噪声的防治第18页,本讲稿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