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考试重点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考试重点整理.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1.1.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的意义,怎样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意义,怎样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内环境(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构成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为细胞酶促生化反应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O2 和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离子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维持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及分布以保持细胞正常的生物电和兴奋性;若遭到破坏会影响功能的正常进行。怎样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怎样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需要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调节,在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
2、调节的结果,需要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调节,在系统的功能活动中,血液和循环系统参与多种物质的运输,运动系统的活动使机体得以觅系统的功能活动中,血液和循环系统参与多种物质的运输,运动系统的活动使机体得以觅食和脱离险境;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通过调节各系统的活动,使稳态的调节更趋完善。食和脱离险境;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通过调节各系统的活动,使稳态的调节更趋完善。2.2.神经神经-体液调节的意思体液调节的意思神经-体液调节(neurohumoral):人体内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受神经支配,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传出部分,如肾上腺素。第二章第二章1.1.跨细胞膜的跨细胞膜的跨
3、膜转运形式跨膜转运形式单纯扩散(单纯扩散(simplesimple diffusiondiffusion):指物质从质膜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如 02、CO2、N2 等高脂溶性小分子,水不带电荷但扩散很慢。*特点特点:(1)非脂溶性物质;(2)顺浓度梯度/电位梯度;(3)不消耗能量;(4)有膜蛋白的参与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被转运物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易化扩散(易化扩散(facilitatedfacilitated diffusiondiffusion):指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梯度和点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4、,分为经通道和经载体两种。*经通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hannel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hannel):各种带电离子带电离子在通道蛋白的介导下,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如Na+、K+、Ca2+的转运。两个基本特征:1)具有离子选择性(ion selectivity):每种通道蛋白只对一种或集中离子有较高的通透能力,而对其他离子的通透性很小或不通透。其特点取决于孔道口径、内壁化学成分和带电状况等等。2)门控特性:大部分蛋白分子内部有一些可移动的结构或化学基团,在通道内起“闸门”作用。特点(与载体相比
5、)特点(与载体相比):结构和功能状态因理化因素迅速改变,开放时离子迅速通过;对离子的选择性没有载体严格;开放时间十分短促,然后关闭;形成跨膜电流(离子电流),并常引起细胞的功能改变,即:外来信号通道开放形成跨膜电位或其他变化。*经载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者离子在载体蛋白介导下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如葡萄糖、氨基酸的转运。载体或称转运体没有贯穿蛋白的孔道结构,只能与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溶质分子或者离子特异性结合。特点特点:结构特异性:识
6、别特定分子结构;饱和现象(saturation):载体数量和转运.速率有限,被转运物质的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底物的扩散浓度达到最大值。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active transport):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消耗的能量几乎都是由ATP分解提供,分为原发性(直接由ATP供能)和继发性(间接由ATP供能)。特点:特点:转运方向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
7、rt)(primary active transport):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 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介导这一过程的膜蛋白或者载体成为离子泵,化学本质是ATP酶,可将细胞内ATP水解为 ADP,自身磷酸化而发生构象改变,完成逆浓度转运。钠钠-钾泵(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sodium-potassium pump):生理意义:生理意义:a.钠泵活动造成的胞内高K+是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b.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c.建立 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势能储备;d.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和 K+浓度差
8、,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e.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钙泵(钙泵(CaCa2+2+-ATP-ATP酶)酶):质膜上的钙泵:质膜上的钙泵:每分解 1 分子 ATP,可将 1 个钙离子由胞质内转运至胞外。肌质网或内质网钙泵:肌质网或内质网钙泵:每分解 1 分子 ATP,可将 2 个钙离子由胞质内转运至胞外肌质网或内质网中。生理意义:生理意义:保持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低,增加细胞对钙离子浓度增加的敏感性。质子泵(质子泵(proton pumpproton pump):2)H+H+,K+-ATPK+-ATP酶:酶:分布于:胃腺壁细胞膜和肾小管闰细胞膜上作用是:
