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244855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34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第一节 土地质量与土地规划 土地质量是土地综合属性,具体是指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土地质量可用可度量测定的土地属性指标来综合表述。土地属性指标可分为土地自然属性指标(如土壤、地形、气温、水文、生物等)和土地社会属性指标(如产量、产值、劳动消耗、产投比、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土地质量变化固然有自然因素变化的作用,但根本的原因却在于人类对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促使土地质量发生了变化。第1页/共22页2第一节 土地质量与土地规划 合理组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利用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时,既要考虑规划区域的土地数量水平,又要重视规划区域的土地质量状况,合理运用

2、土地数量与质量的互助替代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土地利用。不仅要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还要重视对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综合生产力能力)的保护。综上所述,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从土地供给层面来讲,既要考虑土地数量和土地质量,同时要重视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第2页/共22页3第二节 土地质量评价 一、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四、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五、土地生态足迹评价第3页/共22页4一、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 土地质量评价,是指在特定目的的前提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和划分等级的过程。依据土地评价对象的不同,土地评价可分为城镇土地质量评价(城镇土地分

3、等定级估价)和农用土地质量评价(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依据土地评价属性的不同,土地质量评价可分为土地自然质量评价和土地经济质量评价;依据土地评价目的的不同,土地质量评价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土地农业经济评价、土地国民经济评价等。第4页/共22页5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 土地的适宜性是针对土地的用途来说的,不同的用途对土地质量有不同要求,同一块土地对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适宜性。(一)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四)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第5页/共22页6二、

4、土地适宜性评价(一)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针对一定的用途或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永续利用原则:即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或利用方式的适宜性是指土地在永续利用条件下的适宜性。效益原则:即土地利用所获取得的收益与其投入相比应是有利可图的。因地制宜原则:即要结合本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进行评定。综合性原则:即全面考虑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属性,通过综合分析,多方面比较来进行评定。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指既要评定土地当前的适宜性,也要对进行土地改良后的潜在适宜性进行评定。第6页/共22页7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为规划目的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一般采用多

5、级续分制的适宜性分类体系。1 1、联合国粮农组织分类体系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中,土地适宜性共分四级,即:土地适宜性纲:反映土地对指定用途适宜(S S)、不适宜(N N)。土地适宜性级:反映适宜性的程度,如高度适宜(S S1 1)、中等适宜(S S2 2)、勉强适宜(S S3 3)等。土地适宜性亚级:反映土地受到的限制性种类,如受到侵蚀危害导致勉强适宜S S3e3e等。土地适宜性单元:同一亚级内生产特点、经营条件和管理条件的差异。第7页/共22页8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2 2、我国分类体系 我国目前为土地利用规划而进行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而采用的分类体系一般为类、等

6、、型三级组成,即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等和土地限制型。土地适宜类指土地适宜的用途,如宜农、宜林、宜牧、宜建设等。土地适宜类可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得更精细,如宜茶、宜柑橘、宜水稻、宜住宅用地、宜工业用地、宜港口用地等。土地适宜等反映土地对于特定用途的适宜性程度,通常为三等:一等地(I I)、二等地()、三等地()土地限制型反映土地限制性的种类,即造成土地适宜性降低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第8页/共22页9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一等地(I I):土地对评定用途可持久利用而无明显限制,或只有微小限制,土地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好的收益。二等地():土地具有一定限制性,持久使用而不采取相应措施

7、会引起土地退化。这种土地一般要通过增加投入进行土地的改良。三等地():土地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土地的生产率或效益很低,勉强适宜利用。第9页/共22页10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1 1土地用途的确定 土地用途的确定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加以确定,也可以根据规划目标的要求进行设定。2 2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定 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质量性状相对一致的地段。为土地利用规划而进行的评价中,评价单元有三种类型:以土壤类型作为评价单元;以土地类型作为评价单元;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作为评价单元。3 3土地用途对土地质量的要求 土地用途对土地质量的要求通常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8、如农业土地主要考虑农作物的生态要求,经营管理要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及区位与投入水平等。非农业建设用地则主要考虑土地的区位、建筑立地条件、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等。第10页/共22页11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4 4土地评价因子赋分 土地用途确定之后,选择不同用途的土地质量因子,编制土地质量因子分级表,据以对不同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因子赋分。5 5土地用途与土地质量比配 把土地用途及其对土地质量的要求与土地评价单元的评价因子分值和之间加以比配,依据土地评价分类系统确定土地评价单元的等级,并提交土地适宜性评价成果。第11页/共22页12二、土地适宜性评价(四)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土地

