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语文试题变式练习之古代诗歌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语文试题变式练习之古代诗歌阅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语文试题变式练习之古代诗歌阅读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释】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
2、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小题2】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C【小题2】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曾巩向往离世 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当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分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 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 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
3、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 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 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 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四、找意象(典故)。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 (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 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4、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 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诗歌赏析:这首诗始起两句:“早弃人间事,直从地下游。”说明南丰先生已与世长辞,抛弃了人 间的万事,而九原难作,相见无期。地下从游,只不过勉作心灵上的抚慰而已。这两句,前 一句写南丰逝世的令人悲哀;后一句表示作者沉痛的悼念。第三四两句:“丘原无起日,江 汉有东流。”感叹南丰先生已经归葬丘原,不可能再行返回人间了,而先生的文章和令名, 那么长期与江水汉水永存,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忆念。王安石曾有赠曾子固诗说:“曾子文章 世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这里作者借用其意。这两句说明人生虽然无常,但文章和美名, 可以永垂不朽。第五六两句:“身
5、世从违里,功言取次休。”曾巩在世的时候,既有坎坷之时,也有顺 遂之时。失意和得志的时候都有。所以“身世从违里”这句,是曾巩一生遭际的概括。晋代 杜预曾经说过:立德的事情,是不可企及的;但立功和立言是可以办到的。南丰先生也是如 此。但此时他已辞世,那么是立功立言,也将至此而止了。这句感叹南丰先生倘假设长寿,那么功 言方面的成就,当是不可限量的。结尾两句:“不应须礼乐,始作后程仇。”这两句,作者感慨虽然得到南丰先生的提掖, 可惜的是才能不高,不必等待到制礼作乐的盛事,和隋代文中子王通的学生程元和仇璋相比, 优劣已经判明。王通曾经赞誉过自己的学生程元和仇璋,说他们有制礼作乐的才能,作者自 愧不如程、
6、仇,未能光大曾巩的文学和功业,所以深感有愧师门。应选c。【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呜“隐”的看法。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 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 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 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
7、同心。变式题1基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夏日陈师道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诗书发冢功名薄,糜鹿同群岁月长。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渺致张皇。莫欺九尺须眉白,解醉佳人锦瑟旁。【注】本诗是诗人因党祸撤职,闲居徐州时所作。诗书发冢:庄子外物“儒以诗礼 发冢”。发冢,意为据墓。这句的意思是,儒生为了博得功名,不惜掘墓取书,而功名终薄。 出自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渺”,意为弥补缺漏,阐发精微深奥的道理。莫 欺:莫负。【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白描的手法和数字“一”的运用写出了环境的幽静,次句也照应标题“夏日九B.颔联在描写两种不同生活
8、状态的同时,呈现了诗人的心理,这种心理与其人生经历有很 大联系。C.颈联对仗工整,含意丰富,上句呼应上文“功名薄”,写诗人在诗句之内可随意指点瞻顾。D.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整首诗情景交融,结构清晰,意蕴丰富。【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D【小题2】表达了仕宦不顺,功业无成的感慨。表达了乡居隐逸,岁月长存的安闲。表达了沉溺诗书,随心指瞻,发扬传承,扩大知识境界的快乐。表达了珍惜光阴,专心治学,刻苦自励的精神追求。【分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前 两联写景”错误。第二联不是写景,
9、写诗人的生活状态。首句先写环境的幽雅。三、四句描 述自己学问之勤且深,同时委婉地透露仕宦不得意,只好长久过着隐居生活的无奈。应选Do【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的开头两句写门对清江,双 峰当户,草堂擅江山之美;而草堂中所住的人,也因门闲心静,在长夏自感清凉。门闲,那么 无人事无谓的纷扰;心静,那么尘虑全消,不热衷于富贵名利。足见草堂主人,殊有高致。表 达了乡居隐逸,岁月长存的安闲。颔联用比照手法,诗人原想以诗书起家,但功名无成;而 以麋鹿为友,回归自然,反觉岁月长存,心志安闲。表现了作者历经人世坎坷之后坦然淡定 的心态。描述自己学问之勤且深,同时委婉地透露仕宦不得意
