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体会巴班斯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体会巴班斯基.ppt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一、巴班斯基的生平 巴班斯基巴班斯基(1927(192719871987),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教育学士、副院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教育学博士。博士。19271927年年1 1月月7 7日巴班斯基诞生于罗斯托夫一个农民家日巴班斯基诞生于罗斯托夫一个农民家庭庭。卫国战争期间他在一所国营。卫国战争期间他在一所国营农场农场工作。战后进工作。战后进顿河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院物理数学系罗斯托夫师范学院物理数学系。1949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
2、博士学位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后来调往罗斯托夫师范学院任后来调往罗斯托夫师范学院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院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党委书记长、党委书记。19711971年他成为年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31973年获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1974年被选为年被选为苏联教育科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学院正式院士。19751975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高级教师高级教师进修学院院长进修学院院长,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19791979
3、年他担任年他担任苏联教育科学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院副院长,直至,直至19871987年年8 8月月9 9日因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日因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他生前还兼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央理事会会他生前还兼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央理事会会长、全苏长、全苏“知识知识”协会附属心理学和教育学传播委员会协会附属心理学和教育学传播委员会主席、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主席、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第1页/共62页2 巴班斯基以自己忘我的劳动和卓有成效的巴班斯基以自己忘我的劳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工作,获得“劳动红旗勋章劳动红旗勋章”、“乌申斯基奖乌申斯基奖章
4、章”、“克鲁普斯卡娅奖章克鲁普斯卡娅奖章”等。在长期的教等。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巴班斯基不仅培养了许多教育科学育生涯中,巴班斯基不仅培养了许多教育科学工作者,而且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工作者,而且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以总结以总结“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而著称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而著称。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2020世世纪纪6060年代初至年代初至8080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优化理论的研究
5、,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一生发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一生发表的著作约有三百多部(篇),涉及教育科学的的著作约有三百多部(篇),涉及教育科学的众多领域,有的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众多领域,有的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其中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成果占了最大其中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成果占了最大的比重,在教育界有较大的影响。的比重,在教育界有较大的影响。本书系巴班本书系巴班斯基斯基19821982年的年的新著,第2页/共62页3 是是19721972年发表年发表
6、教学过程最优化(预防学生成教学过程最优化(预防学生成绩不良问题)绩不良问题)和和19771977年发表年发表教学过程最优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论问题)化(一般教学论论问题)之后继续研究的新之后继续研究的新成果成果,对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作了全面、,对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作了全面、系统、具体的论述,其中有不少精辟之处,值系统、具体的论述,其中有不少精辟之处,值得我国教育科研人员、广大中小学教师、师范得我国教育科研人员、广大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师生和教育行政人员参考。院校师生和教育行政人员参考。本书是以论述教学过程最优化为主题的。本书是以论述教学过程最优化为主题的。作者立足于教学实践,
7、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作者立足于教学实践,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对教学过程最优化进行深入研究,提和方法,对教学过程最优化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对教学论、特别是对教学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对教学论、特别是对教学论的方法论作出了重大贡献。论的方法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巴班斯基去世后,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纂巴班斯基去世后,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纂出版了出版了巴班斯基教育文选巴班斯基教育文选,以纪念这位为,以纪念这位为教育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教育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第3页/共62页4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巴班斯基
