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疾病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与疾病 》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营养与疾病营养与疾病第一节第一节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AASAAS)是只指在中等及大动脉)是只指在中等及大动脉)是只指在中等及大动脉)是只指在中等及大动脉血管内膜和中层形成的脂肪斑块,这些脂肪斑块主血管内膜和中层形成的脂肪斑块,这些脂肪斑块主血管内膜和中层形成的脂肪斑块,这些脂肪斑块主血管内膜和中层形成的脂肪斑块,这些脂肪斑块主要由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组成。要由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组成。要由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组成。要由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组成。发生部位:冠状动脉、脑动脉、股动脉髋动脉。发生部位:冠状动脉、脑动脉、股动脉髋
2、动脉。发生部位:冠状动脉、脑动脉、股动脉髋动脉。发生部位:冠状动脉、脑动脉、股动脉髋动脉。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瘤及外周血管病。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瘤及外周血管病。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瘤及外周血管病。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瘤及外周血管病。产生原因:营养与膳食因素极为重要。产生原因:营养与膳食因素极为重要。产生原因:营养与膳食因素极为重要。产生原因:营养与膳食因素极为重要。一、高脂血症一、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1 1)血浆脂蛋白)血浆脂蛋白血浆中的脂类主要包括:血浆中的脂类主要包括:胆胆 固固 醇(醇(cholesterol)cholesterol)、胆
3、胆 固固 醇醇 酯(酯(cholesterol ester)cholesterol ester)、甘甘 油油 三三 酯(酯(triglyceridetriglyceride)、)、磷磷 脂(脂(phospholipidphospholipid)、)、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ree fatty acid)脂蛋白分类(密度与沉降速度):1.1.乳糜微粒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chylomicron,CM).由小肠粘膜细胞合成由小肠粘膜细胞合成,是食物脂是食物脂类吸收以后的工具类吸收以后的工具,主要是运输外源性脂类主要是运输外源性脂类,特别是外源性
4、甘油特别是外源性甘油三酯进入血循环三酯进入血循环.2.2.极底密度脂蛋白极底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由肝脏由肝脏合成合成,主要功能是运输内源性脂类主要功能是运输内源性脂类,尤其是内源性甘油三脂尤其是内源性甘油三脂.3.3.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是是VLDLVLDL的降解的降解产物产物,主要含有内源性胆固醇主要含有内源性胆固醇.4.4.高密度脂蛋白
5、高密度脂蛋白(higih-density lipoprotein,HDL).(higih-density lipoprotein,HDL).主要由肝脏和主要由肝脏和肠壁合成肠壁合成.是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被转运到肝脏代谢和排出体是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被转运到肝脏代谢和排出体外的唯一途径。外的唯一途径。HDLHDL水平与水平与AASAAS的危险性之间呈负相关的危险性之间呈负相关.(二)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yperlipemia)指血脂水平高于正常指血脂水平高于正常上限。实际上血浆中的脂类几乎全部与蛋白质结上限。实际上血浆中的脂类几乎全部与蛋白质结合存在合存在,
6、脂蛋白可以被看成是脂类在血中运输的功脂蛋白可以被看成是脂类在血中运输的功能单位能单位.目前认为用高脂蛋白血症这个名称能够更目前认为用高脂蛋白血症这个名称能够更好地反映患者脂类代谢的失常情况好地反映患者脂类代谢的失常情况.1970.1970年年WHOWHO建议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六型建议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六型.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分型分型脂蛋白变化脂蛋白变化血脂变化血脂变化高乳糜微粒血症高乳糜微粒血症CMCMTG TG ,Chol,Chol高高-脂蛋白血症脂蛋白血症LDLLDLCholChol高高前前脂蛋白血症脂蛋白血症LDL LDL ,VLDL,VLDL Chol Chol ,TG ,TG高高脂蛋白
7、血症脂蛋白血症LDLLDLChol Chol ,TG ,TG高高前脂蛋白血症前脂蛋白血症VLDLVLDLTGTG高乳糜微粒兼高前高乳糜微粒兼高前脂蛋白血症脂蛋白血症VLDLVLDL ,CM ,CMTG TG,Chol,Chol二、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1.1.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脂肪摄入总量,尤其是饱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脂肪摄入总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2.2.有研究表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研究表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
