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7234669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大纲.doc(1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电子教案主讲教师:王根旺 李博萍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动物生物学教研室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时间:第三学期授课对象:生物教育专业学生总学时及时间安排:本课程共9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4学时,每周3学时,实验36学时,每周3学时。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标本、挂图及模型开展一定学时的实验课教学。课程介绍: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物教育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中的基本组织、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

2、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教学,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组织结构、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人体生理学、卫生保健和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课时安排:章 节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备 注绪论2第一章基本组织46第二章运动系统63第三章循环系统83第四章免疫系统43第五章消化系统83第六章呼吸系统63第七章泌尿系统63第八章生殖系统4第九章内分泌系统63第十章感觉器4第十一章神经系统1612第十二章人体胚胎发育概论自主学习绪 论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及分科。2掌握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3了解学习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目的和研究方法。4掌握

3、学习和研究人体组织解剖学的基本观点。5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教学重点:1 掌握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组织解剖学的基本观点。3 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教学难点:1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组织解剖学的基本观点。2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教学方法:讲述 板图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人体组织解剖学研究内容、任务、意义及分科。 1、研究内容:组织学(Histology):镜下观察人体的微细结构。 解剖学(Anatomy):本意是用刀剪剖开人体进行肉眼观察大体形态结构。 完整概念: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

4、学。2、学习任务:在学过动物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位置机能的相互关系的知识。3、意义: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为胜任生物课的教学及科研打下基础,为防止疾病、保护健康、增强体质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4、分科: 细胞学 组织学 普通组织学 器官组织学 微视解剖学 胚胎学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二、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人体内最小的形态功能的基本单位(1800万亿个)组织形态功能相似的细胞和间质构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一定形态的较大功能单位。系统完成一种特定生理功能的相联系的器官。三、发展简史 (一)外国部分第一阶段:创史阶段,公元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

5、ippocrates 公元前460-377),对头骨作了描述,但把神经、肌腱混为一谈,动脉里含有空气。古希腊哲学家、博物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 公元前384-322),通过解剖动物,把神经和肌腱分开,指出心脏是循环的中枢。第二阶段:停止阶段,公元文艺复兴。宗教在西方国家统治一切,禁止尸体解剖。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us,公元130-200)。指出动脉里是血液不是空气,脑神经七对,肝五叶。第三阶段:发展阶段,文艺复兴之后,15-16世纪。比利时医生:安德列,维扎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年 ),第一次对人体进行解剖。著有人体的结构一书共七卷,近

6、代解剖的创绐人。哈维(W.Harvey, 1578-1657),发现了血液循环的原理,指出血液是在闭塞的血管里运行。19世纪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现,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研究人体解剖学,使之有了很大的发展。19世纪初由于显微镜和切片技术的改进,德国学者施来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schwann,1818-1882年)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创立了细胞学说,推动了细胞学的发展,使之从解部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祖国部分:历史悠久,公元前已有文字记载,秦汉战国时的黄帝内经已有有关人体的论述,汉代时期的名医,外科大师华佗,已能麻醉进行外科手术。南宋时的

7、宋慈对人的骨骼有了全面的描述,清代的王清任解剖了大量的童尸,著有医林改错一书。四、研究方法 尸体研究解剖学研究方法: 活体研究 动物实验 固定组织研究组织学研究方法: 活体组织研究 新技术方法五、基本观点(一)进化发展的观点(二)形态与机能对立统一的观点(三)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六、常用术语(一)解剖学姿势(二)方位术语1、上、下、前、后(前为腹侧,后为背侧)。2、浅与深3、内与外,内侧与外侧4、近端与远端(三)基本切面1、矢状切面(纵切面)2、正中矢状切面3、冠状面(额状面)4、水平面(横断面)(四)轴1、垂直轴2、冠状轴3、矢状轴七、标线与分区 (一)主要标线

