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试题考前须知:本试题共6页,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18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和蔼B.应衬C.稠密D.信服亲合力 关键词 发祥地 弄潮儿以身作那么 崇山峻岭 开卷有益 微缺乏
2、到焕然一新 取义成仁 海阔天空 迥乎不同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凯歌(kai) B.竭力(ji6) 契约(qie)*吟唱(yin)弧度(hu) 余晖(huT) 千钧之力(jiin) *意趣盎然(&ng) *C.偏僻(bl)*倔强(jue) 嗔怪(chen) *妇孺皆知(ru) D.绽放(zhan)执着(zhuo)涵养(han)接踵而至(zh6ng)3 .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篇微型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戛然而止,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B.毕业典礼筹备会上,同学们热烈讨论,纷纷提出真知灼见 意见。 C.在“向来来”演讲比赛中,他得意忘形地说:“要
3、让青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 D.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济南市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打造齐鲁样板村 4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B. 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140. 8%左右。C.红色气质一书,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中国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D.开放合作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而且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5 .给下面新闻拟写标题,要求做到准确、简明、生动,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最美四月天,济南迎来新开展。中央文明办近日公布了 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济南在30个省
4、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中,连续四年位列该组别第一名,实现了全 国文明城市创立“四连冠”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立“开门红”,标刻出济南城市文明新 高度。A.中央文明办近日公布测评结果B. “四连冠”:文明创立,济南永不停歇C.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立“开门红”D.济南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以下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燕雀”原指天鹅,这里比喻志向远大的人。8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是古代学官名。C.古时住宅旁边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D.古代报时常用辰牌、中牌等字样来指时间。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二、(33
5、 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 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念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7.以下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C.尔安敢轻吾射轻:轻视B.但微颔之颔:下巴D.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8.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6、) A.尝射于家圃B.睨之久而不去C.徐以杓酌油沥之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A.尝射于家圃B.睨之久而不去C.徐以杓酌油沥之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皆朝于齐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杂然而前陈者.卜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 “置、覆、酌、沥”,四个动作一气呵成,卖油翁身手非凡的形象便跃然纸上。C.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D.本文故事短小,记述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地说明了 “熟能生巧”的道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杨业,并州太原人。业练习攻
