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及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32013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每一题每一题 300300 字字500500 字字)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3、多学科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4、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5、如何保证科技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6、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7、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它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意义?9、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10、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11、从科学技术
2、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12、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并述一、两位杰出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13、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14、论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的重要性。15、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1 1、如如何何认认识识生生态态自自然然观观和和生生态态文文明明建建设设之之间间的的辩辩证证关关系系?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对生态自然观的实践。生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依
3、据和思想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它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倡导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衡。建设生态文明是实践生态自然观的深化与完善。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十八大报告将生态自然观与我国环境现状相结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基于生态自然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只有
4、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自然,才能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 2、为为什什么么科科学学发发展展表表现现为为继继承承与与创创新新的的统统一一?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
5、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 3、多多学学科科的的交交叉叉和和融融贯贯的的方方法法论论意意义义?所谓多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多学科融贯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1/5移植和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
6、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型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4 4、如如何何看看待待科科技技对对人人类类异异化化和和对对自自然然异异化化?科学技术不仅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时,也带来了人的精神匮乏,个性丧失,创造力衰退,自然坏
7、境恶化,资源枯竭等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不该成为悲观主义者口里“限制发展”的理由,限制发展不仅不会为人类提供苟延残喘的机会,而且会导致人类的倒退。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各个因素中,哪些是关键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哪些则是次之。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的影响,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不能使技术凌驾于人之上。其次,我们需明白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异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我们唯有肯定它的存在,并且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所带来的影响。至此,我们可以认为造成人的异化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生产关系,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异化是
8、由私有制和强制性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全面发展,才能消除异化。5 5、如如何何保保证证科科技技在在社社会会中中健健康康、持持续续的的运运行行?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从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制度化诸方面予以保证,包括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一、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国家创新系统还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臵系统。对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的资源配臵发挥调控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保障国家研发能力、衡量国家创新系统力度一般有如下指标总资金、GDP 增
9、长率、GNP 增长率、国家财政总支出等。二、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第一,战略方针制定。第二,政策法规引导。第三,产业升级调整。第四,研究开发投人。第五,区域示范探索。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包括科学奖励制度,技术专利制度,科技中介服务体系。6 6、为为什什么么要要对对科科技技工工作作者者进进行行伦伦理理规规范范?目前,科学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不可否认,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变,生活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华丽的物质享受背后却潜伏着危机,人们为追逐纯粹的高速发展,忽视大自然的规律、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前提与核心,这使得科技领域中充满了铜臭味,使得科技工作者的道德
10、素质低下,甚至常常做出有悖道德底线的举动。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从社会角度来看,生存在社会当中的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伦理责任,科技工作者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必须承担。并且科技工作者能比一般人更早、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某一科技活动可能带给人类的危险,他们的能力决定了他们首先应该承担“预见”的伦理责任。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是新时期背景下对所有工作在科技前沿上的理论和实践者的行为所提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
11、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2/5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7 7、中中国国特特色色的的创创新新型型国国家家与与其其它它创创新新型型国国家家有有何何异异同同?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它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特征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创新投入、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和有效路
12、径,其作法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而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五个部分构成。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8 8、国国家家创创新新体体系系对对中中国国特特色色的的创创新新型型国国家家建建设设有有何何意意义义?国家创新体系是联系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沟通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
13、整合科学知识生产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并因此决定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政府、企业、大学与研究院所和中介机构之间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而相互作用,并将创新作为关键驱动力的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
14、和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9 9、怎怎 样样 正正 确确 地地 理理 解解 人人 与与 自自 然然 之之 间间 的的 矛矛 盾盾 和和 关关 系系,谈谈 谈谈 你你 对对 中中 国国 可可 持持 续续 发发 展展之之路路的的想想法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
15、;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但这条道路也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
16、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3/51010、全全球球化化形形式式下下的的中中国国科科技技发发展展对对策策研研究究。科技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科技全球化,而科技全球化在更深层次上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迈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与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加强对科技全球化的关注,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及时制定和实施有力的科技政策,积极应对科技全球化的挑战,趋利避害,获得最大经济
17、效益。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捷径。我们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设立和并购研发机构、充分利用海外科技资源为我所用;加强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和政策扶持。对于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府应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先进装备,应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同时,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1111、从从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发发展展历历程程,说说明明我我们们怎怎样样正正确确理理解解和和评评价价科科学学精精神神及及其其科科学学技技术术的的影影响响和
18、和作作用用?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科学精神对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事业的灵魂。没有科学家们在长期科学探索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内在的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其次,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保障,科学活动是在科学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也就是科学精神的指导下进行的。最后,科学精神推动科学革命。在科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不仅使科学摆脱了来自自身固有的束缚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科学内部因素的变化从而推动科学革命的发生。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世界
19、大战以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首先,它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形式,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其次,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再次,它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1212、观观察察、实实验验在在科科学学研研究究中中的的地地位位和和作作用用如如何何?并并述述一一、两两位位杰杰出出科科学学家家具具体体事事例例加加以以说说明明。观察方法是人们正在一定的理论思维指导下,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研究
20、对象,从来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可为科学假说的提出和科学理论的形成提供第一原始材料,可为验证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提供事实根据,还可以导致新的技术发明。实验方法是实验者根据科研课题的目的要要求,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变革认知对象,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他是检验在科学认识中得到的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院,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站在自由下落的电梯中,没有观察到电梯的加速运动,然后他进行理性分析和一系列的实验,创立了广义相对论。牛顿也是在发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不是向天上飞后,提出假设,经
21、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1313、试试述述生生态态自自然然观观的的产产生生及及其其对对辩辩证证唯唯物物主主义义自自然然观观的的丰丰富富和和发发展展。生态自然观的产生:第一,马克思、思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4/5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科学是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虽然现代新技术革命给人们带来前所未
22、有的进步,但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1414、论论科科学学伦伦理理和和技技术术伦伦理理的的重重要要性性。科技伦理是对于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是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
23、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等的总和。它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科技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为道德理性的科技伦理又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以道德理性的自觉来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负面作用上的不自觉。科技伦理可以通过内化于科技工作者的途径,成为科学技术活动中的一种内在力量。科技伦理是一套具有道德涵义的规则系统,它可以告诉和教育人们:“什么样的科技活动是善的或者是恶的;什么样的科技行为是应该做的或者是不应该做的;人们应该通过科技活动为人民、为人类造福,而不应利用
24、科技去作恶。”当这些规则系统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成为公认的调整人们在科技活动中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时,绝大多数人就会自觉地按照这些行为规范去进行科学技术活动,自觉抵制不良的科技行为。1515、试试论论人人类类解解决决 全全球球问问题题 的的前前提提条条件件和和基基本本途途径径。所谓全球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诸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信仰危机等。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问题解决的前提。求和平,谋发展,促和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基本
25、途径:一、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上述的全球问题,目前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科技成果,可供人类作为控制和解决的手段。二、开展国际的或全球性的合作。开展国际合作、实现力量联合的第一步,应当是在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完全新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改变以往不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三、树立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全球意识。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是和人类活动的盲目性,缺乏环境意、生态意识有很大关系。保持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正是人类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四、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类自身素质。这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解决那些属于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全球问题,即便是一系列涉及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全球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这个重要条件。五、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进步。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