10、,只好长久过着隐居生活的无 奈。“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渺致张皇二 在诗句里我任情地指点江山,深奥幽微的道理我 阐发得十分精良。五、六句写诗人游于诗艺和学术之乐。表示功名虽因世事多端不可强求, 但沉溺诗书,已成积习。尽管闲居在家,还是和文字结成不解之缘。在诗句之内,可以随心 指点瞻顾,不碍为江山的主人。舌端讨论文章的幽深奥渺,可以使传留下来的学问,发扬光 大,因而扩大知识的境界。结尾两句指不要辜负男儿九尺之身,一任须眉斑白而无所成就, 人生的时光,是值得珍惜的,自己也懂得“醉卧佳人锦瑟旁”的乐趣,但时不我待,贪图醉饱 宴乐,决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所以应当刻苦自励,以求达成自己的志向。作者告诫
11、自己 不要浪费时光,不要贪图醉饱声色之乐。表达了珍惜光阴、专心治学、刻苦自励的精神追求。 变式题2基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后湖晚坐陈师道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紧承诗题,写晚坐后湖所见所感,将自得自适之情寄寓景语之中。B.明写青林“无限意。暗写诗人在后湖边上坐观时间之长,兴致之高。C.明写“白鸟有余闲”,暗写自己“有余闲工含蓄表现其遁世的逍遥。D.颈联是对诗人自得之情的深化,表现其内心宁静,自信能以诗文立名。【小题2】清人纪的评该诗说:“颓然
12、自放,傲然自负,觉眼前无可语者,惟看雁去鸦还耳。” 结合相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答案】【小题1】C【小题2】这句诗评高度概括了该诗表达的主要思想和情感态度:“颓然自放”是指诗人将生 活的城市当作隐居所在,在“心远地自偏”中寻找到心灵的充分自由与闲适;“傲然自负”是指 自己淡泊宁静,却能在文学艺术上功成名就;“觉眼前无可语者,惟看雁去鸦还耳”是对尾联 内容的概括,这一尾联将“颓然自放,傲然自负”发挥到极致,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含蓄表现诗人遁世的逍遥”错,该诗句揭示诗人能如此长坐的原因,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悠 闲情怀。应
13、选C。【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评价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题干“颓然自放,傲然自负,觉眼前无可语者,惟看雁去鸦还耳”的意思, 再结合诗句分析。“颓然自放”表达的是诗人的隐逸情趣,主要结合前两联写景分析;“傲然自负”说的是诗人对 自己文学创作成就的自得;“觉眼前无可语者,惟看雁去鸦还耳”概括的是尾联的内容。前两联写景,晚坐后湖,首先扑入诗人眼帘的是后湖,故首句即写“水净”,也是因水之明净 而觉眼前一片明澈,极写水之清亮;次句写荒城,“城荒”,写诗人当时看见自己所居之城很 荒僻,因城市荒僻而以为“可当山”,在意念之中,他便也就隐于山了。颔联写青林、写白鸟。 暮色笼罩下,诗人看
14、见远处青林中,不断地升腾起迷漫的雾气,蓊蓊郁郁,如同那青林怀着 无限情意;又见白鸟时而停在湖边,时而集于树上,显得沉着、悠然,仿佛极有余闲似的。 于写林、写鸟中,含蓄地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悠闲情怀。首联和颔联写景,但字里行间却隐然 有一诗人在,表达出诗人将生活的城市当作隐居所在,寻找到心灵的充分自由与闲适之感。“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意思是,我这老病之身已在家居赋闲,一生诗名与黄鲁直(山谷 道人)等当在伯仲之间。“名成伯季间是对诗人傲然自负之情的深化,表现其内心宁静,自 信能以诗文立名。尾联“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天色已晚,暮空中,雁儿急急归去。诗人纵目追随着它们的 归踪,直至在视野中完全消失。
15、雁已归尽,人却不能兴尽而归,诗人还在饶有兴致地坐等着 暮鸦归来。人的闲散,情的闲适,于此又表达出来了。变式题3巩固.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小题。别黄徐州陈师道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注】本诗写于诗人四十三岁,前一年他在颍州州学因党事牵连而被撤职之后,家居徐州, 后为生活所迫,寄食曹州知州郭概处。诗人离徐州时,写了此诗向朋友黄徐州告别。刻画 无盐:晋书周觊传中“庾亮谓觊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觊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 西施。青眼:正视那么见青处,斜视那么见白处。晋阮籍不拘礼教,能为青自眼。见
16、凡俗 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携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世说新语)【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在首句说自己的姓名曾落在当时名流的荐书之中:三、四句,回忆自己自得来名声 发迹以来,一晃过了十年,而现在却落得个因党事牵连被撤职的下场、令人感慨。B.“白头未觉功名晚”一句实写自己此时虽生白发,年过不惑,但还是不觉得自己获得功名 有什么晚来之感。C.尾联收结到话别,直抒胸臆。诗人感叹时光不肯饶人,自己年衰多病,又逢多悲的秋天, 所以临行告别,面对秋风,老泪难禁,凄然泪下。D.全诗写诗人进退之间,难以由人,受到政治上的牵连被撤职,生活在贫穷中,不由得悲 叹,
17、做到了情感真挚,尽情倾吐。【小题2】本诗运用“刻画无盐”“青眼”两个典故旨在表达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C【小题2】“刻画无盐”说的是周觊自惭不如乐广,别人称赞太过,犹如刻画无盐,而以西 施的形貌相加,就显得唐突了。诗人以此说明自己的诗作尚未全工,有愧所得称赞。“青 眼”表对人重视。诗人写自己过去深蒙黄徐州器重,而现在更寄希望朋友黄徐州的引荐恢复 自己的功名。【分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尾联收结到话别,直抒胸臆”错误。“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 拖着病躯我 今日向您道别,成串的泪珠悲洒在西风中。尾联前句直抒胸臆,后