9、分泌 H+,摄入 K+,参与胃酸形成和肾脏排尿。1)H+-ATP1)H+-ATP酶:酶:分布于:各种细胞器膜上作用是:把H+转运至细胞器内,保持胞质的中性和细胞器内的酸性,建立细胞器内外的浓度梯度,为物质的跨细胞器膜转运提供动力。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或联合转运()或联合转运(cotransportcotransport):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 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或者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同向转运(同向转运(sympor
10、tsymport):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都向同一方向联合运转,如 Na+-葡萄糖在小肠上皮黏膜的转运反向转运(反向转运(antiportantiport):被转运的分子或者离子向相反方向联合转运。如 Na+-Ca2+交换体,.Na+-H+交换体。P17膜泡运输(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vesicular transport)*入胞(入胞(exocytosisexocytosis):又称胞吞。是细胞外大分子或物质团块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吞噬:被转运物质以固态物质团块如细菌、死亡细胞和细胞碎片等被细胞膜包裹后以囊泡形式进入细胞,也称内化(internalization)。仅发生
11、生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形成的吞噬泡直径较大。吞饮(pinocytosis):被转运物质以液态形式进入细胞,又分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如 LDL*出胞(出胞(exocytosisexocytosis):又称胞吐。是指细胞把大分子内容物排出细胞的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如递质释放的出胞过程。几乎所有的分泌物都是通过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系统处理。持续性出胞:持续性出胞: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分泌囊泡自发地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囊泡内大分子物质不断排出细胞的过程。如小肠粘膜杯状细胞分泌粘液。调节性出胞调节性出胞:细胞受到某些化学信号诱导,储存于细胞内某些部位的分泌囊泡大量与细胞膜融合,并将
12、囊泡内容物排除细胞的过程。2.2.细胞跨膜信号转导方式有哪些细胞跨膜信号转导方式有哪些跨膜信号转导(跨膜信号转导(transmembranetransmembrane signalsignal transductiontransduction):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受体或离子通道的作用激活或抑制细胞功能的过程。跨膜信号转导主要涉及到:胞外信号的识别与结合、信号转导、胞内效应识别与结合、信号转导、胞内效应等三个环节。方式:1 1)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兼有通道和受体功能的膜蛋白)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兼有通道和受体功能的膜蛋白)化学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Chemic
13、al gatedgated channelchannel):化学物质细胞膜上特异性通道蛋白通道蛋白变构而开放相应离子易化扩散膜电位变化。阳离子通道:阳离子通道:如乙酰胆碱、谷氨酸和五羟色胺通道。如神经-肌接头乙酰胆碱阴离子通道:阴离子通道:如甘氨酸、氨基丁酸通道电压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 gated channelVoltage gated channel)机械门控通道(如听力的产生)机械门控通道(如听力的产生)2)G 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 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lined)是指激活后作用于与之耦联的 G 蛋白,然后引发一系
14、列以信号蛋白为主的级联反应而完成跨膜信号转到的,无通道也无酶活性。涉及多种信号蛋白和第二信使,信号蛋白包括 G 蛋白耦联受体、.G 蛋白、G 蛋白效应器和蛋白激酶等。信号蛋白信号蛋白G G 蛋白耦联受体:蛋白耦联受体:7 次跨膜受体。胞外域为配体结合区,胞内区有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磷酸化位点。可与可与 G G 蛋白结合的配体:蛋白结合的配体:生物胺类:生物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蛋白质或肽类激素:蛋白质或肽类激素:缓激肽、促甲状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等其他:其他:ACh、光子、嗅质和味质等G G 蛋白:蛋白:即鸟苷酸结合蛋白,存在于包膜内侧面,由、三个亚单位。可分为:Gs家
15、族、Gi家族、Gq家族和 G12家族四类,其共同特点是:蛋白具有结合 GTP 或GDP 的能力和 GTP 酶活性。G 蛋白以结合 GDP 的失活型和结合GTP 激活型两种形式存在,并能相互转化G G 蛋白效应器:蛋白效应器:包括腺苷酸环化酶(AC)、磷脂酶 C(PLC)、磷脂酶 A2(PLA2)、磷酸二酯酶(PDE)第二信使(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second messenger):指激素、神经递质、指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子等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膜细胞子等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膜受体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受体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包括包括 cAMPcAMP、三磷酸肌醇三磷
16、酸肌醇(IP3IP3)、二酰甘油二酰甘油(DGDG)、cGMPcGMP、钙离子和花生四烯酸等。钙离子和花生四烯酸等。受体受体G G 蛋白蛋白ACAC 途径(途径(cAMPcAMP)受体受体G G 蛋白蛋白PLCPLC 途径(磷脂酰肌醇)途径(磷脂酰肌醇)还有还有 Ca2+Ca2+通路(通路(P24P24),PPTPPT 上没有;上没有;级联较多,作用范围大,放大效应明显。级联较多,作用范围大,放大效应明显。3 3)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单次跨膜,自身具有酶活性或能与酶结合,胞外域可结合受体,胞内域具有酶活性或与酶结合位点。鸟苷酸环化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17、 GCGC(配体主要是心房钠尿肽和脑钠尿肽):配体GC 催化 GTPGMP(第二信使)激活 cGMP 依赖的 PKGPKG 作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底物。NO 也可通过该途径,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酪氨酸激酶受体 TKR(配体主要是各种生长因子):配体胞内测酪氨酸激酶激活下游酪氨酸蛋白残基被磷酸化。若磷酸化的是结构或者功能蛋白则直接触发,若是信号蛋白则继续下一步。*TKAR 及结合型,胞质内侧没有磷酸激酶活性,是通过招募。3.3.兴奋、动作电位、兴奋、动作电位、静息电位意思静息电位意思静息电位: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静息电位: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
