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现在我们从松紧搭配出发来分析财政政 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应。()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货币的供给。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在社会总 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 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
2、政策,即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利率来压缩支 出的规模減少货币的供给。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制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
3、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 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看到,所谓松与紧,实际上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 应上的松与紧,也就是银根的松与紧。凡是使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増加财 政支出、降低准备金宰与利息率、扩大信贷支出等,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凡是 抽紧银根的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支 出等,都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到底采取哪一种松紧搭配政策,则取决于宏观 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 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的总
4、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 于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到这里,我们的分析主要还是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应放在对社会 总需求的影响上,实际上,不管是松的政策措施还是紧的政策措施,在调节需求 的同时也在调节供给。同样的道理,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既可用 紧的政策措施来抑制需求的增长,也可用松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供给的增长。因此 紧的政策措施和松的政策措施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如果从结构 方面看,问题就更清楚。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也会有一些部门 的产品供大于求,另一些部门的产品供小于求;在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的情况 下,同样也会出
5、现有的部门的产品供大于求,有的部门的产品供小于求。这样单 纯地采取紧的或松的政策调节,都不可能使部门之间保捋平衡。因此,还要从结 构失衡的具体情况出发,采取或紧或松的政策措施加以调节。由此可见,当我们 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时,不能只看到需求的一 面,还要兼顾供给的_面。当然也要看到,采取紧的政策措施在压缩需求方面可以迅速奏效,而采取松的政策措施在增加供给方面往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见 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摘要】作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得好坏直接影响经济运行。不同的经济形势下,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有相应的搭配模式。一般在不同时
6、期中央政府会对既定的政策模式下的政策手段、政策侧重点给予调整,即纵向协调;在某一时期的政策配合模式 下,政府不仅要调整政策本身,也要注重政策配合系统的整体优化,即横向协调。【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一、文献回顾在调节范围、调节手段、调节的侧重点以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必须紧密结合,扬长补短(贾中慧,2009)。我国 加入WTO后,加大了与世界市场的关联度和互动性,不仅要防患外部经济的冲 击,也要重视本国经济政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随看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的进一 步深化改革,这将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好地协调配合,但是会暂时出现的 脱节现象,这就
7、需要加强两大政策的配合(贾康,2009)。在两大政策配合模式的 选择上,大多数研究都赞同财政政策调结构、货币政策控总量的观点,在不同的 经济发展阶段,选择相应的政策组合方式,即对双紧、双松、松紧和中性四种模 式的选择(任碧云,2009)。毕海霞(2006)分析了过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 基本轨迹,发现两大政策在配合日臻完善的同时,缺乏更深层级的配合,包括调 节分工不明确、配合效果不明显等。影响政策配合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技 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两方面,前者是指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手段和工具紧密联 系的因素,后者主要指政策实施的宏微观环境和政策执行能力等。技术因素由于 其对政策配合效果影响
8、的直接性而更为重要(任碧云,2009)。对于两大政策自身 的完善,要侧重两大政策的手段和工具的运用(王国林,2004),同时注重政策配 合环境的建设,主要是相关财政和金融制度的建设,健全货币市场,从而提高政 策实施主体和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贾康,2009)。在文献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在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模式上,只是简单地描述IS-LM模型,并没有突出协调,而且单纯地从目标与现实的不 合,理论性地评价政策配合的效果。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并没有 真正发现两大政策的不协调之处,因此政策建议也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的经济时 期,要优化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最为关键的问题是通过某种更有
9、说服力的方法 寻找两者之间配合的不足以及影响政策配合的不利因素。本文首先对协调和配合 进行重新界定,并尝试将协调分为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通过1997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纵向对比,探讨两次危机时的政策配合的差异,并分析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试图寻找现实中两大政策的配合与协 调。二、政策协调以两次金融危机为例1.概念的界定在辞海中,配合是指通过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协调不仅 需要配合,而且需要配合得当。二者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并不能反映分工合 作的效果,而后者包括前者,它既可以指事物间关系的理想状态,也可以指实现 这种理想状态的过程,强调理想。那么政策协调