8、1、前、后正中线2、锁骨中线3、腋中线(二)腹部分区:两条纵线和两条横线将腹部分成四个区。两条纵线(垂线),为过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垂线。两条横线,上横线两肋弓低点的连线,下横线两髂结节的连线。九区为:腹上区、左、右季肋区、脐区、左、右外侧区、腹下区、左、右髂区。第一章 基本组织授课学时:6学时教学目的:1、 掌握细胞的侧面连结、游离面和基底面的特殊结构。2、 记住基本组织的分类。3、 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特征和功能。4、 了解各种组织结构特点和功能关系。教学重点:1 掌握细胞的侧面连结、游离面和基底面的特殊结构。2 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特征和功能。教学难点:1 握细胞的侧面连结、游离面和基底面的特殊结构

9、。2 握四大基本组织特征和功能。教学方法:讲述法 板图教学用具:多媒体 模型 教学过程:第一节 概述一、组织的概念 1、组织的定义2、细胞的含义形态结构:有质、膜、核。生理功能:能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进行自我新陈代谢和繁殖后代等。间质:有固体、液体和胶状质等状态。人体不是细胞简单地机械地堆积,而是有机的、合理的按人体生理需要进行组合。、组成人体的一千万亿个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来的,在胚胎发育到原肠胚期发生了内、中、外三胚层,继续分化成各种组织。二、细胞连接 (一)紧密连接(二)中间连接(三)桥粒(四)缝隙连接(五)镶嵌连接三、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 (一)细胞衣:糖蛋白和糖脂向外伸出

10、的糖链,有粘着、支持、保护、交换、识别等功能。(二)微绒毛:质膜突起,扩大表面积。(三)纤毛:质膜突起,内有10组微管,摆动运输。四、质膜内褶五、基膜第二节 上皮组织一、特征1、分布于体表2、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3、多排成层、成团、成泡。4、无血管。5、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6、再生能力强。二、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排泄、感觉、生殖等功能。三、分类(一)被覆上皮: 立方上皮根据细胞的形态可分为 扁平上皮 柱状上皮根据细胞层次可分单层和复层。1、单层 : 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和间皮及其它)。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单层纤毛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2、复层: 复层扁

11、平上皮(鳞状)。复层柱状上皮。 (二)腺上皮: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所组成的上皮组织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所组成的器官称腺体。 外分泌腺根据排泄途径 内分泌腺外分泌腺的分类: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单细胞腺:单个细胞、杯状细胞。 多细胞腺:分泌部(腺泡),排泄部(排泄管)。2、根据腺细胞排列形状分类:泡状腺(皮脂腺)、管状腺(胃底腺)、管泡状腺(腮腺)。3、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分类:浆液性腺泡:由蛋白质分泌细胞组成。粘液性腺泡:由糖蛋白分泌细胞组成。混合腺泡:在分泌部有两种细胞,即浆液性和粘液性细胞。4、根据分泌的形式分类:全质分泌腺(皮脂腺)。顶质分泌腺(大汗腺等)。局质分泌腺(胰腺外分泌腺泡

12、)。第三节 结缔组织一、特性:纤维:有形态。1、细胞少,间质多,间质: 基质:无形态,均质状物。 2、分布广泛,不规则。 3、血管丰富:供应自己,并通过渗透作用供应上皮。4、再生能力较强:因为在系统发生上,它属于分化较低的组织。5、构造复杂:6、可互相转化:二、功能:支持、保护、连结、营养、防御等。三、种类(一) 疏松结缔组织 1、细胞: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间充质细胞。2、纤维: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3、基质:主要是蛋白多糖,糖蛋白和水。蛋白多糖主要由透明质酸及硫酸软骨素A、C组成。分子筛:透明质酸大分子链上结合着其他蛋白质,并与硫酸软骨素等共同结合成