8、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与苏联教育改革中产生的问题直接有关。与苏联教育改革中产生的问题直接有关。第一,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要克服教学理第一,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要克服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片面性片面性片面性。随着。随着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理论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理论家们对一些基本的教学论问题看法不一,互相家们对一些基本的教学论问题看法不一,互相排斥,方法论上形而上学和绝对化盛行。以赞排斥,方法论上形而上学和绝对化盛行。以赞科夫为代表的各种教学实验取得很大成就,但科夫为代
9、表的各种教学实验取得很大成就,但由于大部分研究者只从某一方面研究教学现象,由于大部分研究者只从某一方面研究教学现象,导致了片面性,只能使一部分学生获得较好发导致了片面性,只能使一部分学生获得较好发展,而且忽略了德育和劳动教育问题。展,而且忽略了德育和劳动教育问题。第4页/共62页5 第二,提出这一理论是为了解决学生第二,提出这一理论是为了解决学生负担过负担过重问题重问题。19641964年教改的重点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现年教改的重点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过分强调代化,过分强调“高难度高难度”和和“高速度高速度”原则,原则,使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与师生实现这些要求的实使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与师生实现这些要
10、求的实际可能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际可能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第三,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第三,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对罗斯托夫地区教对罗斯托夫地区教育经验的总结育经验的总结。60-7060-70年代,罗斯托夫地区的教师创年代,罗斯托夫地区的教师创造了在普通学校中大面积消灭留级现象、预防造了在普通学校中大面积消灭留级现象、预防学生成绩不良的成功经验。巴班斯基运用现代学生成绩不良的成功经验。巴班斯基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思想,对这一经验进行了综合研科学的系统论思想,对这一经验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原理。他又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原理。他又会同有关部门
11、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四年实验研会同有关部门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四年实验研究,使这一理论更成熟、更完整、更科学。究,使这一理论更成熟、更完整、更科学。第5页/共62页6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概念(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概念 巴班斯基把辩证的系统论观点作为教学论巴班斯基把辩证的系统论观点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整体性观点、相互联系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整体性观点、相互联系观点、动态观点、综合观点、最优化观点等指观点、动态观点、综合观点、最优化观点等指导教学论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导教学论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这就是说,巴班斯基的理论把构成教学过程的这就是说,巴班斯基的理
12、论把构成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联系中考察所有教学任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联系中考察所有教学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因此,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
13、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第6页/共62页7 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时间 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能的最大效果。必须注意,在巴班斯基
14、的最优化理论中,必须注意,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中,“最优的最优的”一词具有特定的内涵,它不等于一词具有特定的内涵,它不等于“理想的理想的”,也不同于,也不同于“最好的最好的”。“最优的最优的”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些条件下是最优的,在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些条件下是最优的,在另一些条件下未必是最优的另一些条件下未必是最优的。巴班斯基的最优。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充分
15、体现了辩证法的灵魂化理论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灵魂对具体事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物进行具体分析。第7页/共62页8 (三)评价最优化的基本标准(三)评价最优化的基本标准 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有两条。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条是一条是效果标准效果标准,即每个学生在教学、,即每个学生在教学、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水平(但不得低于规定的及格水平)。能达到的水平(但不得低于规定的及格水平)。这条标准包含这条标准包含三层三层意思。第一,要从学习成绩、意思。第一,要从学习成绩、品德修养、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第