8、id,MUFAfatty acid,MUFA)如橄榄油和茶油的油脂,能降低血清总)如橄榄油和茶油的油脂,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和LDLLDL,且不降低,且不降低HDLHDL。3.3.目前研究发现目前研究发现EPAEPA和和DHADHA具有明显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具有明显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因为它们阻止了甘油三酯渗入到肝的因为它们阻止了甘油三酯渗入到肝的VLDLVLDL颗粒中,引起颗粒中,引起血甘油三酯的降低,此外还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增加高血甘油三酯的降低,此外还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密度脂蛋白的作用。EPAEPA还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凝集的作还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凝集的
9、作用,因此在预防血栓形成上有重要意义。用,因此在预防血栓形成上有重要意义。4.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都观察到膳食胆固醇可影响血中胆固醇水平,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5.磷脂是含有磷酸和氮的化合物,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等。磷脂是一种强乳化剂,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从而有利于胆固醇透过血管为组织所利用,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减少,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避免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故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三、膳食热能、碳水化合物与AAS 热量摄入长期超过消耗量时,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热量摄入长期超过消耗量时,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组织,储存于皮下或身体的各组织中,形
10、成肥胖。肥脂肪组织,储存于皮下或身体的各组织中,形成肥胖。肥胖者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胖者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除引起肥胖外,还可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除引起肥胖外,还可直接诱发高脂血症,尤其是接诱发高脂血症,尤其是型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浆型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浆VLDLVLDL和和TGTG增高,这是肝脏利用多余的碳水化物合成甘油增高,这是肝脏利用多余的碳水化物合成甘油三酯增多所致。由于我国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所三酯增多所致。由于我国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所以人群中高甘油三酯症较为常见。以人群中高甘油三酯症较为常
11、见。四、膳食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有动物试验证明,有动物试验证明,动物性蛋白质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比植物动物性蛋白质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比植物性蛋白质明显。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发现食用动物性蛋性蛋白质明显。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发现食用动物性蛋白质高的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食用动物性蛋白质低的地白质高的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食用动物性蛋白质低的地区显著增加。而植物大豆蛋白质则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区显著增加。而植物大豆蛋白质则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目前有研究发现某些氨基酸有保护心血管功能的作用,例如目前有研究发现某些氨
12、基酸有保护心血管功能的作用,例如牛磺酸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使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加,保牛磺酸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使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加,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降低血胆固醇和肝脏胆固醇护细胞膜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降低血胆固醇和肝脏胆固醇的作用。的作用。五、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一)维生素(一)维生素E E已有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维生素已有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维生素E E有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有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维生素维生素E E的生理学功能是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而防止的生理学功能是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而防止自由基对细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损伤。维生素自由基对细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损伤。维生素E E
