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一模小说阅读知识梳理与考点分析(附近年模考真题与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一模小说阅读知识梳理与考点分析(附近年模考真题与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根据句子的语气不同,可以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式。分析句式的表达效果(都需结合具体内容):A陈述句,思路清晰,语意明确,情感比较平稳。B疑问句,提出问题,设问可以引发读者思考,而反问可以增强语势,强调突出某种情感。C感叹句,强调突出情感。D祈使句,提出要求、命令或劝告等等,语气较感叹句稍弱。3.以简答的形式分析不同位置段落(首段、文中段、尾段)的作用。(1)开头段的作用【解题思路】1)从内容上看:概括开头段的主要内容,交代起因或背景 2)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开篇点题(呼应文题)等备注:如果是倒叙,则有先交代,再叙述 引出下文,设置
2、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文中段的作用【解题思路】1)从内容上看: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2)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为下文的做铺垫,承上启下,呼应文题。备注:如果是插叙段落,则有补充交代了;表现了人物;为下文的做铺垫;更好地突出了主旨(3)结尾段的作用【解题思路】1)从内容上看:概括结尾段的主要内容,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揭示(突出)主旨,戛然而止、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2)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呼应文题等。特别注意:A、注意题干的提问方式(显性或隐性)B、内容上要兼顾考虑是否运用修辞或描写(运用了修辞或描写,作用是),与形成对比;结构上要写清具体与什么内容呼应
3、/为什么内容埋伏笔作铺垫 C、注意题目之间的叠加法(看似考某一段的作用,实则这一段是环境描写或者人物描写,或者属于插叙、倒叙,所以段的作用和描写的作用、特殊叙述顺序等作用都要考虑完整)4.人物描写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基本作用表现为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刻画,再现人物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A肖像描写:即外貌和神态描写。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B语言描写:即对人物语言的描写。C动作描写:即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D心理描写:即刻画人物内心活动、自我感受等。人物描写作用答题格式:A填空题:用_(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
4、人物 的形象,表现人物 的思想/性格特点/体现人物内心 情感/体现作者内心 情感和思想。B简答题:如何评价文中人物形象?有两种答题思路:第一种思路:先概述,后分析。如:他是个妙手仁心的好医生。医术高超的具体表现,医德高尚的具体表现。第二种思路:分条叙述。如:他心地善良,具体表现;他敬业负责,具体表现;他乐观坚强,具体表现。注意评价人物的维度:性格/才能/品格 5.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分析。从结构方面主要分析它对情节的作用;从内容方面主要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分析与人物的关系,分析对表现中心的作用。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结构方面:(1)引出下文;为下
5、文作铺垫(或触景生情,引起下文的对的回忆)。(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前后呼应)内容方面:浅层:描写了的环境(概括环境的具体内容,包括地点、天气等特点)深层:(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三者不一定同时共存,此时环境描写一般在文章开头位置)(2)渲染的氛围。(3)烘托(衬托)文中人物因而产生的心情。(4)抒发作者的情感。(5)为中心主旨服务:体现(突出、烘托)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文章主旨。环境描写作用答题思路:A辨识:先要辨识划线句是不是环境描写,然后根据具体语境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其作用。B典型错误/注意事项:作用分析一般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但有时文中的环境描写只有内容
