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18784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通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一、选择题1 .下列图为三星堆出土文物。由图可见,青铜立人像明显吸收了中原制作技术,但金面具在 黄河流域那么鲜见;青铜人首鸟身像虽仿效商文化风格,却又有别于商文化而凸显民族和 古蜀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青铜立人像青铜立人像金面具青铜人首鸟身像A.分封制促进了区域间文明交流 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下列图是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陶猪。此陶猪体态肥胖,腹部下垂,四脚 较短,前躯和后躯的比例介于野猪和现代家猪之间。此外,在河姆渡遗址内,破碎的猪 骨和牙齿随处可见,有些

2、陶器上也绘有猪纹。据此可知A.中国南方率先开始驯化和饲养猪B.河姆渡先民可能已产生审美意识C.长江中下游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D.制陶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手工业.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三皇五帝”说法不一,其事迹 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周礼史记等占代史书均有记载。这一古史系统 A.证实了三皇五帝确有其人B.象征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C.说明君权神授观念源远流长D.反映了先民创造历史的轨迹.考古发现,甲骨卜辞中作为名词的“帝”字有两个意义,一是指神灵,二是指祖先。称呼 先王时往往两字混用,如“祖甲”“祖乙”有时又称“帝甲”“帝乙”。这说明A.人类政治制度起源于祖先崇拜B,商

3、代已出现了神化祖先的观念C.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源远流长D.宗法制是血缘与宗教观的结合.商王太甲被辅佐大臣伊尹放逐,伊尹代行天子职权,这在当时不但不受到谴责,反而获 得普遍的赞扬;周成王年幼,周公旦代理政事,却遭到许多的非议和指责。这反映出 A.王位继承制度确立B.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C.王权观念逐渐强化D.家国一体观念获认可变更制度、治四夷。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更制度方面包括修订 律令,建立太学,设立察举制度,改革兵制,设置刺史等政治制度改革和统一货 币、盐铁专卖、平准,均输制算缗等经济领域改革。治四夷方面包括击匈奴,稳 定北疆;设河西四郡;张布出使西域,加强联系;加强对东南和西南

4、少数民族地 区治理。(2)结合所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可知加强大一统的形势需要与立为官学, 儒学经典成为教材;据材料“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可知设五 经博士及博士弟子;据材料“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 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可知儒家观念成为察举标准,儒者为官。2 .西周初期,在王室册命诸侯仪式上,受封者要进行盟誓。左传载:“昔周公、大公股 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卿大夫、士的册命 以及子孙世袭爵位时也都要盟誓。西周盟誓活动的主要意图是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B.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C.稳固周朝统治秩序D.宣扬政权

5、更替合法性.许倬云认为周朝“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 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缗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 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 得了道德的意义。”作者旨在强调“周人统治的机制”A.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C.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及其对应的流通区域:黄河中游诸 国流通“布币。东方齐国流通“刀币 南方楚国流通蚁鼻钱。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中原各国经济相对兴旺B.货币流通推动城市开展C.商品经济得到一

6、定开展D.实物交换已经逐步消失3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作的相关记述。这反映出C.民主思想得到传承与开展10.秦统一后,采取了“一法度衡石丈尺,A.推动了法律的完善C.加速了秦朝的灭亡C.民主思想得到传承与开展10.秦统一后,采取了“一法度衡石丈尺,A.推动了法律的完善C.加速了秦朝的灭亡D.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 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这些措施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D.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开展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倾向B .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张出处“假设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左传“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7、道德经11 .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代表皇帝巡行郡国。此后,刺史职权范围日益扩大。至东汉晚期,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行政权和领兵权。这一变化客观上A.导致了地方机构重叠B.扩大了中央监察范围C.助推了内轻外重局面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某学者认为,西汉建立之初,吸取秦亡的教训,汉高祖刘邦虽然也曾下令各郡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但现有官员仍然无法满足中央集权统治的需求,因而他不得不以刘氏宗族代为统治各地。这可以用来解释汉初实行A.休养生息政策B.察举制选人才 C.郡国并行制度D.盐铁官营制度.汉武帝时期,中朝官员的品级,通常比拟低下。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提拔严

