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1-8单元期末复习指导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语文1-8单元期末复习指导人教版.pdf(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草原A 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线索:草原美景、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简写:草原美景、迎客、待客、话别)(又可以说为: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B 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C 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2、、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中西友谊之路)3白杨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A 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B 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C 含义深刻的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
3、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
4、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D 造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赞扬了建设者的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第二单元第二单元5古诗词三首A 背诵、默写。B 诗句解释 C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
5、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A 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B 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7祖父的园子 作选自萧红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8童年的发现 作者:俄国费奥多罗夫A 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6、。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B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D 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
7、,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9儿童诗两首A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B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第三单元第三单元10杨氏之子A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B 背诵、默写。C 古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
8、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D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机智的驳斥了孔君平,又是他无言以对。二是他用幽默的语言回答,表达了他应有的礼貌。从中可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E 杨氏子的特点: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11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A 课文主要内容: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国,
9、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B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齐国大夫晏子出世出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或是(狗洞与狗国,下等人与下等国强盗与强盗国)】,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C 晏子:机智、勇敢、爱国12半截蜡烛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13打电话A 本文是一段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B 这段相声采用夸
10、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第四单元第四单元14再见了,亲人 A 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B 课文描写了 1958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C 大娘:洗补衣服,三天没合眼;送食物,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妈妈。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志愿军:浴血奋战,帮助朝鲜人民赶起侵略者。D 文中反问句列为陈述句的方法。E 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
11、同点?答: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然后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最后从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15金色的鱼钩A 写出了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金子般的思想光辉。B 课文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C“金色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D“灿烂的光芒”指的是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16桥:文中的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精神保护了村民,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
12、党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他在人们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A 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与我们平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都比较简短,这样写的好处是渲染紧张气氛。B 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C 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17梦想的力量课文通过记叙 6 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第五单元第五单元18将相和:“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A 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