13、能限制某些物质通行的屏障称之。 (二)致密结缔组织:(三)脂肪组织: 单房脂肪组织(白)。多房脂肪组织(棕)。 (四)网状结缔组织: (五)软骨组织: 1、结构: 软骨细胞。间质:纤维 基质(凝胶状半固体)2、特点: 软骨细胞成群,位于陷窝内,称同源(族)细胞群。无血管。纤维丰富。 3、种类: 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六)骨组织 1、骨的组织结构: 骨细胞:胞体扁圆形,有许多细胞突起,胞体位骨陷窝。突起伸入周围的骨小管内。间质: 纤维:胶原纤维 有机成份基质:蛋白多糖骨盐 无机成份 2、长骨的结构: 骨松质 骨密质长骨骨干的结构:外环骨板、内环骨板、穿通管、中央管、骨单位、间骨板等结构

14、。3、骨的发生:成骨的方式: 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成骨的过程: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纤维、骨细胞、有机基质)类骨质(骨盐)骨组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下改建成骨。 (七)血液:由血浆、血小板、血细胞。 1、血浆:水,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另有白蛋白、球蛋白、酶、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无机盐。2、血小板:是巨核细胞的脱落物,有一定的形态、有细胞器,无核。功能是参与止血和凝血。止血主要是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凝血主要是凝血因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正常值1030万个/mm3。3、红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正常值:红 细 胞: 男性400550万个

15、/mm3。 女性350500万个/mm3。 血红蛋白: 男性1215g/100ml。女性10.513.5g/100ml。 4、白细胞: 特点:细胞大,圆球形,有核、能变形运动,对环境适应性强。正常值:400010000个/mm3。分类:中性粒细胞有颗粒白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第四节 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肌纤维)组成,根据结构、功能、分布和神经支配等特点分为三种。一、骨骼肌 (一)骨骼肌肌纤维的一般形态结构:肌细胞长柱状,一般长140mm。多个核靠近肌膜,肌质(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线粒体、肌红蛋白和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与肌纤维长轴一致。肌纤维有横纹。(二)骨

16、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肌膜 :表面的基膜和内面的细胞膜。2、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带,明带(I带,暗带(A带),明带中央有Z线,暗带中央有H带,H带中央有M线。每条肌原纤维有肌微丝组成,肌微丝分为肌球蛋白微丝和肌动蛋白微丝。肌球蛋白微丝由肌球蛋白分子构成,位于A带,较粗称粗丝,中间略粗,正中间又伸出一些丝突,形成M线,H带两侧肌球蛋白微丝的长轴旋转伸出一些等距离的横突(横桥),每周六个,横突与相邻的肌动蛋白微丝相连,H带没有横突。肌动蛋白微丝由肌动蛋白分子、原肌球蛋白分子和肌原(钙)蛋白分子构成,较细称细丝,从Z线上伸出形成I带,并伸入A带到H带两侧,形成6条肌动蛋白微丝围绕一条

17、粗的肌球蛋白微丝的立体图案。3、横小管:肌膜呈漏斗状向内深陷,形成与肌原纤维相垂直的横行细管,称为横小管,也称丁小管。丁小管环每条肌原纤维,沿二条终池之间穿行。4、肌质网:是肌质内的滑面内质网,是由薄膜构成的管道系统,也称肌小管,肌小管在A带与肌原纤维平行排列,在H带彼此分枝吻合成网状,在A带和I带交界处,肌小管汇合成单条横向膨大的肌小管称为终池。调制肌质内Ca2+的浓度。三联体(管)由中间的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二、平滑肌:(一)特点:1、细胞梭形,一个核,位中央。 2、光镜下肌原纤维不明显。 3、一个肌细胞收缩可使周围的细胞都收缩。 4、再生能力强。5、植物神经支配,不受意志支配。(二)