7、战,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 敌”。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代北苦寒,士卒多服毡漏,业但挟纺,露坐治军事,傍 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与我俱死无 益也。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业既没,太宗闻之痛惜甚,曰:“求之古人,何以加此!”(节选自宋史)【注释】代:地方名。毡蜀(ji)毛织品。纺(kuang):丝绵絮。殆:几乎。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侍者殆 僵仆而 业怡然 无寒色.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汝等各有父母妻子,可走还报天子。11 .请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太宗为何评价杨业“求之古人
8、,何以加此”。(答出两点即可)(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注释】远扬:桑枝。觇(chm):观察。12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是一首春天 颂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图。B.首联通过写斑鸠鸣叫、满树白色杏花开放,侧面展现了浓浓的春意。C.颔联描写了农民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扛着锄头去观察泉水通路的画面。D.尾联中“忽”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杯又停住的样子。14 .诗歌展现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
9、活场景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试结合颈联内容赏析。(四)根据原文默写.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潮平两岸阔,O (王湾次北固山下)(2)夫君子之行,,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3)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其一)(4) ,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5)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6)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显现春天欣欣向荣趋势的句子是:三、(7分)。16 .某学校开展“走进中国古典小说”主题阅读系列活动。根据提示,完成表格中小题。读起来:整体把握知著作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识作者吴承恩施耐庵明题材(1)
10、讲述英雄传奇描绘儒林世相辨人物挑战权威、桀瞥不驯孙悟空误入白虎堂、雪夜上梁山(2)因中举而发疯范进读进来:专题探究(4)儒林外史以挖苦手法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在笑声中批判社会现实。请结合作品中的一个人物, 进行具体分析。(课文范进中举中的人物除外)读出来:建构提供四、(32分)(一)(共 11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食因器增色民以食为天,食因器增色。生活中的吃喝诸事无不与饮食器具息息相关。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器具设计得以不断丰富和开展。优秀 作品不断涌现,展现出中国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多元视角与多重维度。毋庸置疑,饮食器具作为生活用具,其实用性是一
11、切设计的初衷。因此,如何在设 计中不断提升器物的实用价值,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习俗,是许多设计师探 索的方向。如腌制器皿“新概念泡菜坛”的设计保存了传统泡菜坛用水隔绝空气密封保鲜 的方式,针对以往泡菜坛体积过大、外观粗糙等问题进行了再设计。经调查,改良后的泡 菜坛防止了因食物存量过多而造成的浪费,走进千家万户,也成为居家环境中富有艺术美 感的装饰陈设。挖掘传统,让饮食器具设计更好地服务当下。中国有着丰厚的饮食文化传统,深耕 其中,将具有代表性的技艺进行提炼,在现代饮食器具设计中加以应用,普通的生活用具 便有了文化的灵魂。茶具“竹节丝语”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化里“行”的意象,运用“竹 丝扣
12、瓷”的传统手工技法,以白瓷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柔软似绸的竹丝依胎编织。整 套茶具彰显出清新淡雅的东方文化气韵。勇于表达观念与个性,这样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推崇。他们或是以新的 视角彰显设计特点,或是开掘新的制作工艺,抑或是以新材料进行大胆实践,让人耳目一 新。如器具“山海杯”,造型看似简洁,却一点也不“简单”。作品由十余个色彩丰富的 水杯组成,囊括玻璃、大漆、陶、木、金、银、铜、纸、竹等多种材质。精细的工艺和多 变的质感让这些器具构成五光十色的“山海世界”。饮食器具的设计与制作还要遵循绿色设计理念。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将可持续发 展意识贯彻其中,为节能环保提供思路和方法。如“锅瓷造器
13、碎瓷重生器皿系列”食 盘将不可降解的碎瓷片进行打磨拼接,使其以崭新的样态“涅槃重生”,赋予瓷片废料新 的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饮食器具的使用与审美要求并非一成不变。可以说,饮食器具的 设计是动态的,为当代人的使用而设计才是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真正意义。(根据相关文章删改).以下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B.本文首段点明文章说明内容中国当代饮食器具设计多元视角与多重维度。C.器具“山海杯”的设计,表达了设计师勇于表达观念与个性的理念。D.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饮食器具的使用与审美要求是一成不变的。18.阅读第段,分析