13、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B 司马迁,汉代;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 中心思想: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D 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 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 个故事是第 1 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 3 个故事的起因。E 蔺
14、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廉颇: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F史记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其中有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的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9草船借箭A 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作者:罗贯中。B 中心思想: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赞扬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
15、超群。C 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周瑜:智谋过人、妒贤忌能鲁肃: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D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还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记”等20井阳冈A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作者:施耐庵B 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倔强、机敏的英雄性格。C 注释:课本下面的解释D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喝酒、上冈、打虎、下冈。E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个性人物: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21猴王出世A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
16、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作者吴承恩B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C 注释。第六单元第六单元A 从古至今信息传递形式的主要发展经历:1、古代,驿差长途跋涉。2、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3、现代,电报、电话。4、当代,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B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烽火、人传信、漂流瓶等。C 调查研究问题:1、确定研究的问题。2、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3、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资料 4、形成自己的观点。5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信息获取的途径:阅读书籍报刊、上网浏览、调查
17、访问、观看影视节目、收听广播研究报告的写法:1、问题的提出 2、调查方法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4、结论第七单元第七单元22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本文主要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有智谋、富有心计,胖墩儿忠厚老实的个性特点。【描写方法: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本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极其吝啬的守财奴的形象。【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清代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本文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方面展示了王熙凤
18、的性格特征,并主要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描写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3刷子李A 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B 刷子李:技艺高超C 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写出了师傅的超凡技艺和他的艺高胆大、自信、豪气千丈。文章最后一句话意思有:1、“刷子李”确实有绝活,这一绝活,要不是亲眼看见,怎么也不敢相信是真的,说明“刷子李”技艺高超。2、“刷子李”的绝活是他自我挑战、不断磨练的结果。3、“刷子李”的所言所行深深震撼了曹小三,让他感触很深,获益颇多。24金
19、钱的魔力:节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本文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文中人物:托德),也刻画出了老板的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丑态。第八单元第八单元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A 作者季羡林,表达了自己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中“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的?答:因为德国人爱花,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
20、,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而自己走到街上有享受别人为自己创造的美,这种民族风情的境界是高尚的、无私的、实实在在的,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因此,耐人寻味。26、威尼斯的小艇介绍了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本文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景、物、人相互联系。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 1-61-6 单元复习建议单元复习建议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学生学完课文后需要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会用“联系,学生学完课文后需要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会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上下文的方法
21、”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一、字:一、字:1 1、易读易错:、易读易错:渲(xun)染疾(j)驰拘束(sh)蒙(mn)族迂(y)回勾勒(l)乘(chn)马拨转(zhun)大戈(g)壁抚(f)摸2 2、需要关注的部首:、需要关注的部首:毯()勒()貌()羞()矗()凹()匕()奂()伞()疆()3 3、需要辨析的一些字义:、需要辨析的一些字义:如: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在()里填序号白:明亮、光亮。没有效果。清楚、明白。说明、陈述。真相大白()白费力气()表白()挺:直立、高耸。量词。很。伸直、凸出。勉强支撑。挺胸()花挺香()挺拔()沉:没入水中。程度深。镇定、