13、还可还可促进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后者有扩张血管、抑制促进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后者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增加不饱和脂肪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取,为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引起的过氧化作用,应适酸的摄取,为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引起的过氧化作用,应适当增加维生素当增加维生素E E的摄入量。一般每克不饱和脂肪酸需要的摄入量。一般每克不饱和脂肪酸需要0.6mg0.6mg维生素维生素E.E.(二)维生素C维生素维生素C C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羟化反应。例如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羟化反应。例如参与胆固醇代谢形成胆酸的羟化反应,使血
14、液胆固醇水平参与胆固醇代谢形成胆酸的羟化反应,使血液胆固醇水平降低。参与体内胶原的合成,使血管韧性增加,脆性降低,降低。参与体内胶原的合成,使血管韧性增加,脆性降低,可防止血管出血。可防止血管出血。同时维生素同时维生素C C也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捕获自由基,也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捕获自由基,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维生素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维生素C C还可使维还可使维生素生素E E还原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形式。还原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形式。(三)其他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B6B6与动脉壁的组织介质(酸性粘多糖)的代谢以及与动脉壁的组织介质(酸性粘多糖)的代谢以及脂代谢中
15、的重要酶类(脂蛋白脂酶的活力有关)亚油酸需脂代谢中的重要酶类(脂蛋白脂酶的活力有关)亚油酸需在维生素在维生素B6B6存在的情况下转化为花生四烯酸,后者是前列存在的情况下转化为花生四烯酸,后者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前体。腺素合成的前体。此外,当维生素此外,当维生素B6B6、叶酸和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素B12B12缺乏时缺乏时,血浆同型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加,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胱氨酸浓度增加,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危险因素之一。维生素维生素B12 B12、泛酸、维生素、泛酸、维生素A A和胡萝卜素等在抑制体内脂和胡萝卜素等在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降低血脂水平方面
16、都具有一定的作用。质过氧化、降低血脂水平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膳食纤维与动脉粥样硬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发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大多数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大多数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人体血浆胆固醇水平和降低动物血浆和肝的胆固醇水平,低人体血浆胆固醇水平和降低动物血浆和肝的胆固醇水平,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大麦、燕麦麩、豆类、蔬菜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大麦、燕麦麩、豆类、蔬菜和水果中。水果中。膳食纤维中含粘性多糖,可使肠内容物的粘度增加,阻碍膳食纤维中含粘性多糖,可使肠内容物的粘度增加,
17、阻碍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吸收,从而使血胆固醇降低。有试验证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吸收,从而使血胆固醇降低。有试验证明,燕麦麩、果胶可使血浆胆固醇降低明,燕麦麩、果胶可使血浆胆固醇降低5 51818。此外膳。此外膳食纤维可使胆酸排出增加,间接地增加了从胆固醇到胆酸食纤维可使胆酸排出增加,间接地增加了从胆固醇到胆酸的转换率,从而导致血胆固醇水平降低。的转换率,从而导致血胆固醇水平降低。七、无机盐、微量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一)镁和钙(一)镁和钙水质的硬度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水质的硬度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镁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镁缺乏可引起心肌坏死,镁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镁缺乏可引起心肌坏死,冠状动脉
