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7226709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4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docx(8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掌握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比转化成分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 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乙

2、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甲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 乙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 3.出示投影图: 师:看到此图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说,老师写在胶片上: 女生与男生的比是32。 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3。 4.某生产队运来60吨化肥,平均分给5个小队。每个小队分到多少吨? 605=12(吨) 这种解答的方法,在算术上叫什么方法? 刚才我们解题的方法叫平均分配的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这种方法你们早已比较熟悉,也经常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有些事情,用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如:你们单元住着18家,每月交的水电费能平均分配吗? 又如:国家搞绿化建设,能把绿化任务平均分配给各单位吗

3、? 比如生产队的土地,也要根据国家计划,合理安排种植,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方法叫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 例1 第四生产队计划把400公顷地按照32的比例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多少公顷? 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教师把条件与问题简写出来: 然后再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去思考。 (1)两种作物一共几份?怎样求? (3)400公顷是总数,要求的两种作物各种多少公顷?怎样计算? 分析: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部土地。(画图) 根据粮、经之比是32,你知道什么意思?(粮3份,经2份。) 师

4、边说边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标粮,其中2份标经。 观察:从图上看,把全部土地平均分成几份?你怎么算出来的? (板书)总份数: 3+2=5 32,实质都表示倍数关系。现在这道题能够解决了。 粮食作物多少公顷?怎么算? 经济作物多少公顷?怎么算? 验算:求总数 240+160=400 求比 240160=32 答:粮食作物240公顷,经济作物160公顷。 (附图) 这道题就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首先 多少。 师归纳:问题通过分析得到解决,又经过验算证明方法正确,从这道题可以悟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规律为: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比,把两个数的比转化成各占几分之几,然

5、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方法解答。 2.试一试。 抓住主要矛盾练习,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把45棵树苗分给两个中队,使两个中队分得的树苗的比是45,每个中队各得几棵树苗? 总份数是几?怎么算?一中队占几分之几?二中队占几分之几? 总份数 4+5=9 验算:总棵树 20+25=45(棵) 比 2025=45 答:一中队得20棵,二中队得25棵。 (三)巩固反馈 1.某工厂有职工1800人,男女职工人数比是54,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2.沙子灰是灰和沙子混合而成的,它们的比是73。要用280吨沙子灰,则灰和沙子各需多少吨? 3.图书馆买来160本儿童故事书,按123分给低、中、高年级同学

6、阅读。低、中、高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以上三题只列出主要算式即可。 4.学校把560棵的植树任务,按照五年级三个班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47人,二班45人,三班48人。三个班级各植树多少棵? 分析条件、问题以后让学生讨论: 三个班植树的总棵树是几? 题目要求按什么比?人数比是几比几? 三个数的和及三个数的比知道后,根据按比例分配的规律,怎样计算这道题? 试着让学生在本上做,老师巡视,然后把方法集中到黑板上。(找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学生板演。) 5.有一块试验田,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这道题给了长与宽的比是32,指的是一个长与一个宽的比,而周长包括2个长和2个

7、宽,因此先求出一个长宽的和,即2023,然后把100按32去分配。) 6.看图编一道按比例分配题解答。 7.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5.4千克的水中含氢、氧各多少千克?(看谁用的方法多。) 方法1 8+1=9 方法2 5.49=0.6(千克) 0.61=0.6(千克) 0.68=4.8(千克) 方法3 方法4 5.4(8+1)=0.6(千克) 0.68=4.8(千克) 方法5 解:设氢为x千克。 5.4-x=8x 5.4=9x x=0.6 5.4-x =5.4-0.6 =4.8 方法6 解:设氧为x千克。 x=(5.4-x)8 x=43.2-8x 9x=43.2 x=4.8 5.

8、4-x =5.4-4.8 =0.6 以上方法4,5,6要写全过程。 (四)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到比与分数是有联系的。 2.讲授新课时,先讲了一个最一般的按比例分配题,练习13题以后出现另一种形式的按比例分配题,这里老师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一道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整数、分数、比和比例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明确,当题中给出比的条件时,可以直接用比例的知识解题,也可以根据整数、分数、比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把比所表示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来表示,并解答题。但是由于分析的思路不同,解答的方法也不同。不管学生采用哪种方法

9、解答,老师都要加以肯定,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答。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75页的例5,练习十四第14题。 内容简析: 例5教学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两部分。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充分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进行探索。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让学生感悟、发现按比例分配的解答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3、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正确地分析题意,