22、稳重。分量重。沉重()沉思()沉住气()二、词:二、词:1 1、辨字组词:、辨字组词:喻()毯()既()驰()愉()毽()即()池()彩()拨()坐()乎()采()拔()座()呼()疆()陷()辨()软()僵()馅()辩()坎()2 2、近义词、近义词清鲜()云际()境界()拘束()惊叹()静寂()羞涩()天际()清晰分辩软弱沉思3 3、反义词、反义词清晰软弱消失严肃或者: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连一连,读一读拘束热闹舒服洒脱静寂大方羞涩难受4 4、四字词语的复习:、四字词语的复习:(1)补充词语:一()千里群马()驰翠色()流()立四望()飘带舞()黄一体高大()秀(2 2)四字词语归类)四字词语
23、归类如:带有颜色的: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浑黄一体、银装素裹ABAC:美轮美奂、实话实说、无边无涯ABCC:热气腾腾、千里迢迢、兴致勃勃AABB:跌跌撞撞、辛辛苦苦含反义的:转悲为喜、半信半疑、天造地设AABC:奄奄一息5 5、词语搭配、词语搭配()的大戈壁()的身影()地望着飞快地()打断()陷入()一()微笑一()白杨树()的天空()的空气()的小诗欢迎()表演()回味()一()小诗一()境界一()彩虹三、句:三、句:1、写出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2)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
24、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无限乐趣。()(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5)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6)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7)生活在沙漠中的白杨树,难道给我们的印象还不深吗?()(8)粗大的雨点像鞭子一样毫不留情地抽打着地里的禾苗。()2 2、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并体会其好处(作用、效果)、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并体会其好处(作用、效果):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
25、流,轻轻流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入云际。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上的小丘比喻成中国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丘,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上的小丘比喻成中国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丘,小丘与草原都是小丘与草原都是绿的,之间的界限并不很明显,绿的,之间的界限并不很明显,(故说:(故说:“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的线条柔美,进而也的线条柔美,进而也写出了草原的美。写出了草原的美。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无限乐趣。在这种境界里,连
26、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无限乐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骏马和大牛被草原如画的风光陶醉了,突出了骏马和大牛被草原如画的风光陶醉了,突出了草原的景色美,充满草原的景色美,充满乐趣。乐趣。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河!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上的河比喻成明如玻璃的带子,把草原上的河比喻成明如玻璃的带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上的河很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上的河很清澈澈、明亮、明亮,进而写出了草原美。,进而写出了草原美。马上的男女老少
27、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进飘带舞的样子比喻成一条彩虹,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进飘带舞的样子比喻成一条彩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蒙古人民动形象地写出了蒙古人民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迎接远客的情景,表现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迎接远客的情景,表现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
28、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羊群比喻成白色的大花,也把草原比喻成了无边的绿毯,生动形象地写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羊群比喻成白色的大花,也把草原比喻成了无边的绿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辽阔而美丽。出了草原的辽阔而美丽。3 3、重点句的理解:、重点句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意思: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点明
29、了本课的中心。(这句话点明了本课的中心。)“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中这句话中“一课高大的白杨树”“一课高大的白杨树”指的是指的是“像“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指的是“边疆建设者的子孙后代”“几棵小树”指的是“边疆建设者的子孙后代”(未来的边疆建设者)(未来的边疆建设者);“迎着风“迎着风沙”指的是“迎着困难”沙”指的是“迎着困难”。这句话的意思是: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这句话的意思是: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
30、,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四、段:四、段:1 1、草原的第一自然段:草原的第一自然段:例如训练:例如训练:(1 1)找出两个描写绿的四字词语:一碧千里)找出两个描写绿的四字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翠色欲流(2 2)草原有什么特点?(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或美丽而辽阔。)草原有什么特点?(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或美丽而辽阔。)2 2、白杨的第白杨的第 1212、1313 自然段:自然段:训练:白杨的三个特点:训练:白杨的三个特点:(1 1)高大挺秀;)高大挺秀;(2 2)适应力强;)适应力强;(3 3)生命力顽强)生命力顽强(2 2)爸爸不仅在向
31、我们介绍白杨树,也在向我们)爸爸不仅在向我们介绍白杨树,也在向我们表白他“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表白他“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五、篇:五、篇:1 1、草原主要内容:草原主要内容: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族同胞的热情欢迎的情景。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族同胞的热情欢迎的情景。2 2、草原中心思想:草原中心思想:作者赞美了草原的美丽,同时也赞美了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作者赞美了草原的美丽,同时也赞美了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3 3、草原一课的写作顺序:草原一课的写
