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案(优秀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教案(优秀6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观潮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观潮教案(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观潮教案 篇一 第二课时 一、默读第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读出个人的感受。 (同座交流讨论、汇报。) 、你还知道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质疑问难。 二、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知道了什么? 、朗读指导。 、谈谈你的感受: 假如你正面对如此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文小结,学
2、法指导 四、延伸迁移,巩固创新 在课外观察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合作练习、集体评议,学校周围“熟悉的一处景”。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天下奇观 潮来时 越来越响 一条白线 远 (钱塘江大潮)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 近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声) (形) (序) 【资料收集】 潮:即潮汐。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收地球表面的海水,使海水出现有规律的涨落的现象。 钱塘江潮:又叫“海宁潮”。每年农历月日前后由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线上,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而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
3、窄,外深内浅,潮浪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潮头高度可达米,潮差可达米,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观潮教案 篇二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在文中,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
4、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课前学情 1、 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合作搜集钱塘江的大潮的文章或者图片,互相交流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 读读P5页的“资料袋”,了解钱塘江的秋潮。 3、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预习课文,补充暑假的预习本(含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 4、教师:PPT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
5、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时 安排2个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师生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5分钟)读第一组课文的导语,问学生:这个单元是一组关于什么内容的文章?自然奇观。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1课:观潮。ppT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你们可爱的家乡广州有好几千里。如果说广州的白云山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板书:天下奇观)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
6、“观”字意思一样吗?(查字典) 理解“观”-“奇观”“天下奇观”词语的意思。1、理解“观”“奇观”“天下奇观”词语的意思。(词语教学) 2、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5分)1、 交流预习情况:多音字“号”,“薄”,“称”;难写的生字:笼罩,蒙,昂 2、 学生预习时的疑难问题 3、 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自读课文) 板书: 天下奇观 (景象) 号,称,薄 总写潮的壮观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笼,罩,蒙,昂 (1) (2) (3-4) (5)重视预习;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重写第3、4段;初步介
7、绍写作方法(不仅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的) 三、读通课文,理解关键词语 (20分)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A、(据说;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江边(文中的第一幅图);笼罩,薄雾,屹立,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 B、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写声音) C、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写形状和声音) D、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号,恢复 2、边听边读(悠悠课堂,情景动画)课文读流利,读顺畅 理解并且积累重点词语 板书设计1. 观 潮 天下奇观 (景象) (看) 号,称,薄 总写潮的壮观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笼,罩,蒙,昂 (1) (2) (3-4) (5
8、) 作业布置1、 参考第17页,家听课文中的四字词语。(2号课文本) 2、 熟读第1课,背诵第3、4段。 3、 字贴第1课。 第 2 课时 教学环节师生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听读词语课堂练习本,两组词语,当堂检查,一个学生在小黑板上写,两组词语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一次性听多个词语,听一遍。) 1、 表声音: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山崩地裂,风号浪吼 2、 表形状: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漫天卷地复习巩固,积累词语。 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分类词语盘点 二、研读3、4段,突破重点1、细读课文,想象画面。 (1)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
9、?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 (2)同桌或合作小组内交流,说说大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出示相关课件加深感受。(两个视频) 2、领悟表达方式。 (1)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比较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3、熟读背诵。 再读从大潮来时到潮头西去这一部分,边读边记忆大潮的变化过程,练习背诵。1、想像说话,创意表达 2、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3、指导朗读 (第
10、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三、创设情境,运用语句;小训练1、黄第七题,当堂讲评。 2、老师说词义,学生说成语(口头练习);填空。ppt读写结合,运用词语 板书设计1.观潮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潮来时 天下奇观 ! 山崩地裂 一堵水墙 作业布置1、 认真完成黄第1课。 2、 摘抄默写第3、4段和自己喜欢的其他句子,写写体会。(读书笔记本) 3、 结合第9页资料袋的内容和图片预习熟读第二课。查找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观潮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学会对景物的描写手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生字词,背
