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 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5篇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教学难点: 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解释理解
2、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古诗。 诵读欣赏(一)蝉 蝉 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要正确读音、断句。 3.识别诗体。 二、诵读 1.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对照解释初步理解诗意。 3.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提出问题。 (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
3、后提出问题。 (1)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你知道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蝉非常喜欢音乐和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2、了解科普散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
4、体会把蝉人格化向我们介绍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蝉非常喜欢音乐和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教学难点: 了解科普散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体会把蝉人格化向我们介绍的好处。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蝉。 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蝉这种动物的? (课文是从蝉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和蝉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二、自主学习第二部分,了解蝉的发声器官和叫的时间长的知识,感受它对音乐的喜爱。 1、通过哪些内容向我们说明蝉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提示学生“
5、不动笔墨不读书”,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2、讨论交流。 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从哪儿感受到蝉非常喜欢音乐? 预设第三自然段。 1、出示: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可是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蝉牺牲了很多为了他所热爱的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的部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2、师引导:从这些话你读出了什么? 3、师引导:把大家的理解可以归纳成这样一段话, 出示: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装有响板。发声器官占了身体的大部分。 师引导:请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原文,看看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4、师引导:
6、你发现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装有响板。发声器官占了身体的大部分。 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可是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蝉牺牲了很多为了他所热爱的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段是客观地介绍,第二段用了拟人的方法。 5、(比较点)在这篇课文中,你更喜欢哪种描写?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 预设 (1)让读者更爱看,吸引读者。 (2)感觉蝉像人一样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情感,为了音乐,把自己的内部器官都缩小了,更能说明它太爱音乐了。
7、 师引导:也就是说这样写突出了蝉喜爱音乐的特点。 (3)感受到对蝉充满喜爱。 6、总结:拟人手法的运用有哪些好处呢?进行归纳整理。 7、让我们体会着对蝉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评读练习指名读 师引导:你还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蝉非常喜爱音乐呢? 第四至七自然段。 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 1、学生抓两个月之久和不离耳畔体会蝉在夏天无时无刻不在唱歌,叫的时间很长。 2、你很会抓重点词语体会,那么长的时间,蝉的歌声却不离我的耳畔,它可真喜欢音乐啊! 3、请大家带着体会,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4、其他同学,你从哪儿感受到蝉喜欢音乐呢? 出示。 我
8、通常都看见它们扒在柔枝上,无论在饮水和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蝉在行动和饮水的时候都在唱歌,一般的动物在喝水时是不会发出叫声的,可是蝉无时无刻不在唱歌,足以看出它多么爱音乐。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个句子。 5、你还从哪儿感受到蝉对音乐的喜爱? 出示:所以我想,蝉这样兴高采烈地不停地歌唱,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_他人去听而已。 预设:它喜欢音乐,也想让别人欣赏它唱歌,从强硬和_可以感受到它爱音乐,别人不听也不成。 6、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蝉是一篇科普散文,科普散文就是:通过各种拟人(板书:拟人)化手段赋予无生命意义的物或无人性价值的动物植物以人性、人情(板书:人性、人情),从而将原本深奥的科
9、学(板书:科学)生动(板书:生动)的表现出来。你愿意试试吗? 虽然这对大家来说是个挑战,但老师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开动你们的脑筋,一定会写得精彩。 四、以读代讲,自主学习蝉是没有听觉的。 1、师引导:蝉非常喜欢音乐,可是它却没有听觉。这个特点,又是怎样来说明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 2、全班交流。 师引导:是怎样知道蝉是没有听觉的呢? 预设:第十自然段: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扔石子,而蝉却仍然镇静地继续发声,好像没事人儿一样。 1、一般的昆虫,你只要靠近它或发出声响,它就很快飞走了,可是你在蝉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扔石子它一点反应也没有,和原来一样。 2、师引导:谁来读一读,让
10、大家听出蝉什么也听不到。 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师引导:还用方法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呢? 学生回答:做试验。 1、谁来读一读那次试验,其他同学注意听: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我听出土铳的声音特别大,像霹雷一样,但是蝉却没有任何的变化。并且还做了两次,足以说明蝉是没有听觉的。 2、师引导:土铳的声音那么大,而蝉却没有丝毫改变,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3、既然拍手吹哨子这么大的声音蝉都没什么反应,还有必要用土铳做两次实验吗?为什么?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五、法布尔简介。 1、通过学习,你对有什么了解了? 2、教师可补充介绍:法布尔从小就喜欢观察昆虫,由于家境贫困,
11、读中学的法布尔辍学了,但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他获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为了研究昆虫,他放弃了做大学老师,即使食不果腹,法布尔依然乐此不疲地研究着昆虫。在他57岁时,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实验室一个土地贫瘠,乱石成堆的地方,法布尔给他取名为荒石园。经过法布尔的精心种植,荒石园变成了有鲜花、野草和各种各样昆虫的美丽家园。他在实验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把劳动成果一卷又一卷地写进了昆虫记。法布尔曾说:我希望等我死了以后能够埋葬在荒石园,也希望我的灵魂能够继续研究我的昆虫朋友们。 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体会“安详”、“微笑着”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