6、上的作用,所以不能惯性思维,要根据实际情况;此外,内容上的作用分析一定要结合文本,尤其是文章的主题。6.常用修辞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某人某物怎样的特点(本体、喻体共同的特征)。拟人:富有情感地写出了某物怎样的特点,表现了的思想感情。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写人:多方面、多角度地将人物刻画细致,体现了人物的特点。写景:多方面、多角度地、细致入微/层次清楚/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景物的特点。夸张:突出地写出的特点或突出强调了(心情、感受等),加强渲染力。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设问:提示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某些内容。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7、7.记叙顺序(记叙方式):顺叙、倒叙、插叙。插叙的作用 A.内容上:补充交代了;B.结构上:为下文的作铺垫;与下文的作对比;C.与主旨的关系:表现了人物;更好地突出了 8.以填空/表格/简答的形式概括文章的相关内容(情节、事件、人物心理、人物行为、人物特点)(1)凡是给范例的概括题,大致可以按以下三步完成 A定位:审清题目要求概括的文本区域根据时间(/地点/情感)变化/表格相应列项等要求,对文章进行划分,找到概括每个答案所需阅读的相应区域。B 定内容:审清题目要求概括的特定内容圈画题干、表格表头关键词,细读范例,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概括的是“情节”、“表现”、“情感”还是“事由”等;是“方面”还是
8、“特点”等。C定形式:分析范例所具有的语言形式,在可能的情况下用仿写的方式拟写答案;分析范例采用的解题形式(摘录原文?组合原文?独立概括?)9.以简答的形式分析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表达效果炼字。(1)如:“画线句中的加点词用得好,请分析”解题思路:加点词词义/修辞特点+该词所在句子的句意(关注人物的情感及品质等)(2)如:“在横线处选择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解题思路:A.选择 B理由:结构上考虑与上下文语句的照应+内容上分析该句的句意注意事项:要联系语境来品味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可以从用词的精准/感情色彩,表现了景物/人物的心理、感情等多方面进行思考。贰例题汇总 (一)2022 黄浦一模
9、 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0 题(18 分)给儿子一个骄傲的背影 他是那种连一阵风都能吹走的小老头,工地还没开工,他便三番五次地找到我,还打来了村里的特困证明,让我无论如何给他一样活儿干。我拗不过他,只好将负责看管搅拌机的差事交给他。他对我连声道谢,然后,扭头跑回村子。那时候,我正打算向他介绍搅拌机的操作方法,他居然不听我一声解说,就走掉了。正在我气恼的时候,他又回来了,身后还拖着个脸蛋红红的小男孩。他老远便指着我身边的搅拌机大喊:“这是爸爸要开的机器!”我大吃一惊:这老头居然有这么小的儿子!但很快想到这是在农村,晚年得子的现象多着呢,何况农民都显老,看起来像个小老头的他说不定只有 40 来岁
10、。小男孩不知什么时候蹿到搅拌机边,将整个脑袋探进搅拌机内。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大声斥责孩子。孩子躲到一边,我又开始训斥他,怎么将孩子带到工地上来,要知道工地上处处充满危险!他跟儿子一起低下了头,好半天,才嗫嚅道:“我只想让儿子开心一下,爸爸终于找到工作了!”我懒得听他解释,冲他摆摆手说,我来教你怎样开搅拌机吧。他很快学会了怎样操作搅拌机,在搅拌机的轰鸣声中,他儿子挥舞着小手喊:“爸爸,好厉害!”我看见他笑了,脸上的皱纹拧成一块块。距离开工还有两三天,可他次日一大早就来到工地上了,拿着一块抹布,一点点地抹去搅拌机上的水泥灰,有些硬块抹不去,他就用指甲一点点地抠掉。我说搅拌机上的水泥灰就不要弄了,反
11、正一开工就又脏了。他却嘿嘿地笑着说,他要给儿子一个惊喜:“昨天还是旧机器,今天就变新了。”望着认认真真清洗搅拌机的他,我忽然不知说什么才好。工地开工那天,他竟然穿了件崭新的衣服来。启动搅拌机没多久,四处飞扬的水泥灰,就在他新衣服上厚厚地蒙了一层。一转眼,他就跟其他工友没啥区别了。他显然发现了这一点,赶紧腾出一只手拍打身上的水泥灰。我从工地的一侧转到另一侧,回来时,看到他的那只手还在拍打身上的水泥灰。紧挨着工地的是一所小学,尽管隔了用铁片搭成的围墙,校园里的嘈杂声还是清晰地传来。每当上下课的铃声响起,他都要情不自禁地用手拍得更加紧促。看管搅拌机,原本挺轻松的活,他却累得满头大汗。我知道他是被那只
12、不停拍打的手累的他既然怕弄脏新衣服,为什么又穿着它来工地;新衣服脏了洗洗就可以了,这样不间断拍打,再好的衣服也容易坏呀!铃声又一次响起,工地外面传来孩子放学的嬉笑打闹声,他忽然触电般脱下新衣服,使劲地甩两下,然后迅速穿回到身上。他那件被抖落水泥灰的衣服,看起来又跟新的一样了。然后,我听见一个甜甜的童音传来:“那个穿最漂亮衣服的人,是我爸爸。”接着又传来另一个孩子的声音:“你爸爸是不是这里官最大的?”循声望去,两片铁片的缝隙中,探着两个小脑袋,其中一个正是他的儿子。我看见笑意漾满了他的嘴角。原来他拍打了一个上午衣服上的水泥灰,只想留给儿子一个干净的后背,只想让他的儿子在小伙伴面前能多少拥有些骄傲
13、!儿子哼着歌儿走远后,他才像忽然记起了什么似的,赶紧用另一只手去揉那只一直拍打衣服的手,边揉还边吁吁地喘气。我忍不住说,你儿子真可爱。他忽然间涨红了脸,他说儿子其实是抱养的,可小家伙一定要喊他爸爸,怎么教都改不了口。他又接着说:“我上了年纪,干不了重活,以后你这边负责看管搅拌机的活都交给我做好不好,我多少要给儿子留些钱啊!”我使劲点头,那一刻,我的眼泪不可遏止地落下。16.第段加点词“嗫嚅”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17.“小老头”能找到工作的原因 。(4 分)18.对第段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小老头”很能干,很快学会了操作搅拌机。B.儿子对他的大声赞扬让“小老头”十分开心。