10、明白“分什么,是多少;怎么分,分给谁”。 2、运用合理的方法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发现数学。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分物品的事。你能不能说一说这样的事呢?根据情况实时追问是怎样分的? 2、创设情景,揭示分法。 课件展示情景(小明和小军购买练习本) (1)他们都花了5元钱,共买了10本练习本。 问:你们认为,这10本练习本该怎么分?(平均分) 结:每人分得同样多,我们称它为“平均分”(板书),平均分配体现了分配的公平性。 (2)小明花了4元,小军用了6元,共买了10本练习本。 问:这10本练习本是否也平均分呢?为什么

11、? (因为两人花的钱不同,得到的块数也应该不同。所以不能平均分。) 师:有道理!在这里,“平均分”反而显得不合理,当然也不公平。那么,“这10本练习本该怎么分?”你们觉得怎样分配才比较合理?同桌商量商量。 3、小结理由,板书课题。 同学们都认为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分练习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并审题) 【评析:创设冲突的情境,提出平均分配的不合理性,由平均分配过渡到按比例分配,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展开教学 1、出示例题5 根据设计部门的要求:“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和黄色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

12、涂多少格?” (1)学生讨论,探索新知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请你们试着去解决,小组里也可以交流。 (学生开始尝试解答,教师巡回指导,选取典型解法进行板演) 解法一:325 3053=18(格)红色 3052=12(格)黄色 解法二:3018(格)红色 3012(格)黄色 【评析:教师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索新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体验知识建构的整个过程。】 (2)、汇报交流,形成技能 师:请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思路。调查用这种思路解答的有多少同学。 注意做解法一的: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几份是多少。 注意做解法二的:先求两种颜色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求总

13、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格子的分配中,红色可以分配到3份,黄色可以分配到2份。教师趁机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红色的方格数应是方格总数的,所以用30=18(格) 黄色的方格数应是方格总数的,所以用30=12(格)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方格总数是5份?(从32看出来的。) 师:也就是说在这里是将30按32进行分配,红色和黄色分别占总数的和,因此可以用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来解答。 (3)多维检验,培养习惯 师:设计部门非常谨慎,对我们求出来的“18格红格和12格黄格”持怀疑态度,谁有办法证明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吗?(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检验,教师予以肯定。教师相机板书) 2、引入试一试 设计部门

14、觉着:如果把30个格子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涂的话,颜色会更丰富些,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吗?(课件演示) 在学生发现没有比例(怎么分)的时候,再补充上“使三种颜色的方格数比是1:2:3” 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算出三种颜色各涂多少格? 3、引伸试一试 由于我们在解决问题方面表现出色,设计部门再次给我们一个机会。 现在要给一条便民路按3:4的比例铺设黄色和红色道砖。你能算出分别需要多少块道砖吗?(课件演示) 在学生发现缺少道砖总数(分什么)的时候,再补上“如果共用了1400块道砖” 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算出两种颜色的道砖各需要多少块? 4、小结学法,形成技能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按比例分

15、配时,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分什么,是多少;怎么分,分给谁”也就是“总数和比例”各是多少。这样才能顺利解答。同时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评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学生明白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必需的条件是什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总结 1、理解与发现信息里的学问 (1)文字信息: 信息1、我校男女教师的人数比大约是2:7 信息2、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约是2971 (2)图片信息: 信息1、医院里用的药水。 信息2、工地上使用的混凝土。 【评析:学生通过对文字形式信息、图片信息的理解,能够

16、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规律性的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意识与分析归纳的能力。】 2、巩固与深化解决实际问题 (1)蓓蕾幼儿园大班有35人,中班有31人,小班有24人。张阿姨准备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每个班各应分得多少块?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3)右面的圆表示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90分.红色部分表示足球比赛已经进行的时间.先估计比赛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再算出这场比赛大约还剩多少分. (4)学校合唱队有60人,其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3。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在学

17、生口答的基础上将题中的比依次改为1:2,1:1。使学生知道按1:1分配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殊情况。教师完成“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关系图。 【评析:学生通过对基本习题、典型习题、发散习题和口头编题的系列练习,实际上对此类问题的特点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解。方法的运用、概念的辨析、结构的把握等能力也将水到渠成。】 3、调查与发现实践活动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有按比例分配的例子。请同学们课后去调查研究,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试着去加以解释,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例如: 我们每天煮饭时,米与水的比是多少?要多少米呢? 在修筑水泥路时,水泥、黄沙和石子的比是

