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送中心系》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配送中心系统设计配送中心系统设计一、配送系统总体规划设计二、配送中心的选址三、配送中心的功能规划及设施设计一、配送系统总体规划设计一、配送系统总体规划设计 配送中心的效益主要来自“统一进货、统一配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设计要便于实现两个主要目标:一是降低企业的物流总成本;二是缩短补货时间,提供更好的服务。配送系统规划的层次决策类型规划层次战略规划策略规划运作规划选址决策仓库、工厂、中转站的数量、规模和位置库存决策存货点和库存控制方法安全库存的水平补货数量和时间运输决策运输方式的选择临时租用设备运输路线,发货安排订单处理订单录人、传输和订单处理系统的设计客户服务设定标准决定客户订
2、单的处理顺序加急送货存储决策选择搬运设备,设计仓库布局季节性存储空间选择,充分利用自有存储空间拣货和再存储采购决策发展与供应商关系洽谈合同,选择供应商,先期购买发出订单,加急供货(一)配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一)配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1.物流系统规划2.信息系统规划3.运营系统规划(二)配送系统规划的设计程序(二)配送系统规划的设计程序1.筹划准备阶段2.总体规划阶段3.方案评估阶段4.详细设计阶段5.系统实施阶段(三)配送系统总体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点(三)配送系统总体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点1.在规划设计阶段,配送中心的管理、使用者(客户)和设计单位必须紧密结合。2.设计时,必须注意系统的整
3、体性、均衡性和流畅性。3.配送中心地址位置的选择。4.集装单元运输是现代运输的重大改革,集装单元器具形式和规格的确定也是配送中心设计的重要内容。5.设计时要考虑适当地引入现代化的储存分拣设备和信息系统。6.配送中心的系统设计中必须具有足够的柔性。二、配送中心的选址二、配送中心的选址配送中心是一种物流节点,它不是具有单一的储藏功能的仓库,而是发挥配送功能的流通仓库,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配送中心的设置和建设要考虑一个区域范围内物流系统的整体规划,同时还要满足其经营上的要求,是一项建设规模大、投资额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一)配送中心选址的决策(一)配送中心选址的决策
4、1.地理区域的选择2.具体地址的选择(二)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二)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 1.建在主要交通网的枢纽处,配送中心和供应地之间交通便利,距离较近。2.以配送圈(servicearea)的重叠程度作为与邻近配送中心的适当距离。3.配送中心所在地,应是土地充足,地价较低,又无建设限制规定的区域。4.不对周围居民环境造成影响。(三)配送中心选址的主要因素(三)配送中心选址的主要因素1.客户的分布2.供应商的分布3.交通条件4.土地条件5.自然条件6.人力资源条件7.政策环境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在实际决定配送中心所在位置时,还需考虑下列因素:1.城市的大小2.土地与地形的限制3.土地大小与地价
5、4.运输形态5.居民的态度三、配送中心的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三、配送中心的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一)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一)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1.流通行销功能2.仓储保管功能3.分拣配货功能4.流通加工功能5.信息提供功能与上述各项功能相适应,配送中心的内部区域结构一般配置如下工作区:1.接货区2.储存区3.理货、备货区4.分放、配装区5.外运发货区6.加工区7.管理指挥区(办公室)(二)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二)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1.配送中心系统布置的程序规划资料:E,I,Q,R,S,T1规划资料分析2流程分析3区域设置4物流相关分析5活动相关分析6区域设置7方案评价修正因
