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防火防火 防爆防爆 防尘防尘 防毒防毒 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对公司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依据及适用范围2.1 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 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23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94 号2.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部门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的安全管理3防火与防爆的安全管理3.1 生产储存设备3.1.1 根据生产使用化学物品的火灾和防爆危险性等级分类要求,厂房
2、库房布置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及有关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以及有关的专业防火技术规范的要求3.1.2 在工艺装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充分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报警(声光)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3.1.3 在有可燃有毒气体(蒸汽)可能泄漏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3.1.4 在可燃气体(蒸汽)的放空管出口处设置阻火器,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截止阀,以便在放空管出口处着火时,切断气源灭火3.1.5 输送易燃物料时,应根据管径和介质的电阻率,控制适当的流速,尽可能避免产生静电设备管道等要有防静电措施,应按国家防静电有关标准规范执行3.1
3、.6 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应装有爆破片,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3.1.7 各生产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罐区等工业下水出口处,除按规定做水封井外,并应在上述区域与水封井间设置切断阀,防止大量易燃易爆物料突发性进入下水系统3.1.8 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及放空管,必须将其导出管置于室外,并高于建筑物 2 米以上3.1.9 建筑物装置等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安设防雷保护措施,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规定不准设置移动照明灯具,敷设的配电线路必须穿金属管或难燃塑料管保护,防爆场所必须用防爆电器3.2 动火用火管
4、理3.2.1 公司机修车间为可动火区域,其他场所均为禁火区3.2.2 禁火区内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生产装置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切割机等,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证3.2.3 动火用火的管理严格按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实施3.2.4 动火尚应执行下列有关规定:3.2.4.1 凡可能与易燃可燃物相同的设备管道等部位的动火,均应加堵盲板与系统彻底隔离切断,必要时应拆掉一段联接管道3.2.4.2 有易燃可燃物的设备管线容器等,必须经清除沉积物,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如进入设备内动火,同时要办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3.2.4.3 动火部位应备有适用的
5、消防器材或灭火措施3.2.4.4 五级以上大风,停止室外动火作业3.3 其他有关规定3.3.1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采取先进的防火防爆和救灾技术,实行目标管理3.3.2 公司设立有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安全环保生产委员会;各车间班组等基层单位相应设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3.3.3 安环部应根据公司的特点生产检修情况和季节变化,实行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进行经常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并结合事故预案进行演练,定期不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3.3.4 对所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可能产生火灾 爆炸危险的生产储运销售使用过程及其相关的设备,进行严格管理3.3
6、.5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的有关要求配备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包括消防栓水枪水带干粉灭火器等)3.3.6 消防器材要设置在明显取用方便又较安全的地方,要经常检查,做到三定(定点定型号和用量定专人维护管理),不准挪作他用3.3.7 进入公司的一切人员绝对禁止吸烟携带烟具火柴打火机等引火物严禁利用电器砂轮等其他方法取火禁止在生产区内打手机3.3.8 外来人员如学习参观提货送货及民工进入禁火区前,必须由接待人员向其说明如:公司禁止携带烟火的规定,安全规定告知,安环部有权对其进行检查;3.3.9 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易燃易爆生产区和易燃易爆化学品库凡必须进入上述区域的机动车辆,应配装防
7、火帽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3.3.10 严禁使用易燃液体擦洗机动车辆设备地面和衣服等3.3.11 办公室和更衣箱室等场所内不准存放易燃可燃液体3.3.12 严禁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内搭设建筑构筑物或堆放各类物资3.3.13 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撞击易产生火花的工具,禁止穿着能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织物工作服和带铁钉的鞋,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内或附近进行可能引起火灾的任何不安全操作,对遗留或弥散的危险物品要及时清扫和处理3.3.14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要有专用仓库或其他专用储存设施,并根据化学性质或不同的灭火方法等,分类分项分库储存,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 性质和灭火方法严禁混存和超期超量储存3.3.15
8、 根据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际情况,认真采取易燃易爆监测报警防潮通风防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措施,高温天气时,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运输或使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3.3.16 从事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有毒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上岗前的安全消防培训,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消防管理4防尘防毒的安全管理4.1 要认真做好作业场所防尘 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4.2 要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露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并定
9、期进行监测和体检4.3 凡治理技术条件不成熟的危害性大的作业岗位,要进行攻关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工业卫生指标尘毒危害严重的作业,要限期整改经过整改,仍达不到标准者,停业整顿4.4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4.5 在生产过程中,对散发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废气废水废渣废油等,要采取回收综合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未经处理合格不得随意排放4.6 对有粉尘或毒物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整洁生产车间内禁食,饭前洗手洗脸,更换工作服,工作服单独存放4.7 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
10、,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对各种防尘防毒设施,未经公司领导同意,不得停用挪用或拆除,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泄露扩散4.8 新职工入厂后,应进行健康检查,要妥善安排好职业禁忌症和过敏患者的工作4.9 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在职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4.10 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人员,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性疗养等措施对患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患者,应及时调离4.11 对有腐蚀性的物料或有可能使皮肤吸收毒物的车间(岗位),除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外,还应设洗眼喷淋等冲洗设施5防泄漏的安全管理5.1 要加强公司危险化学品生产装
11、置泄漏的管理工作,减少生产装置非计划停车,避免发生事故,提高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健康5.2 加强生产装置源设备泄漏管理对于发生的源设备泄漏事件要及时采取消除收集限制范围等措施,对于可能发生严重泄漏的设备,要采取第一时间能切断泄漏源的技术手段和防护性措施 实施源设备泄漏事件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对生产现场的泄漏检查,努力降低各类泄漏事件发生率5.3 公司任何人发现化学品泄漏工艺泄漏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逐级上报不能立即处置的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建立设备泄漏台帐,限期整改对于大量化学品泄漏,经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后,请求外部援助5.4 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及时用警戒
12、线将泄漏区域隔离,避免其他人员误入其中抢险人员应穿戴正确的防护用品,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停止泄漏5.5 泄漏物是液体,应先关闭排放系统各级阀门,阻止物料的泄漏泄漏得到控制后即可通过清理,真空吸收,挖掘,使用吸收剂,桶装等措施恢复泄漏现场泄漏物产生蒸汽且物料是水溶性的(如氨气),用水雾可以极大程度降低蒸汽的浓度对于粉尘的泄漏,水雾或水帘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屏障5.6 员工必须清楚处理化学品泄漏应佩带的防护用品 泄漏预防设备及泄漏控制设备的存放位置 泄漏必须以如下的原则处理:停止泄漏围堵泄漏清除泄漏5.7 可能发生泄漏或释放的区域必须进行定期检查 车间危化品仓库罐区等生产及储存区域必须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与公司综合安全检查及车间班组安全检查相结合,做好检查记录5.8 规范工艺操作行为,降低泄漏几率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工艺参数大的波动5.9 加强泄漏管理培训,不断增强员工的泄漏管理意识,掌握泄漏辨识和预防处置方法新员工要接受泄漏管理培训后方能上岗 当工艺设备发生变更时,要对相关人员及时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