18、多少? 我们喝的果汁中,果汁的量与其他成分的比是多少? 假如,我们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身边存在的一些生活现象,那么,数学学习就会变得更有滋味、更有价值。 【评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4、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4题 5、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你认为应如何来解答? “平均分配”是否可以看成“按比例分配”呢? 总评:按比例分配是比的应用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体验。这节课的总

19、体设计思路是让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分配的需要,它是“平均分”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问题的学习方式,发现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以及分配的关键,即“分什么,是多少。怎么分,分给谁”。从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此类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尊重并利用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这种学习基础,充分地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主探究,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尝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在比较和分析中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掌握个性化的解题策略。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一方面注重例题设计,重点突破按

20、比例分配题题意分析的节点“分什么,怎么分”和解题时的节点“有多少,分给谁”。另一方面还努力发挥课件的作用,让条件的呈现,情境的生成,图片的展示等能够在动态中完成,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对策: 引导学生分析明晰题意。 教学预案: 一、 基本训练: 1、根据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六2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 (1) 男生是4份,女生是5份,一共是9份; (2) 男生相当于女

21、生的4/5,女生相当于男生的5/4 (3)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9,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2、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第76页上第6题)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例题5题目和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2、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黄色涂2份。 列成算式是: 30(3+2)=305=6(格) 每一份有几格 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色:63=18(格) 因为黄色用这样的2份,所以黄色:62=12(格) 教师追问:怎样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生2:根据红色与黄

22、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 列成算式: 红色:303/(3+2)=303/5=18(格) 黄色:302/(3+2)=302/5=12(格) 3、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这两种方法你都理解吗?和你的同桌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理解体会: 1、出示第75页上的试一试: (1) 齐读要求,提问:现在将这些方格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说说1:2:3是什么意思? (2)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你觉得今天的问题已知什么?(已知总数和分配的比,将总数按一定比分割成几部分)要求的是什么?(将求按这样分配后的各部分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像这样,将总数按一定的比进

23、行分割成几部分,我们称之为按比例分配问题。(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问题。) 3、在解决时我们关键要理解是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解答时可以怎样想?(转化成整数问题,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还可以怎样想?(先转化成要求的量分别是总数的几比几,再按分数乘法问题进行计算) 四、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2、练一练第2题:提问:在这里将180块巧克力怎么分配?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 3、练习十四第2题:读题理解要求,引导学生看图估计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把图中的白色部分平均分成

24、两份,可以看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下时间的比大约是1:2。)那么这题实质是求什么?(将90分钟时间按1:2进行分配,求比赛剩下的时间是多少分?) 4、练习十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再组织交流:这题符合今天的特征吗?那要分配的总数是什么?(引导学生注意隐含条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现在你会解决吗? 5、补充: 出示一条线段,要求按1:5将线段分成两部分。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组织交流。 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解决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能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比的概念。 按比例分

25、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答。例5的编排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适宜用比的知识解答。兔子卡通把比看作份数,小鸟卡通把比看作分数,都是从32的具体含义出发,经过推理形成解题思路的。也可以先在教材的方格图上,通过涂色得到启发。如果每次涂5个方格,其中3个红色方格、2个黄色方格,那么要6次(305=6)刚好涂完。所以红色方格一共有3053=18(格),黄色方格一共有3052=12(格)。如果把方格图里的3行(列)涂红色、2行(列)涂黄色,那么就能直观看到红色方格是30格的3/5,黄色方格是30格的2/5,所以两种颜色的格数分别用303/5和302/5计算。 教学例题时要沟通两种解法的联系,要提倡

26、小鸟卡通的方法,突出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试一试里出现了123,对连比的概念不需要作过多解释。学生会从两个数的比来体会这个连比的含义,只要能够说出红色方格占1份、黄色方格占2份、绿色方格占3份,就能应用解答例5的经验完成这道题。 练一练第2题给出了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有的人数,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配。这道题变式呈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班级人数比,要求学生根据人数先想出比,然后按比例分配。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就是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这道题还是解答练习十

27、四第2、8题的平台。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由于在学习比的意义时学生已能根据两个数量间的比用分数来表述两者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例题5时,我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和解答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在交流解法时,很多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想出了很多种解法。这时我再及时引导学生将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并突出了用分数乘法来解题的这种方法。在新知的学习中,我还请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检验,学生们联系题中的信息想到了可以将求出的两个数量组成比进行化简,再将这两个数量的和求出来,与已知信息进行比较进行检验。 整节数学课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充分