18、血流量降低,血液易凝固和动脉硬化。镁具有降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易凝固和动脉硬化。镁具有降低血胆固醇,降低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保低血胆固醇,降低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保护心肌细胞完整性的功能。护心肌细胞完整性的功能。动物试验发现当饲料中缺钙可引起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动物试验发现当饲料中缺钙可引起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而补钙后可恢复正常。高,而补钙后可恢复正常。(二)铬铬是人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铬是人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GTF)GTF)组成成分。铬缺乏可组成成分。铬缺乏可引起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缺铬可导致糖耐量降低,组织引起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缺铬可导致糖耐量降低,组织
19、对胰岛素的反应也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动脉受损,补对胰岛素的反应也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动脉受损,补充铬后可使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充铬后可使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三)钠 钠被认为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钠被认为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限制每日膳食中的摄入食盐量可使高血限制每日膳食中的摄入食盐量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而高血压是动脉粥样压患者血压下降。而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四)硒 硒是体内抗氧化酶中谷胱甘肽过氧硒是体内抗氧化酶中谷胱甘肽过氧 化酶的核心成分
2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化酶的核心成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使体内体内形成的过氧化物迅速分解,减少脂质可使体内体内形成的过氧化物迅速分解,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对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缺硒过氧化物对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缺硒可引起心肌损伤,促进冠心病的发展。动物试验发可引起心肌损伤,促进冠心病的发展。动物试验发现,缺硒可导致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前列腺素合现,缺硒可导致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促进血小板凝聚,血管收缩,增加心肌梗成减少,促进血小板凝聚,血管收缩,增加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塞的危险性。八 其他因素(一)酒(一)酒 大量饮酒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酒精可增加血中游大量饮
21、酒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酒精可增加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和低离脂肪酸含量,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密度脂蛋白。(二)茶(二)茶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化学物质,动物试验和流行病血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化学物质,动物试验和流行病血证明饮茶也有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抑制血小板凝聚,证明饮茶也有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抑制血小板凝聚,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八 其他因素(三)大蒜和洋葱(三)大蒜和洋葱 大蒜和洋葱有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提高大蒜和洋葱有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提高HDLHDL的作用。此外
22、大蒜还可延长人体凝血时间,增加的作用。此外大蒜还可延长人体凝血时间,增加血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大蒜和洋葱的降脂作用血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大蒜和洋葱的降脂作用与其含有的硫化物有关。与其含有的硫化物有关。(四)香菇和木耳(四)香菇和木耳 都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木耳还有抗凝血都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木耳还有抗凝血作用,所以这两种食品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都是作用,所以这两种食品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都是有益的。有益的。九、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一)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的体重(一)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的体重(二)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二)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三)多吃植物性蛋白质,少吃甜食(三)多
