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大思政课”视域下对建设高质量课堂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思政:大思政课”视域下对建设高质量课堂的思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思政:大思政课视域下对建设高质量课堂的思考摘 要回溯课堂理论的沿革历程不难看出,高质量课堂是一个 系统运作的整体,各课堂要素充分交互,而教师是连接内容与学生、 激活课堂的关键要素。故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 是课堂之本,教师应通过深刻地理解教材、系统地理解学习、立体地 理解课堂,用好教学的抓手、把握教学的内在逻辑、耕耘教学的协同 阵地。只有教师以育人为中心主动担当起培育时代新人的大任,才能 真正落实以新的理念重塑高质量课堂的“大思政课”改革,打通思政 课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思政课 高质量课堂“大思政课”的特色在“大”,但其重心仍然在“课”。当前,
2、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课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 政课”)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抓好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的 关键一招便是建设高质量的思政课。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随后, 教育部于2021年11月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2021年本),明确将建设“大思政课”列为思政课课程评价的 重要指标之一,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育人效果。2022年年 初,教育部将“召开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实施大思政课建 设方案”列入本年度重点工作,以统筹社会各项资源,助
3、力“大思政 课”建设。伴随一系列文件和政策的出台,学界有关如何建设“大思其一,思政课教师应深刻地理解教材,用好教学的重要抓手。教 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内容的依据。2016年,习近平总 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实施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教材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总体 看这方面还是一个短板。”近年来,教育部下大力气狠抓思政课教 材建设,经过数轮修订,取得了很大进展。2020年12月,中共中央 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 案,从完善教材编审制度、健全一体化教材建设机制、加强教材研 究、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等方面深化思政
4、课教材改革。然而,编好教 材是基础,用好教材是关键。首先,科学地把握讲授内容,是让课堂 “深”下去的必要条件。不吃透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课堂何谈深刻 的逻辑性?教师没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课堂何来丰富的信息?教师缺 乏对内容的创新性认识,课堂何来对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教师不具备 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功夫,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如果没有吃透教材,在课堂上便只能照本宣 科,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浅薄、呆板、机械的,无法使教育内容入脑入 心。其次,科学地拓展教材内容,是让课堂“亮”起来的必要条件。 正如有学者提出的,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要“回应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 会实践中遇到的真
5、实困惑,满足大学生成长开展需求和期待。,6 所以,教师还应在统编教材之外,根据学情主动延拓课外素材,既包括经典著作或前沿的学术成果,也包括农村、工厂、社区等实践资源, 使之与统编教材内外呼应。这种对教材“再加工”的过程,也表达出 教师对课堂的想象力和驾驭能力。其二,思政课教师应系统地理解学习,把握教学的内在逻辑。教 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互动过程,然而这种双边互动却不一定具有热闹 的表象。有时,课堂上静悄悄,但学生的思维却随着老师的讲解而紧 张地活动着;有时,课堂上抢答与讨论响成一片,但学生的思考并没 有随之跟进。课堂的“虚假繁荣”是不应当鼓励的,因为教师并没有 真正地理解学习。首先,学习不仅仅是
6、对新知识的理解,更要上升到 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J学生何时才算学会了?其实并不是 学生能流利地背诵概念和章节的时刻,而是要到学生能举一反三,能 在认识相关新事物时开始选择、重构和创造的时刻。正如互动论所倡 导的,教师应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创设不同的情境,将知识置于动态 变化的场景,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所以,一些资深教师 往往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课后作业,一套高质量的富有挑战 性的作业能巧妙而高效地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并深深震撼学生的心 灵。其次,学习的动态交互过程,往往需依托教师的备课。什么才叫 备好课呢?仅仅完成课件和教案是不够的,教师还需了解:哪些教学 内容是学生不易接受
7、的?哪些教学内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讲到某 个问题时应如何措辞?是否应加重语气或稍作停顿?哪些教学内容 只需一笔带过,哪些务必再三叮咛?这些教学细节其实都在考验着教 师能否实现有效教学。其三,思政课教师应立体地理解课堂,耕耘教学的协同阵地。从 课堂理论的沿革来看,课堂的形态已逐步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走 向立体。首先,面对传统的“小课堂”,教师应将课前、课中、课后 视为课堂的整体。教学设计并不是只设计讲台之上的45分钟,学生 的学习既然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教师的设计也应该是各有侧 重又协同推进的。其次,面对现实的“大课堂”,教师更应该设置好 各类议题、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使课内课外、校内校
