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迁移课件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人口迁移课件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二.ppt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 人口迁移学习目标1.阅读课本,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及类型。2.阅读课本,描述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在不同时间的特点。3.结合图文资料,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1.概念:指人口概念:指人口居住地居住地的的长期或长期或永久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三个条件三个条件(1 1)必须改变居住地必须改变居住地 (2 2)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达一年以上)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达一年以上)(3 3)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注意:注意: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原居是指因工
2、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离开原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例:春运)(例:春运)差异项目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临时或短期空间距离一定距离无限制居住地变更 变更(改变行政区)不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属于人口迁移的是属于人口迁移的是:图中,图中,A A、B B、C C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地区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地区A1A2,C1C2A1B1,A1C2,C1A2,C1B1。2.2.分类:按照分类:按照是否跨国界是否跨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
3、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一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一般跨县级单位)。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般跨县级单位)。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通常为1 1年)的迁移活动。年)的迁移活动。3.3.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生变化。该值为正时,该区为人口净迁入区,该值为负时,该区为人口净迁出该值为正时,该区为人口净迁入区,该值为负时,该区为人口净迁出区。区。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率率=年内迁
4、入人口数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年平均年平均人口数人口数100%100%二、人口迁移的影响1.正面影响(1)迁移者获得更多工作机会和收入(2)减轻迁出地资源和环境压力(3)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4)有助于不同地方的文化交流2.负面影响(1)迁出地劳动力短缺(2)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3)迁出地人才外流(4)影响迁入地社会治理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迁入地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消费增加,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人口数量增加,延缓了老龄化进程。有助于不同地方的文化交流。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对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
5、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给当地造成一定的就业压力。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减轻了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进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失去原有的人际关系。增加了生活成本。也可从对迁入、迁出地、迁移者的方面分析: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迁出地的社会经济情况迁入地的社会经济情况拉力距离推力因素无关的因素(迁移阻碍因素,如移民限制、迁移距离)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原定居地的不良环境,如气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候恶劣、人
6、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社会荆经济条缺、居住条件差、社会荆经济条件落后、就业困难、国家政策、件落后、就业困难、国家政策、文化传统、宗教迫害文化传统、宗教迫害等。吸引人们往迁移新定居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等。中间阻力因素:中间阻力因素:迁出地与迁入地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交通和之间的距离、交通和通讯条件等通讯条件等2.自然因素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案例案例气候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
7、和生活而影响人口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末到年代末到70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人由年代初美国许多老人由东北部的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向南部和西部的“阳阳光地带光地带”迁移迁移土壤土壤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同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畜牧区人们
8、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居”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吸引人口移入自然灾害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使人们迁移洪水、地震、火山爆发等导致的大规模人口洪水、地震、火山爆发等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西非环境难民迁移;西非环境难民爱尔兰的土豆饥荒和移民潮爱尔兰的土豆饥荒和移民潮在近代历史上,爱尔兰曾经历过“成也土豆,败也土豆”的时期。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兰,后被广泛种植。到18世纪末,土豆
9、已成为爱尔兰的主要食粮,促进了人口增加。1841年,爱尔兰人口高达650多万。但是,从1845年起,爱尔兰连续数年,土豆因病害严重歉收,引发大饥荒。在短短的几年中,爱尔兰就有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图瓦卢举国搬迁图瓦卢举国搬迁 图瓦卢位于南太平洋,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全国最高海拔仅为4.5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国土不断淹没,2001政府就宣布对抗海平面上升失败,当地政府曾考虑在邻国购买土地建立“国中国”,然后由于经济落后只能放弃。转而向邻近国家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等求助,而由于图瓦卢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影响力,并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慷慨解囊。3.人文因素因素因素影响
10、影响举例举例经经济济因因素素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乡村人口进城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交通和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困难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社社会会因因素素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军人家属的从军宗教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美国劳动力每小时收入大约是墨西哥的8倍,巨大的收入差异让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巴西首都
11、巴西利亚,在建都前荒无人烟,建都后20年就发展成为拥有8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在建都前荒无人烟,建都后20年就发展成为拥有8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的开学季,大学生报到全家陪同都会挤爆校园,大学新生将在大学度过几年时光四、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1)19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方向:旧大陆新大陆欧洲美洲、大洋洲(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扩张)非洲美洲(黑奴贸易)(2)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原因:经济快速发展方向:欧洲美洲、大洋洲(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特点:外籍工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欧洲:吸引移民,变为人口
12、净迁入区拉丁美洲:变为人口净迁出区,流向北美和欧洲西亚北非:20世纪70年代成为人口净迁入区,近年来由于战乱导致大量难民前往欧洲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促进迁入国的经济发展。2.国内人口迁移(1)1949-1986l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l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2)80年代后l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方向是从内地到沿海,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l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国内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和原因国内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和原因小结:时期时期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迁移特点迁移特点流向流向 古代古代农业经济脆弱,战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争频繁,自然灾害大批迁移大批迁移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区当当代代19491949年年到改革到改革开放开放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规织地迁移,规模较小,频率模较小,频率较低较低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年代以来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国家改革开放政策迁移的流量增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变化大,流向变化多样,自发迁多样,自发迁移流量增大移流量增大经济欠发达经济欠发达经济发达;经济发达;内地内地沿海;山区沿海;山区平平原;农村原;农村城市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