11、诵第三、四自然段。 3、认识文章主旨,体会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增强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学习对景物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的“小我”的感情(对壮观的钱塘江潮的赞美),以及放大的“大我”情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2分钟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大家在暑期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和父母去哪里旅游,参观名胜古迹?相信大家在旅行途中都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巧的是呀,我们要讲的也是大自然,第一课描写的正是大自然的一大杰作,接下来,就
12、让我们一起跟随赵宗成和朱明元二人一起去领略大自然的力量。 讲授新课: 老师: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词(在同学们默读的过程中,老师在黑板左上边板书几个核心问题,在左下方板书生字词) 核心问题: 1、观潮的人多不多?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等潮的人心情如何? 2、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是什么样的场景? 3、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来体现钱塘江潮的浩浩汤汤? 生字词:笼罩,屹立,人声鼎沸,贯穿,崩塌,恢复,浪潮,名称,食盐,大雨蒙蒙,薄雾,昂首挺胸,新旧更替,浩浩汤汤,风号浪吼 老师:同学们,大家已经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那么这篇文章描述的对象是什么呢? 学生(一齐回答):钱塘江潮(此时,在黑板
13、中央偏上板书课题观潮并在其下方写“钱塘江潮”)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查字典,找出生词的读音。 老师:现在我们有请一位同学来为生词注音,并且带着大家一起朗读。 老师:同学们,钱塘江潮是一大奇观,那天,来观潮的人多吗?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1:来观潮的人很多。在文中第二自然段“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老师:这句话怎么就能够看出来观潮的人很多呢? 学生1:“人山人海”就是形容人聚集的很多,像山一样,像海一样多。从“昂首”“望”“等着”“盼着”这几个词可以看出大家焦急的等待着,对钱塘江潮非常期待。 老师:回答的非常好,谢谢,请坐
14、下。这篇文章由三部分组成(此时,教师在中间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那么,这三个时间段格式怎样的场景?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写上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特点) 老师:同学们,文中有哪些对钱塘江潮的描述,是怎样表现钱塘江潮的浩浩汤汤的? 学生5:、 老师: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学生5:、 总结归纳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完了整篇文章,结合单元导读说说为何要写钱塘江潮? 学生:、 老师:是的,是为了写钱塘江潮给人的震撼,更是在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拓展延伸 老师:其实呢,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大自然美丽的杰作(此时,教师ppt出示各
15、种世界奇观,最后一张上的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并简单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引导同学们去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欲望) 课后作业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课后同学们有三个任务 1、抄写本课生词,每个五遍,并造句。 2、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预习第二篇文章。 板书设计: 问题 观潮 课后作业 1、 潮来前: 1、 2、 潮来时: 2、 3、 潮来后: 3、 观潮教案 篇四 【设计理念】 “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中华文明”。通过美读、美解、美赏、美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经典美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文言文学习能力。 文言文的教学是离不开诵读的,古语有云:“书读
16、百遍,其义自见。”以“诵读”作为本文教学的突破口,以读代讲,以讲促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欣赏雄壮奇异的自然美,去领略趣味无穷的民俗风情美。 此文描写的是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要明确教学目标,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去定位教学内容,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色和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根据新课程主体性教学理念,构建文言文自主性教学课型,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章中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自然美与风俗民情美相融合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文词语,在诵读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17、。 感受浙江之潮的壮观气势,享受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自学法、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被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潮,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有一天,它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有着怎样一番景象呢? 二、美读。 1、范读,注意读音、节奏、情感。 2、要求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3、齐读课文,读出气势。 三、美解。 1、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2、相信你一定能翻译。 3、合作交流,翻译全文。 四、美赏。 1、目睹了钱塘江海潮的风采,你想到用哪些四字词语来
18、形容钱塘江海潮?(如: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呑天沃日、势极雄豪)从哪些角度写的?(色、形、声、势)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让句子形象生动呢?(比喻、夸张、引用)还有什么可让我们琢磨的?(正面描写)海潮如此雄伟壮观,慕名而至的人多吗,多到什么程度?(观潮之盛,侧面烘托。) 2、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还从哪些方面写 “观潮”?(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了潮来之状、演习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为我们组成了一幅幅连轴画卷,四幅图画各具情态。描写演习场景,注意动静相衬的写法。还有表现弄潮儿高超技艺的一连串动词等。) 五、美悟。 写潮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2、惊涛拍岸,卷
19、起千堆雪。苏轼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4、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 5、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天堑无涯。柳永 结合海潮的图片,结合写潮的诗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试描写一段关于海潮的文字。 六、结束语。 在中国文学宝库中,还有许许多多描绘祖国宏伟壮观的山水风景佳篇,让我们开启阅读的航船,向那一座座宝库进发。 附:板书设计: 观潮 周密 风景画 潮来之状 风俗画 演习之威 正面描写 弄潮之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观潮之盛 侧面烘托 教学反思: 观潮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寓情于景,通过对钱塘江大潮雄奇壮