9、适宜性评价时常用指数法,指数法是一种综合定量比较方法,又可称为多目标决策方法,即将不同计量转化为统一计量单位,将多目标转化为综合的单目标,再据其数值加以综合评价。由于参评因子对土地质量等级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权重),一般来讲,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确定参评因子的权重显得尤为重要和复杂。常用参评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有经验法(又称特尔斐法)和标准回归系数法等。第12页/共22页13二、土地适宜性评价(四)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1 1经验法 此法的实质就是以有经验的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对专家们提出的参评因子的权重加以分析、整理、综合,经几次反复,使经验法确定的权重趋于一致。2 2标准回归系数法 此法是借助于土

10、地质量与参评因子之间建立的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经标准化和归一化后,最终确定参评因子的权重。将土地质量或表示土地质量的其他因素如农作物产量作为因变量(Y Y),土地质量的参评因子为自变量(XiXi),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第13页/共22页14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投入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土地潜力评价按其评价对象可分为农业用地生产潜力评价与非农业建设用地利用潜力评价。按土地利用状况划分,土地潜力评价包括已利用土地的潜力评价与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价。评定土地生产潜力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经验公式法 (二)理论计算法 第14页/共22页15

11、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一)经验公式法 1 1迈阿密模型(Miami modelMiami model)根据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来估算生物生产量。2 2桑斯维特纪念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 Thornthwaite memorial modelmodel)依据蒸散量模拟陆地生物生产量的一种方法。3 3格思纳一里思模型 是根据生物生产量与生长期长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推测产量的一种方法。第15页/共22页16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一)理论计算法 土地生产潜力是由土地肥力决定的,即由光、热、水、养分等土地肥力因子与作物本身的光合作用过程形成土地生产潜力,可将土地生产潜力依次分为光合生

12、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和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四个层次。1 1光合生产潜力 假设各种环境因子均处于最适宜条件,植物群体结构合理,光合器官以最大的速率摄取太阳光能的前提下,根据光合理论计算可能获得的产量。2 2光温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是采用最先进农业技术措施,充分利用光能和温度条件可能获得的产量。第16页/共22页17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一)理论计算法 3 3气候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是在实际存在的气候条件下,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和施肥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的气候资源(太阳辐射、温度、降水)所能获得的产量,它是旱地作物的产量上限。4 4农业自然生产潜力 农业自然生产潜力是大田生产条件下的现实

13、生产力,是在气候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进行土壤肥力函数订正。第17页/共22页18四、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 土地人口承载力又称土地承载力或资源承载力。它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第18页/共22页19四、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 目前土地人口承载力确定方法,归结起来有三种:(一)以粮食为标志的人口承载力 它是通过计算一定地区土地所能生产的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口来推算土地的人口承载力。(二)农业生态区法 它是通过对每一个具有相同气候和土壤的同质农业生态区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估算,来确定在不同投入水平和生活水准条件下土地的人口承载力。(三)系统动力学方法 它是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策略下人口

14、变化与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变化,从整体上来反映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第19页/共22页20五、土地生态足迹评价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威廉(William)及其博士生维克纳戈尔(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基于土地面积的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所谓生态足迹是指“一只承载着人类与人类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生态足迹这一形象化概念,既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包含了可持续机制,即,当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面积再也容纳不下这只巨脚时,其上的城市、工厂就会失去平衡;如果巨脚始终得不到一块允许其发展的立足之地,那么它所承载的人类文明终将坠落与崩溃。生态足迹测量了人类生存所需的真实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将其同国家或区域范围内所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相比较,就能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第20页/共22页21 END第21页/共22页22感谢您的观看。第22页/共2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