23、吃植物性蛋白质,少吃甜食(四)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四)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五)饮食宜清淡,少盐(五)饮食宜清淡,少盐(六)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少饮酒(六)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少饮酒第二节:膳食、营养与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DMDM),中医称之为消渴症。糖尿病患者由于中医称之为消渴症。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者胰岛素效应差,葡萄糖不能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者胰岛素效应差,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内,结果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加,出现多食进入细胞内,结果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加,出现多食、多饮多饮、多尿而体力和体重减少的所谓多尿而体力和体重减少的所谓“三多一少三多
24、一少”的症状。的症状。一旦患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不仅降低病人的生一旦患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不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还降低其劳动能力,甚至致残活质量,还降低其劳动能力,甚至致残、致死,给个人致死,给个人、家庭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一、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类(一)诊断标准(一)诊断标准美国糖尿病协会(美国糖尿病协会(ADA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19971997年)年)糖尿病危险人群糖尿病危险人群 (老人、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老人、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有妊娠糖尿病(血症、有妊娠糖尿病(GDM)G
25、DM)史,应激性高血糖等)或有糖尿病症史,应激性高血糖等)或有糖尿病症状者(口渴、多尿、乏力、体重降低、皮肤瘙痒、反复感染等),状者(口渴、多尿、乏力、体重降低、皮肤瘙痒、反复感染等),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7.0mmol/L,或任何一次血糖值或任何一次血糖值11.1mmol/L11.1mmol/L可诊断为可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如结果可疑,应再作葡萄糖耐量试验:如结果可疑,应再作葡萄糖耐量试验:成人空腹服成人空腹服75g75g葡萄糖后测血糖,餐后葡萄糖后测血糖,餐后2 2小时血糖值小时血糖值11.1mmol/L11.1mmol/L可诊断糖尿病;可诊断糖尿病;7.87.811.1
26、mmol/L11.1mmol/L为糖耐量降低(为糖耐量降低(IGTIGT).单独空腹血糖单独空腹血糖6.16.17.0mmol/L,7.0mmol/L,称为空腹耐糖不良(称为空腹耐糖不良(IFGIFG)。)。无论空腹或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在临界值左右的病人,需隔一段无论空腹或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在临界值左右的病人,需隔一段时间(时间(2 24 4周)复查,用口服葡萄糖试验来证实,直到肯定诊断周)复查,用口服葡萄糖试验来证实,直到肯定诊断或排除糖尿病为止。或排除糖尿病为止。(二)分型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ADA)糖尿病分型标准()糖尿病分型标准(19971997年):年):1
27、.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IDDM),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低限,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依赖外正常低限,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其他年源性胰岛素治疗。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多有糖尿病家族史,起病急,出现症状较重。龄,多有糖尿病家族史,起病急,出现症状较重。2.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NIDDM),是最常见的糖尿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全世界糖
28、尿病病人总数病类型,占全世界糖尿病病人总数9090,在我国占,在我国占9595。发病年龄多。发病年龄多见于中见于中、老年人,起病隐匿,症状较轻或没有症状,不一定依赖胰老年人,起病隐匿,症状较轻或没有症状,不一定依赖胰岛素治疗。岛素治疗。3.3.其他糖尿病其他糖尿病 如孕期糖尿病(如孕期糖尿病(GDMGDM)、感染性糖尿病感染性糖尿病、药物及化学制药物及化学制剂引起的糖尿病剂引起的糖尿病、胰腺疾病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伴发的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伴发的糖尿病等。对于在正常上限与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的血糖者,称为空腹耐糖不良对于在正常上限与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的血糖者,称为空腹耐糖不良及(餐后)耐糖不良,