18、 分布:内脏器官的壁、血管、淋巴管道等处。三、心肌:属横纹肌,植物性神经支配,不随意肌。 (一)分布:心脏 (二)特点:1、心肌纤维为短柱状有分支现象。 2、一般一个核,位细胞中央,也有2个核的。3、横纹不太明显。4、肌纤维的连接处有闰盘。5、肌质网的肌小管简单而又不规则,包绕肌节吻合成网状,无明显的终池,横小管位Z线。6、有蒲肯野氏肌纤维。7、不易疲劳。8、无再生能力。第五节 神经组织组成:神经细胞,是形态和功能单位,称为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保护、支持、绝缘、营养的作用,但无传导的作用。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1、胞体细胞膜:可兴奋细胞膜。细胞核:位中央,大、圆、核

19、仁清楚。细胞质:尼氏体(粗面内质网与游离核糖体)。神经原纤维(微丝和微管)。2、突起:树突:1多个。轴突:一个,无尼氏体。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轴突内的细胞质称轴浆,内有微丝、微管、线粒体,长管状的滑面内质网。轴浆流动:顺向运输:轴膜更新所需的蛋白质,及神经递质,由胞体合成后顺滑面内质网运输到未稍进行补充或释放。 逆向运输:轴突未稍代谢产物及摄取的神经营养因子,形成多泡体,向胞体运输。 (二)神经元的分类1、突起的数目:单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2、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中间神经元(联合)。 3、轴突长短:高尔基型神经元。 高尔基型神

20、经元。4、递质: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胆碱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二、突触: 1、概念: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结构功能上的联系点。2、结构: 突触前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部:突触后膜有特异性蛋白受体。三、神经纤维和神经 (一)神经纤维 1、概念:神经元长突起和包在它外表的鞘膜状结构合称神经纤维。2、结构分类:有髓神经纤维(有鞘、有膜)。 无髓神经纤维(有膜无鞘)。3、分型:根据纤维直径及传导速度分A型、B型、C型。(二)神经:由神经纤维在中枢以外组成神经纤维束。四、神经末稍: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是神经与组织器官发生联系的结构。分为:感觉神经末稍、运动神经末稍。(一

21、)感觉神经末稍是感觉神经元树突的末端装置,与附属结构构成感受器,分为:游离神经末稍和有被囊神经未稍(环层小体、触觉小体、肌梭、腱梭)。(二)运动神经末稍泛指运动神经元轴突的末端,终止于肌肉和腺体,形成效应器。1、躯体性运动神经末稍(运动终板),是指躯体性运动神经元轴突未稍与骨骼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联系点,包括终板前膜,终板间隙和终板后膜三部分。 终板前膜:末稍的神经细胞膜,递质小泡有乙酰胆碱递质。终板后膜:对应的肌细胞膜,有凹槽和小皱褶,膜上有特异性受体。终板间隙:有胆碱脂酶。2、内脏运动神经末稍,植物性神经分布在心肌、平滑肌、腺上皮的神经末稍。思考题:1、试述各种组织的结构特征、种类及其功能。

22、2、细胞的特化结构有哪些?功能如何?3、比较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结构特点。第三章 运动系统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全身骨骼的形态特征、组成及骨连结的形式。2掌握全身骨骼肌分布概况。教学重点:1.掌握全身骨骼的组成及骨连结的形式。教学难点:1掌握全身骨骼肌分布概况。2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教学方法:讲述 板图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运动系统组成:骨、关节和肌肉。三者协同工作,执行人体的运动功能。其中,骨借关节连接构成骨骼,对人体起支持、保护作用;关节为枢纽,约束环节做各种转动;骨骼肌收缩作为人体运动的动力源。运动系统功能:骨是运动的杠杆,骨连接起枢纽作用,骨骼肌则是