14、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经调查,改良后 泡菜坛防止了因食物存量过多而造成的浪费,走进千家万户,也成为居 家环境中富有艺术美感的装饰陈设。19 .阅读全文。判断下面这那么例子放在哪一段结尾最恰当,并说说你的理由。如纸胎漆器餐具“砂岩”将浸泡后的废纸用作材料,引发使用者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二)(共 21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你是排长我是兵总是想起老韩,人民文学的同事私下里也叫他“韩排”,因为他在部队当过排 长。我当兵那年,老韩已经是排长了。我的排长是山东人,和老韩很是相像:皮肤髅 黑,身量高挑,话也不多。排长日常和兵住在一起,如果是大通铺,会睡在炕头或炕尾。 他平常会斜挎一支带
15、皮套的五四式手枪,在兵眼里,非常威风。我对排长由衷的敬慕,和 他的这一英姿极为有关。晚上,他会把手枪挂在炕头的挂钩上,我几次想把玩一下这支令 我神往的手枪,只因排长不怒自威,没敢。怎么认识老韩的,记不清了,应该是在一次作家聚会上。反正,一聊天就生出几分 敬畏。他与排长都姓韩,神情举止又酷似。于是,就像玩旋转木马,在我心里,一种距离 一下子定格了:他是排长我是兵。那时,老韩是人民文学二编室主任,已是极有名的作家。我也曾读过一篇他的 散文,字字珠现、文采飞扬、大气磅礴。很少见老韩滔滔不绝,一般作“嗯” “啊”的点 头状,间或发几句宏论,自带气场,总是一副很深沉的样子。我曾在一家刊物主事,刊物发行不
16、好,眼瞅着要黄摊儿。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我策 划了一个电视专题片进行营销,需请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出镜,为刊物说几句好话。我立 即想到了老韩。我很不好意思开口,因为一分钱劳务费都没有,加之老韩性格一向高傲, 我担忧他会不情愿。可急着录制,便向他讲了我们的窘况。“得,别说了,我去。”第二 天他很早就来到杂志社,录制完已近中午。我十分过意不去,说:“老韩,中午请你吃饭 吧。”老韩一笑:“穷得都叮当响了,请我吃什么饭呀,给你们杂志社省俩钱吧! ”说 完,一偏腿,飞身跨上自行车,疾行而去。我对老韩敬重有加,除了他与我的排长在形象上重叠,让我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外,还有一个原因。那是1995年初冬的一天,
17、天朗气清。老韩突然给我 , 里风轻 云淡地说,你写篇稿子吧。我喜出望外,立马投入采访,完成了报告文学世纪之泣。在 1996年7月的人民文学发表后不久,老韩告诉我作品获奖了。我永远难忘那次在人民 大会堂举行的十分盛大的颁奖仪式。过后和老韩闲聊,我说我有一个“世纪三部曲”写作 计划,老韩听了点点头,平静地说道:“你写吧,我都用。”他说话的语气波澜不惊,就 像我当年在连队当兵,排长在晚点名时肯定了我两句。我的眼前展开了一幅诱人的画卷,我像一只即将放飞的雏鹰,对未来的世界心驰神 往跃跃欲试。这以后,又给过老韩几篇稿件,也无一退稿。现在回想起来,上世纪90年代,是文 学的黄金时代,各大名刊更是文学爱好者
18、心中的圣地。对于一个没什么名气的文学写作者 来说,有“国刊”之誉的人民文学会上门约稿,几次投稿都被采用,该是一份多么厚 重的信任和荣幸!其实老韩牛得很。老韩有两句“名言”:一句是“人民文学发一本也是大 刊”;还有一句是“我从不轻易约稿,愿意写就给我,不愿意写决不强求“。1997年我调 入人民文学杂志社,和他在一个办公室,更是有机会领略到了老韩的磊落和风骨。一 次他接 ,只是简短的几句对话,听得出对方是因为一篇稿子和他套近乎。老韩表情有 些不耐烦,应付了几句,见对方仍不挂 ,脸一下拉下来:“稿子用不用有标准,质量 不行,你说出大天也没用。”挂断 他“喊” 了一声,眉峰一挑:“一切以质量说话。 行
19、,发;不行,谁来了也白搭!”老韩退休后,依然风风火火,经常看到他出席各种活动的信息,似乎更忙了。他就 像一瓶陈年的老酒,岁月没有影响它的品质,反而越来越显珍贵。后来得知他猝然离世, 我心一颤,如同被风雪覆盖的旷野,寒冷而凄凉。我和老韩虽然不在一个部队服役,但在我的潜意识中,一直视他为我的排长。我忘 不了当年排长晚上为我盖被的情景,忘不了他白天带我训练的情景,忘不了他在我窘困时 鼓励我的情景。老韩与我排长的形象又一次重叠,老韩是我的同事、兄长,更是我的战 友。在我心里,有一种关系永远不会改变:你是排长我是兵。(选自光明日报,作者杜卫东,有删改).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照文章顺序概括讲述的事情。(
20、1)我请老韩帮助做宣传,他不要劳务费;(2) ;(3)老韩继续跟我约稿,稿件无一退还:(4) ;(5)老韩退休后参加各种活动,发挥余热。21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1)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老韩突然给我 , 里风轻云淡地说,你写篇稿子吧。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 我忘不了当年排长晚上为我盖被的情景,忘不了他白天带我训练的情景,忘不了他在我窘 困时鼓励我的情景。22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我的眼前展开了一幅诱人的画卷,我像一只 即将放飞的雏鹰,对未来的世界心驰神往,跃跃欲试”的理解。23 .文章第段说“他是排长我是兵”,第段说“你是排长我是兵”。结合全文,说说 前后人称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五、(60分).按要求作文。窗,是屏障,更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推开窗,美景如风,亲情如风,理想如 风,文化如风一缕缕清风,徐徐吹来,丰盈我们心灵,激励我们成长。请以“推窗风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 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那么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