29、它们是从正常血糖发展成糖尿病的一个中间阶及(餐后)耐糖不良,它们是从正常血糖发展成糖尿病的一个中间阶段,不作为糖尿病的一个类型。段,不作为糖尿病的一个类型。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一)患病率(一)患病率 有人估计到有人估计到20102010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10。糖尿病发病正。糖尿病发病正呈增高趋势,目前在农村地区(尤指城郊)的患病率比城市的增长呈增高趋势,目前在农村地区(尤指城郊)的患病率比城市的增长更快。糖尿病的发病特点是中更快。糖尿病的发病特点是中、老年人高于年轻人,脑力劳动高于老年人高于年轻人,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超重或肥胖者高于体重正常者,城市高
30、于农村,富余地体力劳动,超重或肥胖者高于体重正常者,城市高于农村,富余地区高于贫穷地区,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区高于贫穷地区,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 能量摄入多消耗少,脂肪摄入过多,膳食纤维维生素矿能量摄入多消耗少,脂肪摄入过多,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过少。物质摄入过少。2.2.生理病理因素生理病理因素 年龄增大年龄增大、妊娠;感染妊娠;感染、高血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压、肥胖肥胖等。等。3.3.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节奏加快竟争激烈应激增多享经济发达生活富裕节奏加快竟争激烈应激增多享受增多体力活动减
31、少等。受增多体力活动减少等。4.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糖尿病是遗传病。糖尿病是遗传病。三、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原则(一)糖尿病综合调控原则(一)糖尿病综合调控原则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糖尿病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糖尿病“五五套马车套马车”综合治疗原则,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教综合治疗原则,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其中饮食治疗则是育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其中饮食治疗则是“驾辕之马驾辕之马”,意指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控制最为重要。,意指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控制最为重要。对新诊断的糖尿病人,一般先用饮食治疗,在用单纯对新诊断的糖尿病人,
32、一般先用饮食治疗,在用单纯饮食(包括运动)治疗饮食(包括运动)治疗1 12 2月个效果不佳时,才考虑选用月个效果不佳时,才考虑选用口服降糖药。无论选用何种药物方法都必须长期坚持饮食口服降糖药。无论选用何种药物方法都必须长期坚持饮食治疗。治疗。(二)饮食调控原则1.1.饮食调控目标饮食调控目标 接近或达到血糖正常水平力求使食物摄入接近或达到血糖正常水平力求使食物摄入、能量消耗(即体力劳能量消耗(即体力劳动)与药物治疗等三方面治疗措施在体内发挥最佳协同作用,使血动)与药物治疗等三方面治疗措施在体内发挥最佳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达到良好控制水平;糖水平达到良好控制水平;保护胰岛保护胰岛细胞,增加胰岛素
33、的敏感性,使体内血糖、胰岛素水细胞,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体内血糖、胰岛素水平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平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接近或达到血脂正常水平;接近或达到血脂正常水平;预防或治疗急、慢性并发症:如血糖过低血糖过高高脂血症心血管预防或治疗急、慢性并发症:如血糖过低血糖过高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全面提高体内营养水平,增强体内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从事正全面提高体内营养水平,增强体内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从事正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2.历史上饮食调控原则的改变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饮食调控
34、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饮食调控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百年来饮食调控原则不断发生改变,其变化趋势是脂近百年来饮食调控原则不断发生改变,其变化趋势是脂肪摄入比例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增加,蛋白质比例变肪摄入比例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增加,蛋白质比例变动不大。动不大。1994199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ADA)在营养建议中提出,热)在营养建议中提出,热量来源比例要强调个体化,意指饮食调控原则或饮食处方应量来源比例要强调个体化,意指饮食调控原则或饮食处方应因人而异,要根据每个病人的营养评价结果确定。因人而异,要根据每个病人
35、的营养评价结果确定。3、饮食调控原则:最基本疗法(1 1)合理控制总热能:合理控制总热能摄入量是糖尿病饮食)合理控制总热能:合理控制总热能摄入量是糖尿病饮食调控的作用总原则,以下各原则都必须以此为前提。调控的作用总原则,以下各原则都必须以此为前提。a a、体重是检验总热能摄入量是否合理控制的最有效指标,建议每周、体重是检验总热能摄入量是否合理控制的最有效指标,建议每周称一次体重,并根据体重不断食物摄入量和运动量。称一次体重,并根据体重不断食物摄入量和运动量。b b、肥胖者应逐渐减少能量摄入并注意增加运动,消瘦者应适当增加、肥胖者应逐渐减少能量摄入并注意增加运动,消瘦者应适当增加能量摄入,直至实