23、运动的动力部分,起牵拉的作用 第一节概述 人体骨骼分为中轴骨、附肢骨。中轴骨又分为颅骨2 9块(其中6块听小骨和舌骨,颅骨2 3块)、躯干骨5 1块(2 6块脊柱骨1 2对肋骨,1胸骨):附肢骨又分为上肢骨、下肢骨,上肢骨又分为肩带骨和游离部骨共6 4块;下肢骨又分为盆带骨和游离部骨共6 2块。一骨的分类和表面形态(一)骨的分类 大致归纳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籽骨(二)骨的表面形态 1骨面的突起 2骨面的凹陷 3骨端的膨大二骨的基本构造 活体的骨由骨膜、骨髓、骨质以及神经和血管构成(图3-3)(一)骨膜 新鲜骨的表面除关节面以外都覆盖着一层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骨

24、膜由骨外膜和骨内膜构成。 1骨外膜由浅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和深层(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对骨营养、新生和感觉有重要的作用)构成。2骨内膜:在骨髓腔的表面和松质的腔隙内衬有薄层结缔组织膜。骨膜的深层和骨内膜都有一些细胞,能分化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参与骨的发生、生长、改造、修复、终身保持分化能力。(二)骨质 1骨密质 结构:由若干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 分布:长骨、骨干及骺的外层,扁骨、短骨外层。 功能:有抗压,抗扭曲性能力强。 2骨松质 结构:由许多针状或片状的叫骨小梁伪骨质互相交织构成。 分布:长骨两端、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内部。 结构特点: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

25、受的压力(重)和张力方向一致,组成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使骨具有节省材料、轻便、坚固的特点。 (三)骨髓 位于:骨髓腔内和骨松质网眼内。人体的骨髓分红骨髓、黄骨髓 红骨髓:在幼儿时期,所有骨髓腔都充满了红骨髓。红骨髓有造血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长骨两端,扁骨和不规则骨的红骨髓终生存在外,骨髓腔的红骨髓都为脂肪组织所代替,成为黄骨髓, 黄骨髓:无造血机能,当大量失血和恶性贫血时黄骨髓可暂时恢复为红骨髓而执行暂时的造血机能。 三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 1化学成分 有机物:主要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占骨总重量3040。 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钠等,占骨总重量6 O70 2物理特性:有机

26、物一具有韧性;无机物一具有坚固性。例如(1)脱去无机物 (2)除去有机物 3特点:根据力学测定,每平方厘米的胫骨能承受1 2 5 6公斤压力强度。花岗石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 3 5 0公斤压力强度,每平方厘米骨能承受1 0 0 0公斤的张力。骨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率,随年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四骨的发育与生长(一)发育:骨的形成有两种形式是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 1膜内成骨:是从结缔组织的基础上经过骨化而成的,此部位称骨化点,如颅顶骨和面颅骨等 2软骨内成骨:是从软骨的基础上经过骨化而成的。在骨两端增长,如颅躯干骨和四肢骨等。(二)骨的生长 1骨的长粗:主要依靠膜内骨化过程。骨髓腔内的骨内膜破骨细胞

27、不断的破坏和吸收骨质使骨髓腔扩大,骨外膜深层的造骨细胞不断地制造骨质使骨增粗。 2骨的增长:依靠软骨内骨化过程。主要靠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1 21 8岁期间,骺软骨生长速度增快,四肢骨尤其明显。(三)骨龄 骨龄:是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人的年龄有时间年龄(又称实足年龄)和生物年龄(又称骨龄)。骨龄是通过x摄片观察儿童少年骨骼的骨化中心,主要骺与骨干愈合情况。骨龄是反映个体发育的水平和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近年来用于选材、预测身高。五骨的功能:1支持作用,2保护作用,3运动作用,4造血作用,5储备作用六体育锻炼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骨密质增厚,骨变粗,

28、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排列整齐而有规律,骨的新陈代谢加强,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在骨的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的结果。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坚固、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性能提高。 第二节 四肢骨一上肢骨 上肢骨由上肢带骨(由锁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及手骨)组成。(一)上肢带骨 。1锁骨 位于:横架于胸廓前上方,颈根部皮下。呈“S”形。 定位:锁骨体外侧三分之一,上下扁平凸向后,内侧三分之一呈梭形凸向前。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构造:内侧端一一圆形称胸骨端又叫胸骨关节面,它与胸骨柄的锁切迹相关节; 外侧端一一宽扁称肩峰端又叫肩峰关节面,它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2肩胛骨