8、助 为中大夫,“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汕工由此可知,汉武 帝在政治上A.以小御大,以内御外B.集体决策,集思广益C.加强监督,防止腐败D.内重外轻,加强皇权.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有正式统一的 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 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商周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 “封建的统一”是指大一统”的形成C.材料中的“封建”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D.郡县制是实现“正式统一”的制度基础二、非选择题15 . 2022年是中国农历虎年,某校委托历史学社布置学校宣传栏。

9、经学生讨论,决定选择 不同时期“虎”形象的文物,制作“虎年看虎”主题展板。第一步:精选典型文物:社团精选了不同时期四件“虎”形象的文物,并搜寻到相关历史信息。出土时仅存左半符。符文 字大意为:国君掌握右半符, 杜地长官持有左半符。凡调动 甲士 50人以上,由国君派使者 持右符与左符验合后,地方长 官按使者传达之命令行动。后石家河文化 地处江汉平原,受 中原文化影响较为 明显,其出土文物 中屡屡出现玉虎形 象。A杜虎符(战国秦)位于河北的磁州窑是北方 民窑代表。该枕为卧虎形, 枕面绘有写意画,枕底墨书 “大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张 家”。弱就爆金代腑用 有辟邪重意。晋代洪时后备 急方有虎头枕治疗睡民

10、相 关疾病记载。B后石家河文化玉虎头(新石器时代)-出土于湖南地区的酒器。一般认为“虎食人”形象早已有之,但其承载的含义存在争议,有“震慑奴隶“虎食厉鬼”等多种说法。c.电除白ifiim嘱副融(金)D虎食人卤(商晚期)(1)假设以制作年代先后制作展板,以上文物排序应为:(涂写字母)(8分)展板一: 卜展板二: 卜展板三: 展展板四:第二步:确定展板主题;以上文物还可以主题形式设计展板。(2)将以上文物与相应研究主题对匹配,完成下表。(涂写字母)(8分)第三步:窥破时代特征;序号文物研究主题序号文物研究主题原始社会中原文化的辐射力先秦时代的军事制度中国古代中医养生观念中国饮酒习俗的形成根据社团指

11、导老师的建议,社团补充了以下文物,并搜寻到相关历史信息。该图中,雍正皇帝身着西洋装束、头戴西洋假发,持兵器猎 虎。伏虎英雄崇拜的文化从原始狩猎时代一直延续至清代。 加之清代大面积的山林被垦殖,破坏了虎的栖身之所和虎赖 以生存的食物链,导致人虎争地,虎患盛行,猎虎行为在当 时广为流行。雍正身着西洋服饰、头戴西洋假发清代虎的栖身之所遭到破坏(1)(2)胤稹行乐图册刺虎页(清)(3)刺虎页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请完成下表。(4分)历史信息时代特征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曾对大将军卫青说道:“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 无法;不出师征伐

12、,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后汉书卷48应劭传 材料二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设五经博士。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 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 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汉书卷88儒林传(1)材料一中,汉武帝给自己规定的两项任务是什么?为此他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学开展的原因。(6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DBCCACDB题号11121314答案CCAD1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青铜立人像明显吸收了中原制作技术,

13、但金面具在黄河流 域那么鲜见”“青铜人首鸟身像虽仿效商文化风格,却又有别于商文化而凸显民族和古蜀地 域文化特征“,可知青铜立人像和青铜人首鸟身像既借鉴了中原地区的制作技术和工艺 水平,又表达了古蜀文化的独特性,表达了“多元一体的特点,应选D项;古蜀地区不 属于分封制的范围,排除A项;材料并未将古蜀地区的青铜铸造工艺与世界其他地区 进行比照,无法表达领先世界的水平,排除B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青铜立人像、青 铜人首鸟身像的具体用途和与王权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2 .【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此陶猪体态肥胖,腹部下垂,四脚较短”可得,陶诸的 体态应该是膘肥体壮,是河姆渡人追求生活富足的象征,可见

14、河姆渡先民可能已经产生 审美意识,应选B项;由题干中的“前躯和后躯的比例介于野猪和现代家猪之间”可以推 论出,当时河姆渡人已经在驯化和饲养猪,但因为没有与其他地方进行比拟,不能得出 中国南方率先开始驯化和饲养猪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中可以得出河姆渡可能在驯 化和饲养猪,但并未与其他时间比拟,不能得出长江中下游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的结论, 排除C项;题干只表达了河姆渡能生产陶器,但并未与其他手工业部门比拟,不能得 出制陶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手工业部门的结论,排除D项。3 .【答案】D【解析】据材料“其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周礼史记等古代史 书均有记载”,可知古史系统由传说构成,源远流长,反映了先