18、内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兴奋:当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功能活动由弱变强或者由相对静止转变为兴奋:当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功能活动由弱变强或者由相对静止转变为比较活跃的反应过程或者形式。比较活跃的反应过程或者形式。.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ction potential):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APAP 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第三章第三章1.1.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大概是
19、多少,成分和作用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大概是多少,成分和作用2.2.造血微环境造血微环境概念概念造血微环境(造血微环境(hemopoietichemopoietic microenvironmentmicroenvironment)是指造血干细胞定居、存活、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造血调节因子,以及进入造血器官的神经和血管,在血细胞生成的全过程中起调控、诱导和支持的作用。第四章第四章1.1.动脉血压怎样形成的及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动脉血压怎样形成的及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动脉血压(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r
20、terial blood pressure):主要是指主动脉压形成条件:形成条件:1 1)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充盈程度可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来表示。*平均充盈压:平均充盈压:人为地使心脏停止跳动,人为地使心脏停止跳动,即血液暂停流动,即血液暂停流动,循环系统中各处的压力取得平衡,各处所测得的压力都相同,此压力数值称之。数值大小循环系统中各处的压力取得平衡,各处所测得的压力都相同,此压力数值称之。数值大小取决于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关系.2 2
21、)心脏射血心脏射血(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心室收缩能量一部分成为推动血流的动能,一部分成为管壁侧压力的势能。3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4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减小动脉血压在心动周期的波动幅度。*心室收缩期,主动脉和大动脉容纳部分血液,储存势能,缓冲收缩压;心室舒张期,推动多容纳的血液进入外周,释放势能,维持舒张压,且使心室间断射血变为动脉内持续血液流动。影响稳定的因素:1)心脏每搏输出量(影响收缩压)心脏每搏输出量(影响收缩压):例如搏出量增加,心缩期射入主动脉血量增多,动脉壁压力大,收缩压升高2)心率(影响舒张
22、压)心率(影响舒张压):例如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此期间从大动脉向外周血减少,主动脉存血多因而舒张压升高。3)外周阻力(以影响舒张压为主):例如外周阻力增大,心舒期内血液外流变慢,舒张压升高。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弹性储器作用主要是使心动周期中动脉血液波动幅度.的减少。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匹配情况:生理情况下,循环血量多于血管系统容量,使之产生一定的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2.2.中心静脉压概念,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概念,影响因素,临床临床意义意义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entral venous pressure):通常将右心房
23、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称为: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影响因素: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血量增加、全身静影响因素: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血量增加、全身静脉收缩或者因为微动脉舒张而使外周静脉压升高的情况,中心静脉压会升高。脉收缩或者因为微动脉舒张而使外周静脉压升高的情况,中心静脉压会升高。血管系统内的血液因受地球重力的影响,可产生一定的静水压。血压心脏做血管系统内的血液因受地球重力的影响,可产生一定的静水压。血压心脏做功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静水压功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静水压3.3.各个循环(没细讲各个循环(没细讲4.4.淋巴回流特点,生理
24、功能淋巴回流特点,生理功能淋巴回流的特点:动力来源于组织液与毛细淋巴关内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压淋巴回流的特点:动力来源于组织液与毛细淋巴关内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压力差高则组织液的吸收快;组织液一旦进入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成分与该处力差高则组织液的吸收快;组织液一旦进入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成分与该处组织液相似;毛细淋巴管彼此吻合成网,逐渐会合成集合淋巴管,后者管壁有组织液相似;毛细淋巴管彼此吻合成网,逐渐会合成集合淋巴管,后者管壁有平滑肌,可以收缩;淋巴管中有瓣膜,使淋巴液不能倒流;集合淋巴管壁平滑平滑肌,可以收缩;淋巴管中有瓣膜,使淋巴液不能倒流;集合淋巴管壁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和淋巴管腔内的瓣膜
25、共同构成肌的收缩活动和淋巴管腔内的瓣膜共同构成“淋巴管泵”“淋巴管泵”,促进淋巴液向心回流。促进淋巴液向心回流。生理功能:生理功能: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调节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调节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5.5.概念:微循环概念:微循环微循环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microcirculation):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机体呵外界环境是机体呵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场所,对维持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场所,对维持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要作用。6.6.