29、位于:胸廓背面的上外侧。不规则的三角形骨板。 构造:(1)两面:背侧面和外上方伸出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窝、冈下窝,肩胛骨向外侧伸称为肩峰。腹侧面微凹陷称肩胛下窝。 (2)三个缘:上缘短而薄,靠外侧有一切迹称肩胛切迹,向外侧突出称喙突。内侧缘对着脊柱又称脊柱缘。外侧缘靠近腋窝,也称腋缘。 (3)三个角:上角对着第二肋,下角对着第七肋,外侧角有犁形浅窝称关节盂,盂上结节、盂下结节。(二)自由上肢骨骼1肱骨 上端:有一半球形的头称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还有外科颈、大结节、小结节、大结节嵴、小结节嵴、结节间沟。 骨体:上半呈圆柱形,下半呈三棱柱形。中部外侧面有一粗糙的隆起,称三角肌 粗隆。中

30、后面有一浅沟,称桡神经沟。 下端:两侧有突起,分别称为内上髁和外上髁。内上髁后下方有一浅沟,称尺神经沟。内侧部有肱骨滑车、与尺骨相关节;外侧部有肱骨小头,与桡骨相关节。滑车上方的浅窝称寇状窝、肱骨小头上方的浅窝称桡窝;后面在肱骨滑车上方的深窝称鹰嘴窝。 2桡骨 位于:前臂外侧,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呈圆柱状称桡骨小头,上面有一浅凹称关节凹。头的周缘光滑称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相关节。头下方有桡骨颈,颈的内下侧有一粗糙隆起,称桡骨粗隆。 骨体:呈三棱柱形,内侧缘锐薄,称骨间缘。 下端:粗大,下有一关节面称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内侧的凹陷称尺切迹,与尺骨环状关节面相关节;外侧向下的突起称茎突

31、。 3尺骨 位于:前臂内侧,分为一体两端。呈三棱柱形。 上端:粗大,前面有一半月形的凹陷关节面,称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相关节;滑车切迹前上方的突起称鹰嘴,前下方的突起称寇突;寇突下方有一粗隆,称尺骨粗隆。冠突外侧的凹陷称桡切迹,与桡骨环状关节面相关节。 骨体:呈三棱柱形,上粗下细,外侧缘锐薄,称骨间缘。 下端:呈圆球状称尺,外侧有一关节面,称环状关节面,与桡骨的尺切迹相关节。尺骨头后内侧和下的突起称茎突。 4手骨 (1)腕骨:由8块短骨构成。排成两列,每列为4块。 近侧列:分别为舟骨、月骨、三角骨及豌豆骨,除豌豆骨外,其余3块骨均与桡骨下端关节面相关节。 远侧列:分别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

32、骨及钩骨,均与掌骨相关节(图31 O)。(2)掌骨:共5块近侧端称底,中间称骨体,远端部呈球,称为头。(3)指骨:有1 4块,除拇指只有2节,其他各指为3节,即近节、中节和远节指骨。二下肢骨 下肢骨由下肢带骨(由左右髋骨)和自由下肢骨(由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组成。(一)下肢带骨1髋骨:属不规则骨(图31 1)。 位于:躯干下端的两侧,左右各一,构成骨盆侧壁,是下肢与躯干相连结的骨 (图形一1 1)。 特点:髋骨上部为扁板状的骨块,中部窄厚,外侧有一深窝称髋臼,下部有一大孔称为闭孔。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3块骨借软骨连结(图形一1 2)。1 6岁左右软骨骨化,结合成一块髋骨。(1)髂骨