16、品德修养、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第二,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这就是国家规定的二,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这就是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等;第三,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教学大纲等;第三,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能。可能。另一条标准是另一条标准是时间标准时间标准,即学生和教师,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都遵守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贯彻这一原则可避免师生负担过重贯彻这一原则可避免师生负担过重)。第8页/共62页9 把这两条标准具体化把这两条标准具体化,可以把教,可以把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评价标准规定为:学过程最优化的评价标准规定为:(1 1)在形成知识、技能和
17、技巧的)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取得的最大成果;(2 2)师生)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取得得一定的成果;一定的成果;(3 3)师生)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取得一定的成果;(4 4)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第9页/共62页10 教学过程最优化可教学过程最优化可分为分为总体最总体最优化优化和和局部最优化局部最优
18、化。总体最优化总体最优化要求以综合地解决要求以综合地解决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为目标,以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为目标,以效果和时间、精力、经费等的最低效果和时间、精力、经费等的最低消耗作为衡量最优化的标准,要求消耗作为衡量最优化的标准,要求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家长共同解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家长共同解决最优化任务。决最优化任务。局部最优化局部最优化是根据总体目标的是根据总体目标的一部分或按照个别标准进行最优化。一部分或按照个别标准进行最优化。第10页/共62页11 教学最优化,要求教授(教师的活动)最优化和学习(学生的活动)最优化统一起来。最优化原则的先进性在于它不断地推动学校改进工作,又不容许对学
19、生和教师提出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第11页/共62页12(四)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体系 教学教育过程的规律与原则的关系 规律性是指一定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重复的联系。取得教学取得教学效果的因效果的因素和条件素和条件教学教学效果效果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有规律的联系第12页/共62页13教学教育过程的规律与原则间的关系顺顺利利组组织织教教学学教教育育过过程程的的原原则则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学同生活联系原则教学同生活联系原则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教学效
20、果巩固性原则教学效果巩固性原则来自教育来自教育科学所提科学所提示的示的有效有效教学的规教学的规律性,律性,这这些规律性些规律性表现在教表现在教师的实际师的实际工作之中工作之中以教以教学过学过程最程最优化优化原则原则为指为指导运导运用好用好前述前述原则原则 等等等等第13页/共62页14规律1:教学教育过程的任务和内容受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对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的需要所制约.由此规律产生如下教学原则:方向性原则.即综合地完成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的教学方向性原则。依据:教学和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活动与发展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实现最优化:教学过程应当统一履行教养、教育和发展的职能。否则不能称之为最优的
21、教学过程。原则1第14页/共62页15教师要了解整个教学任务u教师了解整个教学任务,就会确定每堂课的具体任务,把各项任务最合理地结合起来.以最优化来说,重要的不是指出课堂教学可能完成的所有任务,而是选出其中特别重要的,在规定时间内能够顺利完成的任务.在实践中,有些教师把课堂教学的任务往往局限于传授一定的知识,很少考虑课堂的教育任务,他们尤其忽视提出培养一般学习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情感、需要和能力的任务。第15页/共62页16规律2:如果教学内容能够完成所规定的整个任务,如果它经过严密科学地、系统地和连贯地研究,并与周围生活密切相联系,那么,教学的效率就合乎规律地得到保证.由此规律产生如下
22、教学原则:第16页/共62页17 科学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通过教学内容使学生 认识客观的、科学的事实、概念、规则、理论,要求教学尽最大可能阐明现代的科学成就,并向学生介绍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这个原则可以避免学生在叙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方面受肤浅作风的毒害,免受迷信和宗教信条的影响。要最优地运用科学原则,必须使教学内容接近于科学的前缘,与此同时,还应当使它处于学生一定年龄阶段所能接受的水平.原则2第17页/共62页18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系统地、连续地、按一定逻辑顺序来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内容的每一组成部分同其它部分都必须有逻辑的联系;后面的内容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为掌握新的内