26、心脏周期性电变化中心脏周期性电变化中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概念(概念(P105P105)*以心肌细胞为例以心肌细胞为例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absoluteabsolute refractoryrefractory periodperiod):心肌细胞发生一次兴奋后,从心肌细胞发生一次兴奋后,从 0 0 期去期去极化开始到复极极化开始到复极 3 3 期膜电位达到某一电位期膜电位达到某一电位-55mV-55mV 这一短时间内,这一短时间内,无论给予心肌多无论给予心肌多强的刺激都不会引起去极化反应。强的刺激都不会引起去极化反应。局部反应期(局部反应期(locallocal
27、responseresponse periodperiod):从复极到:从复极到-55mV-55mV 继续复极至继续复极至-60mV-60mV 的一段的一段时间,虽然给予阈上刺激可以引起局部反应,但是不产生新的动作电位。时间,虽然给予阈上刺激可以引起局部反应,但是不产生新的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effectiveeffective refractoryrefractory periodperiod):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合称为有效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合称为有效不应期。不应期。*此期心肌细胞的兴奋性暂时缺失或者极度下降是由于有钠通道完全失此期心肌细胞的兴奋性暂时缺失或者极度下降是
28、由于有钠通道完全失活或者仅有少量复活。活或者仅有少量复活。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relative refractory):从有效不应期之后到复极基本完成的时间内,从有效不应期之后到复极基本完成的时间内,若给予阈上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兴奋。若给予阈上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兴奋。.超常期(超常期(superanormal periodsuperanormal period):随着复极的继续,在膜电位值低于静息电位值,随着复极的继续,在膜电位值低于静息电位值,但钠通道已经大部分恢复到静息状态,此期膜电位水平比其他各期更接近膜电但钠通道已经大部分恢复到静息状态,此期膜
29、电位水平比其他各期更接近膜电位,若给予一个阈下刺激,可引起一次新的动作电位。位,若给予一个阈下刺激,可引起一次新的动作电位。7.7.窦性节律,异位节律概念(比较重要的概念)窦性节律,异位节律概念(比较重要的概念)异位节律(异位节律(ectopic rhythmectopic rhythm):在某些异常情况下,潜在起搏点替代窦房结控制心:在某些异常情况下,潜在起搏点替代窦房结控制心脏的兴奋节律,则称为异位起搏点(脏的兴奋节律,则称为异位起搏点(ectopicectopic pacemakerpacemaker),由此引起的心脏兴奋,由此引起的心脏兴奋节律称为异位节律。节律称为异位节律。窦性心律(
30、窦性心律(sinus rhythmsinus rhythm):自律性细胞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自律性细胞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窦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窦房结房结 P P 细胞的自律性最高,房室交界和房室束及其分支次之,浦肯野细胞的自细胞的自律性最高,房室交界和房室束及其分支次之,浦肯野细胞的自律性最低。因此,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所形成的心跳节律称为窦性节律性最低。因此,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所形成的心跳节律称为窦性节律。律。第五章第五章呼吸肌是呼
31、吸的原动力,引起胸廓收缩和扩张。胸廓收缩和扩张怎么会导致肺呼吸肌是呼吸的原动力,引起胸廓收缩和扩张。胸廓收缩和扩张怎么会导致肺的收缩呢?的收缩呢?胸膜腔的存在胸膜腔的存在胸膜腔如何导致肺的收缩: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胸廓的发育较肺快,胸廓胸膜腔如何导致肺的收缩: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胸廓的发育较肺快,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胸膜腔由覆盖于肺表面的脏层胸膜和衬于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胸膜腔由覆盖于肺表面的脏层胸膜和衬于胸廓内壁的壁层胸膜构成,胸膜之间不含气体,含有的浆液分子导致两层胸膜紧贴。内壁的壁层胸膜构成,胸膜之间不含气体,含有的浆液分子导致两层胸膜紧贴。3.3.胸膜腔负压
32、形成、作用(意义)胸膜腔负压形成、作用(意义)负压的形成:负压的形成: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肺和胸廓是弹性组织;肺和胸廓是弹性组织;胸廓自然容积胸廓自然容积 肺自然容积;肺自然容积;壁层胸膜紧贴于胸廓内壁壁层胸膜紧贴于胸廓内壁,大气压对其影响极小。大气压对其影响极小。作用:维持肺泡扩张状态,使肺随胸廓运动而运动。作用:维持肺泡扩张状态,使肺随胸廓运动而运动。利于静脉血及组织液回流利于静脉血及组织液回流4.4.概念:呼吸调节反射概念:呼吸调节反射如如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pulmonarypulmonary inflationinflation refle