12、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语调。 3.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目标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初步感知: 1、导入新课 在你的家人中,你觉得谁对你,他是怎样对你的,举个例子说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文中的妈妈是怎样的爱她的孩子的。 板书课题: 看不见的爱 学生齐读 2、师: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看不见的爱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3、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这对母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说这位母亲对盲孩子的爱是(不同寻常)的。 二、重点研读,深入感悟: 1、,找出表现这份不同寻常的爱的
13、语句,把它划下来,再读一读。 (1)交流。 (2)师:在我和这位母亲的交谈中,母亲只有几句淡淡的话语和一些十分平静的神情,你是怎么体会到“不同寻常”的? 出示:对话部分4-13节 指名读句理解,谈感受。(每谈一句,读好一句。) 随机板书:和别的孩子一样 关键是做了没有 健康、快乐地成长 2、指导朗读对话部分。 3、除了对话部分,我们还找到了两处重点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句子。 (1)出示:那位妇女-微笑着。 他母亲-慢了下来。 齐读这两句话。 (2)师:这里有两个词语重复出现了两次,是哪个词?(“安详、微笑着”)你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其中蕴含着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因为孩子看不见,只
14、有从母亲轻柔的动作和态度中感受到爱与鼓励。随机板书:母亲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在她的鼓励下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3)再读这两句话再次感受这位母亲不同寻常的爱。 4、男孩感受到这份母爱了吗?你是通过那些句子知道的?画出来读一读。(描写盲孩子练习打弹弓的语句) 读了以后你觉得男孩练习时的表现怎样?(不向困难屈服) 5、师:在母爱的陪伴与鼓励下,男孩不断向困难挑战,不向困难屈服。正因为这样,当我走出不远 (1)出示: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学生齐读。 就在这一刹那,男孩、母亲、分别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根据提示,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交流、评议) 三、小结
15、四、作业:给最关爱你人写一封信。 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4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中的句子,抓住细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深意,能感受课文中母亲对小男孩的关怀与信任,宽容与理解,感受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细节,品词析句,感悟母爱。 教学难点: 在读中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不见的爱这一课,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文中不小男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失败了无数次仍坚持不放弃,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呢?(母
16、爱) 二、读文感悟 那么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动笔画出体现母爱的句子。 1、生读文画句子。 2、画完的同学仔细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是通过句子中哪些词感受到了这位母亲对盲童的爱的。 3、生自由汇报,师相机引导感悟,指导朗读。 重点感悟 A 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1)表演体验。 你能学着母亲做一做吗?捡起石子,递出去。做着,做着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 2)你再默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3)讨论:母亲为什么要孩子打弹弓,并且要一直捡着,递着。 4
17、)文中两次用到“安详”“微笑”这种重复用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5)感情朗读。 6)同学们,此时母亲递出去的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吗?她还递出什么? B 他母亲对我笑了笑,说:“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C “的孩子都这么玩。”你是怎么理解母亲的这句话,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 D “我告诉他,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你做了没有。”谈谈你的感受。 6)师生合作读对话。 7)这样的母爱创造了什么? 那一声清脆的瓶子破裂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从瓶子的碎裂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激情结语。 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大爱无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爱无形,似阳光空气,
18、无处不在。让我们带着对文中母亲的敬仰,带着对人间这份最真挚的爱的领悟再来读读课题。 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5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若干,积累“安详”、“忽高忽低”、“犹豫”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和语调。 3、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能在阅读中,体会“安详地”、“轻轻地”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有感情地
19、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和语调。 2、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 )的爱。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道题,你能说出几种答案? 2、学生自由交流。 3、师:对呀,爱是温暖的,是无私的,是崇高的,是令人难忘的,可是,你们见过这样一种爱吗? 补充板书:看不见的爱 4、指名读课题,齐读。 5、已经预习过课文,谁来回答谁看不见?(盲童) 二、读课文,说说文中介绍了盲童,还介绍了谁? 1、文中还介绍了母亲。 2、母亲让孩子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3、出示:让
20、孩子用弹弓打玻璃瓶。 为了让自己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玩耍。 最后。 4、谁能用这几个部分把句子连起来,就是本文的内容。 (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己的盲孩子能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地玩耍打弹弓,最后,孩子终于打中了目标。) 三、细读课文,了解母亲 1、师:读了一遍课文,你是否知道课题为什么叫“看不见的爱”? 2、孩子看不见母亲的爱,但是我们从字里行间按能感觉到。 3、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的语句。 4、交流。 出示。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5、还有哪一句句子也讲母亲在递识字?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
21、下来。 1)指导朗读:这里的“安详”和“轻轻”蕴涵着母亲对孩子的爱,因为孩子是“看不见”的,只有从母亲的“轻轻”的动作中感受到母亲的鼓励。 2)用“安详”造句。 3)面对一个盲童,作为母亲能够如此安详说明了什么? 4)母亲为什么慢了?文中哪里看出孩子累了(表示时间的词语) 5)母亲不停地递出石子,同时还递出了什么? 希望、鼓励、安慰 6、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为什么顿了一下,轻轻说? 7、“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1)平静说明什么? 2)“关键是做了没有”什么意思? 不在乎孩子有没有打中,而是
22、在乎孩子体会到努力就能成功,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 3)做:仅仅是打玻璃瓶吗?对这个盲童来说,还可能是什么事? 现在看到了这位母亲,你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爱? 口头回答( )的爱 四、再读课文,了解孩子 1、师过渡:你是否还注意到了那个盲孩子?请你默读课文,圈画描写他的语句。 2、学生交流。 3、师板书:很认真很有规律。 4、指导朗读,体会母亲的爱对孩子的影响。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这一声碎裂声告诉孩子( ),告诉母亲( ),告诉我( ) 5、母亲用自己与众不同的爱激发了孩子对生活( )的爱。 四、课外拓展 1、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关爱。请你回想一下,从哪些细小的事情中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爱? 2、学生讨论,师辅导:注意观察细节。 交流。 板书设计: 看不见的爱 盲孩子母亲 很认真安详 很有规律平静 五年级语文课程上册人教版教案 第 28 页 共 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