23、容作好准备。它要求教师必须从课题讲授顺序的若干可行方案中,自觉地选出对该条件来说是最合理的方案。从该原则引申出,必须选择课堂教学基本环节提问、学习新内容、复习、巩固等最优结构。教学上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系统性和连贯性,就能付出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大效果。原则3第18页/共62页19该原则体现在教师制定课题和每堂课的教学计划中。教师要规定课题中各个问题的学习顺序,理论作业和实验室作业的顺序,复习教材和检查教材掌握程度的顺序。该原则不仅应当体现于教师的活动中,而且应当体现于学生本身的活动中,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合理规划学习活动的技巧,编写逻辑严密的答案提纲、作文提纲的技巧,以及做实验室作
24、业的技巧。第19页/共62页20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原则u因为在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科学已变成直接的生产力。一切社会生活和人类活动都渗透着科学的思想,只有与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才能形成以真正的科学观点来观察生活现象,才能合符规律地把共产主义建设理解为有科学根据的过程。u全体教师都应当使学生深信,产生和社会生活需要引起科学理论的发展,科学理论的发展反过来为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可能性。原则4第20页/共62页21u为实现这个原则,教师必须专门选择鲜明的、令人信服的例子,以说明每一个主要的科学概念、规律在工业、农业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在这方面非常重要的是从大量可用的例子中,挑选出最普遍的,
25、具有综合技术意义的,从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角度来看最有远见的例子。u要大胆引导学生选择生活中的例子,向他们布置作业,要求他们把某个时候学到的理论原理运用到周围生活中去,让他们在课堂上举出自己的例子,补充教师的例证等等。第21页/共62页22u这个原则认为,教学与国民经济中的生产劳动,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是最重要的u这个原则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我们的日常生活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而且要克服可能产生的对正在形成的个性的不良影响。案例如下第22页/共62页23 活动与教学 例: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先生71年提出了“生存教育”构想,目的是使学生不仅学到某一种实用技能,而且获得谋生的能力。美国
26、加州一公立学校的教师设计了一个主题为“银行业和汽车销售业”的系列活动:活动一:参观当地一家银行 活动二:到汽车销售中心“购买”一辆小汽 活动三:起草一份有关购买小汽车的贷款合同 活动四:计算每月的贷款利息 活动五:写一台关于“银行业务与汽车销售业”的戏 活动六:制作“银行里典型的一日活动”的幻灯片 这一活动巧妙地将语文、数学、银行业、汽车销售业等多方面的课程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从知到做到。“知言而不能行,谓之疾;此疾虽有天医,莫能治也。”第23页/共62页24规律3:教学任务和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着有规律性的联系,也就是说,所提出的任务和内容要同时考虑该年龄阶段和具体
27、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只有具备这种条件,才为顺利地进行教学创造现实的前提.规律4:教学速度与教学效率之间存在规律性联系。由规律3、4产生如下 可接受性原则或教学必须符合学生最近发展阶段内的实际学习能力原则。原则5第24页/共62页25含义:可接受性,是指教学内容的份量、难度和教学进度,必须最优地符合于学生最近发展阶段的实际学习能力。原因:如果(1 1)任务定得过高或过低;(2 2)内容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3 3)教学进度太快或太慢,都全降低学生积极学习的意愿和情趣,削弱学习的意志力。只有在教学任务、内容和进度都处于最优水平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意志力也会得到锻
28、炼,并有助于克服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从而得到现有条件下可能的最大效果(见附表1 1)。第25页/共62页26该原则要求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水平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同时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只有如此,教学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发展性作用,而过于简化的教学方案只会涣散学生的思想,并且会事与愿违,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不可接受现象的原因:往往不是教学内容的科学复杂性引起的,而是缺乏成功的教学法体系,讲授不循序渐进,又不善于突出其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引起的。第26页/共62页27规律5:教与学的统一规律。由此规律产生的 在教师指导作用下,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原则理解:只有在
29、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否则不可能有最优的教学效果。原则6第27页/共62页28这些原则表明,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客体,而且是教学的能动主体。只有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觉的学习,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产生所期望的效果。当师生的积极性水乳交融的时候,就为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创造了条件,即实现了教学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不仅要保证发挥个人积极性,而且要发挥集体的积极性。学习中的积极性不仅应当表现在课堂上,而且应当表现在完成家庭作业、在进行各种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过程中、在学习选修课等方面。学习不仅应当是积极的,而且应当是自觉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具有独立性。学生在学习中的