8、外、线上线下 协调统一。在现实中,我们一方面会看到,一些尽管统筹了多种外部 资源却未能推进深度学习的思政课课堂,但另一方面,时代正呼唤青 年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加强调查研究,主动思考世界上新近出现的 难解之题。其实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传统“小课堂”与现实“大 课堂”的联动并不鲜见。例如,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界掀起的一股 农村社会调查浪潮,包括李景汉、陈翰笙等一大批社会学家、经济学 家都将课堂搬到了乡土之间,他们带着学生去研究怎样认识中国、怎 样探索中国的新道路,他们的研究和教学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再如, 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学界,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外来思想冲击, 张厚安等学者走向田野,主
9、动破除当时政治学领域中传统的“注释式、 经院式、教条式的研究”,“在希望的学术田野上”引领了务实的学 风。这些课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他们心怀“国之大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加快培养能够善于运用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时代新人。四、课堂之新:“大思政课”对高质量课堂的深层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前在这场面向未来的激烈竞争中,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推动思政课高 质量开展势在必行。“大思政课”是打通思政课改革“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招。从 外表上看,它是以新的形态来唤醒课堂;但从实质上看,它是以新的 理念重塑课堂。“大思政课”所重
10、视的实践性活动归根到底是追求一 种“对话性实践”。它之所以要“大”,是因为要以视野之宏阔、思 维之创新、价值之高远来激发这类实践;而它之所以是“课”,是因 为这类活动不是随机的、个别和偶发的行为,而是有目的、有步骤、 有设计、有指向性的。这种新的课堂能有机地将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 融为一体,进而能带着学生开展同新的世界、新的他人、新的自我的 深度对话。“大思政课”也是锻造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关键一招。从外表上看, 它是以更丰富的元素来激活创新;但从实质上看,它是以反思教育的 本质来回归育人。“大思政课”建设需要锻造能肩负使命的“大先生”。 而要成为“大先生”,教师那么需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
11、言 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 学术规范相统一”。这是对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种鼓励,更是 一种鞭策。按照“大思政课”的建设思路,一线教师能否直面问题, 能否主动担当、守正创新,皆关系到育人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有了 “金师”,才会有“金课”。总而言之,“大思政课”所要构建的是一种新的课堂生态。这一 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关键主体的作用,以开展促创新,以创新促改革, 通过重塑课堂来唤起学生的“对话性实践”,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带来勃勃生机。这种真正以育人为中心的有生命力的课堂,是我们所 期待的高质量“金课”。政课”的讨论不断升温,尤其是诸多实践教学、多媒体融合的案
12、例为 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切实的参照和借鉴,但亦不可忽视的是,“大 思政课”的落脚点仍在课堂,尽管路径多元,其宗旨却依然是推进高 质量课堂建设。这也启发我们重新审视新时代思政课课堂的外在形态 与内在实质,进而准确把握究竟何为“大思政课”,以及如何建设“大 思政课”。一、课堂之困:如何打通思政课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教育改革的主 战场。尽管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后,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断改变 着教学方式,但始终未能取代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也正因如此,思 政课真实的课堂教学状况往往会成为观察一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质 量的窗口,教育教学改革只有具体落实并表达在
13、课堂中,才能算走完 了 “最后一公里”。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历程,步步深入、成绩斐 然,但我们仍需直面未能完全打通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大以 来,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被置于优先开展的重要地位。一 方面,在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推动下,高等教育不断努力破除制约 教育事业科学开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于多个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也带动了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开展。尤其是在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 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之后,无论是完善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体系、配齐建强人才队伍,还是加强经费支持、强 化顶层设计,皆为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奠 定了
14、坚实的基础。从总体上看,近年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另一方面,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课堂革 命”既然是一场教育思想和课程范式的转型,便需要经历一个从共识 到共为的过程,有阶段性的开展,也有瓶颈期的困境。当前,思政课 课堂离入脑入心的教育目标尚有差距,离党和国家的期望尚有差距。伴随着思政课“课堂革命”的深入,学界开始深度反思思政课课 堂究竟被困于何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与时俱 进是内化于理论本身的突出特点。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的形势开展变 化很快,教育部为此一直连续投入力量及时更新教材,这要求思政课 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常学常新,才能取得较