15、民创造历史的轨迹,故 选D项;三皇五帝属于传说,目前没有可靠的史料证明确有其人,排除A项;我国早 期国家出现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排除B项;三皇五帝属于部落联盟时代,当时还没 有君权神授的观念,排除C项。4 .【答案】B【解析】题干中“称呼先王时往往两字(祖、帝)混用”,可知商朝将神灵与 祖先融合,祖先神是商朝最高的神,应选B项;“起源于祖先崇拜”不合史实,人类政治 制度起源于生产力的开展、阶级对抗的出现,排除A项;皇帝制度由秦始皇创立,而 题干的时间为先秦时期,排除C项;宗法制确立于西周时期,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 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制度、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排除D项。5 .【答案】C【解析】根

16、据材料“太甲被辅佐大臣伊尹放逐,伊尹代行天子职权,这在当时 不但不受至U谴责,反而获得普遍的赞扬”、“周公旦代理政事,却遭到许多的非议和指责” 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太甲因行事专断被伊尹放逐,伊尹凭借公正获得民心,周公因周 成王年纪小代理其职而遭到非议,两个时期比拟而言,百姓对于“王权”本身的出身是否 正当更加关注,而非依据代理政事的原因,应选C项;王位继承制度在夏朝便已经确 立,且材料仅涉及到大臣代行统治者的行政权之下百姓的态度表现,故“王位继承”与材 料不符,排除A项;宗法制主要是指利用血缘关系分配权益的制度,在西周时期并未 受到破坏,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家国一体是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

17、结构方面 有共通性,材料仅涉及到大臣代行统治者的行政权之下百姓的态度表现,故“家国一体 观念获认可”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6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受封者要进行盟誓”“而赐之盟日: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可 知西周时期进行大规模的盟誓活动目的是为了维护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使贵族之间达 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应选C项;“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说明盟誓的主要目的是为 了维护贵族之间的等级秩序,而不是等级爵位制度的继承原那么,排除A项;西周时期 的盟誓活动适用于所有的分封贵族,既包括了姬姓宗亲,也包括了异姓诸侯,排除B 项;材料并未对西周代商的合法性进行论证,无法表达政权更替的合法性问题,排除D

18、 项。7 .【答案】A【解析】据题干中“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 繁缗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可知周 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宗法色彩浓厚,应选A项;题干未提及地方学习中央 的文化理念等信息,排除B项;西周时期,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周天子未形成权 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结合纲要上册所学:在“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 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拟明显, 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可知“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是在原始社会末期, 排除D项。8 .【答案】C【解析】据材料“明显

19、特征的货币体系及其对应的流通区域”说明局部地区货 币流通广泛,货币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反映出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开展,应选C项;据 材料“南方楚国说明不仅仅是中原她区,排除A项;材料只是表达货币流通没有说明城 市开展,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明局部她区货币交易频繁,实物交换消失的说法过于 绝对,排除D项。9 .【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内材料内容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作 更多关注现实政治问题,其中包括仁政、民本等思想,说明学术文化的开展迎合了社会 转型的需要,即反映了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应选D项;虽然战国时期出 现了思想融合的趋势,但根据表格信息内容仅表达出此时百家争鸣各派提出

20、的观点,是 争相齐放而不是融合倾向,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学说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但材 料着重描述学术文化针对现实政治之间的关联观点,并没有明确学术的数量多少及各学 派间观念的关系,故“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春秋战 国时期诸子著作更多关注现实政治问题,其中包括仁政、民本等思想,“民主思想”强调 人民当家作主而材料的主语是统治者的政治理念,且材料仅涉及到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 提出民本思想,没有涉及到“传承与开展”的过程及具体内容,故“民主思想得到传承与 开展”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0 .【答案】B【解析】据材料“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分析这些措施有利于

