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7231844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篇1 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得高资料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

2、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充分利用皮肤、黏膜等相关知识,分别说明三条防线的构成、作用、配以形象化插图,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教学时应从感性知识入手,根据认知规律组织数学。 1、 学生准备预防接种卡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及视频资料 板书设计 第三节免疫 一、人体的免疫功能 1、三道防线 2、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二、计划免疫 教学后记 1、对三道防线应做具体细致的介绍,多举事例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时间关系,练习做的不够多,应当注意。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

3、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问:1、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病原体,为何我们仍能健康的生活? 2、 疫苗是什么?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 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免疫 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 什么叫免疫?资料分析 三道免疫防线述:一起来看一段资料(琏球菌) 资料1: 问: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细菌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有什么样的功能?回答 问:皮肤所起的保护作用仅仅体现在杀灭病菌上吗? (阻挡病原体入侵) 述:除了皮肤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外,人体还有许多腔道(鼻腔、口腔、尿道等)与外界相通。 问:这些腔道经常能接触到环境中的病原体,它们有相应的保护人体健康的机制吗?回答 (腔

4、道内表面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呼吸道表面汗_-阻挡病原体) 述:皮肤、黏膜以及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资料2:或者人体免疫力下降(流感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 问:如果皮肤不慎被划伤,病菌侵入了人体,人体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防范措施呢?思考 唾液中溶菌酶-杀菌(小狗舔伤口)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述: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思考:1、皮肤受伤为何会红肿?2、伤口红肿为何会自然痊愈了?回答 非特异性免疫问:以上这两道免疫防线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在形成的?答:生来就有 问:这两道防线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吗?答:不是 述:那么这两道防线应当对多种病原体

5、都有防御作用,因此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资料3 特异性免疫述: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过的往往患病。 问:为何接种过疫苗的人能抵抗病毒?(体内产生了抗体)回答 述:这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抗体,什么叫抗体呢?阅读课本 (抗体由淋巴细胞产生,淋巴cell是主要的免疫cell,免疫cell由免疫器官产生,免疫器官包括脾、扁桃体、淋巴结等) 述:提到抗体我们又可以想到另一个相关的词-抗原 问:什么叫抗原呢?(抗原,抗体示意图) 述:由此可见,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前两道防线都抵御不了时,人体学有这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述:这样一种免疫方式和前两种

6、方式不同,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异物起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小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概念,两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概念,第三道防线) 问:为什么接种疫菌可以预防传染病?思考交流 计划免疫述:正是由于疫苗有如此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有计划地进行疫苗接种,这就是计划免疫。 (北京市儿童免疫程序表) 述: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从出生起,就要有计划地注射一些疫苗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问:我国卫生部规定,一岁以内的儿童要接种哪些疫苗?(P80)回答 述:我国将每个的4月25日定为全田儿童预防接种日 拓展1、免疫的功能2、练习完成练习 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篇2 第二节

7、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掌握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的特点以及各科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方案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有: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二、先天性行为的概念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如鸟育雏、蜜蜂采蜜、失去蛋的企鹅会把鹅卵石当作企鹅蛋来孵化等。 三、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

8、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如山雀偷吃牛奶等。 四、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 不是生来就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 适应性 造就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复杂的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主要的持为方式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在它们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大。 课本例子 母袋鼠与幼袋鼠、小鸟喂鱼、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黑猩猩摘取香蕉、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六、作业 1、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

9、、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2、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马戏团的狮子表演节目 B、老鼠打洞 C、小狗作算术 D、蚯蚓走迷宫 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野鸭的迁徙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山雀偷喝牛奶 七、教学反思 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篇3 种子的萌发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

10、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

11、,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

12、,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 玉米种

13、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护伸出土面,子叶留在种子里。 (3)胚芽鞘里的胚芽长出新叶。 4、提出问题:以上介绍的种子萌发的过程只描述了种子外部形态的改变,那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内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实验:请几位学生分别尝尝萌发的小麦种子和干燥的小麦种子,有什么不同感觉。 请参与实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 萌发的种子有甜味,干燥的种子没有甜味。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 干种子里的淀粉没有发生转化,不含糖分;萌发的种子里的淀粉已转化为糖,所以有甜味。由于淀粉不溶于水,所以必须转