30、积极性、自觉性和独立性应当紧密相联地得到发展,富有内容地互相补充和互相渗透。第28页/共62页29如何实现该原则?尽量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运用谈话法,创造问题情景,使学生感到有必要证明、论证、说明、评论另一些观点;广泛采用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教会学生采用合理的方式安排学习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合理的、有逻辑的熟记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同教师的教育管理最优地结合起来。第29页/共62页30规律6:对教材的感知越是多种多样,就越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由此规律产生的 直观性教学原则或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学习的原则。理解与案例:多种感觉器官参与
31、教学可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原则7第30页/共62页31理论依据 有一项关于学习的研究表明:通过读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1%,通过听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20%,通过看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30%,通过看和听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50%,通过交谈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70%,通过做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90%。由此可见,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最高第31页/共62页32“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给我示范,我能记住;你让我自己做,我就会明白,而且一辈子都明白”。“我们的教师决不能做讲堂上的圣地人,而要和学生进行苏格拉底式的互动”。第32页/共62页33如何实施最优地选择教学手段。教师要从已 有的仪器、挂图
32、、实验、技术手段(幻灯片、电影片、电视片等)中选择最助于完成课堂教学基本任务、使用起来又省时间的那些教具。最优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口述法、直观法、实践法、独立工作法、问题探索法和复现法等最优结合方案。语言直观(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描述)和实物直观有机结合起来.第33页/共62页34一堂多种活动的作文课 李老师要求学生6分钟完成武松打虎课本剧表演;5 分钟完成作文提纲;1 分钟准备400字的口头作文。还要求:右手记录,左手举手。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做到了。思维流畅,眼光敏锐。这节课学生交替发言速度惊人,平均每分钟里都有学生在发表观点.发言最多的学生,大概一人独有3 分
33、钟,全班62名学生,平均每人发言半分钟,留给老师讲的时间不足10分钟.第34页/共62页35 规律7:如果没有保证应有的活动动机,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活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由此规律产生的 激励和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原则.理解与案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两大类:一是兴趣动机;二 是义务感和责任感动机。设法从两方面激发动机。原则8第35页/共62页36n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义务感和责任感。n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n质疑是开发潜能的质疑是开发潜能的“航航标灯标灯”开发学生潜能必须从开发学生潜能必须从鼓励学生质疑开始。鼓励学生质疑开始。第36页/共
34、62页37u一个没有主见,只能人云亦云的人是根本谈不上创造什么的。因此家长应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有自主性的人。可以经常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这件事情怎么解决比较好?”“你的答案是什么?”鼓励孩子说“我认为”、“我的想法是-”有的问题教师最好不给学生标准答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第37页/共62页38运用潜意识理论激发学生潜能 就是老师或学生把不管意识是否相信的目标与信念反复输入大脑,让潜意识记住,然后自动影响日常行为,最终帮助你实现目标.英国心理学家哈非指出,人的精神状态对身体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他曾邀请三个人做一项心理影响生理的实验。他让三个人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握紧握力计。在一般的清
35、醒情况下,他们平均的握力是43公斤;第二,把三人催眠,并告诉他们身体很虚弱,结果他们的平均握力只有13 公斤;第三,继续把三人催眠,然后告诉他们身体很强壮,结果他们的平均握力达到64公斤。实验表明,人在被催眠以后,他的潜意识就可以直接被影响。而潜意识无法辨真假,外界输入什么,它们都会信以为真。专家们的研究还发现,人们在清醒状态下潜意识也是可以被影响的,但是必须大量重复,才能起到影响潜意识的效果。第38页/共62页39 也就是说老师或父母完全可以把哪些今天尚不是事实的东西反复输入给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只要你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孩子的潜意识就会信以为真。当孩子的潜意识受到了影响,他在行为中就会逐渐表现
36、出来。所以,只要你持续不断地把“很聪明”、“你很棒”这类信息传递给孩子,重复多了,孩子的潜意识一旦受到影响,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棒。如“丑女变漂亮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家长老师只要学生一不听话,或他们一生气,就对孩子、学生说“像你这样不会读书,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之类的话,给学生的潜意识中反复输入了“我不会读书”、“我没出息”这类消极的东西。学生从小就会在潜意识中不断认定自己不行,消极的言行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改起来就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第39页/共62页40 规律8:教学的效率有规律地依存于选择各种教授方法、激励方法和检查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由此规律产生的