20、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整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二、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雄奇壮美的景象,深化感情。 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景象,更深更透地理解的表达感情,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首先我指导学生们自由朗读,再
21、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然后我来读,学生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画面,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抓住文章重点,整体感知教学,体会感情。 教学时我抓住文章重点,围绕“观”这个中心词,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首先用小黑板出示自学思考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钱塘江潮雄伟壮观景象的?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潮水雄伟、壮观的词句。小组讨论交流后师明确。由于导入新课时,已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通过读、思、议,明白了“仅如银线”是抓住潮来时的形状特点。在观看插图
22、之后,再回到文中细细品评,学生陶醉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四、赏析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 教学中设计品文析句的环节,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的思路,学习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第一段时,我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海潮的雄伟壮观,然后分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加深理解了课文内容,进一步学习了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表达方法。 总之,从整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充分读,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23、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总的来讲,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练的环节因时间把握不够,如一词多义等的训练就稍显不足了。另外,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还有待于提高。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通过这次教学,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弥补我的不足,尽全力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执教观潮有感 (荆门市沙洋县毛李中学 宋娟) 海潮如约到来,而
24、且 总是被我们提起 就像现在。在此刻 在五里初中的五楼电教室 请做好准备,观潮吧 我们如此喜欢倾听潮水的歌唱 涌动,涌动。海潮的呼吸渐渐粗重 扑腾,喘息,扑腾 似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向着更远处,更高处 灵魂深处 梦想,色彩,声音,全都牵起手来 海潮,暂时停留也好 一直前进也罢 不管昼夜轮回 我们的注视不会转移 我们触摸潮水 我们心潮澎湃 我们把呼叫挂在了耳边 我们会骑一匹白马,我们 和海潮一样,拥有一颗年轻快乐的心 海潮的高度 就是我们渴望的海拔 观潮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中心思想本
25、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段落结构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可以作为第一段。“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 第二自然段讲潮来之前的景象,可以作为第二段。先讲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再讲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是“江面上很平静”,这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点是“越往东越宽”,这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
26、)。接着讲岸上的景象。“早已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第三、四自然段讲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是课文内容的重点,可以作为第三段。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讲声音,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而后“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讲景象,大潮在远处时,“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潮从远处涌来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大潮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
27、城墙”。浪潮越来越近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观潮,先听到“声音”,后看到“潮水”,是因为音速快于水速。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潮头过后的景象,可以作为第四段。这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潮头过后的余波,通过对余波的描述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第二句讲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第三句讲江水上涨,有两丈来高,这是从水量之大讲江湖的壮观。 写作方法本文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
28、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 教学重点认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二、教学建议 1学习时,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围绕“观”字写了观潮的地点、时间,观潮人的心情,围绕“潮”字写了潮水的汹涌、气势磅礴。要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特别要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置身其中,感受
29、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中可借助电教手段,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层次清楚,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是怎样观察钱塘江大潮的学习,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思考?练习”1、2、3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第1题侧重于潮来之前,第2题侧重于潮来之时,第3题侧重于结合句子理解“潮来之时”的情景。“江潮还没有来,看到了什么?”还引导学生从江面的景色、观潮的人群两方面来理解,从大潮到来前江面异常的平静和人群的企盼,预示壮观的大潮即将到来。“课文描写了潮水到来时的哪些特点?”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潮水从远处涌来时的声音