6、素实际条件限制方案X,Y,Z2.流程分析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活动包括入库、仓储、拣取、配货、出货、配送等,一些配送中心还有流通加工、贴标签、包装及退货等作业。在布置规划时,首先应将具有相同流程的货物作为一类(如A、B、C、D),分析每类物料的作业流程,做出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表(如表51所示)。用数字1,2,3标明每组货物的作业顺序。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表作业类别ABCD进货区1111理货区2222分类区344流通区3保管区3特殊作业3配送4544物流量3.作业区域设置作业区域设置配送中心的作业区域包括物流作业区及外围辅助活动区。物流作业区如装卸货、入库、订单拣取、出库、出货等,通常具有物流相关性;而外
7、围辅助活动区如办公室、计算机室、维修间等,则具有业务上的相关性。经作业流程规划后即可针对配送中心的营运特性规划所需作业区域。区域设置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能力需求分析确定所需的作业区域后,需依据各项基础需求分析资料,确定各区域的基本储存能力。以下介绍仓储区和拣货区储存能力的估算方法。仓储区能力估算仓储区的储运能力的估算方法可采用周转率估计法。其计算公式为仓容量=(年仓库运转量/周转次数)安全系数利用周转率来进行储存区储存量的估计是一种简便而快速的初估方法,可适用于初步规划或储量概算的参考。拣货区的储存能力规划规划配送中心拣货区的运转量,与仓储区估算方法类似,但是须注意仓储区的容量是维持
8、一定期间(厂商送货期间)内的出货量需求,因此对进出货的特性及处理量均须加以考虑;而拣货区则以单日出货货品所需的拣货作业空间为主,故以品项数及作业面为主要考虑因素,一般拣货区的规划不需包含当日所有的出货量,在拣货区货品不足时则由仓储区进行补货。其规模计算的原则及方法说明如下:年出货量计算:将配送中心的各项进出货品换算成相同拣货单位的拣货量,并估计各货品别的年出货量,如果货品物性差异很大(如干货与冷冻品)或基本储运单位不同(如箱出货与单品出货),可以分别加总计算。估计各货品别出货天数:按各类货品别估计年出货天数。计算各货品平均出货天数的出货量:将各货品年出货量除以年出货天数。ABC分析:对出货量进
9、行IQ分析,进行ABC分类,对各类货品制定不同的拣货区存量水准。各类货品的存量水准乘以各类别的货品品项数,即可求得拣货区储运量的初估值。(2)区域面积的规划各功能区域面积的确定与各区域的功能、作业方式、所配备的设施和设备以及物流量等有关,应分别进行详细计算。例如仓储区面积的大小与仓储区具体采用的储存方法、储存设备和作业设备密切相关,常用的储存方法有地面堆码、货架存放、自动仓库等几种方式,应根据确定的总的仓储能力计算所需的面积或空间。4.物流相关性分析物流相关性分析物流分析即对配送中心各区域间的物流量进行分析,用物流强度和物流相关表来表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物流关系强弱,确定各区域的物流相关程度。物
10、流量分析即汇总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从某区域至另一区域的物料流量,填写从一至表(如表52所示),作为分析各区域间物料流量大小的依据,若不同物流作业在各区域之间的物料搬运单位不同,则必须先转换为相同单位后,再合并计算其物流流量的总和。配送中心物流量分析 至从 进货验收分类流通加工仓储分拣配货发货合计进 货验 收分 类流通加工仓 储分 拣配 货发 货合 计根据各区域间物流量的大小,将其分为五个级别,分别用A、E、I、O、U表示,其中,A:超大;E:较高;I:一般;O:较小;u:可忽略。从而可以得到各区域物流相关表。进货区理货区分类区加工区保管区特保区发货区办公区进货区理货区A分类区II加工区U0U保管区
11、UAEE特保区UOIOU发货区UUAIEO办公区UUUUUUU注:A,E,I,O,U为活动相关性。5.活动相关性分析活动相关性分析配送中心内除了与物流有关的功能区域(或区域外),还有许多与物流无关的管理或辅助性的功能区域。这些区域尽管本身没有物流活动,但却与其他区域有密切的业务关系,故还需要对所有区域进行业务活动相关性分析,确定各区域之间的密切程度。各作业区域间的活动相关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程序性的关系:因物料流、信息流而建立的关系。如人员往返接触的程度、文件往返频度等。(2)组织与管理上的关系:同一部门的功能区域应紧密布置。(3)功能上的关系:区域间因功能需要形成的关系。如相同