37、最优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学原则。理解:如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符合于所提出的任务,考虑到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那么教学效率就是相应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优(或最高)水平。否则必然低于最优水平。原则9第40页/共62页41n教学最优化,要求教师备每一节课都应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创造性地选择研究新课题的最好方案。n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应千篇一律,公式化,一成不变,不可夸大个别方法和形式的作用,不要平均使用所有的方法和形式,而应当找出该情况下各种方法和形式的最好结合方案。n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优方案,就是选出最适当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形式(即教学过程的所有基本要素),以及适当的速度,并且保
38、证良好的教学条件。案例如下第41页/共62页42 规律9:教学效率有规律地受制约于所选择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规律产生的 选择最优教学形式的教学原则或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最优结合原则。贯彻原则的要求:在选择教学形式(具体有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或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时,必须考虑任务、内容的特色、该班成员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某个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率才可能最优。原则10第42页/共62页43n全班的教学组织形式通常是在教师采用讲述、讲演、谈话等方法的时候运用;n小组活动的形式是在解习题、做练习和探究问题时常常采用;在课堂上给差生和优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也是分组教学
39、的办法之一;n个别活动是学生独立进行,它能很好照顾学生学业程度和学习速度特点,思维、识记等特点,一般在做练习,解习题时,在使用教学机器、程序检查装置时可以成功地采用这种活动形式。u总之,在每堂课上,各种教学形式都应经常地、巧妙地结合起来。第43页/共62页44 规律10:教学效率有规律地依存于教学所必须具备的最优的教学物质条件、学校卫生条件、道德心理条件和审美条件。由此规律产生的 为进行有效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原则 基本条件有四种:教学物质条件,学校卫生条件(保健条件,保暖、通风和照明条件)道德心理条件(掌握分寸、尊重关心、严格公正、宽严适度的合理要求、善于表彰成绩、组织同志式的相互帮助)美化条件
40、(学校、班级、专用教室等的装饰)。原则11第44页/共62页45 教学过程效果的巩固性原则 理论依据:根据遗忘规律,即知识学习中对掌握的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所以对掌握的知识的复习应该是先勤后懒,做到及时复习巩固。原则12第45页/共62页46 以最优化原则为指导 综合运用其它原则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制定教学原则体系时要考虑到有效发挥教学过程作用的上述各种规律。教学原则体系不是永恒不变的。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随着新规律的不断发现,教学原则可能而且应当改变、充实和更新。为了顺利地达到科学地组织教学的目的,非常重要的是以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来充实现有的原则体系。这条原则要求从若干可行的教学过程方案
41、中,有意识地选择出这样一种方案,在该条件下,这种方案能够保证在完成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方面,可能取得最高效率,而且使教师和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均为合理。小结第46页/共62页47 最优化原则与其它教学原则的关系 最优化原则,一方面使教学原则体系更加完满,另方面又贯穿着前面提出的每一个教学原则,并确定了运用这些原则的适当程度。所以最优化原则既具有特殊的意义,又具有普遍的教学论意义.第47页/共62页48(五)(五)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 巴班斯基说:“必须帮助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以完成工作中日益复杂的任务”。u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导致教学最优化的方法的总和。这一方
42、法体系强调教学双方最优化方法的有机统一,它既包括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成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又包括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准备、进行、分析结果);既包括教师活动,又包括学生活动,强调师生力量的协调一致,从而找到在不加重师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u该方法体系包括以下八个基本方法。第48页/共62页49 1综合规划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注意全面发展 巴班斯基通过深入研究,为广大教师拟定了综合规划任务的程序。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周密考虑学生在学习某个课题时可能完成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业程度、教
43、育水平和发展水平去具体确定任务。第三步是教师比较各种任务的意义和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从中确定主要的任务。最后,教师确定每堂课的“最高任务”。按这样的程序综合设计和具体确定教学任务,就能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第49页/共62页50 2深入研究学生,具体落实任务 巴班斯基提出要研究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实际的学习可能性是指以个性为中介的、决定具体的个人在学习活动范围内潜在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统一。内部条件包括:个人接受教学的能力、思维、记忆等基本过程和属性的发展程度;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学习劳动的技能和技巧;对个人的工作能力有特殊影响的身体发展因素;个人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有特殊影响的