18、句中“洒西风”寓情于景。 最后一句用西风表示季节已是秋天,而人们在秋天多悲,作者在秋天之中遇到境遇困穷,于 是就有老泪难禁之叹。这两句从诗人的境况落笔,点明诗为告别而作。应选C。【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刻画无盐自不工”,自愧才浅学疏作诗尚未工。结合注释分析,说的是他自惭不如乐广, 别人称赞太过。用晋书周觊传“刻画无盐,唐突西施”的典故,表示作诗尚未全工,有 愧所得的称赞。“青眼”,重视。眼睛青色,其旁白色。正视那么见青处,斜视那么见白处。晋阮籍不拘礼教,能 为青自眼。见凡俗之土以白眼对之。嵇康携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见世说新 语)。后因谓对人重视日青眼,对入轻
19、视日自眼。因受到黄徐州的称赏和延誉,所以自己的 事情,不久还可以寄望于黄徐州的引荐,而未觉功名之晚。而顾念今昔,深蒙黄徐州以青眼相加,这知己之情,尤为可贵。变式题4巩固.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诗人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撤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处于如此之境,诗 人感到惊心动魄。B.颔联虚实结合
20、,“万骑千里”是实写,写眼前所见;“气压三江五湖”是虚写,写心灵激荡 而生的内心感慨。C.颈联写诗人在舟中凝神远瞩,江岸上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送来点点的光亮,只好 坐起,静待更残。D.陈师道的这首诗从写江上风涛入手,前四句重点在于绘景,后四句着重抒吐情怀,情在 境中,深沉悲壮。【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B【小题2】“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撤职后的愤懑之情; .空荒,,“待残更,那么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 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分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
21、能力。B/万骑千里,是实写,写眼前所见”错 误。颔联采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 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浪的威势。所以“万骑千里”不是眼前 所见,不是实写。应选B。【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 湍猛风用壮“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作者处于这样 的情境当中,感到惊心动魄,借此来表达被罢免后的愤慨。颈联“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 起待残更”说明险境之来,如此突然,难以拒抗。作者此刻身在舟中,任其颠簸,凝神远瞩, 江岸上一片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随
22、风飘荡,送来点点微弱的光亮,只好在舟中坐起, 静待更残,“长夜漫漫何时旦。在风涛之夜,十分盼望黎明能及早到来。这两句表达出作者 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尾联“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是作者回想他二十多年 以来,历尽人世的坎坷,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此时的萧萧头白,饱尝行路艰难的滋 味,此时此地,诉说不尽还家去国之情,深感进退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还家也罢,去国 也罢,全是迫于世事,旅途艰难,以致有此时的迁徙,他由此感到了时光的易逝以及壮志难 酬的悲哀。【点睛】变式题5提升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小题。南丰先生挽词二首其一陈师道早弃人间事,直从地下游。丘原无起日,江汉有东流。
23、身世从违里,功言取次休。不应须礼乐,始作后程仇。注南丰先生:曾巩,江西南丰人,学者称南丰先生。作者在十六岁那年曾受知于曾巩。 江汉:借用王安石赠曾巩诗“曾子文章世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之意。取次:轻易之意。 程仇:隋代文中子王通的学生程元和仇璋,王通说他们有制礼作乐的才能。【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前一句写南丰先生与世长辞令人悲哀;后一句表达作者沉痛的悼念之情。B.颔联感叹南丰先生已经归葬丘原,人生虽然无常,但文章和美名却可永垂不朽。C. “身世从违里”对曾巩一生遭际高度概括,回顾其一生坎坷,让自己更加伤感。D. “功言取次休说明曾巩辞世,立功立言等也将至此
24、而止,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小题2】本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C【小题2】这两句,作者感慨虽然得到南丰先生的提掖,可惜的是才能不高,未能光大曾巩 的文学和功业,所以深感有愧师门。【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C项,“回顾其一生坎坷,让自己更加伤感”理解错误,曾巩在世的时候,既有坎坷之时,也 有顺遂之时。失意和得志的时候都有。所以“身世从违里”这句,是曾巩一生遭际的概括。因 此,“让自己更加伤感”缺乏依据。应选C。【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不应须礼乐,始作后程仇。”这两句,作者感慨虽然得到南丰先生的提掖,可惜的是才能不 高,不必等
25、待到制礼作乐的盛事,和隋代文中子王通的学生程元和仇璋相比,优劣已经判明。 王通曾经赞誉过自己的学生程元和仇璋,说他们有制礼作乐的才能,作者自愧不如程、仇, 未能光大曾巩的文学和功业,所以深感有愧师门。【点睛】如何鉴赏诗歌:一、看类型。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儿类。送别类。怀古类。思 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战争或边塞类。闲适类。借景抒情类。托 物言志类。爱情类。民生类。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 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二、定感情。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 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 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三、定主旨。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