10、就是指,在既定政策配合下,针 对分工合作中出现的与任务目标相悖的问题进行政策手段的调整,以达到政策配 合的最优化。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协调,而不是配合。本文将协调 分类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不同时期相似经济环境中,相同的政策配 合框架下政策目标、政策有无调整;后者则指在某一的经济环境下,由于经济形 势的左(与政策调控方向相反)变化或者政策效果与目标相悖时,既定的政策配合 模式下会出现某些政策手段的调整。2.纵向协调 F 次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乖 本次金融危机是近年来两次主要的世界性 金融危机,其根源是相同的,过度金融创新而忽视了安全性,国内经济泡沬破灭。尽管
11、二者在影响力度等方面有所差异,然而都暴露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金融 市场不完善等问题。造成的消极影响广泛,主要表现为出口贸易大幅下降、利用 外资情势恶化、内需不足、经济增长放缓。199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偏 松)的配合模式。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増 加财政支出,主要是购买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鼓励投资消费,刺激出口的税收政 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等。稳健的货币政策涉及存贷款利率、准备金利率的调整,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再看2008年,政策配合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增加财政支出,税制改革等。适度宽松
12、的货币政策,有 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看力优化信贷结构。与前次金融风暴不同的是,面临本次经济危机,在财政政策方面,我国政府 要求严格控制一月殳性支出,将支出重点倾斜于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 设以及中小企业;税制不再是小修小补的改良,而是变动了增值税这一主体税种,即真正意义上的税制改革。总的来说,财政政策特别看力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 需求,保障民生,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货币政策方面,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更大,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和力度都明显增加,为了 吸引投资,优化投资结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
13、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转 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优化信贷结构。这不再是只关注货币政策调节总量的一个转变,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节经济结构。通过对比,我们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虽然1997年金融风暴后实施的经济 政策,其目标也是扩大内需、优化结构、刺激消费、投资和出口,但是政策配合中,刺激居民消费的财税力度不大,且消费人群更关注城市居民民,尽管在增加 政府支出也包括对低收入人群消费的转移性支出,但是政府支出的重点仍然是基 础设施建设,相对忽略了乡村居民的消费培养;虽然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拉动经济 增长三大马车的结构不协调问题,但是政策仍然缺乏向经济结
14、构优化升级的倾 斜。事实也证明,前一次经济危机暴露的问题,接下来的这一场经济危机中依然 存在。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有效需求不足、中小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较低等。因此,1997年金融风垦后政策配合模式选择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手 段、调节对象等方面需要改进。第二,2008年经济危机中的经济政策不仅刺激投资,更关注内需的扩大,不仅要出口数据上升,更重要的是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如利用出口退税政策限制三低一高产品的出口;不再将收入分配的重点置 于城镇居民,对低收入者和农民给予充分关注。这种政策配合模式中手段和侧重 点的转变和调整表明我国进行了政策配合中的纵向协调不同时期相似经济形 势下的政策协
15、调,以期更好地解决经济问题。3.横向协调一2008年经济危机如上所说,20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失业增加;出口下降,首次贸易逆差,出口企业大量倒闭;消费、投资结构不合理 的矛盾凸显;夕卜商直接投资减少;外汇储备风险増加;证券市场受挫等。面对如此恶 劣的经济形势,中央政府果断实施了双松的政策配合模式,强劲的政策力度使得 我国整体经济复苏速度较快。当然,其成绩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配合模式是 否天衣无缝首先看一组宏观经济数据。到2010年5月份,CPI为3.1%,首次超过3%的调控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维持高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比 预测高0.2
16、个百分点;5月份出口増速达48.5%,大幅超预期。再看2010年以来 中央银行调控准备金的频率:2010年1月18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0年2月25日国内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6.5%(上 调0.5%);2010年5月10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 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毋庸置疑,至2009年上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 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出口逐渐回升、居民消费持续上涨、整体经济回暖。但是 进入2009年下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跨强天式 增长。货币和信贷的高速增长为保证经
17、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的负面作用。因此,2010年货币政策更侧重于适度。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货币供应量上,方面保 持充裕的信贷货币,保证经济运行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在适度宽松基调不变 的前提下,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收流动性。这一事实说明了两点:第一,我国中央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在现 实经济出现了与目标相悖的情况下,对政策手段和侧重点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 目标。但是这种调整只是货币政策自身的完善,并没有涉及财政政策,忽视了配 合系统的优化;第二,不管是货币财政还是财政政策,抑或是其他的以调控宏观 经济为目标的经济政策,更应该注意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 才是保持经济长久增长的关键。而不应该只关注形式上的经济数据,即关注促进 经济质量提升方面的政策而日弾纯地刺激数量。这两点也应该是今后两大经济政 策协调配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