44、教育因素。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文化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学生集体和教学物质基础等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判明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必须有比较完整的研究第50页/共62页51 学生的大纲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学生的方法。巴班斯基经过深入的实验研究后提出了一份大纲。该大纲包括七个项目:学生参加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道德修养,学习态度,学习认识活动的技能技巧水平,学习毅力,身体素质,家庭的教育作用。研究学生的方法包括观察、谈话、诊断性作业、研究有关文件、教育会诊等。教育会诊法是巴班斯基的创造。这种方法类似于医生给病人看病,即在班主任的主持下,由任课教师、校医、家长代表等参加讨论全班学生鉴定的会
45、议。与会者充分发表意见,找到个别学生学习不良和行为欠佳的原因,确定用共同的力量去排除那些原因的方法。第51页/共62页52 3依据教学大纲,优选教学内容,分出内容重点 这一方法以抓住活动的主要环节这个方法论原理为根据,并且考虑了心理学关于形成动力定型以及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感受的客体和概念有一个最合适的可能数量的理论。巴班斯基提出了优选教学内容的七条标准:(1)教学内容的完整性;(2)教学内容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3)突出主要的、本质的东西;(4)教学内容必须第52页/共62页53 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可能性;(5)教材安排必须符合规定给该教材的时数;(6)考虑教学内容的国际水平;(7)内容应符合当
46、前教师的可能性和学校教学物质设备的可能性。巴班斯基又规定了教师在优选教学内容时的工作程序:(1)深入分析教科书内容,判断它能否完成特定课题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2)从教学内容中划分出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3)考虑学科之间的协调;(4)按照分配给本课题的教学时数安排教学内容;(5)保证区别对待差生和优生。第53页/共62页54 4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 巴班斯基把教学方法分成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组织和自我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第二大类是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第三大类是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第一大类从传递和感知知识信息的来源分成口述法(讲述、讲演、谈话)、直观法(图
47、解、演示等)和实践法(练习、实验、劳动等);从传递和感知知识信息的逻辑分成归纳法和演 第54页/共62页55 绎法;从思维方面分成复现法和问题探索法;从学习管理方面分成学生独立学习法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第二大类分成激发和形成学习兴趣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学习义务感和责任感的方法。第三大类分成口头检查和自我检查法、书面检查和自我检查法、实验实践检查和自我检查法。巴班斯基认为,每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而且第55页/共62页56 教学方法具有辩证统一性,各种方法互相渗透,师生从各方面相互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相应教学阶
48、段的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可能性以及教师运用各种方法的可能性来选择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最优组合,配合运用。同时,根据保证教学具有最优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还要选择最适当的课堂教学结构:即提问、学习新教材、练习、巩固、家庭作业、小结等的顺序。第56页/共62页57 5采取合理形式,实行区别教学 对学生进行区别教学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重要办法,为此,必须把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最优地结合起来。区别教学决不是简化教学内容,而是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帮助。6创造必要条件 巴班斯基指出要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现创造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教学物质条件、学校卫生条件、道德心理条件和审美条件。
49、第57页/共62页58 7随时调整教学活动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意外情况,需要迅速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善于对变化了的情况灵活地作出反应,是教师掌握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标志。8分析教学效率,确定最优速度,节省师生时间 教学过程的双边性决定了只有把教授最优化与学习最优化有机融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通过及时的自我检查,按照最优化的准则分析教学效果和师生的时间用量,力求逐步调整教学活动,扬长避短,在保证教学活动高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时间并设法加快活动速度。第58页/共62页59u以上八个方法构成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完整的方法体系。只有综合运用整个方法体系,才可认为是真正实施了
50、教学过程最优化。u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巴班斯基从辩证的系统结构论出发,使发展性教学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体系中占据恰当的位置,通过教学过程最优化体现出发展性教学的最优效果。因此,尽管这一理论体系存在着优选步骤繁琐、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等缺点,但仍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理论体系。第59页/共62页60最优化原则的适用范围u最优化原则不仅适用于教学教育过程,也适用于准备和进行有关学科的课外活动和选修课;u最优化原则不仅适用于准备和进行课外活动课,而且适用于校长和副校长对教学过程的管理;u只有在掌握基本教育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