33、xreflex):由肺扩张或者肺萎吸引起的吸气抑制由肺扩张或者肺萎吸引起的吸气抑制或者吸气兴奋的反射。或者吸气兴奋的反射。(P183P183,我觉得不只这些呀),我觉得不只这些呀)概念:氧解离曲线概念:氧解离曲线氧解离曲线:表示血液氧解离曲线:表示血液 PO2PO2 与与 HbHb 氧饱和度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关系的曲线。上段:上段:60-100mmHg60-100mmHg特点:曲线较平坦,氧饱合度从特点:曲线较平坦,氧饱合度从 90%-100%90%-100%意义:意义:(1 1)POPO2 2压力不低于压力不低于 60mmHg60mmHg,血液仍血液仍.可携带足够氧可携带足够氧(2 2)通
34、气)通气/血流比值不匹配,肺泡通气量增加几乎无助于氧的摄取血流比值不匹配,肺泡通气量增加几乎无助于氧的摄取中中段:段:40-60mmHg40-60mmHg特点:曲线较陡,血氧饱和度从特点:曲线较陡,血氧饱和度从 75%-90%75%-90%意义:意义:(1 1)是)是 HbOHbO2 2释放释放 O O2 2的部分的部分(2 2)O O2 2利用系数: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出的利用系数: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出的 O O2 2容积所占动脉血容积所占动脉血O O2 2含量的百分数。安静时约含量的百分数。安静时约 25%25%下段:下段:15-40mmHg15-40mmHg特点:曲线最陡,血氧饱和度从特点
35、:曲线最陡,血氧饱和度从 22%-75%22%-75%意义:意义:(1 1)是)是 HbOHbO2 2与与 O O2 2解离的部分解离的部分(2 2)代表)代表 O O2 2的贮备的贮备第六章第六章1.1.胃液成分、生理作用(胃液成分、生理作用(P195-197P195-197)成分: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成分: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HCOHCO3 3和内因子等。和内因子等。盐酸的生理作用:盐酸的生理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激活胃蛋白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 pHpH;使食物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使食物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杀菌;杀菌;促进促进 Ca
36、2+Ca2+和和 Fe2+Fe2+的吸收;的吸收;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胃蛋白酶原:激活后变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为月示和胨。胃蛋白酶原:激活后变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为月示和胨。粘液:润滑和保护胃粘膜,并和碳酸氢盐形成粘液粘液:润滑和保护胃粘膜,并和碳酸氢盐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碳酸氢盐屏障,防止 H+H+和胃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内因子:保护维生素内因子:保护维生素 B12B12 并促进它在回肠的吸收。并促进它在回肠的吸收。2.2.胃排空过程、影响因素胃排空过程、影响因素胃排空(胃排空(gastricgastric
37、emptyingemptying):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入胃后: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入胃后 5 5 分钟左右分钟左右开始,间断进行,并需开始,间断进行,并需 4-64-6 小时完全排空。小时完全排空。过程:过程:一般在进食后约一般在进食后约 5 5 分钟,便有食糜排入十二指肠。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分钟,便有食糜排入十二指肠。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有关。一般来说,稀的流体食物比稠的或固体的食物排空快;在三和化学成分有关。一般来说,稀的流体食物比稠的或固体的食物排空快;在三种主要营养物中,糖类排空是最快,蛋白质其次,脂肪最慢。此外,胃内容物种主要营养物中,糖类排空是
38、最快,蛋白质其次,脂肪最慢。此外,胃内容物的总体积较大时,排空的速度较快。对于混合性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的总体积较大时,排空的速度较快。对于混合性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要 4 46 6 小时。小时。当胃运动加强使胃内压大于十二指肠内压,发生一次胃排空,食糜进入十二指当胃运动加强使胃内压大于十二指肠内压,发生一次胃排空,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受十二直肠内因素的抑制,胃运动减弱使得胃排空暂停;随着胃酸杯中和,肠,受十二直肠内因素的抑制,胃运动减弱使得胃排空暂停;随着胃酸杯中和,食物消化产物被吸收,抑制消除,胃运动加强,胃排空再次加强。食物消化产物被吸收,抑制消除,胃运动加强,胃排空再次加强