15、好的教学 效果。然而,现实中“坐而论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似乎越 来越多。尽管“坐而论道”的问题并非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但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及所有本科在校生 的必修课程,这一矛盾却会引发“国家重视但学生不重视”的现实悖 论,并表现为思政课改革的“上热下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 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 求是。”然而在思政课一线教学中,课堂教学与现实有时相脱节,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往往不是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其解决的过程也多 有固定的流程,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 考,削弱了课堂的生命力。由此而言,当前
16、的课堂之困,其核心在于 思政课课堂教学脱离现实生活;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要 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顾名思义,“大思政课”不同于传统的“小课堂”,它尤为重视 课堂与现实的紧密连接,将以一种新的思政课课堂形态来破除“坐而 论道”的痼疾,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具体而言,目前有三种 “大思政课”建设思路较具代表性:一是将实践活动有机纳入课堂, 包括参观、调研、辩论等方式;二是将新媒体平台有机纳入课堂,包 括拍短视频、运营公众号、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手段;三是建立虚 拟教研室,包括整合校际资源、共享教学素材、联通名师与“金课” 等内容。应该说,这些探索破立并举,皆有助于延展课堂的时间与
17、空 间维度,但形态上从小变大即可加强课堂与现实之间的有机联系吗? 假设将其放置于课堂之困的语境之下,这些举措恐怕尚缺乏够,更根本 的是由课堂形态的变革来推动课堂实质的变革。二、何为课堂:从课堂理论的沿革论“大思政课”建设厘清何为课堂,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能够实践有效教学的认识论 前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课堂” 一词基本停留于物 理环境的静态理解;但伴随学习这一行为在信息化时代的开展,教育 学领域对课堂的形态与实质开展了反思。厘清课堂沿革历史,有助于 我们从理论定位上辨析“大思政课”的改革方向。从课堂形态出发,现代教育理论对课堂的定义曾经历过三个层次: 一是“环境说”,即将课堂理解为
18、教室,是指学校教学活动发生的主 要场所;二是“活动说”,即将课堂理解为教学活动本身,从而凸显 了人在其中的主体作用;三是“生态说”,即将课堂理解为课程与教 学活动的综合体,包括课堂设施、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活动、师生关 系、教学环境等多种教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那么,作为教师又要 如何把握上述多种教育要素呢?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知识生产模 式理论或可提供参考,他曾以学术研究与现实社会的紧密程度为标尺 严格区分了两种知识生产:一种是传统模式,其特点是脱离现实问题 而开展的高度抽象化的学术探讨,是学科内的、学科社区的、线性的、 阶层的、僵化的知识生产;而另一种是现代模式,其特点是直面现实 社会问题,是
19、跨学科的、非线性的、网络式的、平等对话的、流动鲜 活的知识生产。对照“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现阶段的思政课改革 创新已经更趋近于从“生态说”的视角来看待课堂,并且强调以“直 面现实社会问题”的知识生产模式来实现突破。应该说,这一建设思 路十分令人期待,它突破了思维定势之下对教学活动的狭义理解,使 课堂不再拘泥于某一静态空间一一“大思政课”或可发生在田间地头、 生产一线、虚拟空间,或可仍然在传统教室;但与此同时,这也引发 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在课堂形态之外思政课教师该如何把握课堂的 实质?有关课堂实质的研究是现代教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尤其 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教育心理学快速开展的带动下,课堂
20、理论出现 了三代更迭,大大深化了我们对课堂实质的认识。第一代理论为控制论,认为课堂的中心是内容。在20世纪60年 代,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在 教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强化指的是在某一行为之后,有助于行 为重复出现的或有助于出现概率增加的事件,因此对“强化”进行控 制就会产生对行为的控制,如奖励、惩罚便是教育者常常用来塑造新 行为或者行为矫正的强化方式。继而,斯金纳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程 序教学,以在实践层面实现“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的行为 主义思想。因此,他倡导设计了一种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强化程序, 如课堂教学应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来规划教学内容,以到达
21、由浅入深 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外显行为是斯金纳研究的重点,而学习的 内在驱动力、知识构建的动态过程那么处于“失语”地位。在今天来看, 这种控制论的逻辑恰是教育者编教科书的逻辑,它虽能清晰地展现对 世界的学习进路,但缺乏以更好地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以探索未 知世界。在思政课的改革历程中,反复强调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 体系,便是希望教师能主动弥补上述缺失,这既为课堂的多样性留下 了空间,却也在现实中引发了课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各地校 情学情各异,转化的工作自然千差万别,这是“课堂革命”的难点之第二代理论为认知论,认为课堂的中心是学生。这一派的代表人 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他认为