32、作顺序: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写作者初到草原秀美的景色,再写蒙古人民远迎客人、亲切相见、热情款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写作者初到草原秀美的景色,再写蒙古人民远迎客人、亲切相见、热情款待和联欢话别的情形。待和联欢话别的情形。4 4、草原的作者是:草原的作者是:老舍老舍。原名:。原名:舒庆春舒庆春。字:。字:舍予。舍予。代表作代表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 龙须沟龙须沟 茶茶馆馆等。等。5 5、草原的作者是老舍,课文摘自内蒙风光草原的作者是老舍,课文摘自内蒙风光,这次去草原的目的是为了,这次去草原的目的是为了访问陈巴尔虎旗。访问陈巴尔虎旗。6 6、白杨的主要内容:白杨的主要内容
33、: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7 7、白杨的中心思想:白杨的中心思想:作者借白杨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作者借白杨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8 8、白杨一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白杨一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9 9、白杨一课的作者是:白杨一课的作者是:袁鹰。袁鹰。本文选自散文集本文选自散文集风帆风帆。代表作:中篇小说年青的时候代表作:中篇小说年青的时候;儿童文学作品丁丁游
34、历北京城;儿童文学作品丁丁游历北京城 保卫红领巾等。保卫红领巾等。六、习作:六、习作:习作内容:给手拉手的小伙伴写信要求做到:1、能用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书信格式格式正确。2、指导学生多角度多角度选择写作材料,内容新颖。3、在书信中能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4、能在信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永远的童年”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永远的童年”。学生学完本组课文除了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体会。学生学完本组课文除了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外,主要是通过体会词句,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积累语作者对童年生活的
35、眷恋外,主要是通过体会词句,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言。一、字:一、字:1部首牧:()2易错读音:清平清平乐乐翁翁媪媪 亡亡赖赖剥剥莲蓬莲蓬情不自情不自禁禁惩惩罚罚一本正一本正经经运运转转3.多音字:乐剥铺横笼嚼系倒重磨禁涨转弹4、选择字义:(1)冒:(1)向外透,向上升。(2)不顾。(3)以假充真。(4)不加小心,鲁莽。冒着热气()冒雨前来()冒冒失失()冒牌货()(2)临:(1)来到。(2)对着。(3)快要。(4)照着字画模仿。居高临下()临别()重临心头()临帖()二、词:(1)组词:牧()蓑()遮()醉()枚()衰()蔗()碎()卸()毡()沾()咀()租()组()御(
36、)站()粘()阻()诅()祖()袄()袍()泡()妖()跑()咆()胚()祸()涡()壁()劈()访()杯()锅()蜗()臂()辟()妨()防()绞()皎()汁()叶()愧()仿()较()跤()什()计()魁()(2)选选恰当的字:副复赋付富赴反()天()()队长()出丰()奔()3.改正下面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1.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干脆。()2.我似乎又听见缓缓喜悦的驼铃声。()3.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略骆驼了。()4给骆驼带上铃铛,增强一些行路的情趣。()三、句:1 1、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1)(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
37、四声。理解: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理解: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考点: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是考点: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是虚词虚词,只是为了,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和乡村傍晚的静寂。(2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理解: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考点:考点:“怪生”除了有“怪生”除了有“
38、怪不得”“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了的意思,还包含了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也包含着也包含着理解了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3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理解:大儿子在溪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儿子在溪头趴着,悠闲地理解:大儿子在溪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儿子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玩耍,样子顽皮、可爱。剥着莲蓬玩耍,样子顽皮、可爱。考点:考点:“喜”字不单解作“喜欢”“喜”字不
39、单解作“喜欢”,它可以说是词的,它可以说是词的点睛之笔。小儿的顽皮和淘气点睛之笔。小儿的顽皮和淘气,为这幅乡,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的气氛,使它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的气氛,使它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2 2、谈谈对“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谈谈对“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理解,理解:在“我”看来,给骆驼戴上铃铛是人们为了摆脱长途旅程的沉闷和寂寞。铃声可增加理解:在“我”看来,给骆驼戴上铃铛是人们为了摆脱长途旅程的沉闷和寂寞。铃声可增加行路的情趣。行路的情趣。“我”幼稚而大胆的想法充满童真、童趣
40、和诗意。而大人的想法更加现实。“我”幼稚而大胆的想法充满童真、童趣和诗意。而大人的想法更加现实。3 3、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这句话一语双关一语双关。其一,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等科学哥白尼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的重大发现呢?被轰出教
