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习专用.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212899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8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习专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习专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习专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暑假作业--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习专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资源2019-20192019-2019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 2 2 暑假作业暑假作业(1414)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各项中不是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是()A.跪拜B.请安C.拱手D.握手2.旗袍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3.“女学生周某某,现年 28 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

2、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 8 年 1 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 6 时,为会谈期。”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有()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A.B.C.D.4.顾维钧回忆他在 20 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到:“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以后他从国外演出归来,我们又见面了。从那以后,我们只是握手。”这些变化说明()A.平等意识逐渐增强B.近代风俗中西合璧C.传统礼仪不复存在D.演员地位逐渐提高5.

3、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6.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教育资源教育资源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7.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烫发。若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

4、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之必要。这表明当时()A.人受到了苏联生活方式的影响B.人们的生活物质非常短缺C.左倾铕误困扰了经济建设D.人们生活受政治范围的影响8.2019 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 2819 个,是 1949 年的 51.3 倍。博物馆 1893 个,是 1949年的 90.1 倍。共有广播电台 257 座,而 1949 年只有 49 个;电视台从无到有,达到 277 座。全年生产故事影片 406 部,而 1978 年仅生产故事片 4 部。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几倍、几十倍增长。这表明()A.经济发展促进公共文化建设B.国家政策左右百姓精神生活C.社会需求决定民生建设取舍价D.科

5、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就9.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一直使用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到清末及民国,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进入民众生活之中,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趋势深刻反映了()A.经济结构变动诱发民众生活嬗变B.辛亥革命促使民众生活习惯转变C.新式交通引发民众时间观念转变D.西方科技文化导致民众观念西化10.近代以来,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现这种现象的是()A.广州B.西安C.合肥D.深圳11.1928年 4 月,国民政府宣告“为发扬精神起见”,规定职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张学良发文指出“

6、统一已成,政治及应划一”,东北各级机关人员一律着中山装。这表明()A.国家对社会风尚的控制B.服饰是民族身份的标识C.生活呈现全盘西化倾向D.服饰具有政治认同意义12.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 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育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A.已经基本普及了基础教育B.受到西方文化的逐步渗诱教育资源教育资源C.人们的审美观念全盘西化D.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13.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 年)已过尚依旧,几时

7、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14.清末出现了废除帝王纪年采用新纪年的主张,并形成了孔子纪年、黄帝纪年、共和纪年、耶稣纪年之争。这反映了()A.满汉民族矛盾不可调和B.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C.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D.恢复传统文化的迫切愿望二、材料题二、材料题15.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领域服饰餐饮表现长袍马褂、西装、_、旗袍中餐与 _交通工具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和 _通讯工具邮政通信、_、电报材料一材料一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

8、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材料二材料二 一些闭塞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不再缠足的姑姑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1.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2.上述三幅图片是一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

9、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上图指出其变化的原因。3.据材料一,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4.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旗袍是中国特有服饰与西方国家无关,A 项错误;B 项旗袍原本是满族服饰,民国时期成为城市女性追求的时尚着装,这能够说明女性思想的解放和平等观念的兴起,这直接得益于辛亥革命的巨大贡献;C 项说法显然与违背史实,也无法解释旗袍受青睐的独特性;D 项是旗袍本身的特征而非社会原因

10、,故答案选 B。3.答案:B解析:“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 6 时,为会谈期”可见体现了婚姻自由、恋爱自主的观念,传统婚姻观念已经受到冲击,这与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有关,“思想不断解放”无从体现,因此选 B.考点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4.答案:A解析:5.答案:C解析:材料旨在说明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打开,火柴、洋布等在中国的农村市场也开始增多,外国商品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进一步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也使得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C 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是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后,A

11、 项错误;这一时期,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且依然占主导地位,B 项说法错误;我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在 1842 年,D 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剪辫子是革命的体现,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民主共和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说明,留辫子被认为是“封建余孽”,是清朝的象征,而辛亥革命后开始剪辫,体现了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故 C 项正确;“断发”使得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人们观念的改变,但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有点以偏概全,故 D 项错误。7.答案:D解析:8.答

12、案:A解析:教育资源教育资源9.答案:A解析:10.答案:A解析:11.答案:D解析:12.答案:B解析:13.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可知这指的是庚子年过了,还没有改变旧习俗,而这个旧习俗就应该是与女士的缠足有关,这从“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可看出来,故选 A 而排除 C;题干没有提到社会启蒙,而是在说一种习俗改变的过程艰难,故排除 B;D 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14.答案:B解析:无论用哪种纪年方法都是希望废除帝王纪年,结合时代背景可知都是在民族危机背景下基于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一种思考及内在要求。二、材料题二、材料题15.答案:1.中山装;西餐;飞机;电话;2.原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3.特点: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外因:西方殖民侵略,西式建筑的传入4.积极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教育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