12、功能的区域尽量紧密布置。(4)环境上的关系:因操作环境、安全考虑上需保持的关系。根据以上相关要素,对任两个区域的相关性进行评价,一般将区域间的相关程度分为六个等级,如A、E、I、O、U、X六级,包括绝对重要、重要到不可接近等。确定各要素接近程度的等级后,再以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两两区域间的重要相关程度。一般相关程度高的区域在布置时应尽量紧临或接近,如出货区与称重区,而相关程度低的区域则不宜接近,如库存区与司机休息室。在规划过程中应由规划设计者根据使用单位或企业经营者的意见,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6.区域布置区域布置配送中心的区域布置方法有两种,即流程性布置法和活动相关性布置法。流程性布置法是根据
13、物流移动路线和物流相关表作为布置的主要依据,适用于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活动相关性布置法是根据各区域的综合相关表进行区域布置。一般用于整个厂区或辅助性区域的布置。配送中心的内部布置可以用绘图方法直接绘成平面布置图;也可以将各功能区域按面积制成相应的卡片,在配送中心总面积图上进行摆放,以找出合理方案,还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平面区域布置技术进行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可以作出几个方案,最后通过综合比较和评价选择一个最佳方案。配送中心内部布置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配送中心作业区域的布置)配送中心作业区域的布置决定配送中心对外的联外道路型式。确定配送中心联外道路、进出口方位及厂区配置型式。决定配送中心厂房空间
14、范围、大小及长宽比例。决定配送中心内由进货到出货的主要物流路线型式。决定其物流模式,如U形、双排形等。按物流相关表和物流路线配置各区域位置。首先将面积较大且长宽比例不易变动的区域先置入建筑平面内,如自动仓库、分类输送机等作业区;再按物流相关表中物流相关强度的大小安排其他区域的布置。(2)行政活动区域的配置)行政活动区域的配置一般配送中心行政办公区均采用集中式布置,并与物流仓储区分隔,但也应进行合理的配置。由于目前配送中心仓储区一般采用立体化设备较多,其高度需求与办公区不同,故办公区布置应进一步考虑空间的有效利用,如采用多楼层办公室、单独利用某一楼层、利用进出货区上层的空间等方式。行政活动区域内
15、的配置方法:首先选择与各部门活动相关性最高的部门区域先行置入规划范围内,再按活动相关表,将各部门按照其与已置入区域关系的重要程度依次置入布置范围内。(3)确定各种布置组合)确定各种布置组合根据物流相关表和活动相关表,探讨各种可能的区域布置组合。根据以上方法,可以逐步完成各区域的概略配置。然后再将各区域的面积置入各区相对位置,并作适当调整,减少区域重叠或空隙,即可得到面积相关配置图。最后经调整部分作业区域的面积或长宽比例后,即得到作业区域配置图。平面布置的初步方案办公区理货区收货区发货区保管场所分类区流通加工区100%60%100%60%10%10%20%40%7.修正经由上述的规划分析,得到了
16、厂房区域布置的草图,最后还应根据一些实际限制条件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调整。这些因素包括:(1)厂房与土地面积比例:厂房建筑比率、容积率、绿地与环境保护空间的比例及限制等因素。(2)厂房建筑的特性:建筑造型、长宽比例、柱位跨距、梁高等限制或需求。(3)法规限制:土地建筑法规、环保卫生安全相关法规、劳动法等因素。(4)交通出入限制:交通出入口及所在区域的特殊限制等因素。(5)其他:如经费预算限制、政策配合因素等。8.方案评估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通常需针对不同的物流设施选择,分别制定区域配置方案,最后通过对各方案进行比较评估,从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三)配送中心内部设施构造(三)配送中心内部设施构造 1.仓储设施2.物料搬运设施3.订单拣取设备4.流通加工设备5.配送周边配合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