41、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说,谁让我有这样的重大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的童年发现自己的童年发现)跟跟世界世界上的重大发明与发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上的重大发明与发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也道出了对自己的也道出了对自己的非常看重。非常看重。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四、段与篇:1 1、本单元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本单元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描写的都是描写的都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现了表现了孩子们无忧无虑、孩子们无忧无虑、天天真烂漫的天性真烂漫的天性。2 2、读了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
42、会到怎样的乐趣?、读了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答:答:(1 1)牧童牧童一诗使我眼前浮现出一诗使我眼前浮现出牧童晚归休息的场景牧童晚归休息的场景;这首诗描写了这首诗描写了草场、草场、笛声、笛声、月夜、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让我们体会到:让我们体会到: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2 2)舟过安仁使我看到舟过安仁使我看到两个孩子以伞做帆,借伞使风让船前进的稚趣横生的画面;两个孩子以伞做帆,借伞使风让船前进的稚趣横生的画面;体会体会到:到: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童真、稚气。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
43、出的聪明伶俐、童真、稚气。(3 3)清平乐清平乐.村居让我想象出村居让我想象出一幅有草、有溪、有茅屋、有人物的江南农村的田园景物一幅有草、有溪、有茅屋、有人物的江南农村的田园景物画,画中一家五口各具情态,充满了浓郁的人情之美,生活之趣。画,画中一家五口各具情态,充满了浓郁的人情之美,生活之趣。让我们体会到:让我们体会到:和平宁静、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乡村生活及人们平静的心态、最小的孩子的无忧无虑。朴素安适的乡村生活及人们平静的心态、最小的孩子的无忧无虑。3 3、本文是、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作者林海音林海音。全文。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表达了作者对童年
44、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4 4、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骆驼给我留下了鲜明、美好、快乐的印象。这种印象既清晰,又那么朦胧,成为我脑中答:骆驼给我留下了鲜明、美好、快乐的印象。这种印象既清晰,又那么朦胧,成为我脑中挥之不去的永久的记忆。挥之不去的永久的记忆。5 5、课文中,我围绕骆驼队写了几件事?、课文中,我围绕骆驼队写了几件事?答:课文中,我围绕骆驼写了“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想为骆答:课文中,我围绕骆驼写了“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
45、问妈妈夏天骆驼去哪儿了”这四件事。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问妈妈夏天骆驼去哪儿了”这四件事。6 6、祖父的园子选自祖父的园子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萧红原名。萧红原名张乃莹,张乃莹,代代表作表作生死场生死场。7 7、童年的发现先概述了童年的发现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最后写这个发现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8 8、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发现了有关胚胎
46、发育的规律。“我”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我”发现的过程是这样的:“我”发现的过程是这样的:“我”在梦中飞行,其他同“我”在梦中飞行,其他同学也有这样的天赋,于是产生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我们一起找老师,请他给我们学也有这样的天赋,于是产生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我们一起找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老师并没有个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是却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于是产生了好奇,解答,老师并没有个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是却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于是产生了好奇,渴望弄明白,人是怎么来的;渴望弄明白,人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
47、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的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的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9 9、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答:我认为费奥多罗夫是个答:我认为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从从他常做飞行的梦就认为自己有飞行的天赋他常做飞行的梦就认为自己有飞行的天赋,可以感受到,可以感受到他的天真无邪他的天真无邪;从从问老师在梦中人为什么会飞翔问老师在梦中人为什么会飞翔这件事能看出这件事能看
48、出他求知若渴他求知若渴;他他想弄清人是怎么来的都想痴迷了,看一条鱼都翻来覆去的,恨不得从它身上发现什么想弄清人是怎么来的都想痴迷了,看一条鱼都翻来覆去的,恨不得从它身上发现什么,这,这写出写出他善于探究他善于探究;他他从地图联想到了人的变化过程,并且把每个阶段分了时间,折合成月从地图联想到了人的变化过程,并且把每个阶段分了时间,折合成月,可以看出他,可以看出他善于想善于想象象。五、习作:习作内容:童年趣事要求做到:1、学生能用心观察观察生活,拓宽思路,从中选取典型、新颖、有趣的事情作为写作材料。2、能围绕“趣趣”确定重点内容,并展开写具体。3、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在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
49、情实感。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学完本组课文后学生要知道语言表达的艺术之处在,学完本组课文后学生要知道语言表达的艺术之处在哪儿,并积累一些精妙的语言,并试着运用。哪儿,并积累一些精妙的语言,并试着运用。一、字:1、给画线的字注音:杨氏()诣其父()乃呼儿出()夫子家禽()侮()辱、敝()国、规矩()、大()夫临淄()、囚()犯、为()难()2、写出下面子的部首:乃()曰()梁()辱()、臣()、敝()囚()3、“禽”第十一笔是(),“臣”第二笔是()。二、词:二、词:1 1、组词:、组词:敝()矩()臣()淮()贼()敞()柜()巨()准()贱()梁()禽
50、()惠()诣()粱()篱()穗()指()赔()()谎()()辱()()2 2、先标音调,再多音字组词:、先标音调,再多音字组词:大 da()盛 sheng()为 wei()都 du()dai()cheng()wei()dou()撒 sa()乘 sheng()难 nan()结 jie()Sa()cheng()nan()jie()为 wei()应 ying()答 da()Wei()ying()da()3 3、近义词:、近义词:强盛强大侮辱羞辱吩咐嘱咐欺骗欺诈规矩法规招待款待取笑讥笑尊重尊敬反义词:强盛衰弱侮辱尊重故意无意取笑安慰尊重轻视面部改色大惊失色安居乐业流离失所4 4、解词:、解词:(1)杨