2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一,应选B项;推动了法律的完善是秦律,排除A项; 秦朝的灭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不是这些措施,排除C项;这些措施有利于经济的交流, 促进封建经济的开展,排除D项。11 .【答案】C【解析】刺史的职权由汉武帝时期代表皇帝巡行郡国,到东汉晚期掌握了地 方的行政权和领兵权,这一变化说明刺史掌握了更多的地方实权,客观上助推了内轻外 重的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应选C项;刺史代表中央的皇帝巡行郡国,并逐步掌握 了州这一级的行政权和领兵权,并未导致地方机构重叠,而是加强了地方的权力,排除 A项;中央的监察范围本来就是全国的官员,所以并未扩大中央监察的范围,且东汉晚 期,刺史掌握了地方

22、的行政权和领兵权,也与监察无关,排除B项;刺史最初在汉武 帝时期代表皇帝巡行郡国,是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但是在东汉末年,掌握了地方的行 政权和领兵权,是加强了地方的权力,而不是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排除D项。12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但现有官员仍然无法满足中央集权统治的需求,因而他不 得不以刘氏宗族代为统治各地“,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目的在于利用刘氏宗族代 表中央镇守地方,借此加强中央集权,应选C项;以刘氏宗族镇守地方长远来看不利 于政权的稳定,与休养生息政策的初衷不符,排除A项;察举制选拔人才主要针对的 是普通知识分子,而不是刘氏宗族,排除B项;盐铁官营制度盛行于汉武帝时期,时

23、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3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朝官员的品级,通常比拟低下”“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 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讪”,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往往提拔低级官员 组成中朝参与重大决策,表达了以小御大,以内御外的特点,应选A项;唐朝的三省 六部制度具有集体决策,集思广益的特点,排除B项;中朝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决策, 分割丞相的决策权,以便加强皇权,排除C项;内重外轻表达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14 .【答案】D【解析】据材料“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 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并结合秦朝郡县制的史实可知,秦朝

24、郡县制的实行为统 一奠定基础,应选D项;商周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封建的 统一指通过实行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并不是“大一统”,排除B项;材料中的“封建” 是政治制度分封制,排除C项。15 .【答案】(1) BDAC; (8分)(2) BACD (8分)(3)西方文化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开展,已渗透影响中国。(2分)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人地矛盾凸显,社会矛盾加剧。(2分)【解析】(1)由表格中每个文物名称后面的小括号里所示时间来判断文物的制作年代,B后石 家河文化玉虎头制作于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社会,是其中制作最早的文物,所 以应该排列在展板一;D虎

25、食人卤制作于商晚期,属于奴隶制时代,是其中制作 时间较早的文物,所以应该排在展板二;A杜虎符制作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属于 先秦时期,所以应该排在展板三;C磁州窑白地黑花鸦鸦图虎枕制作于金朝,是 其中制作时间最晚的文物,所以应该排在展板四;所以上述文物排序应该是BDAC。(2)根据研究主题中“原始社会”可知,指的是B,因为后石家河文化玉虎头制作于 新石器时代;根据研究主题中的“先秦时代”、军事制度”等信息可知,指的是A, 因为杜虎符是有关军事制度方面的文物,制作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根据研究主题 中的“古代中医养生”可知,指的是C,因为磁州窑白地黑花鹘鸽图虎枕是用来 解决睡眠问题的,与中医养生有关;根

26、据研究主题中的“饮酒习俗”可知,指的 是D,因为虎食人卤是出土于湖南地区的酒器。(3)由历史信息“雍正身着西洋服饰,头戴西洋假发”可知,这是指清朝前期西学东渐 的时候,其反映的时代特征应该是西方文化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开展, 已渗透影响中国。由历史信息“清代虎的栖身之所遭到破坏”、清代大面积的山林被垦殖”等信息可 得,其时代特征是清朝前期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人地矛盾凸 显,社会矛盾加剧。16 .【答案】(1)任务:变更制度、治四夷。(2分)变更制度:修订律令,建立太学,设立察举制度,改革兵制,设置刺史等政治制 度改革;统一货币、盐铁专卖、平准,均输制算缗等经济领域改革。(3分)治四夷:击匈奴,稳定北疆;设河西四郡;张布出使西域,加强联系;加强对东 南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3分)(2)加强大一统的形势需要;立为官学,儒学经典成为教材;设五经博士及博士弟子; 儒家观念成为察举标准,儒者为官。(6分)【解析】(1)第一小问任务,据材料“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