14、C.“小老头”有洁癖,看不得搅拌机上有灰尘。D.“小老头”工作很认真,清洗搅拌机很负责。19.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4 分)20.请说一说本文题目的作用。(5 分)参考答案:16.(2 分)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17.(4 分)三番五次地找我(2 分)还打来了村里的特困证明(2 分)18.(3 分)C.19.(4 分)划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方法,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老头”期望儿子看到自己新衣服的急切心情,2 分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深爱。1 分 20.(5 分)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小老头”对领养儿子深深的爱以及作者对“小老头”的深深赞扬;作为全文的线索把整篇文章的内容贯穿了起来
15、。(二)2022 松江一模 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0 题(18 分)活着的手艺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他曾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木料上的
16、一道裂纹转眼间就化作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就成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晴。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但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都回答:没空儿。村里的木匠很多,
17、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一年,我回家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他说不忙。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我有些生气。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他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说:“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儿,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我
18、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我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春节回家,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对我不错,一个月
19、开8000 元呢。”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其实,好的手艺终究会有用武之地!”17.第段画线句中,“以另一种形式活了”是指 。(2 分)18.作者说“他是木匠里的天才”,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木工活感兴趣。B 他能把丑陋的木头掏成精致的木碗。C 他能准确估算一棵树能打多少家具。D 他能巧妙弥补木材本身存在的不足。19.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4 分)木匠的手艺或对待手艺的态度 木匠对“我”写作上的启示(1)写作语言要去除浮华,直击文章要害 只愿打家具,不愿为了赚钱去干零杂的木工活(2)20.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4 分)21.请简要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5 分)参考答案:17.木料被打成家具后,(“另一种形式”1 分),重新获得了艺术生命力(“活了”1 分)18.A 19.(1)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厚实坚硬的树皮。(2)不能为了自己或他人的利益而违心地写作。20.运用反问的修辞(1 分),强调木匠的品性高傲(对自己职业尊严的坚守)(2 分),表达了“我”对他的理解(1 分)21.交代了木匠的手艺最终受到他人赏识的结局(内容概括 2 分),既点明了文章主旨: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手艺会永葆生命活力(主旨揭示 2 分),又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揭示了它的深层含义(结构上照应标题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