33、:髂骨体:肥厚不规则,构成髋臼的上部。 髂骨翼:扁薄,上缘弯曲成S形,称髂嵴,前端有髂前上嵴,髂前下嵴,后端有髂后上棘、髂后下棘。 髂骨翼内面:光滑而凹陷称髂窝、弓状线。 髂骨翼后面:有耳状面,与骶骨耳状面相关节;耳状面后上方有一粗隆,称髂粗隆;臀面,为臀肌附着点。(2)坐骨:构成髋骨的后下部,分为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坐骨体形成髋臼的后下部。有坐骨棘、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坐骨结节。(3)耻骨:构成髋骨前下部,分为耻骨体、上、下支3部分。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耻骨上、下处上缘有耻骨结节,内侧面有长卵圆形粗糙面称耻骨联合面。(一) 自由下肢骨1股骨:是人体中最长、最粗的骨,占身高的14左右

34、。分一体两端(图31 3)。 上端:有一球形称股骨头,与髋臼相关节。有股骨头凹、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转子间线、转子间嵴。 股骨体:近似圆柱形,略向前凸,前面光滑;后面有一纵嵴称粗线;粗线分又形成内侧唇和外侧唇;外侧唇向上延续为粗糙,称臀肌粗隆;内侧唇向上延续为耻骨肌线。 下端:内外侧膨大并向后突出,分别称外侧髁和内侧髁;内、外侧髁之间有一窝,称髁间窝;内、外侧髁的侧面上各有一突起,分别称内上髁和外上髁;在内、外侧髁的前方有一关节面,称髌面。2髌骨:呈三角形,底朝上、尖向下,为人体最大的籽骨。前面粗糙、后面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髌面相关节(图314)。3胫骨:为三棱柱状粗大长骨。 位于:小腿内

35、侧,一体两端,是小腿的主要负重骨(图31 5) 上端:膨大,向两侧突出,称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之间称髁间隆起;两髁上面光滑的关节称关节面,与股骨内外侧髁相关节。在外髁后下方有一关节面称腓骨关节面,与腓骨头相关节。上端前面有粗糙隆起称胫骨粗隆。 骨体:呈三棱柱状,外侧缘粗糙,开成较锐的脊,称骨间缘;后面上方有比目鱼肌线。 下端:内侧向下有一突起,称内踝。内踝外侧的关节面称内踝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外侧有切迹,称腓切迹,下面称下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4腓骨:腓骨细长,分一体两端(图31 5)。 位置:小腿外侧,不与股骨相关节。 上端:称腓骨头,内上方有腓骨关节面,与胫骨相关节。 骨体:呈三棱柱状,

36、内侧缘锐利,称骨间缘。 下端:呈三角形膨大,称外踝。内侧下面有关节面,称外踝关节面,与距骨相关5足骨:由跗骨、跖骨、和趾骨构成(图31 6)。 (1)跗骨:共7块,后部有距骨、跟骨,内侧有舟骨,前部有3块楔骨,外侧有骰骨。 (2)跖骨:共5块,每块骨从近侧到远侧分为底、体、头。 (3)趾骨:共1 4块,构成足的前部。 趾为两节外其他各趾均为3节。趾骨分为底、体和头。 第三节中轴骨一椎骨(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1椎骨共同形态结构特点:每块椎骨都有一个椎体、1个椎弓、1个椎孔、7个突 起,椎体在前、椎弓在后。 2椎体的结构特点:主要由骨松质构成,有薄层密质。 3椎管:由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为椎孔。所有

37、椎孔连贯起来即成为椎管。内容纳脊髓。 4椎弓:由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椎弓根为连接椎体,上下缘各一个凹陷分别称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两个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从椎弓上发出7个突起称棘突,向两侧的两个突起称横突,向上和向下的两对突起分别称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关节。(二)各部椎骨的主要形态特征 1颈椎 颈椎共同的特征:椎体较小,横突上有横突孔,此孔是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棘突短而分又,关节突的关节面似水平位。(I)寰椎(第一颈椎):由前弓、后弓和侧块构成(3-I 9)。 前弓后面关节面,称齿突凹关节面与第二颈椎齿突相关节。 侧块上面椭圆形凹陷,称上关节凹,它与枕骨髁相关节。 侧