39、。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 1)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通过迷走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和壁内神经迷走反射和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引起为运动的加强,促进胃排空。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和食丛局部反射引起为运动的加强,促进胃排空。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和食.物中某些化学成分引起胃幽门部物中某些化学成分引起胃幽门部 G G 细胞释放胃液素,速进胃运动,但增细胞释放胃液素,速进胃运动,但增强幽门括约肌的运动,延缓胃排空。强幽门括约肌的运动,延缓胃排空。2 2)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肠壁上感受器受到食糜中酸、肠壁上感受器受到食糜中酸、脂肪和高
40、渗性以脂肪和高渗性以及机械扩张的刺激,通过肠及机械扩张的刺激,通过肠-胃反射抑胃排空。且食糜中酸和脂肪刺激小胃反射抑胃排空。且食糜中酸和脂肪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抑制胃肽,延缓胃排空。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抑制胃肽,延缓胃排空。*直接动力是胃和十二指肠的压力差,原动力是胃平滑肌的运动。直接动力是胃和十二指肠的压力差,原动力是胃平滑肌的运动。3 3.(.(大肠里大肠里)集团运动概念集团运动概念基团蠕动(基团蠕动(mass peristalsismass peristalsis):大肠内一种很快很远的蠕动。见于进食后,最长发大肠内一种很快很远的蠕动。见于进食后,最长发生在早餐后生在早餐后 606
41、0 分钟,分钟,可能是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能是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由十二指肠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引起,结肠反射引起,反射通过内在神经从实现。始于横结肠,可将一部分肠内容物推送至乙状结肠反射通过内在神经从实现。始于横结肠,可将一部分肠内容物推送至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或降结肠。4.4.(脂肪消化吸收需胆液帮助脂肪消化吸收需胆液帮助),微胶粒概念微胶粒概念微胶粒微胶粒(micellemicelle):双嗜性分子胆盐和卵磷脂聚合而成,双嗜性分子胆盐和卵磷脂聚合而成,胆固醇可溶入微胶粒中。胆固醇可溶入微胶粒中。P206P206第七章第七章1.1.体温维持稳定的意义体温维持稳定的意义/作用作用 影响细
42、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机体相对稳定的温度是维持正常生存的重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机体相对稳定的温度是维持正常生存的重要保障。要保障。是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的基础。是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的基础。2.2.机体怎样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机体怎样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在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取得平衡。在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取得平衡。产热及其调节:产热及其调节:(1 1)战栗产热: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战栗产热: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特点: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能量全部转化为热量。特点: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
43、外功,能量全部转化为热量。(2 2)非战栗(代谢)产热:通过提高组织代谢率来增加产热的形式。)非战栗(代谢)产热:通过提高组织代谢率来增加产热的形式。新生儿的褐色脂肪组织的代谢产热最强。新生儿的褐色脂肪组织的代谢产热最强。散热:散热:通过皮肤(主,外界接触、血流通过皮肤(主,外界接触、血流丰富、面积大、汗腺)丰富、面积大、汗腺)、呼吸、泌尿和消化渠道、呼吸、泌尿和消化渠道(1 1)外界气温人体表层温度)外界气温人体表层温度主要通过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2 2)外界温度或人体表层温度,)外界温度或人体表层温度,.主要通过主要通过:蒸发散热蒸发散热3.3.呼吸