28、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 课前思考: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配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产生活中要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从而感悟按比例存在的价值。 学生在平时有一定的体验,所以在新知形成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 课后反思: 在练习十

29、四第4题后,进行相应的练习后,出示一道练习题: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1:是锐角三角形,因为通过计算,我知道三个内角分别是40,60,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讲得非常好。 生2:不要把三个角都求出来,只要求一个最大的角就行了:1804/9=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分析问题的方式很独特,分析得很有道理。 生3:其实一个角也不用求,就知道它是锐角三角形,因为三个角加起来是9份,而最大的角只占4份,没有达到9份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度数没有达到180的一半,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说句实在话,当时我都有点听蒙了。 师:哪个同学能把的想法重说一遍? 生4

30、: 师:那如果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呢?或者是237呢?又各是什么三角形呢? 反思中的反思: 学生是可畏的,更是可敬的。在练习阶段,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有的经验解决问题,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思维是如此的活跃,方法是如此的灵活,体现了思维的价值,很好地诠释了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新课程精神。 课后反思: 这课内容按照知识点来划分属于按比例分配内容,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有两个:一是将比转化成份数来理解,先求出每一份是多少;二是将比转化成分数,然后按照分数应用题来解答。这两种方法共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结合具体图例,自己想到这两

31、种解答方法,在师生的进一步对话中,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解答时,都得渗透对应思想。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 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 按比例

32、分配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 热身练习 1、 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 )份,剩下的就有( )份。这段路共有( )份已经修的是剩下的( ),剩下的是已修的(),已经修的占这段路的()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 2、 李明、张强与黄华合办股份制食品有限公司,张强出资10万,李明出资20万元,黄华出资30万元,两年后盈利180万元,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 3、 拿自己配制的饮料,导出课题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揭示课题 二、 新课探究 (一)展示例题:我把蜂蜜

33、和水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稀释液,其中蜂蜜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 学生读题,找出不理解的语句,老师解释(浓缩液 稀释液) 2、 找出已知条件:500mL 1:4 (1)师:500是什么? (浓缩液体积和水的体积之和) (2)师:1:4什么意思?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这个比(3)从1:4这个比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3、 学生尝试解题。 4、 汇报 方法一:总份数:145每份:5005100ml浓缩液:1001100ml水:1004400ml 方法二、总份数:145浓缩液:500 100ml水:500400ml 5、 师评讲,小结方法 (二)做一做 1、 如果有140个橘

34、子,按32的比分给两个班,应该怎样分? 2、 学校把栽70棵树苗的任务按照六年级的三个班级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三)师生总结 这些都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分配问题的一般思考步骤是: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35、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口答:100250(平方米) 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

36、(100平方米) 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 :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2、提问: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按3 :2分) 求的是什么?(求二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六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3、思考:由“如果按3 :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3/2倍 (2)二年级的保洁区

37、面积是六年级的2/3 (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 (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 小组汇报结果 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 20360(平方米) 20240(平方米) 方法二、325 100 3/560(平方米) 100 2/540(平方米) 方法三、100(12/3 )60(平方米) 60 2/340(平方米)或1006040(平方米) 方法四、100(13/2 )40(平方米) 40 3/260(平方米)或1004060(平方米) 5、比较思路: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第二种,

38、思路简捷,计算简便)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 求出总份数 各部分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6、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 :2 7、练习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 :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8、教学例3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1)讨论: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 分配什么?按照什么来分? 怎

39、样计算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题 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一班应栽的棵数:280 47/14094(棵) 二班应栽的棵数:28045/140 90(棵) 三班应栽的棵数:280 48/14096(棵) 答:一班、二班、三班各应栽94棵、90棵、96棵。 9、小结: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怎么解答? (先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板书(补充课题):按比例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

40、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习 1、六年级(2)班共有42人,男、女人数的比是3: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 :5 :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1)还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吗?(2)如果是四个数的连比你还会解答吗? 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 :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7310 207/1014(厘米) 203/106(厘米) 4、思考:平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按照几比几分配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解答?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三 2、3、4、6

41、 反思: 一、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也就是说,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班的保洁区面积如何分配”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例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实实在在的。 二、挖掘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创新 现行教材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过渡性教材,其中绝大部分的数学问题都是必要条件的问题,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数学教材显得比较薄弱,教学中,需要教师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材料,适当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性学习材料,除了引进有多余条件或条件不充分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