36、际体重略低于或达到理想体重。能量摄入,直至实际体重略低于或达到理想体重。c c、糖尿病人每天摄入的热能多在、糖尿病人每天摄入的热能多在4.184.1810.89MJ10.89MJ(100010002600kcal2600kcal)之间,大约占同类人群)之间,大约占同类人群RDARDA的的8080左右。应根据个人身高左右。应根据个人身高体重年龄劳动强度并结合病情和营养状况确定每日热能供给量,具体体重年龄劳动强度并结合病情和营养状况确定每日热能供给量,具体计算方法参见表计算方法参见表4 43 3。年龄超过。年龄超过5050岁者,每增加岁者,每增加1010岁,比规定值酌情岁,比规定值酌情减少减少10
37、10左右。左右。糖尿病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糖尿病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kJ(kcal)/(kg.bw)kJ(kcal)/(kg.bw)体型体型卧床卧床轻体力轻体力中等体力中等体力重体力重体力消瘦消瘦84105(2025)84105(2025)146(35)146(35)167(40)167(40)188209(4550)188209(4550)正常正常6384(1520)6384(1520)125(30)125(30)146(35)146(35)167(40)167(40)肥胖肥胖63(15)63(15)84105(202584105(2025)125(30)125(30)146(35)146(35
38、)(2)选用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碳碳水水化化合合物物供供能能占占总总热热能能的的60%60%左左右右,一一般般成成人人轻轻劳劳动动强强度度每每天天碳碳水水化化合合物物摄摄入入量量为为150300g(150300g(相相当当于于主主食食200400g),200400g),如果低于如果低于100g,100g,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最最好好选选用用吸吸收收较较慢慢的的多多糖糖,如如:玉玉米米、荞荞麦麦、燕燕麦麦、红红薯薯等等;亦亦可可选选用用米米、面面等等谷谷类类;注注意意在在食食用用含含淀淀粉粉较较多多的的根根茎茎类类、鲜鲜豆豆等等蔬蔬菜菜(如如马马铃铃薯薯、藕藕等等)时时要要替替代代
39、部部分分主主食食;限限制小分子糖制小分子糖(如蔗糖如蔗糖、葡萄糖等葡萄糖等)的摄入的摄入.(3)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选用高纤维膳食可选用高纤维膳食,建议每日膳食纤维供给量建议每日膳食纤维供给量约为约为40g.40g.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如一些半纤维素如一些半纤维素,果胶等果胶等)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及改善葡萄糖耐量的功效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及改善葡萄糖耐量的功效,主张多用主张多用.不少研究表明不少研究表明,主要含葡甘聚糖的魔芋精粉有主要含葡甘聚糖的魔芋精粉有降血糖的功能降血糖的功能.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还有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还有整粒豆、燕麦麸、香蕉、杏等整粒豆、燕麦麸
40、、香蕉、杏等,玉米和大麦可溶性玉米和大麦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于稻米膳食纤维含量高于稻米.(4)(4)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糖是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糖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因此糖尿病饮食应注意控制脂肪和胆固因此糖尿病饮食应注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醇的摄入.(5)(5)选用优质蛋白质选用优质蛋白质:多选用大豆、兔、鱼、禽、痩肉等食多选用大豆、兔、鱼、禽、痩肉等食物物,优质蛋白质至少占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3.1/3.(6)(6)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补充补充B B族维生素族维生素(包括维生包括维生素素B1B1
41、、尼克酸、维生素、尼克酸、维生素1212等等)可改善神经症状可改善神经症状,而充足的维生素而充足的维生素C C可改善微血管循环可改善微血管循环.(7)(7)食物多样食物多样:糖尿病病人常用食品一般分为谷薯糖尿病病人常用食品一般分为谷薯(包括含淀包括含淀粉多的豆类粉多的豆类)、蔬菜、水果、大豆、奶、瘦肉、蔬菜、水果、大豆、奶、瘦肉(含鱼虾含鱼虾)、蛋、蛋、油脂油脂(包括硬果包括硬果)等八类等八类.(8)(8)合理进餐制度合理进餐制度:糖尿病人的进餐时间很主要糖尿病人的进餐时间很主要,要要定时、定量定时、定量.两餐时间间隔太长容易出现低血糖两餐时间间隔太长容易出现低血糖.一天一天可安排可安排3-6
42、3-6餐餐,餐次较多时可从正餐中抽出一小部分作餐次较多时可从正餐中抽出一小部分作为加餐用为加餐用.(9)(9)防止低血糖发生防止低血糖发生:如果降糖药物过量如果降糖药物过量,饮食过少饮食过少或活动突然增多或活动突然增多,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10)(10)急重症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摄入应在医师和营急重症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摄入应在医师和营养师的严密监视下进行养师的严密监视下进行.第三节膳食、营养与肥胖一一、肥胖的定义及诊断、肥胖的定义及诊断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