14、变成能溶于水的糖后,胚才能吸收利用。菜豆种子中子叶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运送给胚芽、胚根和胚轴;玉米种子中胚乳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由子叶吸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三)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1、提出问题:我们家中贮存的种子,并不都能萌发。这是什么原因呢? 2、组织学生分析原因(提示:(1)种子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生命的。(2)种子形成多数是在秋季。) 3、总结: 种子是具有一定寿命的,所以存放时间过长的种子有可能已经死亡。而刚成熟的种子也不能萌发,是因为它们正处在休眠时期,这是种子在形成后,对寒冷的冬季适应的结果。 4、出示实物投影,介绍种子发芽率测定的方法。 三、巩固:(如时间不够,可做为课下

15、练习) 1、我们吃的绿豆芽,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成? 2、子叶出土与不出土的种子,在播种时深度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第三节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1、自身的条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2、外界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3、影响种子萌发的其他因素: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胚根发育成根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或胚乳提供各部分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探究活动 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材料用具: 取饱满健壮的红皮小麦种子和白皮小麦种子若干粒,刀片一个,镊子一个,培养皿4个,卫生纸若干张,清水,标签,胶水等。 实验步骤: (1)浸种使小麦种子萌动

16、。 (2)将萌动的红皮小麦200粒和白皮小麦200粒分别放在标有1号和2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3)将萌动的红皮小麦20粒和白皮小麦20粒,分别切下它们的胚,分别放置胚和胚乳部分。 (4)将切下的10粒红皮麦种和10粒白皮麦种的胚,分两部分放在标有3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5)将切下的10粒红皮麦种和10粒白皮麦种的胚乳部分,分两块放在标有4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3号培养皿中的两种小麦胚能不能长成幼苗?。 4号培养皿中的两种小麦胚乳能不能长成幼苗?。 设置1号和2号培养皿的意义是什么?。 试根据探究性实验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胚和胚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

17、,各起什么作用?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将红皮小麦的胚嫁接在白皮小麦的胚乳上,或把白皮小麦的胚嫁接在红皮小麦的胚乳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观察结果,对结果进行讨论。 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篇4 植株的生长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教学设计 根靠根尖向前生长 方案

18、一:课外小组的同学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二: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三: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向全班展示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向前生长,而未切去根尖的幼根却伸得很长。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 方案一: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19、方案二: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各组探究的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各组之间进行评议。评议内容包括:设计是否合理、装置是否简便易行、步骤是否严谨、记录是否详实、结果分析是否科学等。 根的生长: (1)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2)伸长区:增大细胞体积。 方案一:透过培养皿的玻璃,观察餐巾纸下面白色的根及毛茸茸的根毛,根尖顶端-发亮的是根冠,再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 方案二: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4部分。 方案三: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观察,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观察根尖永久纵切片。 方案四:观察根尖的结构挂图,

20、区分根尖的4部分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大小。 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实验观察后找出很伸长最快的部位。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方案一: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过程的CAI课件,并进行描述。 方案二:演示抽拉活动教具,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并仔细观察,最后概括描述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 方案三:观察教师板画的芽发育成枝条的相对应结构示意图,并进行描述。 方案四:先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的CAI课件,然后在黑板上将叶芽的各分与发育成枝条的相应部分的图用粉笔连接起来。 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和探究。 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芽的结构及相应的枝条图。提供叶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各一幅,组织学生连出相对应部分。 植株的

21、生长需要无机盐: 1.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2.缺少无机盐时的症状: 3.合理施肥的意义 方案一:观察甲、乙、丙、丁4瓶中分别培养的菜豆正常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 方案二:观察生长正常的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的录像,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 方案三:看书自学,观察教师出示的几株幼苗,进行诊断,鉴别幼苗的病因。 方案四:观察课本插图,进行描述,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分析生活中的各种做法,树立环保的的意识 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精选)篇5 冬季也别和阳光太“近” 走近冬季,夏天所受到的酷晒煎熬是不是可以忘却了?冬日里轻柔温暖的阳光,可以让我们放松对

22、它的戒备,且把“防晒”丢一边吧。可别高兴得太早了!一年四季无所不在的紫外线可并没放过你,反而更成为冬季肌肤健康的威胁。 正值冬日“孵太阳”季节,但专家却提醒市民,长时间“孵太阳”、户外活动,也要涂抹防晒霜,避免皮肤过度的紫外线照射。皮肤晒伤在冬日有一个上升趋势,这大多是不注意日晒所致,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与大气污染造成臭氧层破坏和紫外线照射增加有关。冬日里,人们都有“孵太阳”的习惯,尤其是老年人,一晒就是一个上午。但多数人由于缺乏必要的皮肤保护措施,误认为涂抹防晒霜是夏日里的事情,冬日根本就不需要,阳光中的紫外线就会不知不觉地照射在身上,引起皮肤病的发生。有的人皮肤较为敏感,当发现头部、颈部