22、控制论下的课堂看似精 巧,却脱离了真实的学习,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认知论的课 堂建设思路。在布鲁纳看来,“编码系统”是实现知识体系化的重要 抓手,它在信息保持、学习迁移、探索过程中都发挥着显著作用。 知识其实是在课堂上讲不完的,而学生在习得新知识时,会根据自己 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编码并作出解释。据此而言,教师设计课堂 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应是将基本的知识结构放在中心地位,教学活动 也不应该以识记书本知识点为首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才是更 值得追求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基本知识(即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知 识)与知识结构(即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规律)能为学生搭建向外延展 的认知阶梯,学生也会
23、在对外探索中备受鼓舞而不断地“发现学习 当前,思政课在改革创新中所涌现出来的许多新形式,如探究式学 习、协作学习等,其实都在这一理论谱系之下,这类课堂也更注重在 知识传授之外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在现实操作中,这 类课堂虽较“一言堂”有所改善,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却未能达 到预期,课堂虽然热闹却没有真正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确实,布鲁 纳所讲的“发现学习”其实不会自然发生,认知论能够较好地解释从 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要素,却未讲清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 要学”的动力源头,而这也是现阶段思政课“课堂革命”遇到困难的 王要原因。第三阶段为互动论,认为课堂的中心是意义建构。20世纪9
24、0年 代以来,随着建构主义在各个领域的推广与运用,“意义建构”激活 了教育学课堂理论的新一轮演进。在互动论的视域中,课堂是一个生 态系统,而教师那么要通过整合教学资源、设置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开 展实践等一连串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逐步使班 级成为“学习共同体”,进而实现1+12的学习效应。皿例如,教 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开展“支架式教学”:起初,由教师搭建相关的 概念框架;随后,学生又将框架视为工具,尝试沿着结构一步步提升 认知;继而,教师不断“把学生的智力开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 更高的水平”,皿最终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由此可见,学生的意义建 构是通过“对话性实践”完成的,这既
25、包括同新的世界的对话、同 新的他人的对话,也蕴含着同新的自我的对话。这一过程,会让学生 不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从而获得学习的深层动力。从这一角度而言, 互动论为思政课破解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难题提供了一个有 益的借鉴;但这一方案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元素便是教师的建构能力。 首先,教师要能根据学习目标建构起一套结构化的内容体系;其次, 教师要能根据不同学情规划出一条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再次,教师 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身份,从灌输者变为帮助者,隐而不彰地完成全 过程的引领。互动论的课堂是一个整体性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正如“大 思政课”要去主动汇聚社会资源,并使各个教育要素之间形成闭合且 自洽的逻辑
26、,最终令其共同服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该说,这是 对思政课改革更进一步的设想,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上可知,从控制论到认知论再到互动论,课堂理论三代更迭的 内在逻辑皆是对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这三要素关系进行反思与重建。 控制论将内容视为课堂的核心,聚焦对知识谱系进行组织安排,却相 对忽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论以学生的认知进阶为基石,注重能 力培养和学习过程,却对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解释缺乏;互动论对 以内容激活学生的教育理念作了进一步修正,提出教师才是连接内容 与学生的关键要素,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才能够把课堂建构为一个 多要素互相关联的、系统运作的整体,使学生的深度学习行为得
27、以持 续地发生。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课堂三要素的相互作用,也恰 好映射出“大思政课”对过去十年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接续探索。首先,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为核心的内容建设,为思 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其次,以各类教改工程、教学比赛、 教学成果评选为轴线的教学方式创新,为应对学情变化、提升思政课 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作出了有益探索。然而,依据课堂理论的分析可知, 上述条件只是激活课堂的基础和手段,如假设教师这一连接内容和学生 的关键要素不能主动作为,不管课堂的形态如何现代化,课堂的实质 仍有可能是陈旧的。因此,在“大思政课”建设全面启动之时,我们 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
28、建设。三、课堂之本: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培养模式逐渐成熟,各高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的青年学者陆续走上了思政课教师岗位,专职思 政课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的开展趋势,与此同时,具有高级职称的思 政课教师占比到达了 35%。由此可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已取 得一定成果,教师队伍的理论功底、科研能力已有了显著提升。然而 对思政课教师来说,除了专业素养,还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 如假设离开对课堂的深刻理解,也会难以打通思政课教学的“最后一公 里”。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所说,抓“金课”的根本是抓“金 师”,正所谓“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回 紧抓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是推动思政课高质量课堂建设的 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