30、和样子的语句,来体会江潮声音大、气势壮的特点。“思考?练习”3是理解词句的训练。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从远处看江潮涌来的情景,“一条白线”,江水向前奔涌呈白色,又因为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所以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白线。“怎么会形成一道白色城墙”一题,要让学生理解,由于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形的地形,使从宽阔江面涌来的潮波受到约束而潮头涌起,如同白色城墙,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是把不断长高、汹涌而来的白色浪涛比作千万匹奔腾的白色战马,形象地描绘出潮头耸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大潮的非凡气势。 本课生字中的“若”、“罩”、“逐”、“
31、颤”、“涨”、“镇”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昂”的左下方不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四”,不要错写成“曰”。 【背景材料汇要】 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下游入杭州湾,全长410公里。 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钱塘江大潮经过的录相片或软件。 观潮教案 篇六 第一课:观 潮 一、指导思想: 观潮是一篇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 章。本课的设计旨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
32、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有 感情地朗读、观看录像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 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 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四、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录像机、鹏博士教学软件、液晶投影仪、大屏 幕、录像带、多媒体电子教室。 五、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33、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观潮。(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 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 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 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 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 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 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 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
34、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 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 采。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 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四)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刚才我们在录像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 (学生通过看书找出是3、4自然段) 1、学生自读3、4自然段。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 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 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 (1)教师通过视听教学帮
35、助学生解疑。 课件出示: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 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a.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b.怎么会出现“一条白线”?看到白线人们怎样沸腾的,学学看,就这种场 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来形容? c.齐读这句话,读出那种沸腾的场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a.怎么会形成“白色城墙”呢? 因为大潮由远而近,远看像白线的白浪 越变越大,越涨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墙。) 3、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 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 加深理
36、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课件出示: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a.潮来时是什么样的声音?谁能学学看? b.就这种声音用什么词来形容的?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a.师:看到白线拉长变粗,潮水很快地占满江面,迅速向我们奔涌而来, 那气势越来越雄伟,你的心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激动,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 b.指读。 c.男女同学比赛读。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 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如果这句话换成“浪潮越来越近,气势越来 越雄伟,声音越来越大。”你觉得怎么样?
37、 b.如果换成原来的内容,又觉得怎样?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气势来? c.指读、师读、齐读 4、教师小结: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 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板书:有声有色、 雄伟壮观) 5、学生将3、4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得边读边想象,再次体会潮来时的 雄伟气势。 6、学生通过访问教师计算机,调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教师在网上查看 学生练习情况) 7、调一学生的练习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体订正。 (1)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教师指屏幕启发学生说出由远而近) (板书:远 近) (2)师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 潮水变化
38、,使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听到声音越来越大,看到潮水越来越 近,浪头越来越高,使我们感受到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非凡气势。我们 为在祖国大地上有如此壮观的景象而自豪、而骄傲。 (3)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 容填空一段话)。 (4)师生接读(教师说括号中的词,学生接读余下的内容) (5)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潮来时”一段,通过学习了解到钱塘 江大潮来势凶猛,气势非凡,那么“潮来前”、“潮过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8、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学生质疑。 (六)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自己解疑。 (七)学生通过网上来访问教师计算机。调作鹏博士软件中观潮一课的练习, 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自我检测(教师网上查看,个别辅导)。 (八)课堂总结。 (九)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 (十)布置作业。 第 45 页 共 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