44、商概念(不用计算)呼吸商概念(不用计算)呼吸商(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espiratory quotient):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 CO2CO2 的量与吸入的的量与吸入的 O2O2的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的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第八章第八章1.1.肾脏血液循环肾脏血液循环有哪些特征(只找到了血流量的特征)有哪些特征(只找到了血流量的特征)血流量大:血流量大:正常人安静时有正常人安静时有 1,200 ml/min1,200 ml/min的血液流过两肾,的血液流过两肾,占心输出量的占心输出量的 20%20%25%25%。血液分布不均匀:在肾血流量中,血
45、液分布不均匀:在肾血流量中,94%94%的血液供应肾皮质,的血液供应肾皮质,5%5%供应外髓,供应外髓,1%1%供供应内髓,应内髓,即皮质的血流量即皮质的血流量 髓质的血流量,髓质的血流量,故肾血流量通常是指肾皮质血流量。故肾血流量通常是指肾皮质血流量。2.2.概念:管球反馈(概念:管球反馈(P243P243)、定比重吸收(、定比重吸收(p253p253)管管-球反馈球反馈(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指在肾单位水平上对单个肾小球滤过率指在肾单位水平上对单个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自身调节的一种机制。即小管液成分受到进行自身调
46、节的一种机制。即小管液成分受到 GFRGFR 的影响,而小管液流量及成的影响,而小管液流量及成分改变时,分改变时,又可以通过反馈机制调节又可以通过反馈机制调节 GFRGFR,使肾小管远端部分的小管液成分智能使肾小管远端部分的小管液成分智能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变动。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变动。定比重吸收定比重吸收(constant fraction reabsorptionconstant fraction reabsorption):近端小管中近端小管中 Na+Na+和水重吸收总量占和水重吸收总量占GFRGFR 的的 65%-70%65%-70%左右的现象称为定比重吸收。其意义在于它防止因左右的现象称为
47、定比重吸收。其意义在于它防止因 GFRGFR 的改变的改变导致终尿量出现大幅波动。导致终尿量出现大幅波动。第九章第九章1.1.视网膜两类感光细胞视网膜两类感光细胞分布情况分布情况及其功能特征及其功能特征视锥细胞:高度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凹,越向周边越少。视锥系统又称为昼光视锥细胞:高度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凹,越向周边越少。视锥系统又称为昼光觉或者明视觉觉或者明视觉(photopic visionphotopic vision),由视锥细胞和与它们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由视锥细胞和与它们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对光的敏感性较低,只有在强光条件下才被激活,但视物时可节细胞等组成,对光的敏感
48、性较低,只有在强光条件下才被激活,但视物时可以辨别颜色,对细节分辨力高。以辨别颜色,对细节分辨力高。.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区。视杆系统又称晚光觉或者暗光觉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区。视杆系统又称晚光觉或者暗光觉(scotopic visionscotopic vision),由视杆细胞和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构成,它们,由视杆细胞和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构成,它们读光敏感度较高,能在湖南环境中感受弱光而引起暗视觉,但无色觉,对被视读光敏感度较高,能在湖南环境中感受弱光而引起暗视觉,但无色觉,对被视物体细节的分辨能力比较低。物体细节的分辨能力比较低。2.2.概
49、念:概念:感觉辨别域(没找到)感觉辨别域(没找到)听阈听阈(hearing thresholdhearing threshold):对每一频率的声波来说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对每一频率的声波来说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强度,称为听阈。听觉辨别阈:辨别阈是指听觉系统能分辨两个不同声音在某种特性上最小差异听觉辨别阈:辨别阈是指听觉系统能分辨两个不同声音在某种特性上最小差异的能力。的能力。触觉阈(触觉阈(tactile sensation thresholdtactile sensation threshold):引起触压觉的最小压陷深度。:引起触压觉的最小压陷深度。两点辨别阈
50、(两点辨别阈(thresholdthreshold ofof two-pointtwo-point discriminationdiscrimination):在皮肤上,相邻两个能引:在皮肤上,相邻两个能引起触觉的点,即触点的最小距离。起触觉的点,即触点的最小距离。脊髓休克(脊髓休克(spinal shockspinal shock):当人和动物的几岁在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当人和动物的几岁在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条件反射(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conditioned reflex):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