43、,与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度。常表现为体重超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度。常表现为体重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值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值2020以上。以上。针对肥胖病的定义,目前已建立了许多诊断和判定肥针对肥胖病的定义,目前已建立了许多诊断和判定肥胖的标准和方法,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人体测胖的标准和方法,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人体测量法、物理测量法和化学测量法。量法、物理测量法和化学测量法。人体测量法1.1.身高标准体重法身高标准体重法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WHO)极力推荐极力推荐、文、文献中最常见的衡量肥
44、胖方法:公式为:献中最常见的衡量肥胖方法:公式为:肥胖度()【实际体重(肥胖度()【实际体重(kgkg)身高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kg)/(kg)/身高标准体身高标准体重重(kg)*100(kg)*100.判断标准是:凡肥胖度判断标准是:凡肥胖度 10%10%为超重为超重;20%-29%;20%-29%为轻度肥胖为轻度肥胖;30%-49%;30%-49%中度肥胖中度肥胖;50%50%为重度肥胖为重度肥胖.2.2.皮褶厚度法皮褶厚度法 用皮褶厚度测量仪(常用用皮褶厚度测量仪(常用HarpendenHarpenden皮褶卡钳)皮褶卡钳)测量肩胛下和上臂肱三头肌腹处皮褶厚度,二者加在一起即测量肩胛
45、下和上臂肱三头肌腹处皮褶厚度,二者加在一起即为皮褶厚度。此外还可测量髂骨上嵴和脐旁为皮褶厚度。此外还可测量髂骨上嵴和脐旁1cm1cm处皮褶厚度。处皮褶厚度。皮褶厚度一般不单独作为肥胖的标准,而是与身高标准体重皮褶厚度一般不单独作为肥胖的标准,而是与身高标准体重结合起来判定。结合起来判定。判定方法是:凡肥胖度判定方法是:凡肥胖度2020,两处的皮褶厚度,两处的皮褶厚度8080百分位数,或其百分位数,或其中一处皮褶厚度中一处皮褶厚度9595百分位数者为肥胖;凡肥胖度百分位数者为肥胖;凡肥胖度 10 10,无论两,无论两处的皮褶厚度任何,均为体重正常者。处的皮褶厚度任何,均为体重正常者。3.体质指数
46、(BMI)BMI=BMI=体重(体重(kgkg)身高(身高(mm)2 2 判断标准为:判断标准为:BMIBMI18.518.5为慢性营养不良,为慢性营养不良,18.518.52525为正常,为正常,2525为超重或肥胖。为超重或肥胖。近几年国外学者多数主张使用近几年国外学者多数主张使用BMIBMI,认为,认为BMIBMI更更能反映体脂增加的百分含量。能反映体脂增加的百分含量。BMIBMI主要用于衡量肥主要用于衡量肥胖程度,而不一定适用于判定人体发育水平。胖程度,而不一定适用于判定人体发育水平。体质物理测量法指根据物理学原理测量人体成分,从而可推算出指根据物理学原理测量人体成分,从而可推算出体脂
47、的含量。体脂的含量。这些方法包括全身电传导(这些方法包括全身电传导(TOBEC)TOBEC)、生物电阻生物电阻抗(抗(BIA)BIA)、双能双能X X线吸收(线吸收(DEXA)DEXA)、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的断层扫描法(的断层扫描法(CMS)CMS)和磁共振扫描(和磁共振扫描(NMRS).NMRS).其中后三种方法具有某些优越性,可测量骨骼重其中后三种方法具有某些优越性,可测量骨骼重量和体脂在体内和皮下的发布,但其费用相当高。量和体脂在体内和皮下的发布,但其费用相当高。化学测定方法理论依据为:中性脂肪并不结合水和电解质,理论依据为:中性脂肪并不结合水和电解质,因此机体的组织成分可用无脂的成分
48、为基础来计算。因此机体的组织成分可用无脂的成分为基础来计算。假设人体去脂体质(假设人体去脂体质(FFM)FFM)或称之为瘦体质或称之为瘦体质 的组成的组成是恒定的,那么通过分析其中一种组分(例如水是恒定的,那么通过分析其中一种组分(例如水、钾或钠)的量就可以估计钾或钠)的量就可以估计FFMFFM的多少。然后用体重减的多少。然后用体重减去去FFMFFM的重量就是体脂。化学测定法包括:稀释法、的重量就是体脂。化学测定法包括:稀释法、40K40K计数、尿肌酐测定法。计数、尿肌酐测定法。二.肥胖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分类(一)肥胖发生的内因(一)肥胖发生的内因主要是指肥胖发生的遗传生物学基础,表现在两
49、主要是指肥胖发生的遗传生物学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个方面:其一是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从而导致一种罕见的其一是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从而导致一种罕见的畸形肥胖,现已证明其第畸形肥胖,现已证明其第1515号染色体有缺陷;号染色体有缺陷;其二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肥胖。其二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肥胖。二.肥胖发生的外因1.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儿童肥胖率的递增速度恰巧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儿童肥胖率的递增速度恰巧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吻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明显速度相吻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主要表现在
50、动物性食品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动物性食品、脂肪等高热能食品摄入明显增加;、脂肪等高热能食品摄入明显增加;由于交通的发达、方便快捷,人们的活动质量明显减少;由于电视机由于交通的发达、方便快捷,人们的活动质量明显减少;由于电视机的普及人们坐着的时间明显比活动时间增多等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的普及人们坐着的时间明显比活动时间增多等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能量摄入大于支出,从而引起肥胖。能量摄入大于支出,从而引起肥胖。2.2.饮食因素饮食因素 饮食诱导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在胚胎期,饮食诱导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在胚胎期,由于孕妇能量摄入过剩,可能造成婴儿出生时体重较重;另外出生后由于孕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