23、等暴露部位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色斑时,尤其应该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干燥加寒冷,会使肌肤循环代谢机能变得迟缓,皮肤自我更新和修复功能减弱。如果再外带紫外线的偷袭,皮肤很容易变黑、长斑,发生老化, 会让你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至少老上5岁!因此,冬天防晒是更为重要的护肤功课。 而且,一年四季紫外线防护做得彻底,保养肌肤功能的黑色素也将随着人体肌肤的新陈代谢作用自然褪去,不需人工外力刺激,即可恢复肌肤原有的美白本色。 冬季防晒,与夏天有着许多的不同。 尤其在选择防晒霜时,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不要用含防晒功能的日霜代替防晒霜。专家指出,最近的一项有关含防晒功能日霜的检测显示,标有防晒功能的普通日霜,与专业

24、防晒霜相比,防晒效果并不好,有的甚至连所标SPF(防晒指数)值的一半都达不到。此类日霜更多的功效是防止冬季皮肤皲裂,给皮肤提供营养,产品设计中运用的防晒技术并不那么“可靠”。 其次,不要在冬季外出时,使用夏季用剩的专业防晒霜。有数据表明,从8摄氏度开始,皮肤表面用来锁住水分的油脂层开始流失,当气温达到0摄氏度时,皮脂腺彻底停止工作。而夏季的防晒霜一般是水分多,油分少的,对油脂分泌已经减少的皮肤很难起到保护作用。所以,只有油性较强的冬季专用防晒产品才是选择。 另外,夏季购买防晒霜,人们会注重其防水功能,但是到了冬季,却会忽视防晒霜的防冻功能。据有关数据表明,当气温降到5摄氏度时,就可能使皮肤出现

25、冻伤。因此,购买冬季防晒霜时,一定要买有防冻功效的。 冬季防晒重点提示 掌握隔离时间:由于防晒隔离成分必须渗透至角质表层后,才能发挥长时间的吸收隔离效果,因此必须在出门前30分钟就先擦拭完毕,出门前再补充一次,使用的剂量上,每次至少须有1ml-2ml的量,方可达到的隔离成效。 使肌肤变得更坚强:加强彻底清洁、按摩、面膜敷面等功能来加速肌肤机能运作,增强皮肤抵抗力,使冬季的皮肤不再脆弱。 让皮肤吃到充足的营养:在饮食中多补充肌肤水分,多吃一些有利于皮肤、含维他命丰富的食物,以维持肌肤机能正常化。 兼顾其他日常保养:不要以为做好了防晒工作,皮肤在冬天里的呵护就万事大吉了。你还需要同时做好其他日常护

26、理,如强化肌肤新陈代谢功能,去除老化的细胞角质,使用具有美白修护或含有维他命C的产品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才能使肌肤尽快恢复白皙。 多重防晒胜过单一防晒:除了使用冬季防晒品以外,同时使用那些具有防晒效果的粉底,可加强肌肤对抗紫外线并保护肌肤。 关于紫外线的六个误区 1、多云的天气就不会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危害吗?据介绍,高达80%的太阳紫外线辐射能够渗透薄云,大气中的薄雾甚至能增加紫外线辐射的强度。 2、在水里就不会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危害吗?水只能提供一点极低的保护层。水面的反射还能增加紫外线辐射。 3、冬天的紫外线不严重吗?冬季的那几个月,紫外线辐射通常比较弱。但是冬季雪天雪的反射会增加双倍的辐射,

27、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在早春也要注意,温度比较低但是太阳紫外线辐射却是意想不到的强烈。 4、有了防晒霜保护就不怕了?擦防晒霜只能在必不可免要暴晒的时候起一点保护作用,但是并不能延长暴晒的时间。 5、经常做日光浴就不怕紫外线伤害了吗?错了,要知道紫外线辐射也是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 6、身上不感觉到阳光的热度就不怕紫外线辐射了吗?紫外线辐射引起的晒伤是不能被立刻感觉到的,所以不要以为不感觉到热度就没事了。 早期皮肤晒伤是很容易治疗的,可以通过冷冻、激光等手段治愈,因为表皮没有血管,不易病变。但如果延误了病期,造成皮肤溃烂,就可能危及健康了。皮肤晒伤是可以预防的,避免强烈的紫外线照射非常重要。 第 31 页 共 3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