38、块下面圆而平的下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相关节。(2)枢椎(第二颈椎):椎体上方有一指状突起,称齿突。齿突的两侧各有一个关节面,称上关节面,与寰椎下关节面相关节。(3)隆椎(第七颈椎):棘突特别长,呈水平状,末端不分又,形成结节。2胸椎:1 2个椎体从上和下依次渐大,椎体两外侧面的后方上下各有一浅凹,分别称上肋凹和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横突尖有一凹面,称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棘突呈瓦状(3-1 9)。3腰椎:椎体厚大。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上下关节的关节呈矢状位(31 7)4骶椎:是构成骨盆后壁,由5个骶椎合成。呈三角形,底下向上称骶骨底与第五腰椎相关节。正中突起称岬。尖朝下称骶骨尖,接尾骨。骶骨

39、两侧上方有耳状面,与髂骨相关节。骶前面光滑,有4对骶前孔;后面粗糙,有4对骶后孔。孔内有神经和血管能过。5尾骨:由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上接骶骨,下端游离(320)。二胸廓骨 胸廓骨由1 2对肋和1块胸骨组成。与1 2块胸椎共同围成骨性胸廓,保护胸腔内脏器,参与呼吸运动。(一)胸骨 位于:胸廓前正中,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3部分。 结构:胸骨柄上缘正中凹陷,称颈静脉切迹;外缘上方有第1肋切迹。胸骨柄两侧各有肋切迹,与第2-7肋软骨相关节。在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前凸称胸骨角,是一重要体表标志。(二)肋骨 肋由肋骨与肋软骨构成,呈长条形。卜7对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结称真肋,8-12对不

40、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为假肋;其中第1 1-1 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第7肋最长,上下渐次缩小。五颅骨(一)脑颅骨 共8块包括不成对的额骨、枕骨、筛骨、蝶骨和成对的顶骨、颞骨。(二)面颅骨 共1 5块包括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舌骨和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和下鼻甲骨。 颅骨连结:均以缝或软骨牢固连结成一整体。 内面:形成窝。各窝内有孔、管、裂与颅底外面相通。 从颅底观 外面:凹凸不平,有供血管和神经通过的沟,管和裂孔。有枕骨大孔,枕外隆凸,枕髁与寰椎相关节。 外侧面:下方有圆孔,称外耳门,乳突,下颌窝。 从面颅观:共同围成眶和骨性鼻腔,眶的外侧下方延续为颧弓。教学内容: 第四节关

41、节一关节连结的分类 骨与骨之间借缔组织相连结称为关节或骨连结。(一)纤维连结:两骨之间以少量结缔组织直接相连,相连结的骨之间无腔隙、不具有活动性或仅有微小活动性(图4一1),叫无腔隙连结或不动关节。I韧带连结:两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相连形成韧带连结。如前臂骨、椎弓之间的连结、颅骨之间。2软骨连结:两骨之间借少量软骨组织相连形成软骨连结。如椎体间的连结、耻骨联合、髋骨连结。3骨性结合:两骨之间借骨组织相连形成骨性结合。如颅缝连结、成人骶椎连结。(二)滑膜关节:是两骨之间以间接方式相连,这种连结叫有腔隙的骨连结,简称为关节。特点:骨与骨这间借关节囊相连结,连结处有腔隙,具有较大有活动性。二关节的结构(一)关节的基本结构(又叫主要结构) 关节的基本结构是构成关节必须具备的结构:关节面与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又称关节三要素。1关节与关节软骨:相连结的两关节一般多为一凸一凹,凸的为关节头,凹的为关节窝。关节上覆盖着一层关节面软骨,多为透明软骨,表面光滑。 作用: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关节软骨具有压缩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和润滑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