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整式的加减1.同类项教学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整式的加减1.同类项教学案例.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1)(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2.2 整式的加减:1同类项。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和要求: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难点: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创设问题情境、5 个人+8 个人=、5 只羊+8 只羊=、5 个人+8 只羊=(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
2、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学生尝试按种类、颜色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一方面可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体现分类的思想方法。)2、观察下列各单项式,把你认为相同类型的式子归为一类。8x y,mn,5a,x y,7mn,22223 38 8,9a,xyxy2 23 3,0,0.4mn2,5 59 9,2xy2。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的分类方法投影显示。要求学生观察归为一类的式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学生说出各自的分类标准,并且肯定每一位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
3、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二、讲授新课:1同类项的定义: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8x2y 与x2y 可以归为一类,2xy2与xyxy2 23 3可以归为一类,mn2、7mn2与 0.4mn2可以归为一类,5a 与 9a 可以归8 89 9为一类,还有3 3、0 与5 5也可以归为一类。8x2y 与x2y 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 x、y,并且x 的指数都是 2,y 的指数都是 1;同样地,2xy2与xyxy3 32 2也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
4、母都是 x、y,并且 x 的指数都是 1,y 的指数都是 2。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similar terms)。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比如,前面提到的3 3、0 与5 5也8 89 9是同类项。通过特征的讲述,选择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作为研究对象,并称它们为同类项。(板书课题:同类项。)(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同类项概念,可设问同类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归纳总结。)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的同类项概念以及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2例题:例
5、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3x 与 3mx 是同类项。()(2)2ab 与5ab 是同类项。()(3)3x2y 与1 1yx2是同类项。()(4)5ab2与2ab2c 是同类项。3 3()(5)23与 32是同类项。()(这组判断题能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其中第(3)题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只要运用乘法交换律即可;第(5)题两个都是常数项属于同类项。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单看指数不同,误认为不是同类项。)例 2:游戏:规则:一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可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写一个
6、单项式同类项的经验,从而揭示同类项的本质特征,透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一味由教师出题的程式化做法,并由编题学生指定某位同学回答,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这种形式适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学生通过一定的尝试后,能得出只要改变单项式的系数,即可得到其同类项,实际是抓住了同类项概念中的两个“相同”,从而深刻揭示了概念的内涵。)例 3: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1)3x2y13y2x5;(2)3x2y2xy21 1xy23 3yx2。3 32 2解:(1)3x 与2x 是同类项,2y 与 3y 是同类项,1 与5 是同类项。(2)3x2y 与3
7、3yx2是同类项,2xy2与1 1xy2是同类项。2 23 3例 4:k 取何值时,3xky 与x2y 是同类项?解:要使 3xky 与x2y 是同类项,这两项中 x 的次数必须相等,即 k2。所以当 k2 时,3xky 与x2y 是同类项。例 5:若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指出下面式子中的同类项。(1)1 1(st)1 1(st)3 3(st)1 1(st);(2)2(st)3(st)25(st)8(s3 35 54 46 6t)2st。解:略。(组织学生口头回答上面三个例题,例 3 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由教师标出不同的下划线,并运用投影仪打出书面解答,为合并同类项作准备。例 4
8、 让学生明确同类项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例 5 必须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变式训练,可进一步明晰“同类项”的意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识别能力。)6课堂练习:请写出2ab2c3的一个同类项你能写出多少个?它本身是自己的同类项吗?(学生先在课本上解答,再回答,若有错误请其他同学及时纠正。)三、课堂小结: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在多项式中找出同类项,会写出一个单项式的同类项,会判断同类项。这堂课运用到分类思想和整体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学习同类项的用途是为了简化多项式,为下一课的合并同类项打下基础。(课堂小结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
9、应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应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与运用.采用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适时点拨的课堂小结方式,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课堂作业:若 2amb2m+3n与 a2n3b8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 m 与 n 的值分别是_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小组讨论,把一些实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这个概念,并通过练习、游戏、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同类项。在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